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藏族牧民節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 而且各地地域風俗不同, 造成了飲食習慣和生活的不同, 在我國有牧民, 漁民, 農民, 算是對於大自然, 不一樣的適應方式, 而牧民, 于我來說, 算是比較神奇的了, 自小看了《天龍八部》, 便覺得在草原上牧馬放羊, 是很愜意的事情, 接下來咱們來瞭解一下藏族同胞的牧民節。

藏地牧民節 : 藏族牧民傳統節日。 流行於四川省阿壩藏族自治州牧區。 每年農曆正月初舉行, 節期一般為一周。 節日前, 家家戶戶打掃衛生, 在太陽快下山時, 將垃圾向西邊倒去, 意在讓太陽的火焰將一切不祥之物燒化。

然後, 家家戶戶青稞酒、炸油果子,做優酪乳、薰制臘肉、肉腸等節日食品。 節日的第一天早晨, 各家父女爭背吉祥水。 然後, 用加奶的吉祥水洗臉洗手, 用洗淨的手燒柏香, 祈求水草豐盛、牛羊興旺。

接著, 全家圍坐一起歡宴。 節日前三天, 各村寨跳舞唱歌, 比賽摔跤和進行各種娛樂活動, 不出村外。 三天后, 人們開始走村串戶, 相互祝賀節日快樂。 每天夜晚, 人們聚集到村寨外, 燃起篝火, 載歌載舞。

春節:蒙語稱“白月”, 日期與我國藏曆新年相同, 是蒙古民間最隆重的節日, 以前稱為“牧民節”, 只在牧區慶祝。 1988年12月, 蒙古大人民呼拉爾主席團決定, 春節為全民的節日。

文章部分原創, 部分來自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