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徐錠明:發展分散式能源需要構建行業誠信體系

面對分散式光伏、家庭光伏的迅速增長, 以此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分散式發展日益迅猛。 在這一過程中, 保障產品和服務品質、提高使用壽命等一系列問題隨之而來。

近日, 國務院參事、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徐錠明表示, 分散式能源是未來能源發展的必然方向, 分散式能源的發展也必然走向智慧化。

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以後, 形成的能源體系是集中生產、集中分配;而未來新的工業生產所形成的能源體系則屬於分散生產、聯網共用。 在電力行業, 未來發展必然是資訊化、數位化、聯網化、共用化, 這也為可再生能源規模化利用創造了條件。

當前, 我們的電力生產是“即發即送即用”, 未來將會變成“即用即送即發”。 澳大利亞的一個例子表明, 該國南部一個電廠發生事故, 在140毫秒內1000公里以外的電便送過來了, 操作人員甚至還不知情;在傳統電力生產的情況下, 這幾乎是不可想像的, 如果電廠停電啟動新的電機, 至少需要10~15分鐘。 所以光伏領域, 分散式趨勢是必然的, 智慧化更是必然的, 整個能源工業都要和資訊化深度融合。

而針對分散式能源的良性發展問題, 徐錠明表示戶用光伏的發展涉及能源發展的新格局。

因為未來, 數以千百萬的建築物都將變成能源生產單位。 這時, 相關的建築標準也將面臨重新修改。 要讓更多的建築物能夠安裝光伏發電、風力發電、生物質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形式。

現在我國的大部分建築還不符合這個條件。

以此為基礎, 在保證元件、支架等產品品質的同時, 未來還需要不斷提升產品的技術水準, 延長使用壽命。 例如現在我國家庭光伏電站要求和承諾的壽命在20-25年, 但建築的壽命可能是50年、70年甚至更長, 如果越來越多的建築物成為發電單元, 產品的壽命也應該最大限度地與之匹配。

此外, 無論是產品品質還是安裝施工水準, 其中還存在一個根本性問題, 即能源生產的誠信體系建立。 例如很多時候最低價中標就不夠科學。 特別是以光伏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分散式發展趨勢越來越明顯, 我們就更加需要一個誠信的產業鏈。

日前, 國家能源局已印發《2018年資質管理工作要點》, 明確將“深入推進能源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列為重點工作。 而徐錠明強調, 行業信用體系首先必須要有公正、獨立的協力廠商認證體系。 無論是元件、逆變器, 還是安裝、運維的操作工人, 產品和服務要有公信力和吸引力, 必須有客觀公正的協力廠商進行認證檢測。

這個體系在我國還不夠健全, 有些檢測認證受到企業利益、地方保護甚至強勢個人等多方因素的左右, 這是很大的隱患和問題, 我們已經在很多專案上吃過虧。 然而檢測認證體系要想得到行業的認可、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必須要是獨立公正、公開透明的, 這也是我國能源革命等應有之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