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調查顯示多人有“聽書”習慣

原標題:調查顯示多人有“聽書”習慣:看和聽你怎麼選?

18日,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在北京公佈了第十五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主要發現。

上官雲 攝

18日,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在北京公佈了第十五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主要成果。 資料顯示, 兩成以上國民有聽書(有聲閱讀)習慣, 其中移動有聲APP平臺已經成為聽書的主流選擇, 聽書內容以“聽故事(情感故事、少兒故事等)”為主。 如此多的人都有“聽書”習慣, 在生活中, “看”和“聽”你會怎麼選呢?

很長時間以來, 一說到閱讀, 人們想到的會是圖書館、書店裡捧著書本閱讀的人群;隨著移動互聯網普及, 手機閱讀等數位化閱讀方式隨之普及,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移動終端閱讀, 但無論如何, 這都還屬於“看”書。

2017年的, 中國國民聽書率圖表。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供圖

不過, 第十五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資料顯示, “看”早已不是閱讀的唯一方式:2017年, 中國成年國民的聽書率為22.8%, 較2016年的平均水準(17.0%)提高了5.8個百分點。 0—17周歲未成年人的聽書率為22.7%, 與成年國民基本持平。 具體看來, 14—17周歲青少年的聽書率最高, 達28.4%;9—13周歲少年兒童和0—8周歲兒童的聽書率相差不大, 分別為20.9%和20.7%。

當然, 在這些人中, 通過什麼途徑“聽”也是大有不同。

根據本次調查資料來看, “移動有聲APP平臺”最受歡迎。 其次, 在成年國民和14—17周歲青少年中, 選擇通過“廣播”“微信語音推送”聽書的人也較多, 而在9—13周歲少年兒童和0—8周歲兒童中, 選擇通過“有聲閱讀器或語音讀書機”聽書的人較多。

2017年, 中國國民聽書介質的選擇比例。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供圖

不同年齡段, 除了“聽書”介質不同外, 喜歡聽的內容也不盡相同。 根據資料來看, 在有過聽書行為的成年國民中, 選擇“聽故事(情感故事、少兒故事等)”“收聽評書連播”“聽圖書節選或連載”的國民較多, 選擇比例分別為41.2%、39.1%和26.9%。

對比來看, 選擇“聽圖書介紹與圖書推薦”“聽英語或進行其他語言學習”“聽詩歌朗誦”的人則相對較少。 與成年國民不同, 在有過聽書行為的未成年人中, 聽書內容以“聽英語或進行其他語言學習”“聽詩歌朗誦”“聽故事(情感故事、少兒故事等)”為主。

這些人為啥“不聽書”?“沒有聽書習慣”是首要原因。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供圖

雖然選擇“聽書”的人數在逐漸增多, 但仍然有相當大一部分人不習慣這種“閱讀”方式。 當“70後”田曉菲(化名)被記者問到是否“聽書”時, 她的回答是“極少”, “還是習慣看書。 下載了一些聽書的APP, 也沒有那麼多感興趣的內容”。

契合上述回答, 本次調查資料亦顯示, 當問及不聽書的原因時, “沒有聽書習慣”是首要原因, 超過半數的國民選擇這一選項,“不喜歡聽書的形式”“沒有感興趣的內容”“不瞭解有什麼聽書管道”仍是制約國民聽書的因素。作為普通讀者,你更喜歡哪種閱讀方式呢?( 記者 上官雲 )

超過半數的國民選擇這一選項,“不喜歡聽書的形式”“沒有感興趣的內容”“不瞭解有什麼聽書管道”仍是制約國民聽書的因素。作為普通讀者,你更喜歡哪種閱讀方式呢?( 記者 上官雲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