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在2018年普利策獲獎的傳統媒體,用了哪些數位技術?

本屆普利策獲獎作品中, 傳統媒體因使用新的數位技術而獲獎的, 最具有代表性的要數《

亞利桑那共和報》和《今日美國》用虛擬實境技術對美墨邊境修建圍牆事件進行的解釋性報導。

當下, 美墨修建邊境牆的爭論還在繼續, 縱覽作品可以看到, 該獲獎報導並沒有提出支援或反對邊境牆的建設, 整個作品背後, 是專業採編團隊竭盡所能地挖掘數據、向受眾展示美墨邊境的全貌。

在普利策獎官網, 對該作品的頒獎詞這樣寫道:為了生動、及時地報導, 該作品巧妙地融合了文本、視頻、博客和虛擬實境等報導手段, 從多個角度審視了特朗普總統承諾在美墨邊境修建圍牆的種種困難和意想不到的後果。

報導顯示, 該系列報導背後是一個超過30名記者編輯組成的團隊, 創作者們登上直升飛機、駕駛汽車, 分別從空中和地面拍攝、觀察美墨邊境的每一寸土地——從德克薩斯到加利福尼亞。

最終, 他們用文字、圖像、紀錄片、播客、線上地圖和虛擬實境(VR)等多種形式呈現他們的報導。

以2017年9月20日這篇報導為例, 報導標題為《我們考察了美國和墨西哥邊境每一英里, 你也來看看》。

該數位報導在首頁對報導內容作了簡介:

我們能建一堵牆嗎?它有用嗎?這是我們探尋墨西哥和美國邊境之時想到的問題。 這張地圖會以視頻的形式展示整個邊境, 包括我們從空中和地面上記錄下的所有邊界。 你也可以在視頻故事中探尋這些問題, 全景視頻將帶領人們遊覽整個邊境。

當使用者滑動滑鼠, 可以對應看到不同州邊境牆的修建情況。

該系列報導除了圖片、文本、視頻, 沉浸式體驗的VR專案, 該系列報導最核心的部分是下面這張數位地圖, 完整地呈現出2000英里美墨邊境上現有的全部邊界圍欄。

下面是一張當下媒體很流行的資訊圖, 看起來沒有太多炫酷之處, 但是別忘了資訊圖的關鍵在於資料本身以及背後的資訊, 而不單單是設計得是否好看。

該團隊查閱了醫療審查員、警長辦公室和邊境治安法官擁有的記錄後, 發現邊境工作人員故意低估了每年因過境而死亡的移民人數。 在部分地區, 實際死亡人數甚至高達官方報告數量的三倍。 同時, 被逮捕的非法移民人數已經出現大幅下降。

這樣優質的報導是怎麼生產出來的?背後有幾個人在戰鬥?

先來瞭解一下這兩家媒體:

《今日美國》(USA Today)1982年9月創刊, 是美國唯一的彩色全國性英文對開日報, 總部設在維吉尼亞州的羅斯林。 以彩色版面、消息集中、多用圖表、重視體育報導、便於讀者迅速獲得所需資訊吸引讀者。

《亞利桑那共和報》(The Arizona Republic)1890年5月19日創刊, 是面向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出版的日報, 是亞利桑那州最大的報紙。

對了, 兩家報紙都歸甘尼特報業集團所有。

時間要回到2016年秋天, 《亞利桑那共和報》的主編Nicole Carrol在報導特朗普競選時, 關注到了一句話:“Build the Wall!”

之後, 一個超級合作團隊產生了, 團隊成員來自《亞利桑那共和報》、《今日美國》的記者, 目標是研究特朗普推動建成長達2,000英里的美墨邊境牆所帶來的主要問題。

據主創人員介紹,團隊成員在一起頭腦風暴,想出了一些非常具體的故事模型,它們必須能夠講述某個特定地點的故事,解答問題,於是這個故事列表越來越長。這個項目結合了多種敘事形式,有紙質版本、數位版本、紀錄片、VR、互動地圖、博客、聊天機器人、夜間直播和新聞簡報。

在敬服國外優秀報導同時,中國的傳媒界有可能生產出這樣的報導嗎?其實,對好選題的發掘,從來不是國內傳媒機構的短板,但是以下這些數字,我們的新聞媒體能扛得住嗎?

1、提選題、完善想法這一個階段,編輯組、數位組、視頻組、市場組和廣告傳播組一共2個月的時間。

2、《亞利桑那共和報》不願意透露這個報導花了多少錢,但公開資料顯示,團隊收到了超過30000美金的資助。

3、細緻劃分責權的檔長達80頁。

4、整個報導花了6個月的時間。

慢工出細活,人多力量大。這組普利策獎獲獎報導背後,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文/Karen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頭條號:傳媒觀察knowledg

據主創人員介紹,團隊成員在一起頭腦風暴,想出了一些非常具體的故事模型,它們必須能夠講述某個特定地點的故事,解答問題,於是這個故事列表越來越長。這個項目結合了多種敘事形式,有紙質版本、數位版本、紀錄片、VR、互動地圖、博客、聊天機器人、夜間直播和新聞簡報。

在敬服國外優秀報導同時,中國的傳媒界有可能生產出這樣的報導嗎?其實,對好選題的發掘,從來不是國內傳媒機構的短板,但是以下這些數字,我們的新聞媒體能扛得住嗎?

1、提選題、完善想法這一個階段,編輯組、數位組、視頻組、市場組和廣告傳播組一共2個月的時間。

2、《亞利桑那共和報》不願意透露這個報導花了多少錢,但公開資料顯示,團隊收到了超過30000美金的資助。

3、細緻劃分責權的檔長達80頁。

4、整個報導花了6個月的時間。

慢工出細活,人多力量大。這組普利策獎獲獎報導背後,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文/Karen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頭條號:傳媒觀察knowledg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