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震盪市下,甄選優質龍頭股防風險

紅刊財經 特約作者 黃華豔

筆者在上周文章中提到今年的大環境就是不確定因素增多, 市場波動加劇, 這給A股也增加了一定的風險, 並判斷A繼續向下概率大, 因而需觀察拐點出現的信號, 耐心等待以時間換空間。 本周全球股市波動加劇, 股票恐慌指數激增, A股本周股指創了新低, 市場信心受到很大打擊。 央行在4月17日晚緊急出臺定向降准的政策, 下調部分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 給這個市場帶來大約1.3萬億的增量資金。

面對恐慌的市場, 不選出龍頭公司不足以抵禦市場風險。 面臨市場震盪期,

就需要我們找出龍頭行業的投資機會。

價值龍頭看科技+

著眼全年, 2018年市場真正的主線是龍頭。 價值龍頭我們繼續看好金融尤其是銀行, 盈利增速回升、估值低、機構配置低。 但筆者認為, 科技+才是未來站在價值投資的角度精選龍頭公司的核心所在。

回顧A股具有價值的龍頭股我們發現, 過去的龍頭經歷了從衣食住行到現在的美好生活變遷。 比如1995~1996年大家買長虹和深發展, 到後來2005~2006年買萬科A和一汽轎車, 再到2015~2016年買貴州茅臺和格力電器等, 這些都是當年的龍頭公司。 到後來市場飽和了, 進行了金融創新, 人們接受了一些新消費理念, 智慧手機開始普及。 關於衣食住行等行業的紡織服裝, 食品飲料, 房地產和汽車等都插上了科技騰飛的翅膀。 因此, 我們可以在新經濟中尋找替代品, 找出對標企業。

筆者通過申萬三級行業分類中的龍頭企業, 加上上市公司一季度業績兌現確定性高的好公司, 再加上入選MSCI成分股等三個條件選出一個股票池。 從股票池中可以看出兩市3480檔股票裡,

符合好行業、好公司加MSCI成分股的只有34只。 除了前面提到的傳統行業:鋼鐵、煤炭、水泥、家電、房地產、食品飲料和醫藥外, 也有金融企業包括券商、銀行和保險等。 而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 更多人追求高品質的生活, 走出國門, 領略全世界風景, 旅遊、文化等龍頭企業也獲得了實實在在的發展。

此外, 筆者關注的兩個重點行業醫藥和保險也在裡面, 我們需要這兩個行業來做保障。 按照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在人們滿足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前, 必須首先滿足生理和安全需求, 在醫藥和保險行業的龍頭公司也驗證了這個理論。

最近中興通訊被祭旗, 晶片領域關鍵技術被美國卡住了脖子。 有人指出靠喝茅臺、炒房和投共用單車實現不了科技強國夢。

筆者認為傳統企業和創新企業是一個龍頭生態產業鏈, 不能厚此薄彼, 只要是價值龍頭, 就值得擁有。 創新驅動、科技興國勢在必行, 科技的長牛開始了。 技術突破, 全球領先就是龍頭。 符合時代特徵, 掌握核心科技, 能夠進口替代的就是龍頭。 國家宣導什麼, 什麼就是龍頭。

因此有幾個領域是值得我們挖掘的。 比如科技+醫藥、科技+新材料、科技+軍工、科技+大飛機、科技+北斗和科技+智慧駕駛等, 這些都需要晶片, 若解決“芯”的問題, 科技則強, 一切問題就都解決了。

另外, 晶片包括設計、封裝和測試環節。 目前A股市場晶片概念裡, 截至4月19日股價創新高的有紫光國芯和北方華創, 市值規模分別為330億和241億左右,

規模都不大, 未來發展空間非常大。 而從行業上最先突破的, 應該是大飛機和軍工, 這是最能體現大國崛起變強的特徵了。

如何選擇科技+龍頭股

當前中國必須要創新, 否則便沒有出路。 所以價值投資的新龍頭, 必須是科技+, 這裡面一定能找出孕育10倍的牛股。 那如何挑選科技+呢?

筆者有一套選股體系,我們以整個滬深A股作為樣本統計,選擇目前強於大盤的股票,比如說月周日等都在60日線上,篩一遍,3481只個股裡大概能選出不到300只,再結合高毛利低負債的財務特點,縮小範圍,發現大部分集中在科技+醫藥生物裡。選股條件如下:非ST、非創業板、毛利率大於50%、資產負債率小於50%。(見附表) 

從附表中可以看到,除了電腦行業裡的優質個股外,還有旅遊休閒、農林牧漁和食品飲料在裡面。這些行業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高毛利低負債,業績都具有高增長性。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只要是好公司,龍頭企業,我們都能把它選出來。同樣每個人眼中的科技龍頭也不一樣,筆者只是拋轉引玉,希望在科技+各行業領域裡幫助大家找出龍頭企業。只有找出了有價值、股價處於低位,又有強大護城河和安全邊際的上市公司,我們才能在未來的投資中立於不敗之地。

對於大盤的判斷,無外乎宏觀經濟指標和走勢形態,沒有資訊的不對稱。而對於個股的選擇,卻充滿了資訊的不對稱。因此筆者站在價值投資的角度選擇科技+龍頭的方法。只有研究得越深入,越可能發現別人不知道或者別人忽視的資訊。而在掌握了更多資訊基礎上的投資決策,就會比別人更準確。精選個股,以此獲得超額收益。

投資股市的本質是投資上市公司的一份資產。投資股市的盈利來自於這份資產未來的增值。資產的增值是需要時間的。就像買房,最賺錢的是持有至今的。今天買,明天賣,把錢都白白浪費在交易成本上了。許多股民炒股很多年,每天沉浸在市場中卻難以盈利,就是沒有認清這個本質。

(本文股票只做舉例,不做買入推薦)

那如何挑選科技+呢?

筆者有一套選股體系,我們以整個滬深A股作為樣本統計,選擇目前強於大盤的股票,比如說月周日等都在60日線上,篩一遍,3481只個股裡大概能選出不到300只,再結合高毛利低負債的財務特點,縮小範圍,發現大部分集中在科技+醫藥生物裡。選股條件如下:非ST、非創業板、毛利率大於50%、資產負債率小於50%。(見附表) 

從附表中可以看到,除了電腦行業裡的優質個股外,還有旅遊休閒、農林牧漁和食品飲料在裡面。這些行業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高毛利低負債,業績都具有高增長性。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只要是好公司,龍頭企業,我們都能把它選出來。同樣每個人眼中的科技龍頭也不一樣,筆者只是拋轉引玉,希望在科技+各行業領域裡幫助大家找出龍頭企業。只有找出了有價值、股價處於低位,又有強大護城河和安全邊際的上市公司,我們才能在未來的投資中立於不敗之地。

對於大盤的判斷,無外乎宏觀經濟指標和走勢形態,沒有資訊的不對稱。而對於個股的選擇,卻充滿了資訊的不對稱。因此筆者站在價值投資的角度選擇科技+龍頭的方法。只有研究得越深入,越可能發現別人不知道或者別人忽視的資訊。而在掌握了更多資訊基礎上的投資決策,就會比別人更準確。精選個股,以此獲得超額收益。

投資股市的本質是投資上市公司的一份資產。投資股市的盈利來自於這份資產未來的增值。資產的增值是需要時間的。就像買房,最賺錢的是持有至今的。今天買,明天賣,把錢都白白浪費在交易成本上了。許多股民炒股很多年,每天沉浸在市場中卻難以盈利,就是沒有認清這個本質。

(本文股票只做舉例,不做買入推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