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貝因美巨虧超10億“披星戴帽”,要自救仍面臨三大難題

4月25日晚間, 國產奶粉品牌巨頭貝因美披露了2017年年報, 營收26.6億元, 同比下降3.7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10.57億元, 同比下降35.4%。 上年同期虧損7.8億元。

貝因美同時發佈公告稱, 公司股票於4月26日停牌一天, 4月27日起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 股票簡稱由“貝因美”變更為“*ST因美”。

近年來, 貝因美高層頻繁變更, 去年出售資產遭董事反對。 無奈之下, 貝因美創始人謝宏宣告複出。

面對高達超10億的淨利潤虧損, 貝因美要想扭虧為盈難度不小。 “貝因美此前最大的困難就是沒有正視自己在管理上的錯誤, 反而將其歸咎於其他問題, 謝宏回歸也不一定就是靈丹妙藥, 因為他也是導致貝因美業績虧損的成員之一。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

1

連年虧損

對於業績虧損, 貝因美歸結為, 2017年配方註冊制落定以及2018年起正式實施, 市場競爭的白熱化導致行業普遍競相殺價甩貨,

公司整體銷售未達預期, 同時市場投入費用門檻提高, 嚴重影響利潤實現, 經營業績出現較大虧損。

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表示, 貝因美虧損是由內外部因素所致。 他表示, 從管道端、消費端來看, 儘管外部管道以及消費端受到一定影響, 但貝因美業績虧損內部原因更多, 扭虧要從公司內部解決, 內部問題不解決, 外部因素很難去克服。

貝因美並非第一年虧損, 配方制實施和市場競爭激烈是業績波動原因之一, 但這些原因對於乳企來說, 都同樣存在。 其他國產乳企品牌並沒有遭遇貝因美所碰到的情況。 比如君樂寶2017銷售收入增至102億元;飛鶴奶粉2017年高端產品銷售增長超過200%, 整體銷售增長超過60%,

銷售額超過70億元。

“貝因美還是應該多從自身經營管理中尋找問題根源。 ”沈萌表示。

在乳業專家宋亮看來, “貝因美終端形象並不比伊利、飛鶴奶粉差, 主要問題是管道信心不足, 目前貝因美市場終端恢復較為緩慢, 需加強對管道信心的恢復。 ”

自2016年底以來, 貝因美副董事長、副總經理(財務總監)、董事等諸多高層都離職了。 從2011年謝宏辭職到2014年, 貝因美一共經歷了朱德宇、黃小強、王振泰3位一把手。

自2014年開始, 貝因美業績開始出現大幅下滑;2014-2017年, 公司營收持續下滑, 分別為2014年的50.49億元、2015年的45.34億元、2016年的27.64億元、2017年的26.60億元。

從具體業務來看, 2017年貝因美奶粉類業務營收25億元, 同比上升61.64%, 淨利9.63億元, 同比下滑4.04%。 米粉類業務營收6765萬元, 同比上漲2.02%。

但貝因美米粉庫存量較上年期末增加68.96%, 主要受市場整體需求下滑影響所致。

在朱丹蓬看來, 貝因美創始人謝宏複出對內部管理、管道能起到恢復信心的作用, 在執行方面還需看如何落地。

2

扭虧有三難題

2017年貝因美為了保殼竭盡全力, 賣房、出售子公司、政府補助……依然沒能挽救虧損。

在陷入業績虧損的同時, 今年以來貝因美一度陷入困頓中。

1月22日, 貝因美發佈了一則公告, 稱其出售全資子公司豆逗工廠的議案被董事會否決。 公告稱, 在子公司出售的時機與估值上, 多位董事給出了不同的意見。 3位獨立董事中, 劉曉松明確投出了反對票, 史惠祥、周亞力棄權;副董事長、第三大股東代表何曉華, 以及代表第二大股東的兩位董事也投了反對票。

不過, 在3月13日, 貝因美公告稱, 1.66億元出售全資子公司“杭州豆逗”獲得通過。

貝因美二股東、全球最大乳製品企業恒天然集團此前宣佈, 執掌恒天然長達7年的現任首席執行官施牧德將於今年晚些時候離職。 對於施牧德的離任, 外界猜測稱或與其在任期間, 主導投資貝因美公司有關。

種種跡象表明, 雙方關係陷入僵局已是不爭的事實。 在此前貝因美發佈的公司業績預告中, 恒天然任命的董事蒲里安和朱曉靜也投了“反對票”, 對2017年業績預測持保留意見。

決策層動盪不安, 多項決議被多位董事給出了保留意見, 退居幕後多年的創始人謝宏出山, 接任貝因美集團總裁一職。

謝宏能否帶領貝因美走出泥潭, 把貝因美從連年虧損的邊緣拉回來?

早在2011年7月,時任貝因美董事長的謝宏因個人健康原因辭任,將公司交由職業經理人團隊管理,這距離貝因美上市不過3個月時間。

“雖然謝宏在上市後並未處於管理前臺,但仍然是大股東的實際控制人,若說其完全隔離于貝因美的經營決策,無法取信於市場。”沈萌表示。

宋亮認為,貝因美目前自救面臨三大難題。一是內部管理和行銷體系薄弱,隨著貝因美的業績下滑大量而導致中堅力量流失。二是管道商信心不足,需要恢復管道商信心。三是需借助母嬰管道轉型的機會,實現貝因美線上線下一體化發展,讓貝因美品牌復活。

記者聯繫到貝因美方面,對方稱一切以公告為准。

把貝因美從連年虧損的邊緣拉回來?

早在2011年7月,時任貝因美董事長的謝宏因個人健康原因辭任,將公司交由職業經理人團隊管理,這距離貝因美上市不過3個月時間。

“雖然謝宏在上市後並未處於管理前臺,但仍然是大股東的實際控制人,若說其完全隔離于貝因美的經營決策,無法取信於市場。”沈萌表示。

宋亮認為,貝因美目前自救面臨三大難題。一是內部管理和行銷體系薄弱,隨著貝因美的業績下滑大量而導致中堅力量流失。二是管道商信心不足,需要恢復管道商信心。三是需借助母嬰管道轉型的機會,實現貝因美線上線下一體化發展,讓貝因美品牌復活。

記者聯繫到貝因美方面,對方稱一切以公告為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