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三塘鎮神山村的江雪書屋被評為“全國示範農家書屋”

■文/圖 記者 翟瑜

四月美在穀雨, 春風挾來希望。

因為一次偶然的採訪機會, 記者與江雪書屋有了一面之緣。

江雪書屋是一棟頗具民族風的三層獨棟小樓:現代化庭院佈局與傳統的儒家文化巧妙交匯, 樸素的樓層卻留下了不同時代的豐滿記憶。 圓形大玻璃窗櫺鑲嵌于白牆, 與房屋方正的簡約線條相結合, 喻意江雪書屋主人一貫的主張和堅持“外部圓通而張弛有度, 內心方正而特立獨行。 ”

由於它的獨特藝術魅力和對山村文化建設作出的突出貢獻, 2017年, 江雪書屋被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評為“全國示範農家書屋”。

這座曾經名不見經傳的農家書屋為何能響譽全國?

江雪書屋的藏書近4萬冊

書屋有多方面的藝術門類

蔣薜先生以“江雪”為筆名, 以文為伍, 筆耕一生。 他的第一本著作就是《農村新編應用文》。 他病逝後, 蔣家後人為了完成父親遺願,

將他老人家生前的藏書、電子音像製品、字畫全部捐獻給故鄉用作公益, 在縣、鎮、村三級的支持下, 蔣家後人自籌資金在祖宅基地上以“江雪”為名修建了書屋。

走進書屋, 著名華人詩人洛夫書寫的“斗室懷天下, 寸毫志古今”對聯赫然醒目。 蔣薛先生的著作、銅像、蔣氏名人廊及《蔣氏族規》呈現在眾人的面前。 內設的“圖書閱覽室”藏書近4萬冊, 大多為中國改革開放前的老版書籍, 尤以古籍文獻、唐詩宋詞、漢賦元曲、名人傳記為盛, 彌足珍貴。 乾隆年間一套10冊的線裝本《清泉縣誌》成了江雪書屋的“鎮館之寶”。 著名作家韓少功為書屋題詞:“讀書為樂”。 另有各個時期出版的連環畫2168冊, 電子音像製品2296張。 值得一提的是, 江雪書屋還辟有“衡陽籍人士撰寫專櫃”“江雪撰編書專櫃”“蔣氏後人撰書專櫃”等,

彰顯蔣老“詩書傳家久”的崇高風範。

“江雪書屋的藏書除了父親遺留的書籍外, 還得益於政府的支持和社會各界的捐贈。 ”據志願者介紹, 蔣薛先生自幼工詩文, 尤善步韻填詞, 凡古詞牌所及者皆有其詞存世, 洋洋大觀, 為時人所欽敬。 其少時同窗臺灣詩人洛夫, 是華文世界巨擘。 上世紀中國改革開放的大門開啟後, 洛夫攜妻返鄉尋根探親的第一站便是蔣薜先生的住所。 兩老重逢, 詩歌唱合, 互贈著作。 之後鴻雁傳情, 往來甚歡。 故洛夫先生在海外出版的一大批詩集文賦成了江雪書屋的藏書中極為重要的文獻。 此外, 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粵湘部分出版社、衡陽市文聯、作家協會及愛心人士也先後向江雪書屋捐贈了部分書籍。

雁城書家名士歐伯達、鄧磐石 、蔣卓如、鐘增亞等均與蔣薛先生有墨寶互贈, 如今這批字畫均藏于江雪書屋。

除了“圖書閱覽室”, 江雪書屋還設有“美術書畫室”“撲克收藏館”“湘南傳統農具展示館”等, 以多方面的藝術門類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尤其是農具展示館裡展示的犁耙、風車、水車、石磨、蓑衣、量鬥等傳統勞動生產用具, 讓人倍感親切。 這座書屋成為村民眼中讀書、會友、休閒、鄉村小型培訓講學的綜合場所, 來此參觀者無不感受心靈遠離城市的喧囂。

4月14日, 市政協主席廖炎秋來到江雪書屋, 並寄語書屋要搞好鄉村文化事業,

建設美麗神山鄉村。

只要村民有需要,可隨時借閱

為了方便村民隨時看書, 江雪書屋管理靈活, 操作規範。 比如, 在開放、接待時間上, 江雪書屋堅持以人為本, 按物件靈活設置。 領導視察, 按通知接待;社會團隊或名流賢達來訪, 則事先預約;同學好友聚會、座談, 集體協商視情而定;對本村學生開放則原則上定在週末雙休日或節日。 除此以外, 針對本村村民, 只要有需要,聯繫上書屋管理人員,均可隨時借書,以方便村民讀書。

江雪書屋在圖書分類、登記、上架、保管和借閱等流程方面均規範操作, 全部工作都由志願者服務隊完成。 為保證江雪書屋更好地貼心服務村民, 村民來書屋借書一律免費;書屋內多視角醒目粘貼了書籍分類標識;為弘揚大雁文化, 提升本土作品的知名度,還設有本土作家、藝術家作品專櫃。桌椅、書櫃、報欄、展櫃位置等不起眼的細節都參照專業圖書館的功能精心設計,用心擺放;管理工作中特別重視發揮村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聽取他們對江雪書屋的管理和維護以及對出版物需求的意見。為了讓來訪者更瞭解書屋文化,書屋主人編輯、自費印刷《江雪書屋》年刊,供來訪者參考閱讀。

值得一提的是,江雪書屋的管理人員沒有專職,只有兼職人員和志願者,隨叫隨到,不計報酬,書屋還有針對性地向留守兒童贈送圖畫書或學習用品。

助力本村經濟發展和文明建設

“老了老了倒又進了次學堂,此生無憾了!”已經八旬高齡的蔣老爹 ,在江雪書屋找到很多年少時想而未得的書籍。因為幼時家貧無法讀書,中青年時期又為一家生計奔波,離書籍越來越遠,成為了老人畢生的遺憾。而江雪書屋的修建,讓年事已高的老人成為了常客。

“為助力本村經濟發展和文明建設,江雪書屋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中共衡南縣三塘鎮神山村黨總支書記蔣宏球介紹,自江雪書屋成立至今,堅持為本村村民辦好事。比如找工作、提供政策諮詢、提供法律援助、協調辦殘疾證、辦駕駛執照、聯繫銷售油菜籽餅等等;書屋堅持為本村經濟發展服務,又如,起草制定神山村沖裡組年度發展規劃,聯繫25萬元捐款為沖裡組擴塘、修路提供資金支持;聯繫建設“健身路徑”器材與籃球乒乓球器材;聯繫考察養蟹基地,尋求合作方法等等,數不勝數。

對於本村的文明建設和扶貧工作,江雪書屋也積極添磚加瓦。2010年,蔣氏兄妹懷赤子之心,念故鄉之情,毅然投資出力,成立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龍燈隊、致力開展舞大獅、玩龍燈活動,弘揚民族文化。每年中秋、春節,江雪書屋都會派代表慰問同村同組老人與五保戶並送上禮包,7年如一日,濃濃大愛感動了神山人。

提升本土作品的知名度,還設有本土作家、藝術家作品專櫃。桌椅、書櫃、報欄、展櫃位置等不起眼的細節都參照專業圖書館的功能精心設計,用心擺放;管理工作中特別重視發揮村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聽取他們對江雪書屋的管理和維護以及對出版物需求的意見。為了讓來訪者更瞭解書屋文化,書屋主人編輯、自費印刷《江雪書屋》年刊,供來訪者參考閱讀。

值得一提的是,江雪書屋的管理人員沒有專職,只有兼職人員和志願者,隨叫隨到,不計報酬,書屋還有針對性地向留守兒童贈送圖畫書或學習用品。

助力本村經濟發展和文明建設

“老了老了倒又進了次學堂,此生無憾了!”已經八旬高齡的蔣老爹 ,在江雪書屋找到很多年少時想而未得的書籍。因為幼時家貧無法讀書,中青年時期又為一家生計奔波,離書籍越來越遠,成為了老人畢生的遺憾。而江雪書屋的修建,讓年事已高的老人成為了常客。

“為助力本村經濟發展和文明建設,江雪書屋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中共衡南縣三塘鎮神山村黨總支書記蔣宏球介紹,自江雪書屋成立至今,堅持為本村村民辦好事。比如找工作、提供政策諮詢、提供法律援助、協調辦殘疾證、辦駕駛執照、聯繫銷售油菜籽餅等等;書屋堅持為本村經濟發展服務,又如,起草制定神山村沖裡組年度發展規劃,聯繫25萬元捐款為沖裡組擴塘、修路提供資金支持;聯繫建設“健身路徑”器材與籃球乒乓球器材;聯繫考察養蟹基地,尋求合作方法等等,數不勝數。

對於本村的文明建設和扶貧工作,江雪書屋也積極添磚加瓦。2010年,蔣氏兄妹懷赤子之心,念故鄉之情,毅然投資出力,成立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龍燈隊、致力開展舞大獅、玩龍燈活動,弘揚民族文化。每年中秋、春節,江雪書屋都會派代表慰問同村同組老人與五保戶並送上禮包,7年如一日,濃濃大愛感動了神山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