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世界讀書日:關於曾國藩讀書的十二條規矩,你該教給孩子……

曾國藩, 清代名臣, 他既是鎮壓太平天國將士的劊子手, 又是一個治學嚴謹、博覽群書的理論家和古文學家。

曾國藩是湖南湘鄉縣(今雙峰縣)人,

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出生於一個窮山僻穀的耕讀人家。 他一生勤奮好學, 以“勤”、“恒”兩字激勵自己, 教育子侄。 謂“百種弊病皆從懶生, 懶則事事鬆弛。 ”他抓住一切讀書的機會不放鬆, 死前一日猶手不釋卷。 曾國藩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冬, 曾給自己訂下了每天讀書的十二條規矩, 它們是:

一、主敬:整齊嚴肅, 清明在躬, 如日之升;

二、靜坐:每日不拘何時, 靜坐四刻, 正位凝命, 如鼎之鎮;

三、早起:黎明即起, 醒後不沾戀;

四、讀書不二:一書未完, 不看他書;

五、讀史:每日圈點十頁, 雖有事不間斷;

六、謹言:刻刻留心, 第一功夫;

七、養氣:氣藏丹田, 無不可對人言之事;

八、保身:節勞, 節欲, 節飲食;

九、日知其所無:每日讀書, 記錄心得語;

十、月無忘其所能:每月作詩文數首,

以驗積理多寡, 養氣之盛否;

十一、作字:飯後寫字半時;

十二、夜不出門。

曾國藩的這十二條讀書規矩, 前三條是為讀書做準備的。 第四、五、九、十、十一條是讀書的方法;而第六、七、八、十二條看起來似乎與讀書關係不大, 實質上是要求自己集中精力讀好書,

然而這看似關係不大的規矩, 卻是保證讀書品質的重要手段。

據唐詩戡所撰的《曾國藩治學之道》一文中介紹, 咸豐八年(1858年), 曾國藩在軍務繁忙之際, 猶定申、酉、戌、亥四個時辰溫舊書, 讀新書, 償外債(指詩文債、字債), 寫筆記。 同治元年(1862年), 他任兩江總督, 白天忙於軍政事務, 夜裡仍溫讀詩文。 他自道光十九年(1839年)正月初一起寫日記, 至同治十一年(1872年)二月初二止從未間斷, 數十年如一日。

他不僅勤於讀書, 而且善於讀書, 深得要領, 曾說:“萬卷雖多, 而提要鉤玄不過數語。 ”其見解可謂精闢至極。 曾國藩讀書注重消化歸納, 從而提出自己的精當見解。

他很重視做讀書筆記, 除經史外, 常隨手摘記, 使得他的讀書精深有用。 曾國藩曾說:“凡奇僻之字, 雅故之訓, 不手抄則不能記。 ”曾國藩喜歡讀史, 曾寫成《歷代大事記》數卷, 以此作為重要的讀書方法。

曾國藩的讀書特點是:日課有程, 持之以恆;博求約守, 不拘門戶;提要鉤玄, 善於概括;挈長補短, 與時變化。 曾國藩的這些讀書經驗對今天的讀書人來說,

仍有積極的借鑒作用

曾國藩說:“人之氣質, 由於天生, 很難改變, 唯讀書則可以變其氣質。 古之精於相法者, 並言讀書可以變換骨相。 ”

鍛煉與不鍛煉的人, 隔一天看, 沒有任何區別;隔一個月看, 差異甚微;但是隔五年十年看, 身體和精神狀態上就有了巨大差別。 讀書也是一樣的道理,讀書與不讀書的人,日積月累,終成天淵之別。

一個人讀過很多書,但是後來往往大部分都忘記了,這樣的閱讀究竟有沒有意義?

其實,當我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吃過很多食物,現在已經記不起來吃過什麼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長成我們的骨頭和血肉。

一個人認真讀過的書其實早已融進他的靈魂,沉澱成智慧和情感,只要一個觸動點,就會噴薄而出。

有人說,就算你讀了那麼多的書,懂了那麼多的大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

其實,讀書並不一定能給我們帶來現實的利益和好處,讀書這個行為僅僅意味著:我們沒有完全認同這個世界和現實,我們還有精神生活,還有夢想,還有追求,還在奮鬥;我們還不滿足,還在尋找生命的另一種可能,另一種生活方式。

讀書,是為了避免被瑣屑生活打磨得麻木不仁。讀書,是為了成為一個有溫度懂情趣會思考的人。

走過的路:一路風清,且行且惜

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一個人所行走的範疇就是他的世界,北島曾經這麼說過。

每個人所走的路都有不同,腳下走過的,留下的都是一條截然不同的路。也不必羡慕別人的路,我有我的獨木橋,你走你的陽關道。

有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其實,行路也是一種閱讀,一個讀的是有字書,一個讀的是無字書。讀書,是在字裡行間行走,古今中外在腦海裡翻騰;行路,是在閱讀天地萬物,一草一木都被我們辨識。

讀書也是一樣的道理,讀書與不讀書的人,日積月累,終成天淵之別。

一個人讀過很多書,但是後來往往大部分都忘記了,這樣的閱讀究竟有沒有意義?

其實,當我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吃過很多食物,現在已經記不起來吃過什麼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長成我們的骨頭和血肉。

一個人認真讀過的書其實早已融進他的靈魂,沉澱成智慧和情感,只要一個觸動點,就會噴薄而出。

有人說,就算你讀了那麼多的書,懂了那麼多的大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

其實,讀書並不一定能給我們帶來現實的利益和好處,讀書這個行為僅僅意味著:我們沒有完全認同這個世界和現實,我們還有精神生活,還有夢想,還有追求,還在奮鬥;我們還不滿足,還在尋找生命的另一種可能,另一種生活方式。

讀書,是為了避免被瑣屑生活打磨得麻木不仁。讀書,是為了成為一個有溫度懂情趣會思考的人。

走過的路:一路風清,且行且惜

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一個人所行走的範疇就是他的世界,北島曾經這麼說過。

每個人所走的路都有不同,腳下走過的,留下的都是一條截然不同的路。也不必羡慕別人的路,我有我的獨木橋,你走你的陽關道。

有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其實,行路也是一種閱讀,一個讀的是有字書,一個讀的是無字書。讀書,是在字裡行間行走,古今中外在腦海裡翻騰;行路,是在閱讀天地萬物,一草一木都被我們辨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