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月入低於1萬,該如何理財?

“月入4000, 我該怎麼理財?”

“月入8000, 我要買什麼理財產品?”

“月入10000, 我該如何買基金?”

……

財小妹總是在後臺收到類似的“月入XX, 該如何理財?”的問題。

跟粉絲們聊天, 財小妹發現很多人熱衷於炒股、炒幣......希望借此一夜暴富。

目前, 各種股票圈、私募股權投資、數字貨幣等等特別火爆, 相關的“老師”、“專家”鼓吹1年漲10倍, 3年賺10000倍, 此類“投資”有了廣泛的市場。 實際上, 這些都是空中樓閣、鏡中水月。

但其實在目前的市場上, 能夠穩定的做到每年10%的收益已經算不錯了。

財小妹今天就梳理出適合月入不足1萬的工薪人士腳踏實地的理財方式。

1

52周存錢法

財小妹介紹一種能保證你一年至少存下13780元的方法——52周存錢法。

按照52周存錢法, 存錢的人必須在一年52周內, 每週遞存10元。

舉個例子:

第一周存10元, 第二周存20元, 第3周存30元, 一直到第52周存520元。

這樣一年下來會有多少錢呢?

10+20+30+40+50+……+520=13780

起始金額雖然只有10元, 一年下來竟然能存下13780元,

資金的積累的力量是很強大的。

如果你覺得第一個周存10元確實太輕鬆了, 你的起始金額可以從100元開始。 存多少錢, 完全憑大家的個人情況, 結餘多可以多存, 結餘少可以少存。

在存錢過程中, 金額目標要適當, 不要中途斷檔, 也不要中途拿這筆錢拿出來使用。

也許你覺得這樣子省錢太辛苦, 你可以一個季度從這部分存款中拿一個適合的金額, 滿足自己的一個略奢侈的願望, 做到輕鬆、快樂地理財。

2

十二投資法

所謂“十二投資法”, 就是每個月拿出一筆錢來投資一年標, 以獲取最高利率, 並堅持每月投資, 這樣子, 一年後, 每個月除了利息外, 還會有一筆本金到賬。

這時, 如果你有任何大額的資金需求, 都可以用已到賬的本金來解決問題了。 如果沒有用錢的需求, 則可以將到賬的本金和利息, 連同這個月準備投資的資金再繼續投資。

大家要注意的是, 你不一定要投12個月的標的, 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流動性偏好、投資產品的偏好去決定。

目前, 財小妹建議大家可以以6個月為週期,

每月投資一筆, 畢竟在工資不算太高和P2P平臺備案不太明朗的情況, 還是謹慎為好。

3

資產配置

雖然理財方式多種多樣, 但根本的原則和技巧卻是共通的, 對於月入低於1萬的朋友們, 可以從下面入手。

第一步要保證正常生活開支, 即理財之前先要留出充足的現金流作為應急備用金。 按照一般的情況, 建議留下3個月的生活開支。

對於應急備用金來說, 流動性和安全性是第一要務。 因此, 銀行活期存款和貨幣基金最為適合。 鑒於銀行的活期存款利息過於寒酸, 所以兼顧了流動性、安全性和收益, 貨幣基金是個不錯的選擇。

在保證基礎開支的情況下, 結餘的資金就可以用來投資了。

雖然不同人群每月能拿出的理財成本會有差異,

但實際上工薪階層選擇相差無幾。 普通人理財的方式主要集中在銀行理財、基金、股票、P2P和黃金。

每一種具體配置多少要根據看每個人的抗風險能力來確定, 風險排序如下:

股票>黃金>P2P>銀行理財, 風險越高收益越高。

其中, 基金是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 風險和收益都無法跟這些固收類的理財產品在同一個維度上去比較, 但基金定投的方式卻可以降低風險。

股票、股權投資可以作為博取收益的高風險理財產品來看, 黃金可以作為避險資產來配置。

因此, 對於抗風險能力偏弱的保守型和穩健型投資者來說, 可以選擇銀行理財、定投基金、P2P理財這三種。

對年輕人來說, 在二十多歲的時候不會對物質有太大感覺, 過了三十歲,父母上了年紀,你自己可能也要面臨組建自己的家庭。屆時你會突然意識到早點開始理財的重要性。

無論你月薪多少,越早清醒地對待理財問題,未來才可能越安穩。

作者簡介:財小妹,新銳財經主筆,互聯網金融人,微信公眾號:財妹錢鋪(caimqp)——每天原創賺錢乾貨文章,帶領大家走向人生巔峰,歡迎圍觀。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熱文回眸:(點擊標題即可閱讀)

◆ 2017基金公司五好金榜 五個維度解密最牛基金公司

◆ “2017信用卡金榜”出爐 哪些銀行被客戶瘋狂打call?

◆中國市值100強上市公司“董秘去哪兒了?”(附名單)

過了三十歲,父母上了年紀,你自己可能也要面臨組建自己的家庭。屆時你會突然意識到早點開始理財的重要性。

無論你月薪多少,越早清醒地對待理財問題,未來才可能越安穩。

作者簡介:財小妹,新銳財經主筆,互聯網金融人,微信公眾號:財妹錢鋪(caimqp)——每天原創賺錢乾貨文章,帶領大家走向人生巔峰,歡迎圍觀。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熱文回眸:(點擊標題即可閱讀)

◆ 2017基金公司五好金榜 五個維度解密最牛基金公司

◆ “2017信用卡金榜”出爐 哪些銀行被客戶瘋狂打call?

◆中國市值100強上市公司“董秘去哪兒了?”(附名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