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影視圈315打假:假唱抄襲買票房,替身水軍摳圖假收視

3月15日“打假日”又來了, 估計各大衛視又要盤點了, 比如, 就餐遭遇霸王條款, 旅遊碰上黑導遊, 買到假藥或不安全食品, 資訊遭到洩露……

但在小編看來, 影視行業的“假貨”才最為猖獗:假唱、抄襲、替身、摳圖、買點擊、買收視、買水軍、買豆瓣評分、買票房……這些“假貨”比假鞋子假包包更加可怕, 正在污染著整個行業!

1、假唱:連口型都懶得對了!

現在的歌手不練歌喉, 改練演技了。 當然演技不是那麼好練的, 口型對不上, 很容易就穿幫。

比如, 薩頂頂:話筒都拿反了, 依然唱得如癡如醉……

比如, 張天愛:假唱連口型都懶得對了……

比假唱更可怕的是薩頂頂的回復:別罵了, 下次演的更精細些, 大家消消氣!——完全是一副不以為然、習以為常的姿態。

這就是現在某些歌手的心態:不用再刻苦練歌,

不用提前去現場調音, 不用過多技術支援, 你只要放個CD, 就可以騙大家是直播現場。

在小編看來, 你可以假唱, 但是不要騙人!當你決定假唱, 請在演出之前打出“本歌曲純屬伴奏演唱”的字幕提示。

你有選擇假唱的自由,

但要在節目開頭標注假唱, 讓觀眾自己來選擇!興許觀眾會像看電影一樣, 明明在片頭看到“本故事純屬虛構, 如有雷同請勿模仿”字幕後還饒有趣味的看完全片呢!

2、抄襲:抄得理直氣壯了!

當年, 郭敬明抄襲莊羽, 敗訴, 卻拒不道歉;去年, 於正抄襲瓊瑤, 敗訴, 同樣拒不道歉。

在這樣風氣的帶動下, 今年抄襲大面積爆發:《錦繡未央》原著涉嫌抄襲, 《三生三世十裡挑花》原著涉嫌抄襲, 《熱血長安》涉嫌抄襲……

《錦繡未央》因涉嫌抄襲200多本小說, 已經不叫抄襲, 而應該叫複製了, 直接整章複製, 業界震驚!現在被11位作家起訴, 連著名作家溫里安都加入起訴行列, cctv-13、人民日報都高度關注!

面對抄襲, 名利雙收的原著作者卻理直氣壯, 一副“你能把我咋地”的嘴臉。

慶倖地是, 《熱血長安》在沒有經過法律程式就已經承認抄襲, 出品方、編劇主動道歉, 成為了首部因抄襲主動下架的影視劇(雖然只下架了其中抄襲的那一集, 但也是一種態度), 《熱血長安》此次在處理抄襲問題上的不遮掩不回避, 這種認錯的態度值得點贊, 值得做成PPT拿到某些劇面前巡演。但錯了就是錯了,除了道歉,是不是還應該適當補償?

抄襲之風,應該殺一殺了,如果抄襲就能賺錢,誰還會認認真真伏案寫作?如果雷同也能贏得聲譽,誰還會苦心孤詣構思情節?人人搞搬運,誰來做原創?

3、替身:開始用人皮面具了!

剛開始,大家還罵“年輕演員不背臺詞”……

結果罵著罵著,現在人家不僅不背臺詞,直接連人都不願意去片場了,因為全部都有了——“替身”!

甚至出現了——人皮面具!

現在不僅有文替、武替、裸替,還有手替、背替、胸替、腳替、童替、馬替、挨替(替主演挨打),拍打滾、下跪,都用替身……真是無所不替!

業內對這種現象深惡痛絕,但卻無濟於事。

在小編看來,小鮮肉的高片酬那是市場選擇的結果,本無可厚非,但拿著高片酬,演戲能否稍微用點心?起碼對得起“演員”二字。

4、摳圖:假到令人髮指!

摳圖其實一直都存在,但好歹還能接受,今年從《孤芳不自賞》開始,畫風突變。

假到令人髮指!摳圖的塑膠感鋪面而來,都要衝破螢幕了……

還有這張,後面好像跟著一群鬼,王爺就在眼前,卻奔向遠方!

以前拍片摳像是找不到景,《孤芳不自賞》摳像是因為找不到人啊!摳圖摳得如此潦草,《孤芳不自賞》應該是空前絕後第一部!

之前的楊過斷臂……

這份矯揉造作的喜感,也只有枸杞代替飆血的橋段才能與之媲美了。

面對這樣尷尬的畫面,我們很難說是因為演員、導演不敬業導致的後期無法處理,還是因為後期不敬業,導致的最後成像不理想!

只是,再這樣下去,逼得藍翔技校都要開設P圖專業了!

5、假點擊:再這麼下去,全中國人都不夠用了!

現在的網路劇,都開始以百億計了!以前是播放量裡摻點水分,現在是水分裡摻點播放量啊!

淘寶更是出現了“4000萬點擊300元”的超級白菜價。所有人看到這個價之後都會驚呼,臥槽,這麼便宜,先給我來兩個億!

《三生三世》更是創造了一天點擊14億,總點擊量328億的奇跡!

小編用小學算術算了一筆帳,《三生三世》一共58集,需要5.65億人次觀看,並且是從第一集看到最後一集。這占了中國線民總數的74%,真是全民狂歡,史上奇跡啊!

小編提醒大家,咱們造假也稍微科學點兒啊,再這麼下去,全中國人都不夠用了!

6、水軍:水軍都被逼得集體討薪了!

水軍其實一直存在,只是現在已經快要從幕後走向前臺了!《孤芳不自賞》更是創造了“水軍討薪”的奇觀盛況!

@孤芳不自賞官博 已經全部淪陷,評論被水軍討薪侵佔!

“摳圖造劇”堪稱業界的恥辱,而“水軍討薪”更是史上奇聞!

水軍,本來是躲在互聯網背後做著違法的勾當,現在卻已經義正言辭公開抛頭露面,竟然還獲得了一票同情,這不僅僅是《孤芳不自賞》的尷尬,而是整個行業的尷尬!

因為,大家都在找水軍,刷好評、刷彈幕、刷熱搜,就是這樣,自欺欺人地“刷”出了一部部“良心劇”!

如果可以的話,咱可以要點臉面,要點職業尊嚴,還是好好拍戲吧,別讓劇爛到連水軍都救不了!

7、假收視:想上黃金檔,先買收視率

這也許難以置信,但這就是事實。現在,買收視都堂而皇之簽進購片合同了!

瞭解到,一般30萬元一集會把收視率做到至少第八名,50萬元一集,就會做到前三名,一部電視劇播出前的“造假成本”可能高達幾千萬元!而現在的狀況幾乎是無劇不刷。

電視臺為了廣告招商,在購片的時候不得不規定片方“想上黃金檔,先買收視率”!

人大代表曹可凡近日“兩會”上說,那些追求以作品說話,不願拿錢“買假”的影視劇,往往無緣出人頭地,甚至是上了黃金檔也會被“腰斬”撤下。

有人算過一筆帳,以全國排行前20家衛視頻道每年播出13000集電視劇計,全年有40多億人民幣被假收視這股黑勢力所非法竊取。

這就是中國影視行業的現狀,整個製作業對此怨聲載道、恨之入骨,但又無能為力,甚至不得不屈從於此“逼良為娼”的局面:當別人都刷點擊,你不刷那你就沒競爭力;當別人買收視你不買,那就上不了黃金檔;當別人刷好評,你不刷,那就沒有了活路……

當點擊基本靠刷,收視基本靠買,假唱都懶得對口型,太忙了就找替身,想要好評就買水軍,想要熱度就買話題……整個市場看上去如火如荼,但爛片卻越來越多!

當這一切都成為常態,拿什麼來拯救你,我們的國產影視劇?

值得做成PPT拿到某些劇面前巡演。但錯了就是錯了,除了道歉,是不是還應該適當補償?

抄襲之風,應該殺一殺了,如果抄襲就能賺錢,誰還會認認真真伏案寫作?如果雷同也能贏得聲譽,誰還會苦心孤詣構思情節?人人搞搬運,誰來做原創?

3、替身:開始用人皮面具了!

剛開始,大家還罵“年輕演員不背臺詞”……

結果罵著罵著,現在人家不僅不背臺詞,直接連人都不願意去片場了,因為全部都有了——“替身”!

甚至出現了——人皮面具!

現在不僅有文替、武替、裸替,還有手替、背替、胸替、腳替、童替、馬替、挨替(替主演挨打),拍打滾、下跪,都用替身……真是無所不替!

業內對這種現象深惡痛絕,但卻無濟於事。

在小編看來,小鮮肉的高片酬那是市場選擇的結果,本無可厚非,但拿著高片酬,演戲能否稍微用點心?起碼對得起“演員”二字。

4、摳圖:假到令人髮指!

摳圖其實一直都存在,但好歹還能接受,今年從《孤芳不自賞》開始,畫風突變。

假到令人髮指!摳圖的塑膠感鋪面而來,都要衝破螢幕了……

還有這張,後面好像跟著一群鬼,王爺就在眼前,卻奔向遠方!

以前拍片摳像是找不到景,《孤芳不自賞》摳像是因為找不到人啊!摳圖摳得如此潦草,《孤芳不自賞》應該是空前絕後第一部!

之前的楊過斷臂……

這份矯揉造作的喜感,也只有枸杞代替飆血的橋段才能與之媲美了。

面對這樣尷尬的畫面,我們很難說是因為演員、導演不敬業導致的後期無法處理,還是因為後期不敬業,導致的最後成像不理想!

只是,再這樣下去,逼得藍翔技校都要開設P圖專業了!

5、假點擊:再這麼下去,全中國人都不夠用了!

現在的網路劇,都開始以百億計了!以前是播放量裡摻點水分,現在是水分裡摻點播放量啊!

淘寶更是出現了“4000萬點擊300元”的超級白菜價。所有人看到這個價之後都會驚呼,臥槽,這麼便宜,先給我來兩個億!

《三生三世》更是創造了一天點擊14億,總點擊量328億的奇跡!

小編用小學算術算了一筆帳,《三生三世》一共58集,需要5.65億人次觀看,並且是從第一集看到最後一集。這占了中國線民總數的74%,真是全民狂歡,史上奇跡啊!

小編提醒大家,咱們造假也稍微科學點兒啊,再這麼下去,全中國人都不夠用了!

6、水軍:水軍都被逼得集體討薪了!

水軍其實一直存在,只是現在已經快要從幕後走向前臺了!《孤芳不自賞》更是創造了“水軍討薪”的奇觀盛況!

@孤芳不自賞官博 已經全部淪陷,評論被水軍討薪侵佔!

“摳圖造劇”堪稱業界的恥辱,而“水軍討薪”更是史上奇聞!

水軍,本來是躲在互聯網背後做著違法的勾當,現在卻已經義正言辭公開抛頭露面,竟然還獲得了一票同情,這不僅僅是《孤芳不自賞》的尷尬,而是整個行業的尷尬!

因為,大家都在找水軍,刷好評、刷彈幕、刷熱搜,就是這樣,自欺欺人地“刷”出了一部部“良心劇”!

如果可以的話,咱可以要點臉面,要點職業尊嚴,還是好好拍戲吧,別讓劇爛到連水軍都救不了!

7、假收視:想上黃金檔,先買收視率

這也許難以置信,但這就是事實。現在,買收視都堂而皇之簽進購片合同了!

瞭解到,一般30萬元一集會把收視率做到至少第八名,50萬元一集,就會做到前三名,一部電視劇播出前的“造假成本”可能高達幾千萬元!而現在的狀況幾乎是無劇不刷。

電視臺為了廣告招商,在購片的時候不得不規定片方“想上黃金檔,先買收視率”!

人大代表曹可凡近日“兩會”上說,那些追求以作品說話,不願拿錢“買假”的影視劇,往往無緣出人頭地,甚至是上了黃金檔也會被“腰斬”撤下。

有人算過一筆帳,以全國排行前20家衛視頻道每年播出13000集電視劇計,全年有40多億人民幣被假收視這股黑勢力所非法竊取。

這就是中國影視行業的現狀,整個製作業對此怨聲載道、恨之入骨,但又無能為力,甚至不得不屈從於此“逼良為娼”的局面:當別人都刷點擊,你不刷那你就沒競爭力;當別人買收視你不買,那就上不了黃金檔;當別人刷好評,你不刷,那就沒有了活路……

當點擊基本靠刷,收視基本靠買,假唱都懶得對口型,太忙了就找替身,想要好評就買水軍,想要熱度就買話題……整個市場看上去如火如荼,但爛片卻越來越多!

當這一切都成為常態,拿什麼來拯救你,我們的國產影視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