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騰訊音樂IPO前的焦慮:版權壁壘弱化

近日,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簡稱“騰訊音樂”)再次傳出IPO消息, 並稱有望今年下半年赴美IPO。

自2017年1月中國音樂集團與QQ音樂合併後, 騰訊音樂一系列動作都預示著做IPO準備:今年4月,

騰訊音樂為上市尋找投行;9月, 騰訊音樂在尋求IPO前新一輪融資;目前正在進行一輪 10 億美元的股權轉讓等。

眾所周知, 線上流媒體音樂平臺上市難, 其最根本原因在於商業模式備受質疑, 導致上市之路頗為坎坷。 比如全球最大的正版流媒體音樂服務平臺上市之前屢次被拒, 終於4月3日成功上市的Spotify, 然而在臨上市時依然不被華爾街看好。

那麼, 騰訊音樂的上市之路, 又有多大把握呢?

有公開信息顯示, 騰訊音樂已於2016年下半年開始實現全面盈利, 2017年淨利潤超過16億元, 預計2018年淨利潤翻番。 這給騰訊音樂的IPO之路增加了不少底氣。

雖然騰訊音樂在國內市場上的認知度和影響力都相當可觀,

但也要面對的眾多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 騰訊音樂一向以擁有獨家版權而佔有優勢。 而今年2月, 國家版權局出臺相關政策規定, 各自獨家音樂作品數量的99%以上要互相授權。 而對於想通過“獨家版權”的形式, 打造壟斷線上音樂市場武器的騰訊音樂來說, 最新的政策削弱了騰訊音樂的優勢。 此外, 近年來, 國內外音樂平臺的迅速崛起也帶給騰訊音樂很大壓力。

騰訊音樂的上市之路, 不僅要說服資本市場, 還需面對資本市場對於行業的質疑以及來自國內外競爭對手的壓力。

騰訊音樂版權壁壘弱化

為了爭奪版權, 騰訊一直緊握獨家版權, 最終目的是要成功衝擊IPO。

國家版權局的新規打破了騰訊的原計劃, 今年2月, 騰訊音樂與網易雲音樂就網路音樂版權合作事宜達成一致:“二者將相互授權音樂作品,

達到各自獨家音樂作品數量的99%以上, 並商定進行音樂版權長期合作, 同時積極向其他網路音樂平臺開放音樂作品授權”。

對此, 艾媒諮詢集團創始人兼CEO張毅向藍鯨TMT表示, 獨家版權一向對騰訊音樂來說是非常高大的門檻, 而如今這個門檻被打破了, 對騰訊音樂勢必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這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 第一, 用戶的變遷。 此前因騰訊音樂擁有獨家版權, 使得部分使用者不得不留存在騰訊音樂平臺;而用戶現在有一定的選擇權後, 那些被迫“綁定”騰訊音樂平臺版權的使用者會受到一定影響。

第二, 是產品變現。 互授之後,

使用者獲取音樂的途徑變多, 付費某一單一平臺的願望不會那麼強烈。 而用戶基數再多, 如果付費人員占比低, 那平臺的盈利也會受到一定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 留有餘地的1%, 這勢必成為各平臺之間互相競爭的版權壁壘。

一九法則在這裡體現的淋漓盡致。 一九法則指出, 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們無法掌控的, 而另外的90%卻是我們能掌控的。

張毅表示, 平臺會拿這1%的空間做版權競爭, 1%看似很小, 但是在龐大的音樂基數面前, 占比1%還是很大的, 也許正好是當下流行的主打音樂、歌手的頭部音樂。 在互授前提下, 頭部內容量成為了平臺競爭的壁壘之一。

如此, 臨近IPO的騰訊音樂如何用這1%的獨家曲庫, 形成版權壟斷呢?1%同樣可以實現壟斷,

但顯然違背了國家版權局初衷的願望。

對於騰訊音樂而言, 擁有獨家版權似乎是通往IPO的一條捷徑。 但只靠版權變現顯然是不可控的。 當和唱片公司合約到期後, 在競爭激烈的流媒體音樂市場, 很容易被搶走。

可以看出, 騰訊音樂以版權實現資本加持的方式在資本面前既站不住腳, 也不是長遠之計, 如果不能有效地實現產品創新, 打造平臺差異化競爭、持續穩定的盈利模式才是根本之道。

網易雲音樂和蝦米音樂持續施壓騰訊音樂

除此之外, 騰訊的根本焦慮在於感受到了來自外部的競爭壓力, 這個壓力來自于網易雲音樂和蝦米音樂。

騰訊音樂在版權之外沒有什麼優勢可言, 騰訊音樂1500 萬訂閱使用者, 月度活躍用戶6 億, 但騰訊音樂把免費使用者轉化為訂閱用戶的比率很低。

儘管騰訊音樂一直試圖利用獨家版權的優勢來試圖打壓網易雲音樂,但是,依然沒能阻擋網易雲音樂的崛起。在沒有版權優勢的騰訊雲音樂憑藉PGC內容生產、電臺、建立音樂社區,不斷創新打出差異化打法,從而增強了用戶體驗,加強了用戶粘性。並迅速坐擁4億用戶。成為了騰訊音樂最大的競爭對手之一。

根據2018年1月QuestMobile發佈的《2017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年度報告》,網易雲音樂30日留存率行業第一,並入選一線城市移動線民最愛TOP10 APP和二線城市移動線民最愛TOP10 APP第一。

除此之外還有來自蝦米音樂,蝦米音樂不斷豐富其內容等打造了集影視制播、藝人經紀、演出等平臺,發掘音樂在IP開發中的全產業鏈的價值。

QuestMobile公開2017年度統計資料顯示,蝦米音樂使用者活躍率、人均單日使用時長均位居線上音樂典型獨立APP前列。

另外,蝦米音樂已佈局全球化,已與全球最大的獨立音樂數位版權代理機構Merlin達成戰略合作協定。

在張毅看來,騰訊音樂短期利潤行為很明顯,比如秀場模式,騰訊音樂未來該增加持續性盈利能力。以及過於單一的產品,騰訊音樂需要開拓更豐富的產品,在市場上才會有真正的競爭力。

其次是來自海外的競爭。如Spotify、蘋果音樂、Amazon Music Unlimited、Deezer、Google Play Music、SoundCloud等音樂平臺國際巨頭給騰訊帶來不小的壓力。

總之,網易雲音樂和蝦米音樂的持續威脅是騰訊音樂躲不過的。從未來音樂競爭的趨勢來看,如今騰訊音樂繼續想打版權戰,絕對不是最明智的選擇。在內憂外患下,要想徹底解決自己的焦慮,騰訊音樂或許應該先修煉好內功。

但騰訊音樂把免費使用者轉化為訂閱用戶的比率很低。

儘管騰訊音樂一直試圖利用獨家版權的優勢來試圖打壓網易雲音樂,但是,依然沒能阻擋網易雲音樂的崛起。在沒有版權優勢的騰訊雲音樂憑藉PGC內容生產、電臺、建立音樂社區,不斷創新打出差異化打法,從而增強了用戶體驗,加強了用戶粘性。並迅速坐擁4億用戶。成為了騰訊音樂最大的競爭對手之一。

根據2018年1月QuestMobile發佈的《2017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年度報告》,網易雲音樂30日留存率行業第一,並入選一線城市移動線民最愛TOP10 APP和二線城市移動線民最愛TOP10 APP第一。

除此之外還有來自蝦米音樂,蝦米音樂不斷豐富其內容等打造了集影視制播、藝人經紀、演出等平臺,發掘音樂在IP開發中的全產業鏈的價值。

QuestMobile公開2017年度統計資料顯示,蝦米音樂使用者活躍率、人均單日使用時長均位居線上音樂典型獨立APP前列。

另外,蝦米音樂已佈局全球化,已與全球最大的獨立音樂數位版權代理機構Merlin達成戰略合作協定。

在張毅看來,騰訊音樂短期利潤行為很明顯,比如秀場模式,騰訊音樂未來該增加持續性盈利能力。以及過於單一的產品,騰訊音樂需要開拓更豐富的產品,在市場上才會有真正的競爭力。

其次是來自海外的競爭。如Spotify、蘋果音樂、Amazon Music Unlimited、Deezer、Google Play Music、SoundCloud等音樂平臺國際巨頭給騰訊帶來不小的壓力。

總之,網易雲音樂和蝦米音樂的持續威脅是騰訊音樂躲不過的。從未來音樂競爭的趨勢來看,如今騰訊音樂繼續想打版權戰,絕對不是最明智的選擇。在內憂外患下,要想徹底解決自己的焦慮,騰訊音樂或許應該先修煉好內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