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年度報告摘要

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年度報告摘要

公司簡稱:中國電影

一重要提示

1本年度報告摘要來自年度報告全文, 為全面瞭解本公司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及未來發展規劃, 投資者應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等中國證監會指定媒體上仔細閱讀年度報告全文。

2本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 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 並承擔個別和連帶的法律責任。

3公司全體董事出席董事會會議。

4致同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為本公司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5經董事會審議的報告期利潤分配預案或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

經審計, 公司2017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6,528.32萬元。 公司2017年度利潤分配預案:以公司2017年12月31日總股本18.67億股為基礎, 每10股派發股息現金人民幣3.26元(含稅), 共計人民幣60,864.20萬元(含稅)。

二公司基本情況

1公司簡介

公式

公式

2報告期公司主要業務簡介

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12月, 並於2016年8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報告期內, 公司從事的主營業務包括影視製片製作、電影發行行銷、電影放映及影視服務業務四大業務板塊, 板塊業務結構圖如下:

公式

(一)影視製片製作板塊

公司在影視製片製作板塊的業務主要包括影視製片業務與影視製作業務。

1、影視製片業務

影視製片業務是指以影視智慧財產權產品的生產為核心, 圍繞劇本、導演、演員、製片團隊、製作成本和週期進行論證和決策, 並對影視產品的藝術品質、技術品質、成本週期、安全環保等方面承擔管理職責的業務, 包括專案策劃、論證及確認、項目籌備、製片管理等工作環節。 公司通過專業的影視專案開發體系、製片管理體系, 策劃開發兼具藝術性和商業性的各類影視專案;合理規劃成本和週期, 確保創作生產的順利進行, 確保藝術水準和技術品質;通過密切關注市場動態, 合理地制定影片投放市場的方案, 進行影片的有償授權, 確保建立起多支點的盈利模式和資本回收管道。

公司影視製片業務的主要產品包括電影、電視劇、動畫片和網劇。 公司主要通過製片分公司開展電影製片業務, 通過電視分公司開展電視劇、網劇製片業務, 通過中影動畫開展動畫片製片業務, 通過演藝經紀公司開展簽約藝員的網劇製片業務。

2、影視製作業務

影視製作業務是指向影視劇生產提供攝影, 照明, 美術置景, 服化道, 攝影棚租賃, 畫面、聲音和特效製作, 數位放映母版製作, 譯製, 影片素材等方面的服務, 分為拍攝前、拍攝中和拍攝後三個主要環節。 拍攝前的主要業務包括提供攝影棚等拍攝場地租賃、置景、美術設計、攝影燈光設備等器材租賃及服化道製作等服務。 拍攝中的主要業務包括協助劇組成員根據劇本進行分鏡頭拍攝,

並提供錄音、粗剪等服務。 拍攝後的主要業務包括提供聲音、特效的製作, 畫面剪輯, 洗印, 譯製, 中間片和數字母版的製作等服務。

公司旗下的中影基地是亞洲地區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設施最完善的影視製作基地之一, 擁有包括世界級規模攝影棚、頂級攝影照明器材、專業置景團隊、服裝道具庫和電影後期製作系統, 多項業務已經成為國內電影製作領域的標杆。

(二)電影發行行銷板塊

公司在電影發行行銷板塊主要包括電影發行業務、電影行銷業務。

1、電影發行業務

電影發行業務是指電影發行方從電影製片方或其授權方取得影片發行權, 電影院線從電影發行方取得影片一定時期內在該院線所屬影院的放映權,

並分發到所屬影院使影片得以呈現于觀眾的業務活動。 公司主要通過發行分公司和中數發展開展影片發行業務, 涉及國產影片與進口影片的全國發行兩個領域, 其中, 進口影片發行包括進口分賬影片發行和進口買斷影片發行。

電影發行業務主要包括與電影製片方或其授權方進行協商、選片、制定發行方案、聯繫院線與影院排映檔期、聯繫金鑰製作、數字母版製作及發運、海報等影片宣傳品發運、市場巡視、影片監察、票房統計、票房結算、金鑰分發管理與拷貝回庫等工作環節。

為增強公司在電影發行業務方面的市場競爭力, 公司與全國影院進行合作, 將電影數位放映系統提供給影院使用, 以提高發行業務的市場佔有率。

2、電影行銷業務

電影行銷業務主要包括廣告商務、宣傳策劃、版權經營、節目運營和衍生品經營等業務。廣告商務業務主要包括利用影院映前廣告、彈跳式廣告、植入式廣告、影院陣地廣告等方式為客戶提供廣告行銷和市場推廣服務。宣傳策劃業務主要包括制定影片宣傳計畫、確定廣告投放管道與合作媒體、製作和投放電影宣傳材料、策劃並執行首映禮及發佈會等各類宣傳活動等。版權經營業務主要包括影片的版權銷售、版權保護和版權運營以及電影衍生產品開發和銷售等業務。節目運營業務主要包括參與影片的電視播映權交易,通過盤活影片的版權資源,建立上百部影片的版權片庫,以“版權置換廣告時段”的模式,與全國電視臺合作播映“中影劇場”。

公司主要通過行銷分公司、北京中影行銷開展行銷廣告相關業務。

(三)電影放映板塊

公司在電影放映板塊的業務主要包括電影院線業務與影院投資經營業務。

1、電影院線業務

電影院線業務為以資本或供片為紐帶,連接電影發行方和影片放映方,對所屬影院實行統一排片、統一經營、統一管理。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共控股4家電影院線公司,分別為中數院線、中影南方新幹線、中影星美和遼寧北方,參股3家電影院線公司,分別為新影聯、四川太平洋和江蘇東方。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參控股院線的加盟影院共有2,489家,銀幕14,814塊。

2、影院投資業務

影院主要為觀眾提供影片放映以及相關的配套服務(餐飲、電影衍生品銷售或其他放映相關增值服務),同時開展電影彈跳式廣告、影院場地廣告等經營業務。影院投資業務是指對影院的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公司主要通過中影影院投資公司開展影院的投資與經營管理工作。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共擁有117家營業控股影院注和15家參股影院。

(四)影視服務板塊

公司在影視服務板塊的業務主要包括影視器材業務及其他影視服務業務。

1、影視器材業務

影視器材業務主要以數位放映機國產化為龍頭,通過“中國巨幕”、“中影光鋒”等系列創新技術設備的研發和推廣,推動電影設備設施國產化,建立與完善國產數位影視設備產業鏈及其自主智慧財產權體系,帶動數位電影光源等放映機耗材生產、影院相關設備設施生產、影院設計諮詢系統工程及影院資訊化管理系統等多領域綜合全面發展,並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公司主要通過中影器材、珠海中影、中影今典、中影巨幕、中影巴可、中影環球、中影博聖、中影南京、中影光鋒等公司開展影視器材相關業務。

2、其他影視服務業務

其他影視服務業務主要包括演藝經紀、票房監察、影視教育培訓等影視資訊、教育、諮詢服務。公司主要通過中影演藝經紀開展演藝經紀業務,集演藝經紀與項目運作為一體,經紀代理範圍包括演員、導演、編劇、作曲家及製片人,目前簽約各類藝員共40餘人;主要通過眾大合聯開展票房監察業務,負責監察影片發行市場情況,維護電影市場秩序,收集電影票房資料資訊等工作,保障電影發行方權益;通過中影世紀教育開展影院經營、影視投融資和影視後期製作等管理與職業技能的培訓業務。

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範圍未發生重大變化。

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1),本公司屬於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所屬子行業為廣播、電視、電影和影視錄音製作業。根據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2012年修訂),本公司屬於“R、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所屬子行業為“86、廣播、電視、電影和影視錄音製作業”。

3公司主要會計資料和財務指標

3.1近3年的主要會計資料和財務指標

單位:元 幣種:人民幣

公式

3.2報告期分季度的主要會計資料

單位:元 幣種:人民幣

公式

季度資料與已披露定期報告資料差異說明

□適用 √不適用

4股本及股東情況

4.1普通股股東和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股東數量及前10 名股東持股情況表

單位: 股

公式

4.2公司與控股股東之間的產權及控制關係的方框圖

√適用 □不適用

公式

4.3公司與實際控制人之間的產權及控制關係的方框圖

□適用 √不適用

4.4報告期末公司優先股股東總數及前10 名股東情況

□適用 √不適用

5公司債券情況

□適用 √不適用

三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

1報告期內主要經營情況

2017年是國家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國民經濟穩定向好。黨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政治論斷,描繪了中國發展的新藍圖,開啟了中國前進的新征程。在我國宣傳思想文化領域,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對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作出專門要求,為中國電影的未來發展進一步指明了方向。

公司董事會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各項決策部署,緊緊圍繞著公司發展戰略,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在戰略引領、技術創新、國際化拓展、防範風險、樹立資本市場良好形象等方面扎實推進各項工作,保持了公司經營業績的穩步提升和社會責任的忠誠履行。報告期內,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89.88億元,同比上升14.6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65億元,同比上升5.21%。截止報告期末,公司資產總額153.04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103.36億元,較年初增長5.70%。

公司的主營業務包括影視製片製作、電影發行行銷、電影放映和影視服務四大業務板塊,報告期內經營情況如下:

(一)影視製片製作業務

在影視製片製作業務板塊,公司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積極創作反映歷史大勢、謳歌人間真情、緊扣時代脈搏、引起市場共鳴的優秀影視作品。

1、電影製片業務

報告期內,公司主導或參與出品並投放市場的各類影片共15部,累計實現票房127.79億元注,占全國同期影片票房總額的22.87%,形成了以重點影片為核心,多種成本體量和多種類型題材影片並重的生產格局。

主投影片中,為迎接建軍90周年創作出品的影片《建軍大業》產生了重大社會影響,獲得社會各界的高度肯定;《功夫瑜伽》和《西遊伏妖篇》在春節檔分別取得17.53億元和16.56億元的票房成績,位列全年國產影片票房前五;為迎接黨的十九大創作的獻禮影片《六年,六天》、《你若安好》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業界的廣泛認可;“京劇經典傳統大戲電影工程”系列的《穆桂英掛帥》、《趙氏孤兒》、《謝瑤環》三部精品京劇電影為弘揚國粹做出了貢獻。

參投影片中,暑期檔上映的《戰狼2》以56.84億元、1.6億的觀影人次,創造了中國電影市場新高;公司與好萊塢製片公司聯合出品的《速度與激情8》取得26.71億元票房,創造了國內進口電影的票房最高紀錄。

2、電視劇製片業務

報告期內,公司聯合出品攝製的《職場是個技術活》於2017年5月登陸北京衛視黃金檔,取得良好的收視效果;《重耳傳奇》(原名《重耳傳》)取得發行許可證,進入發行階段;主投、主控的電視劇《蔓蔓青蘿》和參投的《巴清傳》已完成後期製作;《奉天大飯店》、《莫語者》正在拍攝製作中。

2018年1月,《我的青春遇見你》作為開年大戲登陸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並由優酷、騰訊視頻同步上線播出,雙網收視率第一並獲《人民日報》點贊;《熱血勇士》于貴州衛視和遼寧衛視黃金檔首輪播出。此外,公司主控或參與出品的十餘部電視劇、網劇專案均在按計劃推進中。

3、動畫製片業務

公司堅持以精品原創動畫項目為核心,生產並鎖定優質項目。報告期內,主投動畫電影專案《生死鬥牛場》和《魔象傳說》進入後期製作階段,參投項目《中山魂》取得公映許可證,《搖滾小子》已經完成製作;參投網路動畫系列片專案《動畫同好會》於2017年10月在愛奇藝、優酷、嗶哩嗶哩和騰訊視頻開播,全網累計播放量超過2,000萬;主投項目《群英傳奇》(原名《夢想三國》)新版已經拍攝完成,處於後期階段;原創IP專案《守龍者》、《神聖任務》等正在策劃籌備中。

4、影視製作業務

在影視製作領域,中影基地以完善的電影製作能力和專業的技術專家隊伍保持了國際領先水準。報告期內,中影基地共為352部電影作品、34部電視劇作品,298部紀錄片、宣傳片和專題片,共計684部作品提供了製作服務,並成功承辦了第七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開、閉幕式和嘉年華等活動。全年票房排行前50的國產影片中,《戰狼2》、《芳華》、《英倫對決》、《妖貓傳》等21部影片均由中影基地承制或參與制作,占比42%。

報告期內,中影基地不斷探索影視技術的創新與應用,承制影片《風雨同仁堂》全面引入了數字虛擬拍攝工藝;同頂尖院校合作,使用人工智慧技術對紀錄電影《厲害了,我的國》進行幀數修復;與美國杜比公司達成協議,共同建立亞洲首家、中國獨家的杜比視界實驗室,為杜比視界影院提供調色、母版製作、審片、發行和金鑰生成等服務。

(二)電影發行行銷業務

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公司持續整合產業資源,拓展業內合作,提高電影發行與廣告行銷的市場份額,鞏固龍頭地位。

1、電影發行業務

報告期內,公司共主導或參與發行國產影片410部,累計票房119.48億元,占同期全國國產影片票房總額注的43.86%;發行進口影片109部,票房150.32億元,占同期進口影片票房總額的62.54%,其中《戰狼2》、《速度與激情8》等全國票房排名前十影片均為公司主導或聯合發行,保持了行業領先優勢和市場主導地位。

公司持續推廣數位放映設備,報告期內新裝數位放映設備1,154套,截至報告期末,為全國影院提供數位放映設備共計6,448套,占全國市場份額的12.7%。在國內數字電影金鑰製作和分發方面,公司保持行業內最為穩定、高效、準確的技術水準和精益求精的團隊。根據產業發展趨勢,公司逐步推進“中影數位電影發行放映服務平臺”的功能提升,為發行結算業務與移動互聯網模式的全面對接打下基礎。

全國票房排名前50影片中公司發行的票房占比

公式

2、廣告行銷業務

公司持續加強中影銀幕廣告平臺建設,截至報告期末,中影銀幕廣告平臺已簽約影院768家,擁有銀幕數量達到4,837塊,占全國銀幕總數的9.53%,覆蓋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256個城市,市場佔有率保持全國第二位。“中影劇場”電視平臺進一步拓展,已落戶全國61家電視頻道,即時供給影片數量達到175部,與銀幕廣告跨屏聯動,形成影片宣傳推廣陣地。

公司大力拓展版權運營,通過多管道、多手段、多方式開拓版權收入,針對《建軍大業》、《鐵道飛虎》等影片分別開展廣播權、資訊網路權、音像、航空及圖書(連環畫、電子書及有聲書、海報劇照集、歷史讀本)等多項版權合作,同時採取多種措施保護版權,加強侵權盜版監控。

在衍生品業務方面,報告期內,公司將“產品中心模式”調整為“版權中心模式”,重點開展版權開發、授權及轉授權、品牌合作、產品開發、管道建設等業務。開發《變形金剛5》、《神奇女俠》等9個版權專案,實現玩具、模型、家居用品、3C數碼等十多個衍生品類,覆蓋十餘家合作院線、2100家影院,天貓、京東旗艦店已正式運營。

(三)電影放映業務

公司重視放映終端市場的建設和放映品質的提升,努力擴大控股影院規模,吸引優質影院加盟院線。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旗下控參股院線和控股影院合計覆蓋全國14,840塊銀幕和195.94萬席座位,公司銀幕市場佔有率為29.23%,比2016年末上升了1.55%。

1、影院投資業務

報告期內,公司加強全國影院佈局,在珠海、深圳、天津、蘇州等地新開業控股影院22家,新增影廳149個(其中含中國巨幕廳19個),座位23,971席;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擁有營業控股影院合計117家,銀幕842塊,全年實現總票房15.86億元,觀影人次共4,887萬人次,平均上座率18.23%,保持國內行業領先。

公司控股影院“中影國際影城”借助現代化網路科技手段,在放映技術及服務品質上不斷精益求精,深度挖掘銀幕內外盈利空間。逐步加大包括“中國巨幕”系統、高亮度鐳射放映機、杜比全景聲、相容DTS-X臨境音和“中國多維聲”等先進放映技術和設備的配置安裝力度,多家影廳取得美國THX認證,以最優觀影條件和最佳觀影體驗,提升公司在放映終端市場的競爭力。

2、電影院線業務

報告期內,公司的4條控股院線、3條參股院線共新加盟影院396家,新增銀幕3,313塊,銀幕數同比增長23.59%;控參股院線全年觀影人次共4.61億人次,合計實現票房158.19億元。在全國票房前十院線排名中,公司控股院線佔據三席,中影南方新幹線、中數院線和中影星美分列第4名、第5名和第6名。院線旗下32家影院躋身全國影院票房百強。

(四)影視服務業務

在影視服務業務板塊,公司不斷地加強技術創新力度,促進數位放映設備的國產化進程,推動國產電影技術“走出去”。同時,公司也在發掘和培育新興業務領域。

1、影視器材業務

經過六年精心打造,公司已形成包括“中國巨幕”系統、“中影巴可”數位放映機、“中影光鋒”ALPD鐳射放映技術和國產3D、座椅、銀幕、氙燈、售票系統、TMS、NOC等全系列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技術的影視設備產品矩陣。

“中國巨幕”步入快速平穩發展階段。報告期內,中國巨幕新增影廳96家,放映場次總計39萬場,觀影人次超過1,600萬人次,製作中國巨幕母版影片97部。截至報告期末,正式投入運營的“中國巨幕”影廳已達288家,覆蓋全國140個城市,以平均每月6個影廳的速度持續增長。

報告期內,“中影巴可”銷售放映機5,779台,累計達到32,637台,市場佔有率超過51%。搭載ALPD鐳射光源技術的巴可數位放映機已擴展到10款機型,覆蓋6米到27米的銀幕,具備為任何規格影城提供全鐳射影城解決方案的技術能力。國內推廣的“中影光鋒”鐳射光源超過7,000套,約占全國銀幕總數的14%。“中影光鋒”參與的“超高亮度廣色域鐳射影院光源技術”憑藉卓越的性能和技術的先進性獲“第十屆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其他影視服務業務

報告期內,公司演藝經紀業務已簽約演員、導演、編劇等藝員40餘人,其中包括衛鐵、邢瀟、張楠等10位青年導演,蔣丹、田曉威、朱珠等8位優秀編劇,多布傑、楊軼、戴卓凝等16位青年演員,以及6位製片人和作曲人。公司圍繞影視產業開設多項專業技能培訓,覆蓋影視製片管理、影院經理人以及影視編劇、導演、攝影、表演、美術設計、化妝造型等多個領域,全年培訓學員近600人。

(五)公司所獲榮譽情況

公式

報告期內,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89.88億元,同比上升14.6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65億元,同比上升5.21%。截止報告期末,公司合併總資產153.04億元,較年初增長6.59%,淨資產110.11億元,較年初增長5.44%,其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103.36億元,較年初增長5.70%。

2導致暫停上市的原因

□適用 √不適用

3面臨終止上市的情況和原因

□適用 √不適用

1

4公司對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原因及影響的分析說明

√適用□不適用

1、變更的內容及原因

財政部於2017年4月、5月分別頒佈了《企業會計準則第42號——持有待售的非流動資產、處置組和終止經營》(以下簡稱“準則42號”)和修訂的《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以下簡稱“準則16號”),其中準則42號自2017年5月28日起施行;準則16號自2017年6月12日起施行。同時,財政部於2017年12月頒佈了《關於修訂印發一般企業財務報表格式的通知》(財會[2017]30號)。公司按照該規定編制2017年度財務報表。

公司採用上述企業會計準則及規定的主要影響如下:

(1)持有待售

公司根據準則42號有關持有待售的非流動資產或處置組的分類、計量和列報等規定,對存在的持有待售的非流動資產及處置組進行了重新梳理,採用未來適用法變更了相關會計政策。採用該準則未對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產生重大影響。

(2)政府補助

公司根據準則16號的規定,對2017年1月1日存在的政府補助進行了重新梳理,採用未來適用法變更了相關會計政策。採用該準則未對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產生重大影響。

採用該準則後,對於與企業日常活動相關的政府補助,在計入利潤表時,按照經濟業務實質由原計入營業外收入改為計入其他收益。

(3)資產處置收益

公司根據財會[2017]30號規定的財務報表格式編制2017年度財務報表,並採用追溯調整法對比較財務報表的列報進行了調整。採用財會[2017]30號的規定未對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產生重大影響。

根據該檔要求,公司在利潤表新增“資產處置收益”項目,反映企業出售劃分為持有待售的非流動資產(金融工具、長期股權投資和投資性房地產除外)或處置組時確認的處置利得或損失,以及處置未劃分為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及無形資產而產生的處置利得或損失。債務重組中因處置非流動資產產生的利得或損失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產生的利得或損失也包括在該項目內。上述項目原在營業外收入及營業外支出反映。

2、上述變更對財務報表的影響

採用變更後會計政策編制的2017年度合併利潤表及利潤表各專案、2017年12月31日合併資產負債表及資產負債表各專案,與假定採用變更前會計政策編制的這些報表專案相比,受影響專案的增減情況如下:

上述會計政策變更對報告期合併利潤表及利潤表各項目的影響分析如下:

上述會計政策變更對報告期末合併資產負債表及資產負債表各專案無影響。

5公司對重大會計差錯更正原因及影響的分析說明

□適用√不適用

6與上年度財務報告相比,對財務報表合併範圍發生變化的,公司應當作出具體說明。

√適用□不適用

合併財務報表的合併範圍包括本公司及全部子公司。本報告期的合併財務報表範圍及其變化情況,詳見“附注八、合併範圍的變動”、“附注九、在其他主體中的權益”。

以提高發行業務的市場佔有率。

2、電影行銷業務

電影行銷業務主要包括廣告商務、宣傳策劃、版權經營、節目運營和衍生品經營等業務。廣告商務業務主要包括利用影院映前廣告、彈跳式廣告、植入式廣告、影院陣地廣告等方式為客戶提供廣告行銷和市場推廣服務。宣傳策劃業務主要包括制定影片宣傳計畫、確定廣告投放管道與合作媒體、製作和投放電影宣傳材料、策劃並執行首映禮及發佈會等各類宣傳活動等。版權經營業務主要包括影片的版權銷售、版權保護和版權運營以及電影衍生產品開發和銷售等業務。節目運營業務主要包括參與影片的電視播映權交易,通過盤活影片的版權資源,建立上百部影片的版權片庫,以“版權置換廣告時段”的模式,與全國電視臺合作播映“中影劇場”。

公司主要通過行銷分公司、北京中影行銷開展行銷廣告相關業務。

(三)電影放映板塊

公司在電影放映板塊的業務主要包括電影院線業務與影院投資經營業務。

1、電影院線業務

電影院線業務為以資本或供片為紐帶,連接電影發行方和影片放映方,對所屬影院實行統一排片、統一經營、統一管理。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共控股4家電影院線公司,分別為中數院線、中影南方新幹線、中影星美和遼寧北方,參股3家電影院線公司,分別為新影聯、四川太平洋和江蘇東方。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參控股院線的加盟影院共有2,489家,銀幕14,814塊。

2、影院投資業務

影院主要為觀眾提供影片放映以及相關的配套服務(餐飲、電影衍生品銷售或其他放映相關增值服務),同時開展電影彈跳式廣告、影院場地廣告等經營業務。影院投資業務是指對影院的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公司主要通過中影影院投資公司開展影院的投資與經營管理工作。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共擁有117家營業控股影院注和15家參股影院。

(四)影視服務板塊

公司在影視服務板塊的業務主要包括影視器材業務及其他影視服務業務。

1、影視器材業務

影視器材業務主要以數位放映機國產化為龍頭,通過“中國巨幕”、“中影光鋒”等系列創新技術設備的研發和推廣,推動電影設備設施國產化,建立與完善國產數位影視設備產業鏈及其自主智慧財產權體系,帶動數位電影光源等放映機耗材生產、影院相關設備設施生產、影院設計諮詢系統工程及影院資訊化管理系統等多領域綜合全面發展,並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公司主要通過中影器材、珠海中影、中影今典、中影巨幕、中影巴可、中影環球、中影博聖、中影南京、中影光鋒等公司開展影視器材相關業務。

2、其他影視服務業務

其他影視服務業務主要包括演藝經紀、票房監察、影視教育培訓等影視資訊、教育、諮詢服務。公司主要通過中影演藝經紀開展演藝經紀業務,集演藝經紀與項目運作為一體,經紀代理範圍包括演員、導演、編劇、作曲家及製片人,目前簽約各類藝員共40餘人;主要通過眾大合聯開展票房監察業務,負責監察影片發行市場情況,維護電影市場秩序,收集電影票房資料資訊等工作,保障電影發行方權益;通過中影世紀教育開展影院經營、影視投融資和影視後期製作等管理與職業技能的培訓業務。

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範圍未發生重大變化。

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1),本公司屬於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所屬子行業為廣播、電視、電影和影視錄音製作業。根據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2012年修訂),本公司屬於“R、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所屬子行業為“86、廣播、電視、電影和影視錄音製作業”。

3公司主要會計資料和財務指標

3.1近3年的主要會計資料和財務指標

單位:元 幣種:人民幣

公式

3.2報告期分季度的主要會計資料

單位:元 幣種:人民幣

公式

季度資料與已披露定期報告資料差異說明

□適用 √不適用

4股本及股東情況

4.1普通股股東和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股東數量及前10 名股東持股情況表

單位: 股

公式

4.2公司與控股股東之間的產權及控制關係的方框圖

√適用 □不適用

公式

4.3公司與實際控制人之間的產權及控制關係的方框圖

□適用 √不適用

4.4報告期末公司優先股股東總數及前10 名股東情況

□適用 √不適用

5公司債券情況

□適用 √不適用

三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

1報告期內主要經營情況

2017年是國家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國民經濟穩定向好。黨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政治論斷,描繪了中國發展的新藍圖,開啟了中國前進的新征程。在我國宣傳思想文化領域,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對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作出專門要求,為中國電影的未來發展進一步指明了方向。

公司董事會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各項決策部署,緊緊圍繞著公司發展戰略,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在戰略引領、技術創新、國際化拓展、防範風險、樹立資本市場良好形象等方面扎實推進各項工作,保持了公司經營業績的穩步提升和社會責任的忠誠履行。報告期內,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89.88億元,同比上升14.6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65億元,同比上升5.21%。截止報告期末,公司資產總額153.04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103.36億元,較年初增長5.70%。

公司的主營業務包括影視製片製作、電影發行行銷、電影放映和影視服務四大業務板塊,報告期內經營情況如下:

(一)影視製片製作業務

在影視製片製作業務板塊,公司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積極創作反映歷史大勢、謳歌人間真情、緊扣時代脈搏、引起市場共鳴的優秀影視作品。

1、電影製片業務

報告期內,公司主導或參與出品並投放市場的各類影片共15部,累計實現票房127.79億元注,占全國同期影片票房總額的22.87%,形成了以重點影片為核心,多種成本體量和多種類型題材影片並重的生產格局。

主投影片中,為迎接建軍90周年創作出品的影片《建軍大業》產生了重大社會影響,獲得社會各界的高度肯定;《功夫瑜伽》和《西遊伏妖篇》在春節檔分別取得17.53億元和16.56億元的票房成績,位列全年國產影片票房前五;為迎接黨的十九大創作的獻禮影片《六年,六天》、《你若安好》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業界的廣泛認可;“京劇經典傳統大戲電影工程”系列的《穆桂英掛帥》、《趙氏孤兒》、《謝瑤環》三部精品京劇電影為弘揚國粹做出了貢獻。

參投影片中,暑期檔上映的《戰狼2》以56.84億元、1.6億的觀影人次,創造了中國電影市場新高;公司與好萊塢製片公司聯合出品的《速度與激情8》取得26.71億元票房,創造了國內進口電影的票房最高紀錄。

2、電視劇製片業務

報告期內,公司聯合出品攝製的《職場是個技術活》於2017年5月登陸北京衛視黃金檔,取得良好的收視效果;《重耳傳奇》(原名《重耳傳》)取得發行許可證,進入發行階段;主投、主控的電視劇《蔓蔓青蘿》和參投的《巴清傳》已完成後期製作;《奉天大飯店》、《莫語者》正在拍攝製作中。

2018年1月,《我的青春遇見你》作為開年大戲登陸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並由優酷、騰訊視頻同步上線播出,雙網收視率第一並獲《人民日報》點贊;《熱血勇士》于貴州衛視和遼寧衛視黃金檔首輪播出。此外,公司主控或參與出品的十餘部電視劇、網劇專案均在按計劃推進中。

3、動畫製片業務

公司堅持以精品原創動畫項目為核心,生產並鎖定優質項目。報告期內,主投動畫電影專案《生死鬥牛場》和《魔象傳說》進入後期製作階段,參投項目《中山魂》取得公映許可證,《搖滾小子》已經完成製作;參投網路動畫系列片專案《動畫同好會》於2017年10月在愛奇藝、優酷、嗶哩嗶哩和騰訊視頻開播,全網累計播放量超過2,000萬;主投項目《群英傳奇》(原名《夢想三國》)新版已經拍攝完成,處於後期階段;原創IP專案《守龍者》、《神聖任務》等正在策劃籌備中。

4、影視製作業務

在影視製作領域,中影基地以完善的電影製作能力和專業的技術專家隊伍保持了國際領先水準。報告期內,中影基地共為352部電影作品、34部電視劇作品,298部紀錄片、宣傳片和專題片,共計684部作品提供了製作服務,並成功承辦了第七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開、閉幕式和嘉年華等活動。全年票房排行前50的國產影片中,《戰狼2》、《芳華》、《英倫對決》、《妖貓傳》等21部影片均由中影基地承制或參與制作,占比42%。

報告期內,中影基地不斷探索影視技術的創新與應用,承制影片《風雨同仁堂》全面引入了數字虛擬拍攝工藝;同頂尖院校合作,使用人工智慧技術對紀錄電影《厲害了,我的國》進行幀數修復;與美國杜比公司達成協議,共同建立亞洲首家、中國獨家的杜比視界實驗室,為杜比視界影院提供調色、母版製作、審片、發行和金鑰生成等服務。

(二)電影發行行銷業務

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公司持續整合產業資源,拓展業內合作,提高電影發行與廣告行銷的市場份額,鞏固龍頭地位。

1、電影發行業務

報告期內,公司共主導或參與發行國產影片410部,累計票房119.48億元,占同期全國國產影片票房總額注的43.86%;發行進口影片109部,票房150.32億元,占同期進口影片票房總額的62.54%,其中《戰狼2》、《速度與激情8》等全國票房排名前十影片均為公司主導或聯合發行,保持了行業領先優勢和市場主導地位。

公司持續推廣數位放映設備,報告期內新裝數位放映設備1,154套,截至報告期末,為全國影院提供數位放映設備共計6,448套,占全國市場份額的12.7%。在國內數字電影金鑰製作和分發方面,公司保持行業內最為穩定、高效、準確的技術水準和精益求精的團隊。根據產業發展趨勢,公司逐步推進“中影數位電影發行放映服務平臺”的功能提升,為發行結算業務與移動互聯網模式的全面對接打下基礎。

全國票房排名前50影片中公司發行的票房占比

公式

2、廣告行銷業務

公司持續加強中影銀幕廣告平臺建設,截至報告期末,中影銀幕廣告平臺已簽約影院768家,擁有銀幕數量達到4,837塊,占全國銀幕總數的9.53%,覆蓋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256個城市,市場佔有率保持全國第二位。“中影劇場”電視平臺進一步拓展,已落戶全國61家電視頻道,即時供給影片數量達到175部,與銀幕廣告跨屏聯動,形成影片宣傳推廣陣地。

公司大力拓展版權運營,通過多管道、多手段、多方式開拓版權收入,針對《建軍大業》、《鐵道飛虎》等影片分別開展廣播權、資訊網路權、音像、航空及圖書(連環畫、電子書及有聲書、海報劇照集、歷史讀本)等多項版權合作,同時採取多種措施保護版權,加強侵權盜版監控。

在衍生品業務方面,報告期內,公司將“產品中心模式”調整為“版權中心模式”,重點開展版權開發、授權及轉授權、品牌合作、產品開發、管道建設等業務。開發《變形金剛5》、《神奇女俠》等9個版權專案,實現玩具、模型、家居用品、3C數碼等十多個衍生品類,覆蓋十餘家合作院線、2100家影院,天貓、京東旗艦店已正式運營。

(三)電影放映業務

公司重視放映終端市場的建設和放映品質的提升,努力擴大控股影院規模,吸引優質影院加盟院線。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旗下控參股院線和控股影院合計覆蓋全國14,840塊銀幕和195.94萬席座位,公司銀幕市場佔有率為29.23%,比2016年末上升了1.55%。

1、影院投資業務

報告期內,公司加強全國影院佈局,在珠海、深圳、天津、蘇州等地新開業控股影院22家,新增影廳149個(其中含中國巨幕廳19個),座位23,971席;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擁有營業控股影院合計117家,銀幕842塊,全年實現總票房15.86億元,觀影人次共4,887萬人次,平均上座率18.23%,保持國內行業領先。

公司控股影院“中影國際影城”借助現代化網路科技手段,在放映技術及服務品質上不斷精益求精,深度挖掘銀幕內外盈利空間。逐步加大包括“中國巨幕”系統、高亮度鐳射放映機、杜比全景聲、相容DTS-X臨境音和“中國多維聲”等先進放映技術和設備的配置安裝力度,多家影廳取得美國THX認證,以最優觀影條件和最佳觀影體驗,提升公司在放映終端市場的競爭力。

2、電影院線業務

報告期內,公司的4條控股院線、3條參股院線共新加盟影院396家,新增銀幕3,313塊,銀幕數同比增長23.59%;控參股院線全年觀影人次共4.61億人次,合計實現票房158.19億元。在全國票房前十院線排名中,公司控股院線佔據三席,中影南方新幹線、中數院線和中影星美分列第4名、第5名和第6名。院線旗下32家影院躋身全國影院票房百強。

(四)影視服務業務

在影視服務業務板塊,公司不斷地加強技術創新力度,促進數位放映設備的國產化進程,推動國產電影技術“走出去”。同時,公司也在發掘和培育新興業務領域。

1、影視器材業務

經過六年精心打造,公司已形成包括“中國巨幕”系統、“中影巴可”數位放映機、“中影光鋒”ALPD鐳射放映技術和國產3D、座椅、銀幕、氙燈、售票系統、TMS、NOC等全系列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技術的影視設備產品矩陣。

“中國巨幕”步入快速平穩發展階段。報告期內,中國巨幕新增影廳96家,放映場次總計39萬場,觀影人次超過1,600萬人次,製作中國巨幕母版影片97部。截至報告期末,正式投入運營的“中國巨幕”影廳已達288家,覆蓋全國140個城市,以平均每月6個影廳的速度持續增長。

報告期內,“中影巴可”銷售放映機5,779台,累計達到32,637台,市場佔有率超過51%。搭載ALPD鐳射光源技術的巴可數位放映機已擴展到10款機型,覆蓋6米到27米的銀幕,具備為任何規格影城提供全鐳射影城解決方案的技術能力。國內推廣的“中影光鋒”鐳射光源超過7,000套,約占全國銀幕總數的14%。“中影光鋒”參與的“超高亮度廣色域鐳射影院光源技術”憑藉卓越的性能和技術的先進性獲“第十屆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其他影視服務業務

報告期內,公司演藝經紀業務已簽約演員、導演、編劇等藝員40餘人,其中包括衛鐵、邢瀟、張楠等10位青年導演,蔣丹、田曉威、朱珠等8位優秀編劇,多布傑、楊軼、戴卓凝等16位青年演員,以及6位製片人和作曲人。公司圍繞影視產業開設多項專業技能培訓,覆蓋影視製片管理、影院經理人以及影視編劇、導演、攝影、表演、美術設計、化妝造型等多個領域,全年培訓學員近600人。

(五)公司所獲榮譽情況

公式

報告期內,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89.88億元,同比上升14.6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65億元,同比上升5.21%。截止報告期末,公司合併總資產153.04億元,較年初增長6.59%,淨資產110.11億元,較年初增長5.44%,其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103.36億元,較年初增長5.70%。

2導致暫停上市的原因

□適用 √不適用

3面臨終止上市的情況和原因

□適用 √不適用

1

4公司對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原因及影響的分析說明

√適用□不適用

1、變更的內容及原因

財政部於2017年4月、5月分別頒佈了《企業會計準則第42號——持有待售的非流動資產、處置組和終止經營》(以下簡稱“準則42號”)和修訂的《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以下簡稱“準則16號”),其中準則42號自2017年5月28日起施行;準則16號自2017年6月12日起施行。同時,財政部於2017年12月頒佈了《關於修訂印發一般企業財務報表格式的通知》(財會[2017]30號)。公司按照該規定編制2017年度財務報表。

公司採用上述企業會計準則及規定的主要影響如下:

(1)持有待售

公司根據準則42號有關持有待售的非流動資產或處置組的分類、計量和列報等規定,對存在的持有待售的非流動資產及處置組進行了重新梳理,採用未來適用法變更了相關會計政策。採用該準則未對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產生重大影響。

(2)政府補助

公司根據準則16號的規定,對2017年1月1日存在的政府補助進行了重新梳理,採用未來適用法變更了相關會計政策。採用該準則未對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產生重大影響。

採用該準則後,對於與企業日常活動相關的政府補助,在計入利潤表時,按照經濟業務實質由原計入營業外收入改為計入其他收益。

(3)資產處置收益

公司根據財會[2017]30號規定的財務報表格式編制2017年度財務報表,並採用追溯調整法對比較財務報表的列報進行了調整。採用財會[2017]30號的規定未對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產生重大影響。

根據該檔要求,公司在利潤表新增“資產處置收益”項目,反映企業出售劃分為持有待售的非流動資產(金融工具、長期股權投資和投資性房地產除外)或處置組時確認的處置利得或損失,以及處置未劃分為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及無形資產而產生的處置利得或損失。債務重組中因處置非流動資產產生的利得或損失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產生的利得或損失也包括在該項目內。上述項目原在營業外收入及營業外支出反映。

2、上述變更對財務報表的影響

採用變更後會計政策編制的2017年度合併利潤表及利潤表各專案、2017年12月31日合併資產負債表及資產負債表各專案,與假定採用變更前會計政策編制的這些報表專案相比,受影響專案的增減情況如下:

上述會計政策變更對報告期合併利潤表及利潤表各項目的影響分析如下:

上述會計政策變更對報告期末合併資產負債表及資產負債表各專案無影響。

5公司對重大會計差錯更正原因及影響的分析說明

□適用√不適用

6與上年度財務報告相比,對財務報表合併範圍發生變化的,公司應當作出具體說明。

√適用□不適用

合併財務報表的合併範圍包括本公司及全部子公司。本報告期的合併財務報表範圍及其變化情況,詳見“附注八、合併範圍的變動”、“附注九、在其他主體中的權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