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如何讓孩子在家裡與在幼稚園一樣乖巧?樹立4“習慣”很重要

不少家長都遇到這樣的困擾:

在幼稚園裡

孩子自己吃飯、按時睡覺

是老師誇獎的物件

可一回到家就仿佛變了個樣兒

任性耍賴、胡攪蠻纏

根本不聽家長的話

可愛的天使怎麼就變成了“兩面派”?

為什麼會出現“兩面派”現象

為什麼孩子在幼稚園和家裡的表現會不一樣?

關鍵就在於是否立了規矩!

幼稚園裡有一套固定的、帶有強制性的規章制度, 任何人不允許例外, 孩子在長期遵守的過程中,

也逐漸形成了一種習慣。

而在家就不同了, 沒有各種規矩的約束, 部分家長又容易對孩子妥協, 時間長了, 孩子自然會變得不聽話。

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 因此給孩子立規矩, 很有必要!

這些規矩有必要立

1.暴力、粗俗的行為不能有

有些孩子喜歡用暴力的手段, 強制別人服從自己的意志;或用語言對他人進行攻擊、脅迫, 來實現自己的願望……一旦孩子出現這些暴力、粗俗的行為, 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嚴厲指出並明確禁止。 既要幫助孩子明辨是非, 又要心平氣和的引導, 並給他立下這條規矩。

這樣的規矩能幫助孩子調整自己的情緒, 學會如何對待自己想要的東西, 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等。 在這個過程中, 孩子會不斷地調整對事物的看法和自己的心態, 等他長大後, 他也會用這套模式去對待周圍的人, 變得更加理性、會為他人著想。

2.別人的東西不能拿

6歲前的孩子的自我意識才剛剛萌芽, 往往很難分清自己和他人, 更不懂得分辨什麼東西是自己的, 什麼東西是別人的。

所以在這個階段, 只要是孩子喜歡的東西, 他可能會毫不猶豫地伸手去拿, 覺得“拿到我手上就是我的了!”

這個時候, 家長們應該有意識地幫助孩子建立自我意識, 並給他立下規矩。 規矩, 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區分“你的”“我的”, 形成別人的東西不能拿,

而“我的”東西一定歸我支配的意識。

這種概念的區分, 是最基本的道德和心態的基礎, 他長大後才更懂得尊重他人。

3.學會道歉和要求他人道歉

孩子雖然年紀小, 但也已經開始懂事理了。 做錯事時, 父母要抓住機會, 從小就幫助孩子形成“做了錯事要道歉”的意識。

在孩子犯錯的時候,除了教育他之外,可以命令孩子對自己說一聲對不起,如果是爸爸媽媽錯怪孩子了,也要向他道歉,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跟孩子一起遵守規矩。

這樣的規矩能讓孩子學會禮貌待人,誠實面對並有勇氣主動承認錯誤。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學會了反省自己,也開始懂得維護自己的權利了。

4.不可以打擾別人

當孩子遇到好的事情,總會很興奮地想要把它告訴父母,所以,父母常常成為被打斷的對象。不管不顧容易讓孩子形成易打擾他人的習慣,長大以後可能會以自我為中心,很難在集體中生活。

如果發現孩子有這樣的習慣,父母要在平時生活中有意識地幫他改正,讓他知道被別人打擾是很不開心的事情,然後再給他立下規矩。

這樣的規矩能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讓他懂得當別人在忙的時候不應該去打擾他;在這個過程中也學會了換位思考,也會變得更加善解人意。

這樣做,管孩子輕鬆一半

除此之外,在管教孩子方面,家長還有哪些方法可以借鑒呢?

以身作則

家長應該以身作則,對孩子對自己不要「雙重標準」,希望孩子能做到的事,自己就該示範給孩子看。

規矩要清晰

給孩子定的規矩要明確,如果模棱兩可或是事後才說這是不允許的,還因此懲罰孩子,那麼很難讓孩子遵守規矩。

要提前跟孩子解釋清楚哪些行為是鼓勵的,哪些是不鼓勵的,並解釋清楚原因和犯規的後果。

家規要貫徹到底

立好規矩之後,家長自己首先要堅持,否則孩子看到父母沒把規矩當回事兒,他們也會認為這些規矩不重要,不遵守也沒什麼。

學會讓孩子自己承擔結果

讓孩子自己承擔後果,明白某些不當的行為是會產生一些不好的後果,而這些後果需要他自己承擔的。

學會冷處理

有時候孩子發脾氣、情緒失控,家長也容易失控,這種情況給雙方一點平復情緒的時間,至少等自己可以心平氣和的面對孩子時,再和孩子談。

如果自己最近也有很多煩心事兒,難以和孩子心平氣和,那麼就暫時多讓另一半管教孩子吧。

在孩子犯錯的時候,除了教育他之外,可以命令孩子對自己說一聲對不起,如果是爸爸媽媽錯怪孩子了,也要向他道歉,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跟孩子一起遵守規矩。

這樣的規矩能讓孩子學會禮貌待人,誠實面對並有勇氣主動承認錯誤。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學會了反省自己,也開始懂得維護自己的權利了。

4.不可以打擾別人

當孩子遇到好的事情,總會很興奮地想要把它告訴父母,所以,父母常常成為被打斷的對象。不管不顧容易讓孩子形成易打擾他人的習慣,長大以後可能會以自我為中心,很難在集體中生活。

如果發現孩子有這樣的習慣,父母要在平時生活中有意識地幫他改正,讓他知道被別人打擾是很不開心的事情,然後再給他立下規矩。

這樣的規矩能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讓他懂得當別人在忙的時候不應該去打擾他;在這個過程中也學會了換位思考,也會變得更加善解人意。

這樣做,管孩子輕鬆一半

除此之外,在管教孩子方面,家長還有哪些方法可以借鑒呢?

以身作則

家長應該以身作則,對孩子對自己不要「雙重標準」,希望孩子能做到的事,自己就該示範給孩子看。

規矩要清晰

給孩子定的規矩要明確,如果模棱兩可或是事後才說這是不允許的,還因此懲罰孩子,那麼很難讓孩子遵守規矩。

要提前跟孩子解釋清楚哪些行為是鼓勵的,哪些是不鼓勵的,並解釋清楚原因和犯規的後果。

家規要貫徹到底

立好規矩之後,家長自己首先要堅持,否則孩子看到父母沒把規矩當回事兒,他們也會認為這些規矩不重要,不遵守也沒什麼。

學會讓孩子自己承擔結果

讓孩子自己承擔後果,明白某些不當的行為是會產生一些不好的後果,而這些後果需要他自己承擔的。

學會冷處理

有時候孩子發脾氣、情緒失控,家長也容易失控,這種情況給雙方一點平復情緒的時間,至少等自己可以心平氣和的面對孩子時,再和孩子談。

如果自己最近也有很多煩心事兒,難以和孩子心平氣和,那麼就暫時多讓另一半管教孩子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