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深圳、東莞、惠州,樓市迎來大利好!

01

近日, 一個大消息降臨深莞惠。

在上周舉行的深莞惠經濟圈(3+2)(也即深圳、東莞、惠州+河源、汕尾)黨政主要領導第十一次聯席會議上, 一個重要消息被傳出:

為進一步促進深莞惠三地協同發展, 助推珠三角打造世界級城市群, 在深莞惠經濟圈(3+2)合作機制上, 參照深汕特別合作區有關做法, 推動在東莞、惠州鄰近深圳地區劃出一定區域, 規劃建設跨行政邊界的功能協調、產業互補、成果共用的區域協同發展試驗區。

上面的內容用一句話通俗的話解釋就是, 以前在樓市語境中的“臨深地區”將迎來官方正式定義,

成為名副其實的臨深地區。

根據會議要求, 這個在東莞、惠州劃定的臨深地區或者說試驗區, 除了行政上仍屬各地級市管轄外, 其他方面皆由三個城市協商而定。

具體而言, 試驗區內的地區生產總值、稅收存量歸當地所有, 增量部分由三地政府在協商基礎上按比例分成, 提升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

接下來, 深圳、東莞、惠州將積極探索創新合作機制、合作模式, 明確試驗區選址、發展定位、空間佈局、主導產業等因素。

這條消息對於深圳、東莞和惠州而言, 無疑都是利好。

02

對深圳來說:

我們知道, 深圳土地面積狹小, 只有不到2000平方公里, 是同等級城市北京的1/8、不到上海的1/3、接近廣州的1/4。

早在十幾年前, 就迎來了由土地空間帶來的發展瓶頸。

深圳老區羅湖區, 幾乎無新土地可以供應, 整個深圳地區, 也基本陷入了無地可供的尷尬境地。

過去十幾二十年裡, 深圳一方面通過填海造地獲取了一些土地, 另一方面是加快城市更新步伐, 獲取存量土地。 目前, 存量土地已經成為深圳建設用地供應的主要管道。

深圳建設用地供應主要以存量利用為主

但即便如此, 也無法應對每年50萬左右新增人口帶來的住房需求量。

2017年, 在中央政府要求地方政府增加住宅土地供應的背景下, 深圳僅推出了2宗地塊, 不到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天津、南京、武漢、成都、重慶等熱點城市的零頭。

由於土地空間促狹, 而人口與日俱增, 最終導致住房市場上供需矛盾越來越激烈, 房價水漲船高, 同時還制約著深圳的產業發展。

在這樣的背景下, 2009年深圳、東莞、惠州召開了聯合會議, 簽訂了《深圳、東莞、惠州規劃一體化合作協定》, 打造深莞惠都市圈, 以緩解深圳的人口壓力。

現如今提出的在東莞、惠州劃定區域協同發展試驗區, 是對深莞惠一體化的深入貫徹和進一步升級。

根據會議披露的內容可知, 這個劃定的區域, 除了地區內生產總值、稅收存量歸當地所有, 增量部分由三地政府在協商基礎上按比例分成, 提升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 就像深汕合作區。

深汕合作區和即將要在東莞、惠州劃定的試驗區,

其實是為深圳打破土地瓶頸提供了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和發展模式。

之前, 許多人都建議深圳吞併東莞、惠州並直轄, 但這個難度較大, 牽涉到三個城市的行政區劃調整, 需要向國務院申報, 程式複雜。 而劃定試驗區就不一樣, 因為沒有行政區劃上的調整, 操作起來就簡便得多。

在這種操作下, 試驗區除了行政區劃上不屬於深圳, 其他方面基本與深圳無異。 這無疑會在很大程度上釋放深圳的人口、產業壓力, 繼續做大做強深圳。 對於本身發展速度超快的深圳而言, 超越北京、上海, 成為中國第一城, 也不是沒有可能。

03

相比深圳而言, 其實東莞、惠州獲得的利好更大。

東莞和惠州的經濟發展, 雖然說主要還是靠他們自己, 但不能不說,有了深圳這個大流量在身邊,東莞、惠州受益良多,尤其是房地產行業。

2009年深莞惠一體化概念提出後,三個城市在各自的城市規劃都以這個思維為主線進行佈局。

根據消息披露,未來深圳與東莞將會有8條地鐵對接,與惠州將會有3條地鐵對接。

深圳與東莞軌交對接

深圳與惠州軌交對接

此外,根據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年)》中披露的“將參照國際大都市發展經驗,基本要在50公里範圍內配置作為都市圈核心城市所應有的資源”來看,此次將要劃定的試驗區也基本可以確定。

也即距離深圳核心區50公里的距離都有可能,在50公里涵蓋涵蓋東莞長安鎮、大朗鎮、黃江鎮、塘廈鎮、樟木頭鎮,惠州的惠陽區。當然,這些地方不可能全都劃為試驗區,但試驗區肯定在這些區域內。

劃定的這些區域,將東莞、惠州與深圳聯繫的更加緊密,對於東莞、惠州將構成實實在在的三大利好:

1、未來在劃定試驗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將能獲得來自深圳的經濟、教育、醫療等資源的支持;

2、通過試驗區,東莞惠州與深圳聯繫更加緊密,未來能夠更好地承接來自深圳的產業和人口。

3、試驗區的樓市,將迎來補漲。這一點我們雖然特別不希望看到,但它毫無疑問,還是會發生。

但不能不說,有了深圳這個大流量在身邊,東莞、惠州受益良多,尤其是房地產行業。

2009年深莞惠一體化概念提出後,三個城市在各自的城市規劃都以這個思維為主線進行佈局。

根據消息披露,未來深圳與東莞將會有8條地鐵對接,與惠州將會有3條地鐵對接。

深圳與東莞軌交對接

深圳與惠州軌交對接

此外,根據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年)》中披露的“將參照國際大都市發展經驗,基本要在50公里範圍內配置作為都市圈核心城市所應有的資源”來看,此次將要劃定的試驗區也基本可以確定。

也即距離深圳核心區50公里的距離都有可能,在50公里涵蓋涵蓋東莞長安鎮、大朗鎮、黃江鎮、塘廈鎮、樟木頭鎮,惠州的惠陽區。當然,這些地方不可能全都劃為試驗區,但試驗區肯定在這些區域內。

劃定的這些區域,將東莞、惠州與深圳聯繫的更加緊密,對於東莞、惠州將構成實實在在的三大利好:

1、未來在劃定試驗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將能獲得來自深圳的經濟、教育、醫療等資源的支持;

2、通過試驗區,東莞惠州與深圳聯繫更加緊密,未來能夠更好地承接來自深圳的產業和人口。

3、試驗區的樓市,將迎來補漲。這一點我們雖然特別不希望看到,但它毫無疑問,還是會發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