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彭氏大屋的前世今生

彭氏大屋全貌, 背倚青山, 門朝綠水。
彭氏大屋正門雕的“雁行有序, 燕壘安居”。
彭氏大屋中具有西洋風格的拱形門窗。 從屋內看到的炮眼。

深藏于群山環繞的偏遠小山村, 因其獨特的中西合璧客家宅院建築風格, 吸引了不少研究客家文化的專家前往考察。

2017年, 容縣靈山鎮六良村的彭氏大屋入選第七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日前, 記者叩響這座客家大宅院的大門, 對這座充滿奇特文化氣息的建築一探究竟。

中西合璧的客家大宅

彭氏大屋坐落在離縣城40公里的容縣靈山鎮六良村, 背倚青山, 門朝綠水, 大屋內現在還有3戶人家居住。 據彭氏後人介紹說建於1933年, 是民國時期的建築。

大屋占地面積三畝左右, 分上下兩層。 據廣西師範大學歷史學家彭會資教授考察, 像彭氏大屋這樣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 他在廣西還是第一次發現。 大屋建築格局為三進十八井共一百間內房, 七處樓梯, 從任何一個樓梯上去, 都可以走完二層回廊。

房屋四周外牆上設有不少炮眼, 炮眼設計成葫蘆狀,

匠心獨運。 據說當時盜賊猖獗, 彭氏這大戶人家, 為保護家人和財物安全, 特地設置了這些炮眼。

彭家大屋週邊, 一條小河溪從宅院西面由南流向北, 到西北角時折由西轉流向東, 從宅院門前流過後再轉流向北面出山沖而去。 住屋老人說小溪原是從宅院中流過, 經東邊流出山沖, 祖上是為了風水, 建造本宅院時人工改流。

整座大屋既有客家風格, 也有歐式特點, 可謂中西合璧。 客家風格體現在整座建築, 共有三進十八井。 “三進”又叫“三座”, 即頭進頭座, 二進正座, 三進後座, 兩邊有橫廊。 “十八井”並非十八個房井, 而是整幢宅院內部有十八個天井。 據說, 容縣的彭氏都是從客家人聚居的福建上杭經廣東南雄珠璣巷搬遷過來的,

故而在建築上保留客家宗源的文化風格。 而西洋風格的特點, 主要體現在走廊的拱形門窗, 洋氣與古樸相結合, 典雅別致, 有著濃郁的民國風情。 據彭氏後人彭在藝介紹, 彭氏大屋的建造圖紙是他祖父幾兄弟從一名丹麥華僑建築設計師那裡購得, 所以具有丹麥和其他歐美國家的建築風格。

一座老宅講述一部歷史

至今仍居住在老屋內的彭在藝和彭在朝, 跟記者講述起關於這座老宅的一些歷史。

彭在藝的祖父是家中的長子, 肩負起家族謀生的重擔, 19歲時, 來到了當時的英國殖民地——馬來西亞, 他先在英國人的橡膠園打工, 站穩腳跟後, 把三個弟弟先後帶到馬來西亞, 因為勤勞和誠懇, 漸漸取得英國人的信任, 往返靈山和南洋,把同鄉帶到馬來西亞打工,成為包工頭。經過多年艱辛的經營打拼,彭家有了自己的橡膠園。賺了錢的彭氏兄弟,首先是想到回家鄉建房子。1933年,彭在藝祖父以兩千元大洋從丹麥華僑建築師那裡購得圖紙,然後逐年寄錢回靈山建屋。“當時建屋所用水泥是從國外進口的,從香港船運至容縣,然後靠人力擔到村裡,擔的途中還要住宿一個晚上。青磚則是我們的祖輩自己在後山開窯燒制出來的,單是窯磚就花了四年時間。”彭在藝對記者說。

“我出生就沒見過父親的面,剛剃了百天的頭髮,他就被日本人抓走了。”彭在藝的堂弟彭在朝在一旁說道。據他講述,他的父親和叔叔也在馬來西亞打工。1945年垂死掙扎的日本侵略者大肆蹂躪馬來西亞,彭在朝的父親和叔叔不幸被日本人抓走,一去不復回,家人料想這兩個親人已遭到日本人殺害,當時的彭在朝出生才百天,父親和叔叔永遠等不回來,陷入悲痛的母親,無法照料兩個兒子的生活,彭在朝的祖父托人把彭在朝的哥哥和母親送回國內。

一座老建築就是一部歷史。至今我們無法還原當年的艱辛和淚水,只有在這座老宅讀些記憶的碎片,也幸好有這座老宅,讓人有緬懷歷史的空間。

雁行有序 燕壘安居

彭氏大屋宅院廳正門上,雕著極為工整的楷體字:頂格是“雁南”,下格是“燕北”,左聯是“雁行有序”,右聯是“燕壘安居”。

這副對聯最能體現彭氏兄弟建大屋的理想和艱辛,左聯雁行有序,形象地表現四兄弟像大雁排成行一樣南來北往地遷徙;右聯燕壘安居,是指四兄弟賺到錢後,一點點地寄錢回家建房子,像燕子壘窩一樣,最後得到了安居樂業的地方。

在二進的廳堂裡,還有四和堂的橫匾,上聯是:四時樂敘,下聯是:和氣致祥,表明彭氏兄弟同心協力,感情深厚的家族精神。

時光荏苒,彭家的後人有的堅持在南洋,有的遠渡美國,有的堅守家園,無論人在哪裡,彭氏大屋都是故鄉的象徵,它守著精神的堡壘屹立至今。

如今,彭氏大屋已入選第七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其蘊含的歷史文化價值和客家建築價值正待人們去研究和解讀。

原標題:彭氏大屋的前世今生

往返靈山和南洋,把同鄉帶到馬來西亞打工,成為包工頭。經過多年艱辛的經營打拼,彭家有了自己的橡膠園。賺了錢的彭氏兄弟,首先是想到回家鄉建房子。1933年,彭在藝祖父以兩千元大洋從丹麥華僑建築師那裡購得圖紙,然後逐年寄錢回靈山建屋。“當時建屋所用水泥是從國外進口的,從香港船運至容縣,然後靠人力擔到村裡,擔的途中還要住宿一個晚上。青磚則是我們的祖輩自己在後山開窯燒制出來的,單是窯磚就花了四年時間。”彭在藝對記者說。

“我出生就沒見過父親的面,剛剃了百天的頭髮,他就被日本人抓走了。”彭在藝的堂弟彭在朝在一旁說道。據他講述,他的父親和叔叔也在馬來西亞打工。1945年垂死掙扎的日本侵略者大肆蹂躪馬來西亞,彭在朝的父親和叔叔不幸被日本人抓走,一去不復回,家人料想這兩個親人已遭到日本人殺害,當時的彭在朝出生才百天,父親和叔叔永遠等不回來,陷入悲痛的母親,無法照料兩個兒子的生活,彭在朝的祖父托人把彭在朝的哥哥和母親送回國內。

一座老建築就是一部歷史。至今我們無法還原當年的艱辛和淚水,只有在這座老宅讀些記憶的碎片,也幸好有這座老宅,讓人有緬懷歷史的空間。

雁行有序 燕壘安居

彭氏大屋宅院廳正門上,雕著極為工整的楷體字:頂格是“雁南”,下格是“燕北”,左聯是“雁行有序”,右聯是“燕壘安居”。

這副對聯最能體現彭氏兄弟建大屋的理想和艱辛,左聯雁行有序,形象地表現四兄弟像大雁排成行一樣南來北往地遷徙;右聯燕壘安居,是指四兄弟賺到錢後,一點點地寄錢回家建房子,像燕子壘窩一樣,最後得到了安居樂業的地方。

在二進的廳堂裡,還有四和堂的橫匾,上聯是:四時樂敘,下聯是:和氣致祥,表明彭氏兄弟同心協力,感情深厚的家族精神。

時光荏苒,彭家的後人有的堅持在南洋,有的遠渡美國,有的堅守家園,無論人在哪裡,彭氏大屋都是故鄉的象徵,它守著精神的堡壘屹立至今。

如今,彭氏大屋已入選第七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其蘊含的歷史文化價值和客家建築價值正待人們去研究和解讀。

原標題:彭氏大屋的前世今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