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格力不分紅引發的慘案?

4月25日晚, 格力電器(000651)公佈2017年度業績:去年格力電器實現營收1482.86億元, 同比增長36.9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224.01億元, 同比增長44.87%。 但是, 格力這次沒有分紅的打算, 這也是2007年以來, 格力電器首次沒分紅。

當晚, 社交媒體已經炸了, 大家翻出前年董明珠與機構交惡的舊事:2016年10月為收購珠海銀隆而舉行的臨時股東大會上, 格力電器董明珠因為收購銀隆一事備受股東爭議, 而在現場大動肝火, “我5年不給你們分紅, 你們又能把我怎麼樣?”

如今董明珠言出必行, 股東們自然紛紛用腳投票表示對格力這一決定的不滿。

4月26日, 格力開盤直奔跌停, 半個小時成交近84億元, 全天成交171.2億元, 收盤45.58元, 跌近9%。

收盤後的資料顯示, 深股通淨賣出23.5億格力電器。 境外投資者是如此看重分紅, 董明珠竟然來一句“不分紅”, 導致格力200億市值沒了。 而且, 整個藍籌股板塊也跟著遭殃, 週四50指數下跌1.37%, 滬深300指數下跌1.91%。

資料顯示, 自1996年上市以來, 格力電器共分紅19次(只有2006年沒有分紅), 累計分紅417.92億元, 分紅率40.96%。 2016年, 格力電器更是派發了高達108.28億元的現金紅包。 如今, 格力報表沒有作假, 業績沒有不兌現, 就是沒有分紅嘛, 已經被diss成這樣, 有人打抱不平。

然而, 市場並不買帳。 因為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格力努力“業態相關多元化”, 不是活生生地把一個價投股變成一個題材股嗎?而且是什麼熱門追什麼,

手機、智慧裝備、智慧家居、新能源電池、積體電路......格力還能沿用以外的估值模式嗎?

而且, 董明珠如此硬氣, 這是不是內部人控制的國企風格?不免讓人聯想到萬科。

4月, 萬科獨董劉姝威連續發文炮轟寶能與華潤置地。 還給證監會及劉主席寫了一封公開信, 大意是, 钜盛華通過七個資管計畫持有萬科6.89%的股份, 這些資管早到期了, 钜盛華遲遲不予清盤, 這樣做違規, 請證監會及劉主席主持公道。

劉姝威的所作所為, 是不是跨出了獨董的邊界, 備受爭議。 但是, 萬科股價就因為他的炮轟, 在4月跌了接近15%, 週四創2018年新低, 收報28.50元, 接近年線位置。

格力不分紅, 事件也可以很嚴重。 因為機構和董明珠交惡之後, 股價就會失去主心骨,

遲早要淪為散戶股票。 歷史上也有幾個類似股票, 一旦發生上市公司管理層有負機構投資者行為之後, 股價很難再走好, 而且是中長期不走好。

週五是4月最後一個交易日, 五一雖然只休三天, 但是中國股市歷來在假期前要到最後一天才拋壓減輕, 小反彈還是可能的。

大盤的話, 1月29日的3587點, 到4月25日是55天, 到本週四13周, 這兩個數字都是斐波那契數列數字。 5月的大事, 是公佈納入MSCI指數的A股名單, 如果價值投資概念股因為格力不分紅砸個坑, 再啟動的話, 那麼紅5月是可能的。 50指數連續三個月收陰, 但是陰線實體在減小, 相信就是在為MSCI做準備。

但是, 我們也要防一手, 萬一MSCI都刺激不起藍籌股的行情, 就是說價值投資者都境外資金進來接棒也沒信心,

50指數在4月16日跌穿年線至今都未收復, 後市恐怕要橫一段時間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