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原油周評:地緣因素主導油市,OPEC和美國角力加劇

本周原油總體呈現出震盪收窄的走勢。 隨著5月12日美國將會對維持伊朗核協議的立場作出表態, 同時德法兩國的領導人也與特朗普舉行了會晤, 意圖就維持核協議達成一致進行了商談, 市場對於伊朗核協議的最終走向存疑。

同時美油出口量的激增以及OPEC減產合規度創新高抵消了美油產量以及鑽井數續增的不利影響, 這進一步加劇了油市的多空分歧, 因而使得油價走勢收窄。

美油出口抵消美油產量續增利空影響, 美布兩油價差較大美油仍有上行空間

週六公佈的資料顯示, 貝克休斯石油鑽井數增加5口, 至825口, 續刷2015年3月以來的新高。

鑽井數的不斷增加使得美油產量不斷創新高, 最新的EIA資料顯示, 上周美國國內原油產量增加4.6萬桶至1058.6萬桶/日, 連續九周錄得增長。

花旗在4月25日的報告中指出, 美國石油產量飆升至前所未有的水準, 而OPEC繼續減產,

在這種情況下, 美國將在2019年取代沙特, 成為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國。

同時本周的EIA以及API均錄得原油庫存意外增加, 但是油價走勢總體比較平穩, 在小幅回落後便出現了持續性的反彈, 並收回了日內的跌幅。

對沖基金Again資本分析師表示, 儘管最新的EIA顯示美國的原油庫存和汽油庫存意外增加, 這使得市場看多油價的情緒有所回落, 但是結果對於油價而言是喜憂參半的。 原油和汽油庫存意外增加, 這對於油價肯定是利空的, 但是原油和汽油出口量增加抵消了這部分資料的影響。

最新的EIA資料顯示, 上周美國的平均原油出口量超過了230萬桶/日, 這是歷史的最高平均水準, 如果算上成品油的出口量, 截止4月20日當周美國原油出口量已經達到了創記錄的830萬桶/日。

市場人士表示布倫特和WTI之間的價差不斷的創新高也是導致美油出口增加的一個重要原因。 儘管原油市場是一個全球性的市場, 但是兩種原油反映了一些獨特的地質特徵。 WTI主要依靠的是美國葉岩油產量的不斷增加, 但是布倫特則是基於更加複雜的情況, 部分原因是OPEC減產協定, 同時也受到了全球強勁需求的推動。

幾個月前, 布倫特較之WTI僅僅只有兩美元的溢價, 目前兩種基準的原油價差已經擴大至6美元, 價格較低的美國原油更具有吸引力。 這意味著只要WTI和布倫特的價差保持在6至7美元, 那麼美油的出口量還會進一步的增加。

不過市場人士警告說, 隨著美油的出口增加,

導致美布兩油價差縮小, 美油出口量就會開始縮減, 不過在那之前, 美油價格仍有進一步上升的空間。

歐洲領導人遊說維持伊朗核協議成果有限, 避險因素依舊支撐油價

儘管早些時候美國總統特朗普和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將會很快在伊朗核協定上達成一項協定, 這使得市場對於美國制裁伊朗的擔憂有所緩解, 使得油價出現了一波回落。

但這波下跌走勢並沒有持續多久便出現了反彈, 德國商業銀行表示, 油價的上升主要是因為市場預期美國將會對伊朗實施新的制裁, 法國總統馬克龍很難說服特朗普維持當前的核協議, 這可能會導致伊朗原油供給的下降。

同時,繼法國總統馬克龍訪美後,德國總理默克爾也於當地時間4月27日訪問該國。但與馬克龍的三天國事訪問不同,默克爾獲得連任後的首次訪美是短暫的工作訪問,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單獨會談時間僅有20分鐘。

而此次低調的訪問後,德美兩國的分歧依然未決。期間特朗普並沒有承諾延長對歐盟的鋼鋁關稅豁免,也沒有對是否退出伊核協議表態;他反而抱怨美德貿易不平衡,以及北約各國在國防上花錢太少。這意味著伊朗核協議問題的解決沒有實質性的進展。

三菱日聯金融集團研究主管兼策略師Ehsan Khoman表示,特朗普的鷹派顧問圈——包括國務卿提名人選蓬佩奧以及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可能會推動美國對伊朗實施新的制裁。

他進一步表示說,如果制裁重新落實到位,他認為至少有25萬桶/日至35萬桶/日的原油供給將面臨中斷的風險。

此外委內瑞拉產量也對支撐油價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德國商業銀行表示,由於委內瑞拉產量的中斷以及減產協議的實施,原油市場已經十分的緊俏,任何供應的減少對於油市的影響而言都是巨大的。

委內瑞拉的原油產量已經自2016年初的250萬桶/日下降至了目前的150萬桶/日附近,這是由於該國不斷加重的政治經濟危機所導致的。隨著近期委內瑞拉國內環境的進一步惡化以及美國可能進行的制裁,該國的產量預計還將進一步下降,這將導致市場的擔憂情緒進一步回升進而推升油價。

原油需求高居不下,供應趨緊會續推油價高升

委內瑞拉的石油產量大幅下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迫在眉睫,在全球經濟復蘇的背景下,市場指標都指向供應趨緊,尤其是在全球最大的原油消費地區——亞洲。

美國投資銀行傑弗瑞集團表示,中東的緊張局勢在油價走強上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但是收緊的實體市場才是最為關鍵的因素。

資料顯示,到四月底中國將有可能每天採購超900萬桶原油,創歷史最高水準,這一進口量佔據了全球消費的10%,同時也超過了亞洲總體需求的三分之一, 如果按照75美元/桶的價格計算,這意味著每天將花費中國超過200億美元的費用。

能源資訊公司伍德·麥肯茲分析師蘇雷斯·斯瓦蘭丹表示,他認為今年中國的原油需求將增加37萬桶/日至1278萬桶/日。

國際能源署也預測今年的原油平均需求量將會增加150萬桶/日,同時指出4月份亞洲的原油進口量也創出了新高。

隨著美國駕車高峰期的來臨,美國通常成為產品市場的重要驅動力。2018年美國的原油需求開局良好,2018年汽油和柴油原油產量上升至100萬桶/日。為22年最高紀錄水準,二月和三月的資料仍將進一步支援這一趨勢。此外,宏觀的經濟指標,住宅供熱燃料需求增加,美國國內貨運量的增加(同比增加12%),都將會促進對於原油需求的增加。而在市場供應趨緊的情況下,油價上漲的趨勢也將更為明顯。

原油投資依然旺盛,投資巨頭看漲油價

最近一年多的時間內,投資原油的資金正在以最快的步伐湧入對沖基金。

隨著油價攀升至逾三年的高點,大宗商品基金已經恢復了去年所遭受的資金外流。同時如果油價走勢和Westbeck資本管理公司和大宗商品世界資本這樣的公司預測一致的話,那麼WTI油價將會從目前的每桶68美元左右上漲至80美元上方,這將導致更多的資金湧入。

資料提供商eVestment的全球研究主管彼得勞雷利表示 這些基金表示市場的波動性是可取的,在2018年還將看到資金的湧入。

eVestment資料顯示,2018年1月至3月,投資者已經向這些基於大宗商品的基金投入了30億美元,創下了自2016年第三季度以來的最高水準。

世界銀行在其大宗商品市場4月展望中表示,油價今年預計將上漲至平均65美元/桶,超過2017年的平均53美元/桶,這主要是強勁的消費需求以及OPEC持續減產的努力。

世界銀行目前預測能源大宗商品,包括原油、天然氣以及煤炭的價格較之2017年將會跳增20%,而2017年10月世界銀行給出的預測是增長16%

麥格理集團將2018年布倫特原油預期上調15美元/桶至70美元/桶。

美銀美林則預計布倫特原油價格本季度將超過80美元/桶。

OPEC減產合規度創新高,未來或維持合作以推升油價

3月份OPEC產油國和其他產油國自願產量調整的合規程度達到了減產協定簽署以來的最高水準。

上週五(4月20日)OPEC和非OPEC聯合部長級監督委員會在沙特吉達舉行了第八次會議。會議報告顯示,3月份減產協定的合規度達到了149%,這是迄今為止的最高水準。鑒於減產協定對於全球油市深遠的影響,聯合部長級監督委員會決定進一步加強合作。

阿曼油長魯姆希表示,通過減產協議還沒有達到供需平衡的目的。

國際能源署最新的資料顯示,全球的原油庫存已經下降至了3000萬桶左右,同時該機構還表示OPEC已經實現了其供需平衡的目標。但是魯姆希表示,依然認為這個目標沒有完成,這依然是一項進行中的工作。

魯姆希表示,他將依然專注於油市的供給平衡,但是他不相信油市已經陷入了供應不足,目前充其量只能算基本平衡或接近平衡,甚至有一點供過於求。

OPEC現任主席馬茲魯伊也表示,多虧了產油國達成了減產協定,目前油市的狀況好很多了。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工作需要去做才能真正實現油市的平衡。

下一次聯合部長級監督委員會會議將在6月21日於奧地利維也納的OPEC秘書處舉行,屆時將會對減產的合作內容做進一步的商談。

4小時圖上,美油已經是個明顯的震盪收窄的走勢,但是同時也正在形成一個頭肩頂的形態,如果週一能夠進一步走高並收至下降趨勢線上方,預計油價大概率會沿著上升趨勢線上行,並逐漸形成右肩,那麼油價大概率有機會試探70美元一線。

如果跌穿了上升趨勢線意味著近期上行的走勢有所走緩,短時間將承壓於上升趨勢線下方。

同時,繼法國總統馬克龍訪美後,德國總理默克爾也於當地時間4月27日訪問該國。但與馬克龍的三天國事訪問不同,默克爾獲得連任後的首次訪美是短暫的工作訪問,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單獨會談時間僅有20分鐘。

而此次低調的訪問後,德美兩國的分歧依然未決。期間特朗普並沒有承諾延長對歐盟的鋼鋁關稅豁免,也沒有對是否退出伊核協議表態;他反而抱怨美德貿易不平衡,以及北約各國在國防上花錢太少。這意味著伊朗核協議問題的解決沒有實質性的進展。

三菱日聯金融集團研究主管兼策略師Ehsan Khoman表示,特朗普的鷹派顧問圈——包括國務卿提名人選蓬佩奧以及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可能會推動美國對伊朗實施新的制裁。

他進一步表示說,如果制裁重新落實到位,他認為至少有25萬桶/日至35萬桶/日的原油供給將面臨中斷的風險。

此外委內瑞拉產量也對支撐油價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德國商業銀行表示,由於委內瑞拉產量的中斷以及減產協議的實施,原油市場已經十分的緊俏,任何供應的減少對於油市的影響而言都是巨大的。

委內瑞拉的原油產量已經自2016年初的250萬桶/日下降至了目前的150萬桶/日附近,這是由於該國不斷加重的政治經濟危機所導致的。隨著近期委內瑞拉國內環境的進一步惡化以及美國可能進行的制裁,該國的產量預計還將進一步下降,這將導致市場的擔憂情緒進一步回升進而推升油價。

原油需求高居不下,供應趨緊會續推油價高升

委內瑞拉的石油產量大幅下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迫在眉睫,在全球經濟復蘇的背景下,市場指標都指向供應趨緊,尤其是在全球最大的原油消費地區——亞洲。

美國投資銀行傑弗瑞集團表示,中東的緊張局勢在油價走強上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但是收緊的實體市場才是最為關鍵的因素。

資料顯示,到四月底中國將有可能每天採購超900萬桶原油,創歷史最高水準,這一進口量佔據了全球消費的10%,同時也超過了亞洲總體需求的三分之一, 如果按照75美元/桶的價格計算,這意味著每天將花費中國超過200億美元的費用。

能源資訊公司伍德·麥肯茲分析師蘇雷斯·斯瓦蘭丹表示,他認為今年中國的原油需求將增加37萬桶/日至1278萬桶/日。

國際能源署也預測今年的原油平均需求量將會增加150萬桶/日,同時指出4月份亞洲的原油進口量也創出了新高。

隨著美國駕車高峰期的來臨,美國通常成為產品市場的重要驅動力。2018年美國的原油需求開局良好,2018年汽油和柴油原油產量上升至100萬桶/日。為22年最高紀錄水準,二月和三月的資料仍將進一步支援這一趨勢。此外,宏觀的經濟指標,住宅供熱燃料需求增加,美國國內貨運量的增加(同比增加12%),都將會促進對於原油需求的增加。而在市場供應趨緊的情況下,油價上漲的趨勢也將更為明顯。

原油投資依然旺盛,投資巨頭看漲油價

最近一年多的時間內,投資原油的資金正在以最快的步伐湧入對沖基金。

隨著油價攀升至逾三年的高點,大宗商品基金已經恢復了去年所遭受的資金外流。同時如果油價走勢和Westbeck資本管理公司和大宗商品世界資本這樣的公司預測一致的話,那麼WTI油價將會從目前的每桶68美元左右上漲至80美元上方,這將導致更多的資金湧入。

資料提供商eVestment的全球研究主管彼得勞雷利表示 這些基金表示市場的波動性是可取的,在2018年還將看到資金的湧入。

eVestment資料顯示,2018年1月至3月,投資者已經向這些基於大宗商品的基金投入了30億美元,創下了自2016年第三季度以來的最高水準。

世界銀行在其大宗商品市場4月展望中表示,油價今年預計將上漲至平均65美元/桶,超過2017年的平均53美元/桶,這主要是強勁的消費需求以及OPEC持續減產的努力。

世界銀行目前預測能源大宗商品,包括原油、天然氣以及煤炭的價格較之2017年將會跳增20%,而2017年10月世界銀行給出的預測是增長16%

麥格理集團將2018年布倫特原油預期上調15美元/桶至70美元/桶。

美銀美林則預計布倫特原油價格本季度將超過80美元/桶。

OPEC減產合規度創新高,未來或維持合作以推升油價

3月份OPEC產油國和其他產油國自願產量調整的合規程度達到了減產協定簽署以來的最高水準。

上週五(4月20日)OPEC和非OPEC聯合部長級監督委員會在沙特吉達舉行了第八次會議。會議報告顯示,3月份減產協定的合規度達到了149%,這是迄今為止的最高水準。鑒於減產協定對於全球油市深遠的影響,聯合部長級監督委員會決定進一步加強合作。

阿曼油長魯姆希表示,通過減產協議還沒有達到供需平衡的目的。

國際能源署最新的資料顯示,全球的原油庫存已經下降至了3000萬桶左右,同時該機構還表示OPEC已經實現了其供需平衡的目標。但是魯姆希表示,依然認為這個目標沒有完成,這依然是一項進行中的工作。

魯姆希表示,他將依然專注於油市的供給平衡,但是他不相信油市已經陷入了供應不足,目前充其量只能算基本平衡或接近平衡,甚至有一點供過於求。

OPEC現任主席馬茲魯伊也表示,多虧了產油國達成了減產協定,目前油市的狀況好很多了。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工作需要去做才能真正實現油市的平衡。

下一次聯合部長級監督委員會會議將在6月21日於奧地利維也納的OPEC秘書處舉行,屆時將會對減產的合作內容做進一步的商談。

4小時圖上,美油已經是個明顯的震盪收窄的走勢,但是同時也正在形成一個頭肩頂的形態,如果週一能夠進一步走高並收至下降趨勢線上方,預計油價大概率會沿著上升趨勢線上行,並逐漸形成右肩,那麼油價大概率有機會試探70美元一線。

如果跌穿了上升趨勢線意味著近期上行的走勢有所走緩,短時間將承壓於上升趨勢線下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