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追問上汽“蜘蛛智選”:線上定制的汽車,售後要怎麼做?

2018北京車展上, 作為最早召開發佈會的展商之一, 上汽大通吸引了大批觀眾和媒體的關注。

以“智選·智聯·智行”為題的發佈會, 除了發佈全新概念車 TARANTULA 之外,

上汽大通少不了要重點推介其購車黑科技——“蜘蛛智選”C2B智慧選配器。

針對“蜘蛛智選”這種革命性的大規模個性化智慧定制模式, 鈦媒體已經有過, 也透徹地分析了這種模式對供應鏈產生的深度影響。

就定制汽車模式的使用者體驗方面, 上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藍青松及其團隊在北京車展期間的媒體溝通會上, 向鈦媒體及其他媒體回復了以下關鍵問題:

“用戶個性化了以後, 大家會不會忽視上汽大通自己的個性?”

“蜘蛛智選”智慧選配器經過進化和反覆運算, 可提供150億種車型選擇。 我們擔心, 在這150億種車型的分散下, 上汽大通將一部分產品特色讓渡給了消費者, 這種做法是否會沖淡產品本身的品牌調性。

藍青松認為, 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他表示, 面向未來, 定制化的汽車服務更像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改變。 而隨著行業智慧化、定制化的發展, 大眾原有的品牌概念也會發生變化。

“‘智選’的深層含義是由使用者來定義產品。 我們現在大約有400萬的‘通心粉’, 這些粉絲、用戶是上汽大通最寶貴的財富。 通過與幾十萬、乃至幾百萬用戶線上溝通, 我們收集了他們對現有車型不滿意的地方, 以及需求, 我們與使用者一起來定義、製造一台車。 也就是說, 上汽大通的品牌形象會隨著用戶的變化而變化, 或者可以說是反覆運算、進化。 ”

唐青松認為, 現在對品牌的定位已經在淡化, 未來, 汽車品牌的概念將更具有多樣性。

“就像上汽大通的‘我行’平臺是一個開放性的平臺, 包括我們的官網、官微, 乃至全網, 都是開放的。 使用者只要願意和我們交流, 這些使用者的資料和標籤都會積累起來, 告訴我們他/她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每個用戶都有多樣化的標籤。 使用者的多樣化標籤就是大資料的收集, 那麼下一步就是資料的處理, 即智慧化的處理。 我們所有的工作實際上是給用戶賦能, 讓使用者更有自由選擇產品的權利, 更有能決定自己生活的態度, 這就是我們要做的。 ”

“定制化的車會不會很貴?”

對於價格這個問題, 藍青松的回答很坦率——“成本應該是會上升, 但是智慧資料處理的成本是受控的。 ”

他解釋道, 上汽大通的C2B大規模個性化智慧定制模式, 就是根據資料的處理、自身的開發和自由供應鏈、分散式製造, 盡可能降低物流的成本、製造的成本。

“也就是說, 用戶下單的一刹那, 我們才知道要生產什麼車——這是汽車行業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情, 我們和用戶同時來看用戶的需求, 供應商、供應鏈隨之開始跟進。

支持這項改變的就是智慧化資料模型。 我們現在的供應鏈已經歷過第一輪打造, 我們是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 ”

“定制車主, 有後悔藥嗎?”

線上定制汽車這種全新的消費模式也讓我們出現這種疑問:當用戶線上上通過蜘蛛智選定制車輛時, 很有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到手的車跟自己想像中有差距。 那麼, 汽車定制能退換貨嗎?

上汽大通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潘雪偉表示, 將來上汽大通可能會針對性地做一些“後悔藥”。

“比如說讓我們用戶跟用戶之間將來不喜歡的配置是不是可以互換, 或者說使用者跟我主機廠之間是否能換, 這是圍繞用戶做後面事情。 ”

但實際上, “退換貨”等等汽車銷售的線上線下結合, 是上汽大通在汽車新零售模式上的嘗試。

上汽大通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徐秋華認為,“智選、智聯和智行”三者,在上汽大通的主流業務鏈上下游形成了一個生態的閉環

在下一個階段,上汽大通也在考慮給用戶推薦一些優秀的選配。在各種配置上(例如座椅佈局上),將選擇人數的比例呈現出來。

潘雪偉補充道:“我們現在就在做這個事情。這方面需要資料積累。我們其實是想提供一個細分市場,就是根據使用者標籤建立生活場景相應的車型,其中會包括各種各樣的配置。用戶選了車型以後,我們再跟用戶確認下一步要做什麼事情。下一輪反覆運算就是要反覆運算這個問題,解決它要靠一定的資料積累。”

此外,據藍青松透露,上汽大通G50將於今年12月中旬會上市,而當到了G50的時,上汽大通的C2B模式也將會更加成熟。另外,上汽大通基於中型乘用車平臺的新能源產品將于明年上市。(本文首發鈦媒體,採訪、作者/趙宇航)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是上汽大通在汽車新零售模式上的嘗試。

上汽大通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徐秋華認為,“智選、智聯和智行”三者,在上汽大通的主流業務鏈上下游形成了一個生態的閉環

在下一個階段,上汽大通也在考慮給用戶推薦一些優秀的選配。在各種配置上(例如座椅佈局上),將選擇人數的比例呈現出來。

潘雪偉補充道:“我們現在就在做這個事情。這方面需要資料積累。我們其實是想提供一個細分市場,就是根據使用者標籤建立生活場景相應的車型,其中會包括各種各樣的配置。用戶選了車型以後,我們再跟用戶確認下一步要做什麼事情。下一輪反覆運算就是要反覆運算這個問題,解決它要靠一定的資料積累。”

此外,據藍青松透露,上汽大通G50將於今年12月中旬會上市,而當到了G50的時,上汽大通的C2B模式也將會更加成熟。另外,上汽大通基於中型乘用車平臺的新能源產品將于明年上市。(本文首發鈦媒體,採訪、作者/趙宇航)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