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地戲文化」這些都是屯堡地戲面具上的密碼 點擊解密

提到【屯堡】

我相信很多人和小編一樣

第一個就想到了【屯堡地戲】

地戲面具那麼多

今天就跟著小編來解讀

【地戲面具符號】

符號一:雲彩

每個地戲面具上都有各種不同的雲彩, 儘管經過不同民間儺匠的表現手法, 有的匠人直接雕制、有的匠人用顏色勾畫, 但是不管怎麼樣, 其中的涵義不變, 表達的是面具代表的忠烈們已經成仙。

結合“跳神”祭祀儀式來看, 雲是古代人物神的象徵。 在地戲演出前開箱儀式的時候, 神頭焚香禱告:“三炷青香人爐焚, 驚動天空老神靈;今日好時要開箱, 要請大神大將來紮營。 ”神靈下凡, 必駕雲前往, 這是人們的想像思維, 是屯堡人對神的理解, 也是對神靈的精神寄託和美好希望。 那些忠肝義膽的英雄, 當時是災難人民的守護者, 如今已是屯堡人心靈上認可的正神, 是驅逐不祥的使者, 也是健康太平的守護者。

符號二:鏡子

鏡子, 屯堡人也叫鏡片, 即照妖鏡, 是辟邪驅邪的意思。 古代小說或傳說裡能照出妖魔鬼怪原形的寶鏡。 地戲面具上安裝的一個個小鏡片, 它所威震的不單單是人民所不能理解的妖魔鬼怪, 而是一切不好的事物, 如病魔、歪風邪氣等, 當一切不好的事物來到,

將通過鏡子把一切反射回去。

在中國四大名著中之一的《西遊記》中, 就有不少對照妖鏡描寫的筆墨, 第五十八回真假美猴王:“(玉帝)宣托塔李天王, 教把照妖鏡來照這廝誰真誰假, 教他假滅真存...”阮章競《漳河水》中:“人民就是個照妖鏡, 千手萬掌也蓋不住。 ”而且西方神話中也有類似照妖鏡的魔鏡。

臉子雕好後, 都要用雄雞, 把雞冠弄破流出鮮血點撒在面具上, 同時把一些精神寄託諺語附在面具代表的神靈上, “仔雞仔雞, 此雞不是非凡雞;頭戴紅冠子, 身穿五色衣。 白天你在昆侖山上叫, 任就在凡人籠內歇;今日落在弟子手, 拿你作個開光雞...”從此面具就神靈附體, 不再是一個工藝品, 而是一個神靈的化身, 一切被人們所不能接受的事物將通過鏡子抵禦。

符號三:動物

在地戲面具上, 常見的有龍、鳳、老虎、大鵬鳥、蝙蝠等動物。

龍是一種神異動物, 是地戲面具上的一個共性, 除了配角幾乎每個面具上都有雕刻不同形態的龍。 主要具有蝦眼、鹿角、牛嘴、狗鼻、鯰須、獅鬃、蛇尾、魚鱗、鷹爪等九種部分合而為一的形象。

華夏民族的先祖炎帝、黃帝, 傳說中和龍都有密切的關係, “黃帝龍軒轅氏龍圖出河”(《竹書記年》), 相傳炎帝為其母感應“神龍首”而生, 死後化為赤龍, 因而中國人自稱為“龍的傳人”。

自然界中無鳳凰這種鳥, 我們只能從古代的有關典籍中領略鳳凰的形象美姿, 如《爾雅》郭璞注:“雞頭、蛇頸、燕頷、龜背、魚尾、五彩色, 高六尺許。 ”

在屯堡人的意念中, 龍是天子(王者)的象徵, 演繹地戲也是在寄望屯堡男兒成為龍中之龍, 女孩子成為人中之秀, 造福地方的同時能夠光宗耀祖, 因此男性人物面具上特別是武將都刻有各式各樣的龍騰圖案, 同時也借助龍鳳的神奇來降服不好的惡氣, 驅趕病魔。

老虎是一種很兇猛的動物, 人人皆知,在地戲面具上,有很多都刻有不同的老虎或者虎頭。比如地戲《三國》中的呂布、起雲,《四馬投唐》中的羅成,《楊家將》中的楊六郎等,這些人物面具上的老虎或者虎頭,不是民間藝人私自附加上去的,而是屯堡人解讀中國歷史和歷史人物的一種方式。

小故事

地戲《嶽傳》中的嶽飛,他的面具上刻有一個大鵬鳥,原來,他本是如來佛祖身邊的神鳥,因為在一次盛會上,四大菩薩、八大金剛、五百羅漢、三千偈諦、比丘尼、優婆夷、優婆塞,共諸天護法聖眾,齊聽講說妙法真經。正說得天花亂墜、寶雨繽紛之際,有一位星官(女士蝠),在蓮台之下聽講,一時忍不住撒出一個臭屁來。我佛原是個大慈大悲之主,毫不在意。不道惱了佛頂上頭一位護法神祗,名為大鵬金翅明王,眼射金光,背呈祥瑞。那女士蝠污穢不潔,不覺大怒,展開雙翅飛向女士蝠頭上,一口就啄死了。後投胎在下界王門為女,後來嫁與秦檜為妻,強害忠良,以報昨日之仇。

符號四:花臉

花臉,主要表明性格、品質或相貌不同於一般,地戲中主要指的是男性。這類人物按性格來說有正直、剛毅、勇猛、威壯、粗獷、魯莽、狡詐、殘暴、愚蠻等;這些人物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可以說是形形色色的人物。這些人物的性格、品質或相貌特徵,是藉以特定的臉譜來表示的。根據人物性格、品質、相貌的不同,和紅、黑、白、黃、紫、綠、監等顏色,按固定的圖案,進行面部化妝。這種面部化妝,稱作“彩畫”。

臉譜不僅只是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而且也是表示對人物褒貶的手段。比如紅臉大多是表現忠誠正義的人物,如關羽、 楊龍、伍雲召;黑臉大多是表現正直、勇敢或魯莽的人物,如張飛、楊玉成和尉遲恭;白臉大多是英俊瀟灑,如馬超,還有是女將人物;紫臉大多是表現沉勇果敢的人物,黃臉大多是表現性格殘暴的人物,如曹操;藍臉大多是表現勇猛頑強的人物,如單雄信,麻叔謀。

在屯堡人跳神所用的面具中,花臉面具上畫的往往都多表現鳳凰、蝙蝠、喜鵲等與喜事和幸福相連的各種動物。地戲《三國》中曹操這一角色,在人們的意念中,雖然他是軍事家、文學家、詩人,但由於他畢竟屬於反面角色,因此在刻畫的時候把它做成一個花臉,但其過人之處也是一般常人所不能及,故而在其臉部畫了一隻蝙蝠。

符號五:文字

不同時期不同藝人製作的地戲面具,包括以前保留下來的老面具、解放後重新雕制的以及近期製作的,不管是什麼年代的作品,也不管是哪出戲的人物他們都具有一定的共性,比如面具上的文字。

每個地戲臉子上都有不同的“豐”字,由於沒有記載,民間藝人(演員、民間雕匠)更多的是知道鏡子的作用,而不知道“豐”字背後的含義內涵,就算有人問到這面具上形形色色的“豐”字,也只能說是祖輩所教。其實,這是隱藏在面具裡密碼,能夠詮釋屯堡人跳地戲的根本目的。“臉子”就是神靈的化身,演員戴上面具那就是神不是人了,為了祈求神靈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這是正月裡跳地戲的主要目的之一。秋收,為了感謝神靈的守護,又舉行慶豐收的儀式。

總的來說,面具上的每一種顏色除了劇本的作用,應當說是屯堡人對中國古文化口頭傳承演變的詮釋,是認知和瞭解中國民族、民俗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也是我們解密屯堡的一個切入點。

參考資料:《地戲和地戲面具》 《安順地戲面具文化符號的原始意義》秦忠發著 、《安順地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人人皆知,在地戲面具上,有很多都刻有不同的老虎或者虎頭。比如地戲《三國》中的呂布、起雲,《四馬投唐》中的羅成,《楊家將》中的楊六郎等,這些人物面具上的老虎或者虎頭,不是民間藝人私自附加上去的,而是屯堡人解讀中國歷史和歷史人物的一種方式。

小故事

地戲《嶽傳》中的嶽飛,他的面具上刻有一個大鵬鳥,原來,他本是如來佛祖身邊的神鳥,因為在一次盛會上,四大菩薩、八大金剛、五百羅漢、三千偈諦、比丘尼、優婆夷、優婆塞,共諸天護法聖眾,齊聽講說妙法真經。正說得天花亂墜、寶雨繽紛之際,有一位星官(女士蝠),在蓮台之下聽講,一時忍不住撒出一個臭屁來。我佛原是個大慈大悲之主,毫不在意。不道惱了佛頂上頭一位護法神祗,名為大鵬金翅明王,眼射金光,背呈祥瑞。那女士蝠污穢不潔,不覺大怒,展開雙翅飛向女士蝠頭上,一口就啄死了。後投胎在下界王門為女,後來嫁與秦檜為妻,強害忠良,以報昨日之仇。

符號四:花臉

花臉,主要表明性格、品質或相貌不同於一般,地戲中主要指的是男性。這類人物按性格來說有正直、剛毅、勇猛、威壯、粗獷、魯莽、狡詐、殘暴、愚蠻等;這些人物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可以說是形形色色的人物。這些人物的性格、品質或相貌特徵,是藉以特定的臉譜來表示的。根據人物性格、品質、相貌的不同,和紅、黑、白、黃、紫、綠、監等顏色,按固定的圖案,進行面部化妝。這種面部化妝,稱作“彩畫”。

臉譜不僅只是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而且也是表示對人物褒貶的手段。比如紅臉大多是表現忠誠正義的人物,如關羽、 楊龍、伍雲召;黑臉大多是表現正直、勇敢或魯莽的人物,如張飛、楊玉成和尉遲恭;白臉大多是英俊瀟灑,如馬超,還有是女將人物;紫臉大多是表現沉勇果敢的人物,黃臉大多是表現性格殘暴的人物,如曹操;藍臉大多是表現勇猛頑強的人物,如單雄信,麻叔謀。

在屯堡人跳神所用的面具中,花臉面具上畫的往往都多表現鳳凰、蝙蝠、喜鵲等與喜事和幸福相連的各種動物。地戲《三國》中曹操這一角色,在人們的意念中,雖然他是軍事家、文學家、詩人,但由於他畢竟屬於反面角色,因此在刻畫的時候把它做成一個花臉,但其過人之處也是一般常人所不能及,故而在其臉部畫了一隻蝙蝠。

符號五:文字

不同時期不同藝人製作的地戲面具,包括以前保留下來的老面具、解放後重新雕制的以及近期製作的,不管是什麼年代的作品,也不管是哪出戲的人物他們都具有一定的共性,比如面具上的文字。

每個地戲臉子上都有不同的“豐”字,由於沒有記載,民間藝人(演員、民間雕匠)更多的是知道鏡子的作用,而不知道“豐”字背後的含義內涵,就算有人問到這面具上形形色色的“豐”字,也只能說是祖輩所教。其實,這是隱藏在面具裡密碼,能夠詮釋屯堡人跳地戲的根本目的。“臉子”就是神靈的化身,演員戴上面具那就是神不是人了,為了祈求神靈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這是正月裡跳地戲的主要目的之一。秋收,為了感謝神靈的守護,又舉行慶豐收的儀式。

總的來說,面具上的每一種顏色除了劇本的作用,應當說是屯堡人對中國古文化口頭傳承演變的詮釋,是認知和瞭解中國民族、民俗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也是我們解密屯堡的一個切入點。

參考資料:《地戲和地戲面具》 《安順地戲面具文化符號的原始意義》秦忠發著 、《安順地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