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新股解讀|吃飯,睡覺,喝捷榮控股的茶

回想起今年3月在港交所上市的賓仕國際(01705), 其火爆場面仍歷歷在目。 作為一家賣奶茶的香港本地公司, 賓仕國際以錄得約2600倍的超額認購, 穩居當時新股超購榜第二位。

不止如此, 賓仕國際上市首日漲幅更是高達298%, 次日又取得最高超98%的漲幅, 不得不感歎資本市場的“會玩”。 究其原因, 主要是賓仕國際的熱銷奶茶在香港比較受歡迎, 有群眾基礎;其次募集資金較小, 易被資本引導。

而現在, 又有一家賣咖啡、紅茶的香港本地公司欲赴港上市,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 捷榮國際控股近日已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

將上市敲鑼夢再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那捷榮國際是否會重演賓仕國際的火爆場面?或許其招股書就能給我們答案。

並非第一次上市?

說起上市, 捷榮國際可不是“菜鳥”, 而這還得從頭說起。

1930年, 瞄準咖啡及茶產品生意的黃喬決定做該領域的供應批發商, 在批發生意“興旺”了26年後, 他正式為其註冊一家名為捷榮香港的公司。

1980年, 在現任董事會主席黃達堂的領導下, 捷榮開始轉型, 專攻咖啡和茶加工及貿易業務, 並將市場推至香港的酒店及連鎖速食店。 經過21年的發展, 2001年12月14日, 捷榮成功登陸新交所。

僅97天后, 強制收購流程便走完了, 而捷榮也帶著4.07億港元(單位下同)的市值於10月3日正式從新交所除牌, 結束了自己資本市場的“第一次”。

被“隱藏”的業績?

沉浮約五年後, 帶著“不甘”, 捷榮欲再次啟動上市計畫, 只不過這次是選擇了近在咫尺的港交所。

3月18日, 捷榮先港交所提交申請。 智通財經APP從其招股書中看到, 發展至今, 該公司的業務已不再是香港的傳統批發, 而是香港、澳門及中國市場的綜合B2B咖啡及紅茶餐飲策劃服務供應商, 能為商業客戶提供一站式咖啡及紅茶餐飲策劃服務, 其中涵蓋了整個咖啡、紅茶採購, 加工及分銷的價值鏈。

除此之外, 2013年, 該公司還在香港及中國市場開始食品業務並延伸至急凍預製食品業務。

業務盤子得到擴大, 其行業地位也愈發穩固。 以B2B收入計, 2016年, 捷榮是香港最大的B2B咖啡及紅茶餐飲策劃服務供應商, 在澳門及內地排名也位居第三和第四的位置。

作為能排上名次的供應商, 捷榮的市占率優勢是很明顯的。 2016年, 捷榮覆蓋香港約60%的食店, 這其中包括約77.6%的速食店、70.3%的茶餐廳及78.7%的咖啡店市場。 簡單理解, 你隨便進一家香港茶餐廳用餐, 喝的飲品就極可能是來自捷榮。

正因為有良好的市占率, 捷榮業績穩中有增。 持續經營業務方面(雪糕製造及批發和零售運營業務已於2016年5月31日停止), 捷榮2015年收入為8.38億, 上升至2017年的9.55億港元, 年複合增長率6.8%。 毛利由2015年的2.46億增長至2017年的約2.9億, 年複合增長率為8.6%。

圖:捷榮控股近三年來業績情況

營收複合增長率保持較好水準, 但由於其他收入淨額的大幅減少及行政開支的增長, 2017年持續經營業務年度溢利同比下滑約24.7%至4837.4萬。 智通財經APP觀察到, 2015、2016年捷榮錄得較大其他收入淨額是由供應商的賠償、訴訟和解賠償兩項提供的。

圖:其他收入淨額組成

當然, 假如剔除多項非經常性收入、成本及費用以及若干其他非現金費用的影響, 經調整後的母公司持有人應占持續經營業務的年度溢利則是逐年增長的, 如2015年為5146萬, 2017年上升至7665.7萬, 年複合增長率為22%。

整體產線產能仍未釋放?

從捷榮財務資料端可以清晰看到, 經調整後的業績是有較強的增長性的, 但未來能否得到保持?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 捷榮目前香港產線已接近滿負荷運作。 2015-2017年,香港咖啡的生產線使用率大於等於100%,由於香港現有設計包裝產能使用率已達99%,所以公司將茶的生產逐漸向內地東莞轉移,導致香港茶的生產線使用率逐漸降低。

圖:捷榮香港產線產能利用率

隨著產能的轉移,捷榮在東莞的咖啡、茶生產產能穩步提升,即溶系列整體保持穩定。

同時,茶的生產線產能利用率雖然從2015年的86%降至2017年的53%,但這是由設計產能的擴大導致,茶實際產能則快速增長。從整體產線利用率看,咖啡、茶和即溶系列產品仍能擴大規模生產。

圖:捷榮中國東莞的產線產能利用率

分區產品收入增長勢頭良好

在產能穩步增長的情況下,捷榮主要業務分部區的收入也逐漸提升。

餐飲策劃服務方面,2015年香港的收入為4.18億,2017年增長至4.59億,年複合增長率為4.79%;2015年內地的收入為1.97億,2017年增長至2.34億,年複合增長率為8.99%。

圖:捷榮產品於各地區的銷售情況

從年複合增長率上,反映出了不同地區的業務發展情況,隨著捷榮餐飲策劃服務在香港市場中市占率的提升,收入增速放緩,而內地這個更廣闊的市場收入增速則保持在較高水準。並且香港市場中市占率低的食品在2015-2017年複合增長率為10.7%,遠高於香港餐飲策劃服務增長率。

所以從分地區的產品收入增長勢頭看,內地的餐飲策劃服務、香港的食品業務或將成為拉動捷榮收入增長的新動力。

原材料價格是關鍵?

儘管業績優於市場、分區產品增長勢頭良好,但這並不代表捷榮毫無風險,據智通財經APP觀察,原材料價格就是影響該公司收入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招股書顯示,截止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原材料(包括包裝物料)的成本分別占該公司同期銷售成本的95%、94.5%及95.1%。

其中,咖啡豆是捷榮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于往期業績記錄,每當咖啡豆價格下降,該公司的盈利能力便整體上升。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預計2018年香港進口咖啡生豆平均價格較2017年增長2.8%,2019年較2018年增長0.9%,達11港元每磅,較2017年增長3.77%。價格雖有所上升,但幅度小。

參照該公司咖啡豆平均採購價格每增加5%時,毛利將下滑4.4%(以三年變動平均值計算),而至2019年,咖啡豆平均採購價預計增長3.77%,那麼在2018-2019年中,由咖啡豆漲價所引起的毛利下滑將小於4.4%,而從2015-2017年,毛利的年複合增長率為8.6%,能有效削弱原材料價格上漲所導致的毛利下滑,但這也意味著公司毛利的增速將有所下降。

圖:咖啡豆平均採購價格變動對毛利影響

終上所述,作為綜合B2B咖啡及紅茶餐飲策劃服務供應商,捷榮若能控制原料成本、行政開支,憑藉在香港較高的市占率,以及內地的“新業務”,其完全有望複製賓仕國際的“神奇”。

2015-2017年,香港咖啡的生產線使用率大於等於100%,由於香港現有設計包裝產能使用率已達99%,所以公司將茶的生產逐漸向內地東莞轉移,導致香港茶的生產線使用率逐漸降低。

圖:捷榮香港產線產能利用率

隨著產能的轉移,捷榮在東莞的咖啡、茶生產產能穩步提升,即溶系列整體保持穩定。

同時,茶的生產線產能利用率雖然從2015年的86%降至2017年的53%,但這是由設計產能的擴大導致,茶實際產能則快速增長。從整體產線利用率看,咖啡、茶和即溶系列產品仍能擴大規模生產。

圖:捷榮中國東莞的產線產能利用率

分區產品收入增長勢頭良好

在產能穩步增長的情況下,捷榮主要業務分部區的收入也逐漸提升。

餐飲策劃服務方面,2015年香港的收入為4.18億,2017年增長至4.59億,年複合增長率為4.79%;2015年內地的收入為1.97億,2017年增長至2.34億,年複合增長率為8.99%。

圖:捷榮產品於各地區的銷售情況

從年複合增長率上,反映出了不同地區的業務發展情況,隨著捷榮餐飲策劃服務在香港市場中市占率的提升,收入增速放緩,而內地這個更廣闊的市場收入增速則保持在較高水準。並且香港市場中市占率低的食品在2015-2017年複合增長率為10.7%,遠高於香港餐飲策劃服務增長率。

所以從分地區的產品收入增長勢頭看,內地的餐飲策劃服務、香港的食品業務或將成為拉動捷榮收入增長的新動力。

原材料價格是關鍵?

儘管業績優於市場、分區產品增長勢頭良好,但這並不代表捷榮毫無風險,據智通財經APP觀察,原材料價格就是影響該公司收入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招股書顯示,截止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原材料(包括包裝物料)的成本分別占該公司同期銷售成本的95%、94.5%及95.1%。

其中,咖啡豆是捷榮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于往期業績記錄,每當咖啡豆價格下降,該公司的盈利能力便整體上升。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預計2018年香港進口咖啡生豆平均價格較2017年增長2.8%,2019年較2018年增長0.9%,達11港元每磅,較2017年增長3.77%。價格雖有所上升,但幅度小。

參照該公司咖啡豆平均採購價格每增加5%時,毛利將下滑4.4%(以三年變動平均值計算),而至2019年,咖啡豆平均採購價預計增長3.77%,那麼在2018-2019年中,由咖啡豆漲價所引起的毛利下滑將小於4.4%,而從2015-2017年,毛利的年複合增長率為8.6%,能有效削弱原材料價格上漲所導致的毛利下滑,但這也意味著公司毛利的增速將有所下降。

圖:咖啡豆平均採購價格變動對毛利影響

終上所述,作為綜合B2B咖啡及紅茶餐飲策劃服務供應商,捷榮若能控制原料成本、行政開支,憑藉在香港較高的市占率,以及內地的“新業務”,其完全有望複製賓仕國際的“神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