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上市公司一周輿情熱評」“鐵公雞”浪莎拔了毛 格力卻不分紅了

中新經緯用戶端4月28日電 19年未分紅的浪莎股份近日終於“拔毛”, 而利潤創新高的格力電器卻宣佈2017年度沒有分紅計畫……本周, 中新經緯研究院特別邀請申萬宏源上海分公司私募服務中心投資總監曹小草對本周上市公司熱點輿情進行點評。


專家點評:浪莎股份在2017年未分配利潤轉為正值的情況下, 終於開啟了十多年來的首次分紅。 由此看來, 監管層的引導的確收到了成效, 不分紅的鐵公雞“拔了毛”, 但現金分紅卻仍然難說真的給二級市場投資者帶來了回報。 現金分紅也可能只是“數字遊戲”, 甚至在現行制度下還可能給投資者帶來了一定的損失, 原因在於需要按現金分紅的10%甚至是20%收取紅利稅, 而股息紅利和除息金額正好相抵, 此項納稅金額也就成了投資者損失的金額。 當然, 監管層已經注意到了這個問題, 制訂了按持股時間長短來分段徵收紅利稅的制度。

相信未來該項制度仍會進一步被細化, 配合現金分紅的理念, 給投資者帶來真正的投資回報。

專家點評:格力電器是一家很注重現金分紅且平均股息率較高的上市公司, 而此次格力電器不分紅的背後, 是龐大的投資理財計畫的需要, 也是為未來可能再次進行並購重組所進行的現金儲備。 當然, 這其中也可能存在董明珠對投資者在格力並購銀隆案中投反對票而引發的情緒化因素, 即所謂格力每年都給了投資者良好的回報但到頭來公司的發展卻得不到支持。 對於格力電器而言, 不分紅不代表它就不是好公司, 但作為一家長期堅持現金分紅的公司, 其未分配淨利仍高達600多億, 理應從維護上市公司形象的角度給與投資者應有的投資回報。

而且, 這種高利潤而不分紅的行為如被效仿, A股市場的價值投資將備受質疑。

專家點評:這種低淨利潤高市值的現象並非科大訊飛所特有, 恒瑞醫藥淨利潤32億但其市值卻接近2400億, 雖然如此, 恒瑞醫藥仍然倍受投資者熱捧。 因此, 在二級市場上並不能純粹以淨利潤或者市盈率論英雄, 公司內在價值需要投資者深度挖掘。 恒瑞醫藥的淨利潤之所以難以匹配其市值, 原因在於它每年的研發投入過多, 但其未扣除研發投入的淨利潤一直維持高速增長, 而且新藥的不斷研發對該公司未來的淨利潤增長也具有非常正面的促進作用。 同理, 科大訊飛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有自主研發實力、創新能力強的AI類上市公司,

其研發投入也是比較大的。 在科技部公佈的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名單中, 就有科大訊飛的名字, 這在A股是獨一無二的。

專家點評:今年市場投資風向有所轉變, 不僅A股市場中的藍籌在資金面前失寵, 港股的騰訊控股也慘遭殺跌。 其中的原因, 一方面是藍籌股經過去年的暴漲大多處於較高的位置, 資金恐高反映使市場風險偏好降低;另一方面, 市場對於科技類白馬股票業績增長的可持續性存疑, 導致今年投資邏輯切換。 一季度以來, 包括蘋果產業鏈在內的許多科技電子白馬股持續下跌, 這其中可能是因為機構調倉帶來的拋壓, 另外在當下弱勢的市場環境中,

一旦支撐科技白馬高估值的業績增長速度不及預期, 個股往往會出現加速下跌的趨勢, 投資者要注意今年市場風格的切換並警惕高位白馬股的風險。

專家點評:ST龍力的巨虧導致連續跌停事件不是A股市場的第一次, 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之前的樂視網、保千里事件已經坑慘了萬千投資者, 此類事件的發生一方面是因為上市公司經營管理不善,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對此類上市公司監管不到位所致。 像這種一年虧掉十年利潤的企業, 一定是在之前就存在重大問題的, 不過是通過一些會計手段粉飾了報表。 對於此, 一方面我們希望加強對此類公司資訊披露真實性和業務經營真實性的監管, 另一方面也要完善相關的市場機制,例如提供合適的做空工具,用市場的力量來甄別和淘汰掉一些垃圾公司。

專家點評:公司的淨利潤下降幅度遠遠大於其營業收入的下降幅度,一般來說是因為公司經營成本、財務費用的增加或者出現了非經常性損益。對於經營成本或財務費用的增加,需要去分析公司的經營管理水準是否出現顯著下降或者公司的負債結構是否在短期內劇烈惡化。華錄百納淨利潤降低七成,一方面是因為公司跨界進入的綜藝板塊競爭激烈而使利潤不及預期,另一方面是商譽的減值導致。所以投資者要仔細分析跨界企業的商業模式能否順利變現以及是否可持續。而商譽一般都是伴隨著跨界過程中並購而產生,跨界並購需理性看待,如果不能很好的整合並購企業的資源,產生穩定的現金流,那麼商譽就存在巨大的減值風險。

(中新經緯APP)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本欄目嘉賓觀點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另一方面也要完善相關的市場機制,例如提供合適的做空工具,用市場的力量來甄別和淘汰掉一些垃圾公司。

專家點評:公司的淨利潤下降幅度遠遠大於其營業收入的下降幅度,一般來說是因為公司經營成本、財務費用的增加或者出現了非經常性損益。對於經營成本或財務費用的增加,需要去分析公司的經營管理水準是否出現顯著下降或者公司的負債結構是否在短期內劇烈惡化。華錄百納淨利潤降低七成,一方面是因為公司跨界進入的綜藝板塊競爭激烈而使利潤不及預期,另一方面是商譽的減值導致。所以投資者要仔細分析跨界企業的商業模式能否順利變現以及是否可持續。而商譽一般都是伴隨著跨界過程中並購而產生,跨界並購需理性看待,如果不能很好的整合並購企業的資源,產生穩定的現金流,那麼商譽就存在巨大的減值風險。

(中新經緯APP)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本欄目嘉賓觀點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