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乾隆皇帝給尼姑庵的上聯:鐘聲磬聲鼓聲,聲聲自在,請接下聯?

對聯是中華民俗文化的瑰寶, 歷史悠久, 流傳廣泛, 應用普遍, 不管是皇宮大殿、名勝古跡、寺廟道觀、亭臺樓閣、酒館茶館都有歷代的經典對聯傳世。 現代社會, 對聯也非常盛行, 比如春節, 家家戶戶都會張貼對聯, 在比如結婚、喪失都必須貼對聯, 對聯其實是人們都某種願望的寄託, 是都情感的一種文字表達, 是中國漢語文化的精髓。

古代, 特別是清朝時, 科舉殿試往往以智慧口聯取士, 通常是考官出下聯, 考生對下聯, 使得從朝廷到老百姓都很喜歡對聯, 全民對對聯。

一次乾隆皇帝和紀曉嵐到一佛堂,

太師便向皇帝請求賜一副對聯, 懸掛於佛堂之上, 乾隆知道紀曉嵐乃當時的大才子, 紀曉嵐的口聯名滿天下, 所以就讓紀曉嵐出一個對聯, 紀曉嵐愛開玩笑, 當場寫了一副對聯。

上聯:一筆直通

下聯:兩扇敞開

尼姑們看來也是老司機, 無一例外, 譁然生怒, 大臣們也忍俊不禁, 乾隆責怪紀曉嵐, 此地乃佛堂, 玩笑開過了, 這時, 紀曉嵐不慌不忙, 在原來的上聯和下聯後面個加了3個字。

上聯:一筆直通西天路;

下聯:兩扇敞開大千門。

尼姑馬上轉怒為喜, 大家都對紀曉嵐的才華佩服的五體投地。

當時乾隆皇帝也賜了一副對聯, 上聯為:“鐘聲磬聲鼓聲, 聲聲自在”, 至於下聯, 大家發揮一下, 看看誰對的最妙。

上聯:鐘聲磬聲鼓聲, 聲聲自在

鐘聲磬聲鼓聲, 聲聲自在

歡迎分享你的下聯, 大家共同品評賞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