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外匯周評:美債飆升創新高,美元得勢打壓非美貨幣

美元在經歷了長期的疲軟走勢後終於迎來了較大幅度的回升, 創出了逾3個月的高點於91.9915, 這主要是由於美債收益率走強所推動的。 隨著中美貿易緊張情勢略為緩和以及美債收益率突破3%的心理價位, 美元出現了大幅的拉升, 從而導致其他非美貨幣承壓。

儘管美國第一季GDP資料表現疲弱, 但是考慮到季節性因素, 就業市場目前接近充分就業, 企業和消費者的信心也都很強勁。

週五發佈的另一份報告顯示, 美國第一季度員工薪酬的總體增幅高於預期, 這進一步表明, 就業市場緊張的跡象表明, 薪資水準正在回升。

分析師預計, 隨著家庭開始感受到特朗普政府1.5萬億美元減稅計畫的影響, 經濟增長將在第二季加速。 儘管今年開局經濟顯現疲態, 但下調企業和個人稅率以及增加政府支出, 可能會提振年度經濟增幅達到政府3%的目標。 這可能會進一步推動美元走強,

使得其他貨幣承壓。

德拉基樂觀言論未能改變歐元頹勢, 通脹疲軟歐元多頭之路猶心酸

北京時間週四(4月26日)20:30,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基發表講話, 他雖然一度表現出對通脹的疑慮, 但隨後肯定歐元區經濟增長前景, 強調薪資增速出現了令人鼓舞的跡象。

德拉基指出, 歐元區面臨的增長風險大體平衡, 經濟增長的下行風險主要是全球性的。 結構性改革必須持續加速推進。

德拉基認為, 資料表明歐元區經濟呈現溫和但穩定的擴張態勢。 潛在的經濟發展趨勢將持續支撐信心。 他還預計, 經濟增速將持續堅實且廣泛。

同時德拉基表示, 薪資增速出現了令人鼓舞的跡象, 歐洲央行對通脹的信心沒有改變;他預計,

今年剩下時間通脹將在1.5%左右徘徊。

實際上, 歐元區經濟已連續擴張了20個季度, 德拉基的此番論調肯定了歐元區的經濟前景, 使得近期一直處於萎靡狀態的歐元短線出現了拉升。

決策者現在要考慮的是怎樣進一步撤回刺激。 特別是他們需要就2.55萬億歐元(3.10萬億美元)購債計畫的結束日期達成一致,

該計畫壓低借款成本並重啟了經濟成長, 但遺憾的是未能提振通脹率回到目標。

歐洲央行已經因通脹問題頭疼不已, 因為未來數年通脹預計都將無法達到該央行近2%的目標水準。 因此歐洲央行不希望歐元走強。

歐元區通脹非常疲弱, 即便從2013年初以來創造了900萬個就業機會, 但扣除能源和食品的基礎物價增長指標幾乎沒有上升。 這顯示歐元區的經濟遲滯情況比預期更嚴重, 復蘇可能得拖更久時間。

此外由於全球貿易風險猶存, 因此保持貨幣政策上的彈性也是當前歐洲央行面臨的棘手問題。

由於購債計畫即將在9月結束, 所以歐洲央行必須在6月或7月決定是否延長購債還是就此退場,

但是顯然這個問題歐洲央行不願提及, 這意味著歐洲央行仍將採取非常謹慎的方式來讓貨幣政策正常化。

同時歐元區的企業信心已受到衝擊, 特別是以出口為重的德國, 雖然歐元兌美元今年以來累計漲約1.5%, 但若按貿易加權來看僅上漲0.3%, 因此歐元未來走強仍是任重道遠。

卡尼講話澆滅五月降息預期, 資料不佳重壓英鎊走勢

英國統計局4月27日公佈資料顯示, 英國第一季度GDP年率初值增幅不及預期, 並跌至2012年以來新低。 這使得市場預計英國央行加息時間會推遲至2018年12月, 英鎊兌美元一度下挫137點至1.3747, 創3月9日以來新低。

此前英國央行行長卡尼稱, 脫歐的不確定性已經影響到了英國商業投資的增長勢頭, 英國央行可能會調整貨幣政策,以穩定經濟增長。這或意味著卡尼並不看好英國經濟增長,進一步的政策調整或更為慎重。

FXStrsst分析師奇塔姆就表示,卡尼此前已經釋放出“耐心等待”加息時機的信號。在這個節骨眼上,英國經濟增長嚴重放緩的態勢幾乎澆滅了市場對英國五月加息的信心

而在此次不及預期的第一季度GDP年率資料公佈後,市場對英國央行5月加息的預期又再度下滑,目前已經下降至了37.7%(資料公佈前該概率為57.7%)。英國貨幣市場預計英國央行加息時間推遲至2018年12月。

丹斯克銀行分析師就預測,未來加息的時機和步伐僅僅是英鎊升值/貶值、能源價格和工資增長的一個函數。如果貿易衝突升級為全面的貿易戰(不是我們預測的基本情況),英國央行很可能被迫推遲進一步加息。

2%通脹目標仍任重道遠,退出寬鬆遙不可及令日元疲軟

而此次首次參與會議的央行副行長若田部昌澄沒有太多置評,市場原本預計除片岡剛士以外他與委員會多數人持不同意見的可能性最大,如果他加入了委員片岡剛士一道指出現行政策的問題,則會增加委員會的鴿派傾向。

日本央行在措辭中刪除預計達成物價目標時間點。而在此前日本央行曾在1月份展望報告中稱,CPI升幅達到2%的時間可能是2019年前後,今天報告卻沒有出現這一表述,表明實現價格目標的勢頭持續但可能缺乏動力。這就意味著即使其他主要央行進一步邁向政策正常化,日本央行修改措辭凸顯出達到2%的目標需要更多時間。

同時北京時間4月27日7:30,日本公佈了一系列重要經濟資料包括3月全國失業率及4月東京CPI年率。具體來看,儘管失業率符合預期與前值持平錄得2.5%,但4月東京CPI卻不及預期明顯下滑,錄得同比上漲0.5%,低於預期的0.8%也低於前值1.0%。

此外,最能夠反應通脹真實狀況的東京核心CPI(剔除了食品和能源價格波動的影響)也不及0.5%的預測,錄得僅為0.3%,反應了東京通脹回升放緩。而產生這一因素的主要原因是在就業狀況沒有變化的情況下,工資增長仍然非常緩慢,這是日本政府所不願意看到的。

其它經濟指標好壞參半,3月未季調零售銷售年率較前值下滑0.5%,但3月未季調工業產出年率初值大幅高於前值1.6%錄得為2.2%,顯示出經濟狀況也沒有像過去那樣糟糕,而是在改善。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在週五的講話中表示,貿易保護主義是個大風險,實現CPI的目標的立場沒有改變,不提及時間框架是擔心再一次推遲,歐洲央行、美聯儲也推遲了預測時間。

不過依照目前通脹增長的速度來看,大概率在黑田東彥新任期直至2023年結束之前都很難達到2%的目標,料將會對日元進一步施壓。

通脹低迷澳聯儲維持利率不變,中美貿易陰雲未散令澳元難抬頭

2018年第一季度,澳洲的CPI上升0.4%,預估0.5%;同比升幅為1.9%,預估2%。這暗示澳洲聯儲可能維持利率不變。衡量核心CPI的指標--截尾均值環比上升0.5%,預估0.5%;同比上升1.9%,預估1.8%。

這些資料反映了澳洲聯儲主席洛威(Philip Lowe)的觀點,即通脹只會逐步向聯儲2%-3%目標區間的中點回歸,因為與大多發達經濟體一樣,澳洲的物價增幅疲弱。決策者依靠處於紀錄低位元的現金利率,以促進招聘並減少就業市場過剩情況。隨著時間推移,這應該會刺激工資增長並推升通脹。交易員預計,澳洲聯儲今年年底前僅有1/3的可能性會收緊政策。

澳洲核心通脹率已經連續九個季度低於澳洲聯儲2%-3%的長期目標,為史上最長持續時間。其面臨的一個主要逆風是工資增速。儘管澳洲就業增長,但工資增速已經放緩至歷史最低水準。這是發達國家普遍存在的一種不受歡迎的現象。因此,自2016年年中以來,澳洲聯儲一直將利率保持在1.5%的歷史低點,預計短期內不會發生任何變化。

澳大利亞聯邦銀行證券部門的分析師詹姆斯(Craig James)表示,澳洲聯儲不會很快調整利率。澳洲的通脹率仍然低迷,難以進入2%-3%的目標區間。

4月24日,澳洲聯儲助理主席肯特(Christopher Kent)表示,沒有必要過快加息。雖然下一次利率變動可能會上升,但肯特預計通脹和失業率的進展將是漸進的。肯特還在一次會議上駁斥了媒體的猜測,即在未來幾年內,澳洲將有4800億美元的利率抵押貸款到期,這與美國次貸危機類似.

利率期貨暗示,澳洲聯儲12月前的加息概率為30%。到明年6月為止,1.75%的利率還不能完全被消化。

德國商業銀行認為,通脹資料不太可能為澳大利亞央行短期內加息提供理由,且美中貿易戰爭對澳大利亞的經濟增長構成了巨大的阻力(幾年來的增長主要是由對外貿易推動的,而不是國內消費,尤其是來自中國),這都在使得澳元承壓。

波洛茲暗示高通脹不等於加息,加元走向仍需靜待下周資料

加拿大央行行長波洛茲在週二參加眾議院常設金融委員會會議時表示,對超過2%的通脹並不擔憂,高通脹不意味著會加息。

波洛茲表示,加拿大央行的通脹目標在1%到3%之間,即便現在通脹高於2%,也不會機械式地提高利率。

他進一步表示,他不想要的是人們花費整整一年的時間問他要做什麼,僅僅因為通脹似乎高於目標,他將每過一段時間就提醒人們,通脹目標有個範圍,高於2%沒關係,政策允許這麼做。

事實也的確如此,加拿大央行4月18日宣佈維持利率不變,隨後波洛茲在新聞發佈會上指出,預計加拿大經濟去年發展良好,還有更大的增長空間,因此利率可能需要維持在中性區間以下,直至各種經濟影響因素有效釋放。

目前需重點關注的是下周加拿大2月季調後國內生產總值(GDP),為美元兌加元能否向上突破1.30的關鍵,加元仍存在跑輸其他貨幣的空間,因相比諸如歐元、日元和英鎊等其他熱門做多選項而言,加元相對美元的回報率較低。

英國央行可能會調整貨幣政策,以穩定經濟增長。這或意味著卡尼並不看好英國經濟增長,進一步的政策調整或更為慎重。

FXStrsst分析師奇塔姆就表示,卡尼此前已經釋放出“耐心等待”加息時機的信號。在這個節骨眼上,英國經濟增長嚴重放緩的態勢幾乎澆滅了市場對英國五月加息的信心

而在此次不及預期的第一季度GDP年率資料公佈後,市場對英國央行5月加息的預期又再度下滑,目前已經下降至了37.7%(資料公佈前該概率為57.7%)。英國貨幣市場預計英國央行加息時間推遲至2018年12月。

丹斯克銀行分析師就預測,未來加息的時機和步伐僅僅是英鎊升值/貶值、能源價格和工資增長的一個函數。如果貿易衝突升級為全面的貿易戰(不是我們預測的基本情況),英國央行很可能被迫推遲進一步加息。

2%通脹目標仍任重道遠,退出寬鬆遙不可及令日元疲軟

而此次首次參與會議的央行副行長若田部昌澄沒有太多置評,市場原本預計除片岡剛士以外他與委員會多數人持不同意見的可能性最大,如果他加入了委員片岡剛士一道指出現行政策的問題,則會增加委員會的鴿派傾向。

日本央行在措辭中刪除預計達成物價目標時間點。而在此前日本央行曾在1月份展望報告中稱,CPI升幅達到2%的時間可能是2019年前後,今天報告卻沒有出現這一表述,表明實現價格目標的勢頭持續但可能缺乏動力。這就意味著即使其他主要央行進一步邁向政策正常化,日本央行修改措辭凸顯出達到2%的目標需要更多時間。

同時北京時間4月27日7:30,日本公佈了一系列重要經濟資料包括3月全國失業率及4月東京CPI年率。具體來看,儘管失業率符合預期與前值持平錄得2.5%,但4月東京CPI卻不及預期明顯下滑,錄得同比上漲0.5%,低於預期的0.8%也低於前值1.0%。

此外,最能夠反應通脹真實狀況的東京核心CPI(剔除了食品和能源價格波動的影響)也不及0.5%的預測,錄得僅為0.3%,反應了東京通脹回升放緩。而產生這一因素的主要原因是在就業狀況沒有變化的情況下,工資增長仍然非常緩慢,這是日本政府所不願意看到的。

其它經濟指標好壞參半,3月未季調零售銷售年率較前值下滑0.5%,但3月未季調工業產出年率初值大幅高於前值1.6%錄得為2.2%,顯示出經濟狀況也沒有像過去那樣糟糕,而是在改善。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在週五的講話中表示,貿易保護主義是個大風險,實現CPI的目標的立場沒有改變,不提及時間框架是擔心再一次推遲,歐洲央行、美聯儲也推遲了預測時間。

不過依照目前通脹增長的速度來看,大概率在黑田東彥新任期直至2023年結束之前都很難達到2%的目標,料將會對日元進一步施壓。

通脹低迷澳聯儲維持利率不變,中美貿易陰雲未散令澳元難抬頭

2018年第一季度,澳洲的CPI上升0.4%,預估0.5%;同比升幅為1.9%,預估2%。這暗示澳洲聯儲可能維持利率不變。衡量核心CPI的指標--截尾均值環比上升0.5%,預估0.5%;同比上升1.9%,預估1.8%。

這些資料反映了澳洲聯儲主席洛威(Philip Lowe)的觀點,即通脹只會逐步向聯儲2%-3%目標區間的中點回歸,因為與大多發達經濟體一樣,澳洲的物價增幅疲弱。決策者依靠處於紀錄低位元的現金利率,以促進招聘並減少就業市場過剩情況。隨著時間推移,這應該會刺激工資增長並推升通脹。交易員預計,澳洲聯儲今年年底前僅有1/3的可能性會收緊政策。

澳洲核心通脹率已經連續九個季度低於澳洲聯儲2%-3%的長期目標,為史上最長持續時間。其面臨的一個主要逆風是工資增速。儘管澳洲就業增長,但工資增速已經放緩至歷史最低水準。這是發達國家普遍存在的一種不受歡迎的現象。因此,自2016年年中以來,澳洲聯儲一直將利率保持在1.5%的歷史低點,預計短期內不會發生任何變化。

澳大利亞聯邦銀行證券部門的分析師詹姆斯(Craig James)表示,澳洲聯儲不會很快調整利率。澳洲的通脹率仍然低迷,難以進入2%-3%的目標區間。

4月24日,澳洲聯儲助理主席肯特(Christopher Kent)表示,沒有必要過快加息。雖然下一次利率變動可能會上升,但肯特預計通脹和失業率的進展將是漸進的。肯特還在一次會議上駁斥了媒體的猜測,即在未來幾年內,澳洲將有4800億美元的利率抵押貸款到期,這與美國次貸危機類似.

利率期貨暗示,澳洲聯儲12月前的加息概率為30%。到明年6月為止,1.75%的利率還不能完全被消化。

德國商業銀行認為,通脹資料不太可能為澳大利亞央行短期內加息提供理由,且美中貿易戰爭對澳大利亞的經濟增長構成了巨大的阻力(幾年來的增長主要是由對外貿易推動的,而不是國內消費,尤其是來自中國),這都在使得澳元承壓。

波洛茲暗示高通脹不等於加息,加元走向仍需靜待下周資料

加拿大央行行長波洛茲在週二參加眾議院常設金融委員會會議時表示,對超過2%的通脹並不擔憂,高通脹不意味著會加息。

波洛茲表示,加拿大央行的通脹目標在1%到3%之間,即便現在通脹高於2%,也不會機械式地提高利率。

他進一步表示,他不想要的是人們花費整整一年的時間問他要做什麼,僅僅因為通脹似乎高於目標,他將每過一段時間就提醒人們,通脹目標有個範圍,高於2%沒關係,政策允許這麼做。

事實也的確如此,加拿大央行4月18日宣佈維持利率不變,隨後波洛茲在新聞發佈會上指出,預計加拿大經濟去年發展良好,還有更大的增長空間,因此利率可能需要維持在中性區間以下,直至各種經濟影響因素有效釋放。

目前需重點關注的是下周加拿大2月季調後國內生產總值(GDP),為美元兌加元能否向上突破1.30的關鍵,加元仍存在跑輸其他貨幣的空間,因相比諸如歐元、日元和英鎊等其他熱門做多選項而言,加元相對美元的回報率較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