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青海將建成全球最大光伏“藍色海洋”

每小時能發電100萬千瓦, 是什麼概念?這個量足以讓一家星級酒店用上一年。 “未來, 咱們眼前這片‘藍色海洋’將成為全球單體最大的水光風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範工程, 每小時發電量達100萬千瓦, 實現太陽能資源高效利用。 ”4月24日, 中電投黃河水電公司新能源系統集成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輝指著一片光伏板說。

這片“藍色海洋”, 是位於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光伏產業園內的水光風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範工程。 為了減少天氣變化對光伏電站發電的影響, 提高光伏發電電能的品質, 從而獲得穩定可靠的電源, 黃河水電公司探索出了目前全球運行最大的“水光互補”專案——共和縣塔拉灘850兆瓦龍羊峽水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 創造性提出了將光伏電站作為“虛擬水電”機組的概念, 這在世界範圍內是首創, 項目成果處於國際領先水準。 目前, 負責專案建設的黃河水電新能源系統集成工程有限公司組織數千名施工人員加班加點,

確保在6月30日前完成水光風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範專案工程1000兆瓦光伏專案。

水光風怎麼互補?李輝介紹, 這一專案通過風電、光電、水電互補運行, 聯合調度, 充分利用調節性能對光伏發電及風力發電作為補償, 消弱了新能源發電的隨機性。 以新能源發電完成調度發電任務的同時, 在水電站水庫蓄水, 相當於一個無損蓄能的過程, 在電網需要的時候再以蓄的水發電, 更好地滿足了電網負荷時段的需求。

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底, 我省太陽能發電量達到113億千瓦·時, 居全國第一;集中式光伏電站裝機容量791萬千瓦, 居全國第二, 青海光伏產業正在領跑全國,

甚至全球。 而作為太陽能光伏發電領軍企業, 黃河水電公司發電量占全省用電量的65%, 其中青海省清潔能源發電量占全省用電量的60%, 為青海省提供著源源不斷的綠色電能, 已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最大的光伏電站運營商, 使青海的光伏電站建設和運營走到了世界前列。

來源|西海都市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