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傳三款新iphone將全數導入人臉識別 安卓陣營3D感測內外交困

近期, 業界流傳多張三款iphone新機諜照, 劉海在三款新機中都有出現, 而這也意味著三款新iphone將全數導入人臉識別功能, 不過安卓陣營想搭載3D感測技術似乎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

傳三款新iphone將全數導入人臉識別

蘋果是人機交互的專家, 在光學方面尤其不會落後, 蘋果深諳輸入輸出創新對消費者的意義, 光學一直是其重要的賣點。 從iphone 3G到iphone X, 沿著“圖元—升級—拍照性能提升—雙攝—3D感測”的路徑, 配置持續提升。

隨著時間的推進, 蘋果新機的“面紗”也逐步向外界釋放。 市場已傳聞稱, 今年新iphone皆會以全面屏設計打造,

而且都有劉海造型與3D感測功能, 而這將再一次助於3D感測應用的普及程度, 基於此有媒體稱, 此舉也有助於砷化鎵市場需求翻倍成長。

過去3D感測大多採用IR LED偵測, 但精度仍難以滿足智慧手機應用, 蘋果採用精度更佳的VCSEL技術, 其感測元件由美商Lumentum、Finisar主導開發,

全新提供磊晶, 宏捷科則負責代工, 進而建構一條3D感測生態圈。

很顯然, 3D感測在蘋果新機上的批量使用, 將令其供應鏈市場需求呈現大幅增長, 而對原有的蘋果3D感測供應商而言頗為有利。

而為了在3D感測市場端獲得新的訂單, 不少廠商都在積極做相關戰略部署。 以大立光為例, 為了吃到今年下半年蘋果新一代iphone的3D感測發射端訂單, 大立光根據自身的產品特性, 透過光學設計, 多加一片塑膠鏡片進而解決發射端鏡頭的熱度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 iphone 的3D感測在市場上如願已引起了一波潮流, 它不僅逐步向自身產品體系中滲透, 同時也引起安卓機型的一波“跟風潮”。

早前有消息稱, 今年以來, 安卓陣營廠商如華為、小米等預期將更進,

其中更有消息傳出全世界第三大手機品牌華為已經完成3D攝像頭相關設計, 並積極尋找供應鏈製造商, 目前接收端已經完成挑選, 預估發射端供應鏈可在4月份形成。 按照目前的市場情況看, 國內安卓陣營中, 其他廠商也一定在積極尋找供應商。

蘋果謀篇佈局早 安卓陣營3D感測內外交困

事實上, 蘋果謀篇佈局早已開始, 在並購市場上尤為活躍。 查閱相關資訊獲悉, 2011年蘋果收購面部識別公司Polar Rose, 2013年以3.6億美元收購結構光領頭羊PrimeSense, 獲得了後者在3D成像領域豐富的積累;其後又收購多家演算法和光學公司, 去年再下一城拿下做人臉識別的RealFace。 可以說經過多年謀篇佈局, 各環節的積澱都已相當雄厚。

其中, 收購PrimeSense是蘋果構築技術壁壘最核心的環節, PrimeSense解決了諸多演算法問題, 從而設計出足以快速處理深度資訊的ASIC晶片, 相當於圖像圖形界的英特爾, 蘋果拿下PrimeSense, 無疑佔據了行業制高點, 把控了整個行業的稀缺技術資源, 迫使對手不得不另闢蹊徑尋找替代方案, 一舉拓寬其在3D感測的護城河。

所以後入場的客戶要想使用3D感測技術, 就必須尋找替代方案, 而除了做整體解決方案的PrimeSense, 3D感測核心零組件如VCSEL、DOE等領域的優質供應商悉數被蘋果鎖定, 而這一現狀給國內手機廠商也帶來了不少難度。

以VCSEL為例, VCSEL利用半導體制程生產, 蘋果陣營採用6英寸砷化鎵晶圓做切割, 但目前業界能達到6英寸量產的廠商並不多;其他VCSEL供應商目前能量產的多數為4英寸、少數為3英寸, 使市場整體供需情況緊繃, 也連帶影響安卓陣營導入3D感測技術的速度。

而在3D感測模組的調試端也是一個問題。 據悉, 年初據產業鏈透露, 有少數模組廠的3D攝像頭模組向高通送樣時隔一兩個月仍未收到調試完成的信號, 模組廠商目前只好一邊等待, 一邊不停的提高良率,由於高通的調試進度並不理想,量產精度恐怕有所拖延。

目前,安卓陣營3D感測模組主晶片基本由高通提供,在巨大的市場潛力面前,聯發科早已準備入局。據悉,聯發科也打算以APU供應商的角色加入3D傳感戰場,打算以卷積神經網路(CNN)—類似於蘋果的神經引擎—來支援生物識別。業內人士表示,聯發科將會與奧比中光設計的3D攝像頭結合,在未來替小米提供CNN加速器。

一邊不停的提高良率,由於高通的調試進度並不理想,量產精度恐怕有所拖延。

目前,安卓陣營3D感測模組主晶片基本由高通提供,在巨大的市場潛力面前,聯發科早已準備入局。據悉,聯發科也打算以APU供應商的角色加入3D傳感戰場,打算以卷積神經網路(CNN)—類似於蘋果的神經引擎—來支援生物識別。業內人士表示,聯發科將會與奧比中光設計的3D攝像頭結合,在未來替小米提供CNN加速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