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論語》中的為人之道,一起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論語》是儒家最著名的經典之一, 甚至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 它其中蘊含的道理自然讓人受益匪淺,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這六句, 更是經典中的經典, 常看常新。

一、言而無信, 不知其可。

這句是《論語》中有一句大家熟悉的話, 意思是“一個人不講信用, 真不知道怎麼能行”。

二、君使臣以禮, 臣事君以忠。

“君使臣以禮, 臣事君以忠”, 這是孔子君臣之禮的主要內容。 只要做到這一點, 君臣之間就會和諧相處。 這兩句大意是:君主應該按照禮的要求去使喚臣子, 臣子應該以忠來事奉君主。

三、今之孝者, 是謂能養, 至於犬馬, 皆能有養, 不敬, 何以別乎?

出自《論語·為政·第七》, 大意是:現在的人啊, 以為僅僅給父母吃好穿好, 把父母養活, 讓他們衣食無憂就可以叫做孝順了。 但是像狗和馬這樣的畜生, 也能養活他們的父母, 替他們服勞役。 如果內心沒有一份真摯的對父母的尊敬之情,

那麼贍養父母與飼養犬馬又還有什麼區別呢?

四、不知命, 無以為君子;不知禮, 無以立人也;不知言, 無以知人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不懂得命運, 就不能做君子;不懂得禮儀, 就不能立身處世;不善於分辨別人的話語, 就不能真正認識他。 ”

五、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出自《論語·學而》,

曾子說:“我每天都要作多次自我檢討:為主人出謀獻計做到忠心不二了嗎?與朋友交往合作做到誠信了嗎?老師所傳授的東西經常溫習了嗎?”儒家十分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 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

六、弟子入則孝, 出則悌, 謹而信, 泛愛眾而親仁, 行有餘力, 則以學文。

此句出自《論語》, 字面意思是孔子說:“孩子們, 在家要孝順父母, 出門要尊敬兄長, 做人言行要謹慎講信用, 與眾人相處平等博愛, 親近有仁德的人。 這樣躬行實踐之後, 還有剩餘力量, 就再去學習各種文化知識。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