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人參的妙用!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

【本經】味甘微寒。 主補五臟, 安精神, 定魂魄, 止驚悸, 除邪氣, 明目, 開心益智。 久服輕身延年。 一名人銜, 一名鬼蓋。 生山谷。

味甘、微苦, 入足陽明胃、足太陰脾經。 入戊土而益胃氣, 走己土而助脾陽, 理中第一, 止渴非常, 通少陰之脈微欲絕, 除太陰之腹滿而痛, 久利亡血之要藥, 盛暑傷氣之神丹。

《金匱》人參湯, 人參、白術、甘草、乾薑各三兩。 即理中湯。 治胸痹心痞, 氣結在胸, 胸滿, 脅下逆搶心。 以中氣虛寒, 脾陷胃逆, 戊土迫於甲木, 則胸中痞結, 己土逼於乙木, 則脅下逆搶。 甘草、白術, 培土而燥濕, 薑、參, 溫中而扶陽, 所以轉升降之軸也。

理中丸, 即人參湯四味作丸。 治霍亂吐利, 頭痛身疼, 發熱惡寒。 以夏月飲食寒冷, 水穀未消, 感冒風寒, 皮毛外閉, 宿食內阻, 木氣不舒, 鬱而克土, 胃氣壅遏, 水谷莫容, 胃逆則嘔, 脾陷則利。 參、術、姜、甘, 溫補中氣, 所以撥上下之樞也。 腹痛, 加人參足前成四兩。 以陽衰氣滯, 土木逼迫, 加人參補肝脾之陽, 以消陰滯也。

四逆加人參湯, 甘草二兩, 乾薑二兩半, 生附子一枚, 人參一兩。 治霍亂利止脈微。 以泄利既多, 風木不斂, 亡血中之溫氣。 四逆湯暖補水土, 加人參以益血中之溫氣也。

《傷寒》通脈四逆湯, 方在甘草。 治少陰病, 下利清穀, 裡寒外熱, 手足厥逆, 脈微欲絕。 利止脈不出者, 加人參一兩。 以利亡血中溫氣, 故肢寒, 脈微欲將斷絕, 加人參補肝脾之陽,

以充經脈也。

新加湯, 桂枝三兩, 甘草二兩, 大棗十二枚, 芍藥四兩, 生薑四兩, 人參三兩。 治傷寒汗後, 身疼痛, 脈沉遲者。 以汗瀉血中溫氣, 陽虛肝陷, 故脈沉遲。 經脈凝澀, 風木鬱遏, 故身疼痛。 甘、棗、桂枝, 補脾精而達肝氣, 加芍藥清風木之燥, 加生薑行血脈之瘀, 加人參補肝脾之陽, 以充經脈也。

白虎加人參湯, 石膏一斤, 知母六兩, 甘草二兩, 粳米六合, 人參三兩。 治傷寒汗後心煩, 口渴舌燥, 欲飲水數升, 脈洪大者。 以胃陽素盛, 津液汗亡, 腑熱未定, 肺燥先動。 白虎瀉熱清金, 加人參以補汗亡之陽氣也。 治太陽中暍, 汗出惡風, 身熱而渴者。 以暑月感冒, 風寒鬱其內熱, 而傷元氣。 熱盛而寒不能閉, 是以汗出。 白虎清金瀉熱, 加人參以益耗傷之陽也。

小柴胡湯,

方在柴胡。 治少陽傷寒。 渴者, 去半夏, 加人參、栝蔞根, 以津化於氣, 氣熱故津傷而渴, 人參、栝蔞根, 清金而益氣也。

氣充於肺, 而實原於腎, 肺氣下降, 而化腎水, 水非氣也, 而水實含肺氣。 此氣在水, 《難經》謂之生氣之原, 道家名為水中氣。 蓋陰陽之理, 彼此互根, 陰升而化陽, 又懷陰精, 陽降而化陰, 又胎陽氣。 陽氣一胎, 己土左旋, 升于東南, 則化木火。 脾以陰體而抱陽魂, 非脾陽之春生, 則木不溫, 非脾陽之夏長, 則火不熱, 故肝脾雖盛於血, 而血中之溫氣, 實陽升火化之原也。 及其升于火而降于金, 則氣盛矣, 是以肝脾之氣虛, 肺胃之氣實。 虛而實則肝脾升, 實而虛則肺胃降。 實而實則胃壅塞而不降, 虛而虛則肝脾抑鬱而不升, 而總由於中氣之不旺。

中氣居不戊不己之間, 非金非木之際, 旺則虛者, 充實而左升, 實者沖虛而右降, 右不見其有餘, 左不見其不足。 中氣不旺, 則輪樞莫轉, 虛者益虛而左陷, 實者益實而右逆。

人參氣質淳厚, 直走黃庭, 而補中氣。 中氣健運, 則升降複其原職, 清濁歸其本位, 上下之嘔泄皆止, 心腹之痞脹俱消。 仲景理中湯、丸, 用之以消痞痛而止嘔泄, 握其中樞, 以運四旁也。 大建中湯, 方見膠飴。 大半夏湯, 方見半夏。 黃連湯, 方在黃連。 諸方, 皆用之治痞痛嘔利之證, 全是建立中氣, 以轉升降之機。 由中氣以及四維, 左而入肝, 右而入肺, 上而入心, 下而入腎, 無往不宜。 但入心則宜涼, 入腎則宜熱, 入肺胃則宜清降, 入肝脾則宜溫升, 五臟自然之氣化, 不可違也。

中氣者,

經絡之根本, 經絡者, 中氣之枝葉, 根本既茂, 枝葉自榮, 枝葉若萎, 根本必枯。 肝脾主營, 肺胃主衛, 皆中氣所變化也。 凡沉、遲、微、細、弱、澀、結、代之診, 雖是經氣之虛, 而實緣中氣之敗, 仲景四逆、新加、炙甘草, 方在甘草。 皆用人參, 補中氣以充經絡也。

白術止濕家之渴, 人參止燥證之渴。 白術滲土金之濕, 散濁氣而還清, 清氣飄灑, 真液自滴, 人參潤金土之燥, 蒸清氣而為霧, 霧氣氤氳, 甘露自零。 至於盛暑傷氣之熱渴, 大汗亡津之煩躁, 加人參于白虎, 清金之內, 化氣生津, 止渴滌煩, 清補之妙, 未可言喻。 麥門冬湯, 方在麥冬。 竹葉石膏湯, 方在竹葉。 二方之用人參, 清金補水之玉津也。

熟用溫潤, 生用清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