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懂不懂石不重要,能否從石頭中得到快樂才重要!

在玩石的過程中, 我們經常能聽到從各處傳來的“不懂石”的教育、批評及嘲諷之聲。 賞石好像一下子變成了一門功課, 而眾多賞石人也忽然之間變成了一個個小學生,

被看見和看不見的老師們盯著、管束著。 難道賞石不是一種閒情雅志和興趣愛好嗎?難道賞石不應該自由自在和無拘無束嗎?難道賞石還需要那麼多條條框框和線線圈圈的束縛嗎?

懂與不懂從來都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說別人不懂未必自己就真懂!試問當今賞石界, 有沒有哪一個人敢站出來拍著自己的胸脯說“我懂石, 我最懂石”?反倒是經常遇見一些石友, 一提及石頭總會小心翼翼地說“自己不懂石, 只是隨便玩玩”。 好一個“隨便玩玩”, 這難道不是大多數人的賞石初衷嗎?我不相信有人會為了“光宗耀祖”、“聞達顯貴”而玩石頭。 之所以會出現如此現狀, 是因為很多人玩著玩著就偏離或背離了初衷, 往其中摻雜了太多的欲望罷了!

賞石本就是一種享受, 在心情煩躁時、在身心疲乏時撫一方石, 靜靜地欣賞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歲月的痕跡烙印, 與石頭一起在時間中回溯、在空間裡神遊。 心儀之石在手, 一人得幽, 二人得趣, 三人則共品。 在滾滾塵世中偷來閒暇時光, 不失為人生一大樂事。

一方石、一杯茶、一本書、一縷陽光、一絲清風, 隨性且自由, 簡樸且淡雅。 以平常之心, 賞自然之石, 品盞中清茶, 得愜意時光。 賞石, 既不是功課更不是束縛, 不是只有“懂”的人才有資格愛石、玩石。 我們應本著享受和放鬆的心態去賞石, 把所有的心事、愉悅、委屈、煩惱和思念全都穩妥地安放于石上。

其實, 懂不懂石, 真的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 我們每天能從石中得到快樂、有所感悟。 在古代, 文人士大夫將石作為一種支撐心靈的精神寄託, 而詩人書畫家則將石當作可以引發心靈共鳴的精神伴侶。 他們在認同自然本質的前提下, 喜歡石頭的文化特徵, 甚至在體味文化得到滿足後, 又可以自然而然地忘卻自然。 對他們來說, 石頭、水和木頭等等的東西都像人、花和動物一樣是有靈性的。 去完全弄懂一個有靈性的東西, 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尤其是在缺乏文化習慣的當下!

都說,賞石可靜心。那麼賞石時,就請把身份放一邊,把虛榮放一邊,把貪欲放一邊,把物質放一邊,把懂與不懂都放一邊。不浮動,也不慌張,在閑淡的歲月裡,賞一方荒野粗石,沏一壺清香淡茶,聽一曲高山流水,一任窗外細雨點滴到天明!賞石,真的只是一種生活方式而已。

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尤其是在缺乏文化習慣的當下!

都說,賞石可靜心。那麼賞石時,就請把身份放一邊,把虛榮放一邊,把貪欲放一邊,把物質放一邊,把懂與不懂都放一邊。不浮動,也不慌張,在閑淡的歲月裡,賞一方荒野粗石,沏一壺清香淡茶,聽一曲高山流水,一任窗外細雨點滴到天明!賞石,真的只是一種生活方式而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