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考官出一個上聯,秀才隨口對出下聯,考官大喜:解元非你莫屬

對聯是我國古代傳統文化之一, 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因其句式優美、對仗工整, 備受文人墨客的追捧。 儘管現代人擅長對對聯的不多, 但在古時候, 對聯幾乎是每個讀書人必備的技能, 否則都不好意思說自己讀過書。 千百年來, 留下了許多關於對聯的有趣故事,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其中一個。

明朝有一位姓鄭的讀書人, 從小就聰明無比, 十六歲就考中秀才, 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才子, 而且他的字跡非常飄逸, 鄰居若是遇到紅白喜事, 都會找他幫忙寫字, 鄭秀才從不會拒絕。 即使對他的稱讚不絕於耳, 但鄭秀才一直很謙虛, 更沒有飄飄然的感覺, 讀書比之前還要努力, 因為考中進士才是他的夢想。

此後的多年間, 鄭秀才沒有任何的鬆懈, 自然比以前更加有才華, 但令他傷心的是, 幾次參加鄉試, 都以落榜而告終, 這對他的打擊很大, 逐漸沒有了自信,

甚至開始懷疑自己不是讀書的料。 時光如實歲月如梭, 轉眼間十幾年過去了, 當年意氣風發的鄭秀才, 如今已過而立之年, 並且娶妻生子, 生活雖然不算富裕, 卻過得很開心。

妻子知書達理, 兒子也很懂事, 鄭秀才認為, 這種生活也挺好, 就打算放棄科舉之路,

過著平淡而幸福的日子。 畢竟考取功名是他心中的夢想, 並不是說放下就放下的, 距離三年一度的鄉試時間越來越近, 妻子看出了鄭秀才還是想嘗試一下, 就勸說道:“相公, 我相信你的才華, 也希望你再考一次, 以前只是運氣不好, 說不定這次就可以了, 就算考不中也沒什麼。 ”

對於妻子的理解和支持, 鄭秀才感動不已, 拿上幾件衣服和路上吃的乾糧, 滿懷信心地出發了。 本來秀才已經算好了時間, 結果連下了好幾天的大雨, 道路泥濘不堪, 他就選擇了水路。 由於船夫很少, 他只能與別人一起擠在空間很小的舟上, 歷盡了千辛萬苦, 終於到達目的地。

然而, 他還是來晚了一步, 考試已經開始一會了。 鄭秀才非常失落, 本想掉頭就走, 卻又不甘心, 鼓起勇氣推開門, 向主考官解釋自己遲到的原因。 好在主考官通情達理, 更重要的事, 他已經也遇到過這種情況, 非常理解鄭秀才的心情, 在與其他考官商量之後, 覺得給鄭秀才一個機會。

主考官說:“我們幾人商議了一下,

如果你能對出我給的上聯, 就破例讓你參加考試, 否則我也無能為力。 ”鄭秀才激動不知說什麼好, 連連點頭表示同意。 主考官出的上聯是:“一葉孤舟, 坐了二、三個墨客, 啟用四槳五帆, 經過六灘七灣, 歷盡八顛九簸, 可歎十分來遲。 ”

此聯不僅字數多, 而且包含了從一到十的數位, 難度是相當的大。幸虧鄭秀才平日裡喜歡研究對聯,幾乎沒有經過思考,隨口就對出了下聯:“十年寒窗,進了九、八家書院,拋卻七情六欲,苦讀五經四書,考了三番二次,今日一定要中。”考官聽後大喜道:“你太有才了,在我看來,今年的解元非你莫屬啊!”放榜之後,鄭秀才果然考了第一名(解元)。如果是你的話,能否對出考官出的那個上聯呢?

難度是相當的大。幸虧鄭秀才平日裡喜歡研究對聯,幾乎沒有經過思考,隨口就對出了下聯:“十年寒窗,進了九、八家書院,拋卻七情六欲,苦讀五經四書,考了三番二次,今日一定要中。”考官聽後大喜道:“你太有才了,在我看來,今年的解元非你莫屬啊!”放榜之後,鄭秀才果然考了第一名(解元)。如果是你的話,能否對出考官出的那個上聯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