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一文讀懂,創業應該去哪裡?

2018年, 創業時代網發佈了“中國城市創業競爭力排行榜100強·2018”, 這一榜單以中國GDP百強城市為樣本, 通過創業成果、創業活力、創業潛力和市場空間四大指標來衡量中國城市的創業競爭力。

近年來, 中國為了推進社會經濟發展, 改善民生, 大力鼓勵支持創新創業, 並出臺了許多推動政策。 那麼, 中國最具創業競爭力, 最適合創業的城市是哪些呢?從中國城市創業競爭力排行榜可一探究竟。

下面是中國城市創業競爭力百強榜:

(截選部分榜單, 完整榜單點擊:中國城市創業競爭力排行榜)

榜單中, 可以發現, 最具創業競爭力、最適宜創業的地方, 可總結為:全國範圍看好一線城市, 區域範圍看好經濟圈城市, 各省範圍看好省會城市。

全國範圍看好一線城市

從全國範圍來看, 北上廣深依然鎖定前四強, 與上年相比, 名次未發生變化。 北京以絕對優勢連續三年蟬聯第一, 上海以61.56分名列第二, 深圳以39.39分排名第三, 廣州以26.24分排名第四。

同樣是一線城市, 北京的創業競爭力遙遙領先於上海、深圳和廣州, 北京對優質資源的聚集能力更強, 它是擁有中概股上市公司、港股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掛牌公司數量最多的城市,

擁有全國重點高校、普通高校數量最多的城市, 也是全國創業投資案例和創業投資金額最多的城市。

上海作為中國金融中心, 在一些指標比如人口、高校數量、A股企業數量等方面, 能夠接近甚至趕超北京, GDP更是一直獨佔鰲頭, 歷年位居中國各城市之首。

但由於經濟發展的歷史原因, 中國主要金融機構、央企的總部基本都設立在北京, 這也是北京和上海在創業競爭力方面拉開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

深圳和廣州的發展則受益於地區優勢和國家政策, 其中, 廣州以傳統工業見長, 深圳以互聯網、高新技術等新興產業占優。 隨著大部分傳統產業開始沒落、附加值降低, 新興產業的興起及其高附加值, 深圳和廣州創業競爭力的地位開始對調, 而深圳GDP更是在2016年首次超越廣州, 成為全國GDP排名第三的城市。

區域範圍看好經濟圈城市

從區域範圍來看, 中國的東部城市, 特別是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經濟圈城市群上榜的比例較大, 這三個經濟圈分別以北京、上海、深圳和廣州為核心, 集聚大量的社會資源, 持續對周邊城市產生經濟輻射效應, 形成經濟共繁榮的城市群。

在榜單中, 長三角經濟圈是上榜城市數量最多的經濟圈, 共19個, 京津冀經濟圈和珠三角經濟圈上榜城市分別是7個和8個。 在前20名中, 長三角經濟圈上榜城市數量達到7個, 京津冀和珠三角經濟圈都是2個。從上榜數量和品質來看,長三角經濟圈上榜城市都居各經濟圈之首,其經濟輻射能力也最強,其次是珠三角和京津冀經濟圈。經濟圈經濟輻射能力的強弱,可歸結為地理條件、經濟基礎和產業結構三大原因。

從地理條件來看,長三角經濟圈位於長江中下游平原,平原面積大,並且處於中國海岸線的中心位置,對南北兩翼和以長江為紐帶的中部地區發展都能產生強大的帶動和輻射作用。從經濟基礎來看,長三角經濟圈城鎮化發展相對成熟,城市群規模相對較大,其城鎮分佈密度是全國平均密度的5倍,能極大地擴大其經濟輻射範圍。從產業機構來看,長三角主要是機械、電子、醫藥、輕功等為主的製造業,輻射能力較強,能夠將周邊較大區域納入自身的配套系統和輻射範圍內。

除了上海以外,長三角經濟圈的杭州、南京、蘇州、無錫、合肥和寧波依次進入創業競爭力前20名,其中表現最搶眼的要數杭州,杭州以22.15分名列第五,與廣州僅相差4.09分,並逐漸縮小差距。一直以來,杭州主要以旅遊城市聞名,近年來這一形象卻悄然發生變化,作為中國首個舉辦G20峰會的城市,2022年亞運會舉辦城市,國家級孵化器數量第一的城市,聚集全國最多電商平臺的城市,杭州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經濟發展大步向前,猶如進入快車道,造就了“杭州速度”。

各省範圍看好省會城市

從各省範圍來看,在中國內陸的31個省級行政單位中,只有海口、青海、寧夏和西藏四個省份的省會城市沒有上榜。這四個省份常住人口均不超過千萬級別,GDP總量均在五千億以下,薄弱的人口基礎和經濟基礎,是此四省及其省會城市創業競爭力不足的根本原因。

在榜單前20名中,省會城市多達15個(包括4個直轄市在內),非省會城市只有深圳、蘇州、無錫、寧波和青島。而在榜單前50名中,除了呼和浩特,各省會城市都名列其中。在這27個省會城市中,絕大多數的省份城市比其普通城市的排名要靠前,比如,省會城市南京排名第6,比江蘇省其他上榜城市排名靠前;省會城市武漢排名第7,同樣高於湖北另外的兩座上榜城市;只有廣東的深圳、山東的青島和遼寧的大連,排名略高於其所在省的省會城市。

省會城市往往能聚集本省最優質的社會資源和代表本省最發達的經濟水準,比起省內其他城市,省會城市的創業環境、經濟基礎和市場空間往往更好,資源的流動整合更強,因此經濟效益也更加明顯。

其中,最具代表的是南京、武漢、廣州、成都和西安,這五個省會城市不僅在榜單上排名非常靠前,而且分別對應著中國的東部、中部、南部、西部和北部,其政治地位、經濟實力、城市規模和影響力都是本省乃至周邊區域的中心,並以點成面,不斷將周邊城市納入其區域輻射範圍,促進周邊城市的共同發展。

較為典型的是南京市,南京是中國的四大古都之一,曾有六朝在此定都,但相較其歷史美名,更值得關注的是南京今天所取得的成績。在榜單中,南京所代表的江蘇省,其入選城市多達13個,排在各省的第二,是中國唯一一個地級市全部進入創業競爭力百強榜和GDP百強城市的省份,可看出江蘇省的創業競爭力和經濟實力之強大。作為江蘇省的省會城市,南京市不僅避免了許多省會城市常有的“一城獨大”的弊病,並且以自身的政治經濟地位和影響力,優化並均衡省內各方資源,促使江蘇省各市的共同發展,可以說,南京是中國最和諧包容的城市之一。

總得來說,創業競爭力的本質是建立在資本和人才的基礎上的,榜單入選城市名單也反過來佐證這一點。通常來講,經濟基礎良好、人才聚集的城市,其創業競爭力也十分強大,而強大的創業競爭力,又能給城市帶來更多的資本並吸引更多的人才,使得城市進入發展的良性迴圈中。創業競爭力就如同城市的名片,不僅承載城市過去的成績與努力,也體現城市當下的最新面貌,更是城市開啟新發展的最佳鋪墊。

本文為 創業時代網 原創,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並附上原文連結

京津冀和珠三角經濟圈都是2個。從上榜數量和品質來看,長三角經濟圈上榜城市都居各經濟圈之首,其經濟輻射能力也最強,其次是珠三角和京津冀經濟圈。經濟圈經濟輻射能力的強弱,可歸結為地理條件、經濟基礎和產業結構三大原因。

從地理條件來看,長三角經濟圈位於長江中下游平原,平原面積大,並且處於中國海岸線的中心位置,對南北兩翼和以長江為紐帶的中部地區發展都能產生強大的帶動和輻射作用。從經濟基礎來看,長三角經濟圈城鎮化發展相對成熟,城市群規模相對較大,其城鎮分佈密度是全國平均密度的5倍,能極大地擴大其經濟輻射範圍。從產業機構來看,長三角主要是機械、電子、醫藥、輕功等為主的製造業,輻射能力較強,能夠將周邊較大區域納入自身的配套系統和輻射範圍內。

除了上海以外,長三角經濟圈的杭州、南京、蘇州、無錫、合肥和寧波依次進入創業競爭力前20名,其中表現最搶眼的要數杭州,杭州以22.15分名列第五,與廣州僅相差4.09分,並逐漸縮小差距。一直以來,杭州主要以旅遊城市聞名,近年來這一形象卻悄然發生變化,作為中國首個舉辦G20峰會的城市,2022年亞運會舉辦城市,國家級孵化器數量第一的城市,聚集全國最多電商平臺的城市,杭州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經濟發展大步向前,猶如進入快車道,造就了“杭州速度”。

各省範圍看好省會城市

從各省範圍來看,在中國內陸的31個省級行政單位中,只有海口、青海、寧夏和西藏四個省份的省會城市沒有上榜。這四個省份常住人口均不超過千萬級別,GDP總量均在五千億以下,薄弱的人口基礎和經濟基礎,是此四省及其省會城市創業競爭力不足的根本原因。

在榜單前20名中,省會城市多達15個(包括4個直轄市在內),非省會城市只有深圳、蘇州、無錫、寧波和青島。而在榜單前50名中,除了呼和浩特,各省會城市都名列其中。在這27個省會城市中,絕大多數的省份城市比其普通城市的排名要靠前,比如,省會城市南京排名第6,比江蘇省其他上榜城市排名靠前;省會城市武漢排名第7,同樣高於湖北另外的兩座上榜城市;只有廣東的深圳、山東的青島和遼寧的大連,排名略高於其所在省的省會城市。

省會城市往往能聚集本省最優質的社會資源和代表本省最發達的經濟水準,比起省內其他城市,省會城市的創業環境、經濟基礎和市場空間往往更好,資源的流動整合更強,因此經濟效益也更加明顯。

其中,最具代表的是南京、武漢、廣州、成都和西安,這五個省會城市不僅在榜單上排名非常靠前,而且分別對應著中國的東部、中部、南部、西部和北部,其政治地位、經濟實力、城市規模和影響力都是本省乃至周邊區域的中心,並以點成面,不斷將周邊城市納入其區域輻射範圍,促進周邊城市的共同發展。

較為典型的是南京市,南京是中國的四大古都之一,曾有六朝在此定都,但相較其歷史美名,更值得關注的是南京今天所取得的成績。在榜單中,南京所代表的江蘇省,其入選城市多達13個,排在各省的第二,是中國唯一一個地級市全部進入創業競爭力百強榜和GDP百強城市的省份,可看出江蘇省的創業競爭力和經濟實力之強大。作為江蘇省的省會城市,南京市不僅避免了許多省會城市常有的“一城獨大”的弊病,並且以自身的政治經濟地位和影響力,優化並均衡省內各方資源,促使江蘇省各市的共同發展,可以說,南京是中國最和諧包容的城市之一。

總得來說,創業競爭力的本質是建立在資本和人才的基礎上的,榜單入選城市名單也反過來佐證這一點。通常來講,經濟基礎良好、人才聚集的城市,其創業競爭力也十分強大,而強大的創業競爭力,又能給城市帶來更多的資本並吸引更多的人才,使得城市進入發展的良性迴圈中。創業競爭力就如同城市的名片,不僅承載城市過去的成績與努力,也體現城市當下的最新面貌,更是城市開啟新發展的最佳鋪墊。

本文為 創業時代網 原創,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並附上原文連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