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賠付金額難計算、理賠手續繁瑣 航延險體驗仍待完善

每經記者:袁園 每經編輯:姚祥雲

2016年, 全國民航運輸機場完成旅客輸送量10.16億人次, 同比增長11.1%。 在這樣龐大的出行需求中, 航延險的市場需求量也隨之水漲船高。

不過, 由於產品本身保費規模小, 而且多是從場景化切入、使用頻次較高, 所以航延險的服務和理賠等方面成為消費者吐槽最多的地方。 綜合而言, 雞肋、程式過於繁瑣、服務態度差成為消費者投訴最多的情況。

消費者:賠付金額計算不清楚

除此之外, 在社交平臺上也經常會出現一些消費者抱怨的聲音。 某網友在近期發佈動態說, 自己買了某家航延險產品, 內容寫明飛機延誤3個小時會賠償, 但是飛機卻在延誤了2小時58分之時起飛了, 卻無任何賠償。 此外, 航班延誤和取消的賠償金額過低也成為消費者感受度不好的原因之一。

跟李女士有著相似經歷的不是少數, 在各大貼吧和論壇也都有關於對航延險的不滿聲音。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整理之後, 把消費者的意見歸為了以下幾點, 分別是:雞肋、程式過於複雜、各種理由拒絕賠付、服務態度差等。

“東西是好東西, 但是總覺得有些客戶買了之後就以賠款為目的希望飛機晚點(有些人兩個小時也無所謂), 而對於真的耽誤不起時間的人, 200元又不多……”某網友認為所謂的航延險並不能完全彌補航班延誤給自己帶來的損失, 基本處於可有可無的狀態, 而且航班取消還不在賠付的範圍內。

同時, 保險公司的服務也被吐槽很多。 “太坑人了, 打客服電話根本沒有人工可以諮詢”、“幾百年都不買延誤險, 限制太多, 什麼天氣流量控制都不算在內, 而且還要三小時以上才理賠”、“天氣原因延誤的保險公司有權拒絕賠付,

遇到過類似情況, 當時有機場開具的延誤證明, 被拒絕賠付。 ”這些言論在網上隨處可見, 甚至有消費者在論壇發帖求關注, 讓網友對此事評理。

此外, 理賠手續繁瑣也成為消費者吐槽的重災區。 “險種設計符合保險的各項原則, 不過實務操作起來挺麻煩的, 一般還得要求航空公司或者機場出具延誤證明, 反正我個人是不大願意為了這200塊錢在機場跑來跑去磨嘴皮。 ”某網友表示。 這樣類似的情況還不在少數, “北京到上海HO1252延誤5小時, 每位旅客賠200元, 想領到那200元好難”、“沒意思, 聽說理賠起來煩死人, 我誤買了想退還找不到地兒呢。 ”等言論經常出現, 甚至有網友直接建議, 不要買什麼延誤險,

程式很麻煩。 航班延誤險屬於商業保險, 各家保險公司對理賠要求也不盡相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到, 傳統的航延險產品一般需要提前二十四小時左右購買, 理賠條件設置在兩小時以上。 在觸發理賠條件後, 消費者需要提交延誤證明、登機牌、身份證資訊等相關資料, 在保險公司核實無誤後才能進入理賠程式。

多數產品在理賠時均需出具航空公司開具的延誤證明。 隨著電子支付時代的到來, 更多公司也相應地升級了賠付系統, 並將這種便捷的產品體驗作為賣點之一。 如眾安保險就打出“自動理賠”的口號, 稱無需延誤材料, 即時賠付。 微保近日推出的加購航延險也表示, 如果飛機延誤3小時, 360元理賠款將自動支付到被保險人的微信錢包。

值得一提的是, 造成消費者感受不好的原因並不只是產品的問題。 在業內人士看來, 消費者對產品的不瞭解和航延險後期服務跟不上都是直接影響消費者對航延險體驗的原因。

對消費者而言, 在選擇航延險時也應注意對關鍵資訊的比對。 首先要看清楚保險協議中, 延誤標準是起飛延誤還是到達延誤, 常規情況下航班的預計落地時間都會有緩衝時間, 相比起飛延誤, 落地延誤的概率稍低些;其次是要看延誤起賠時間, 不同的起賠時間會導致賠付概率差很多;接著還要看保費和賠付金額, 留意出險理賠的難易程度, 需要投保人出示的材料越少, 在理賠時才會越方便。

而在提高服務品質方面, 保險公司也在不斷尋求改善。以近期跟微保聯合推出航延險和航意險的易安財險為例,該產品通過多方系統無縫對接,能夠自動即時判別延誤情況,只要被保險人的航班延誤達到3小時及以上,且實際乘坐航班,微保將直接發起理賠,賠付金自動支付至被保險人的微信錢包,賠付速度達到“秒級”。如果航班延誤3小時後取消,被保險人又沒有發生退票、改簽的情況,同樣可獲得賠付。用戶如遇理賠問題,微保客服將協助用戶處理。

除此之外,打包成出行計畫也是很多保險公司在嘗試的一種方式。“多數產品在產品設計時會加入航意等保障責任,以提高保障、稀釋航延賠付損失。航延保障的起賠時間從十幾分鐘到幾小時不等。”有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比如現在,很多航延險會加入航意等保障責任,以後可能這樣的附加責任會更多、提高保障。

“單純的航延險可能會越來越少,跟其他產品打包在一起可能會成為趨勢。”有業內人士表示,很多航延險會加入航意等保障責任,以後可能這樣的附加責任會更多,提高保障。

每日經濟新聞 原文連結

保險公司也在不斷尋求改善。以近期跟微保聯合推出航延險和航意險的易安財險為例,該產品通過多方系統無縫對接,能夠自動即時判別延誤情況,只要被保險人的航班延誤達到3小時及以上,且實際乘坐航班,微保將直接發起理賠,賠付金自動支付至被保險人的微信錢包,賠付速度達到“秒級”。如果航班延誤3小時後取消,被保險人又沒有發生退票、改簽的情況,同樣可獲得賠付。用戶如遇理賠問題,微保客服將協助用戶處理。

除此之外,打包成出行計畫也是很多保險公司在嘗試的一種方式。“多數產品在產品設計時會加入航意等保障責任,以提高保障、稀釋航延賠付損失。航延保障的起賠時間從十幾分鐘到幾小時不等。”有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比如現在,很多航延險會加入航意等保障責任,以後可能這樣的附加責任會更多、提高保障。

“單純的航延險可能會越來越少,跟其他產品打包在一起可能會成為趨勢。”有業內人士表示,很多航延險會加入航意等保障責任,以後可能這樣的附加責任會更多,提高保障。

每日經濟新聞 原文連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