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張獻忠寶藏12000餘件文物再出水 現“雙流縣”字樣銀錠

經國家文物局批准, 1月24日, 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正式開始第二次考古發掘。 4月20日, 考古成果新聞通報會召開, 二期發掘再傳捷報, 此次考古發掘, 前後歷時近3個月, 發掘面積10000平方米, 總計出水文物12000餘件, 其中, 在出水文物中, 現“雙流縣”字樣銀錠, 為張獻忠在雙流的活動痕跡提供了實物證據。

出水50兩銀錠 文物現“雙流縣”字樣

石牛對石虎, 黃金萬萬五, 誰人識得破, 買盡成都府。 關於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的傳說, 一直都離不開“金銀財寶”。

經國家文物局批准, 1月24日, 江口明末戰場遺址正式開始第二次考古發掘。 此次考古發掘, 前後歷時近3個月, 發掘面積10000平方米, 總計出水文物12000餘件, 其中最為重要的是發現了一枚蜀王金寶, 這也是國內首次發現明代藩王金寶實物。

另外, 發掘現場, 還發現很多鐵刀、鐵劍、鐵叉等兵器, 鐵制篙頭等兵器, 以及大量刻有文字的銀錠。

“在此次發掘中, 發現諸多銘刻川內地名的50兩銀錠, 比如雙流縣、溫江縣等等。 ”

考古專案負責人李飛告訴記者, 這些都為張獻忠在四川的活動範圍提供了實物證據。

李飛介紹說, 這些銀錠都是張獻忠收的稅銀, 目前已整理出100多枚, 所刻文字顯示, 包括成都、德陽、內江等10多個市州。

刻字銀錠疑似軍餉 在明末可買10多頭豬

據瞭解, 彭山江口沉銀遺址, 被確定為張獻忠沉銀遺址中心區域之一, 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是發現大量刻有文字的銀錠。 銀錠不僅有大西年號, 且重量不菲。

“歷史上只有張獻忠用了大西這個年號, 重達50兩的銀錠, 當時只有張獻忠有這個實力擁有, 加上沉銀文字資訊顯示來自江西、湖南、湖北等地, 跟當年張獻忠的行經路線吻合, 所以確定彭山是張獻忠沉銀之地。 ”

中國國家博物館綜合考古部主任楊林說。

而銀錠上“雙流縣”字樣是如何來的?李飛介紹, 很可能是在雙流徵收的軍餉, 刻字是為了方便辨識屬地。

這些銀錠都不是普通人所有。 ”考古項目負責人李飛說, 明末一頭豬的價格大概是4兩, 這樣一枚銀錠, 可以買10多頭豬了。

據瞭解, 此次發掘將進行到本月底, 之後考古專家將對出水的文物進行歸檔整理, 為研究歷史提供珍貴的實物佐證。

記者 許冬琳 編輯 劉婷 校對 岳鈴 審核 曹月柳 圖據成都考古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