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滴滴出行總裁回應大數據“殺熟”:預估價功能好心辦壞事

柳青表示, 如果每公里價格因人而異, 那確實才叫殺熟。 最終支付的實際車費是由公里數、每公里計費、低速里程、優惠券等決定的, 這些具體的單價在APP裡有明確的公示, 大家可以按照帳單自己驗證計算。

柳青強調, 預估價不是最終支付的車費, 而是參考價, 方便用戶做決策, 它和實際支付價是兩回事, 滴滴確實沒有動機在預估價上“殺熟”, 原來的計程車是不給預估價的, 只是到了目的地才知道實際價格, 滴滴是為了方便乘客判斷才給出預估價。

“我們本意是想給用戶更多方便, 像預估價這樣的功能在網約車時代前是沒有的,

但反而好心辦壞事給大家添加了煩惱。 這說明我們的產品交互和資訊展示做得還很不好, 這些問題已經在做深刻複盤和反思, 但再次感謝大家的關注和鞭策。 ”柳青說。

柳青進一步解釋到, 因為路況是動態變化的, 前一秒和後一秒都可能發生很大變化。 為了給乘客盡可能準確的預估參考價, 滴滴是即時根據動態路況預測預估價的, 即便起終點一樣, 預估價也會存在差異。 但兩個使用者的預估路徑規劃可能不同, 對經常打某一路線的用戶會用他平時常用的路徑缺省值, 沒走過這個路線的使用者系統會推薦最優方案。

同日, 滴滴方面對中新經緯用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回應稱, “預估價”和“實付車費”是兩個概念。

“預估價”是為用戶提供行前車費參考, 會即時波動;“實付車費”是根據每個行程的真實狀況標準計費得出支付價格。 “大資料殺熟”的行為以前沒有, 以後也永遠不會有。 (中新經緯APP)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 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