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連年被唱衰的輪胎行業,終於迎來“大翻盤”

種種跡象表明, 輪胎行業正在呈現往年低姿態而向上抬升的狀態。

國內自主品牌日漸崛起

以前在我們國人眼裡, 已經形成一種思維定式:選靜音輪胎就選米其林、選高性能跑車胎就選德國馬牌、開越野車的就認百路馳, 但是選性價比高(其實就是便宜!)的首選國產輪胎。 說到底, 這就是品牌影響力, “品牌”二字, 導致諸多本土輪胎企業只能局限在低端產品領域, 從而影響了本土輪胎的市場拓展。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我們國人發現了限制自身發展的弊端, 努力在性能, 努力做品牌, 我們起碼現在知道正新、中策、三角、玲瓏等等, 現在國內的這些自主品牌輪胎通過冠名賽事、展會、會議等等, 雖然不能達到外資品牌婦孺皆知的程度, 但還是在慢慢崛起, 我們也期待有一天, 一張口說輪胎品牌就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

品牌升級轉型, 拓展國際市場

經歷了“性能高不成,

價格低不就”的尷尬階段後, 通過“性能高端化+工藝品質化+行銷多樣化”的新概念, 給輪胎不斷增加科技含量, 主打時尚、耐磨、舒適的市場定位。 不止強化自身, 而且不斷的拓展國際市場, 出口、建廠、合資等都是常用的方式, 因為拓展國際市場可以享用優越的資源優勢、強有力的惠企政策、也是中國輪胎企業應對“雙反”等貿易摩擦的新模式。

各輪胎企業無一不通過不斷夯實多品牌與多元化的戰略運作, 並持續以高端化的多品牌經營戰略深度挖掘大眾輪胎消費市場, 以提高其在中高端消費群體中滲透率, 強化在輪胎市場的競爭力。

替換市場爆發元年, 輪胎企業的兵家必爭之地

輪胎行業曾有句話說得“原配著得天下”, 但是現象替換市場一樣火爆。 各企業不止在原配胎上下功夫, 替換市場更是不放鬆, 就像是陸通主打的口號要做卡客車市場的“替換之王”, 可見現在替換市場也是輪胎企業兵家必爭之地。 以往年來說, 輪胎的年產量, 原配輪胎和替換輪胎能各占一半,

預計替換輪胎未來所占比重將升至80%。 所以替換市場是所有輪胎企業都很很重的香餑餑, 在未來替換市場將會大爆發。

曾經有聲音說中國輪胎是“牆外花謝, 牆內遇冷”, 但是今天在這裡鄭重其事的反駁, 現今我們國內的輪胎企業已經停止盲目擴張的步伐,

改為重點提升輪胎產品的研發能力, 並通過縮減規模來提升核心競爭力, 加上國家相關部門應及時出臺相關調控舉措, 幫助輪胎企業做好產能規劃工作, 並從政策方面給予部分傾斜, 使過剩產能儘快得以消化。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 通過所有輪胎人的努力, 我們一定能書寫中國輪胎新輝煌。

(責任編輯:Anna wei)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