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挑落“費德勒殺手”吳易昺閃耀昆網

去年底, 國外媒體曾預測過網壇未來最有希望登頂世界第一的人選, 中國18歲小將吳易昺位列其中。 2017年, 他在美網收穫大滿貫青少年組單雙打冠軍,

在安寧獲得人生中首個成人賽的冠軍, 風頭一度蓋過吳迪、張擇等前輩。 2018年, 吳易昺的職業生涯正式進入成人的世界, 作為中國男網的“未來之星”, 他背負著壓力, 但更多的是機遇和挑戰。

24日, 吳易昺迎來了昆明網球公開賽的首場男單比賽,

他的對手是賽會2號種子、有著“費德勒殺手”之稱的俄羅斯選手葉甫根尼·東斯科伊, 經過1個小時43分鐘的爭奪, 吳易昺以6比4、4比6和6比3勝出, 爆出開賽以來的最大冷門。

單打首輪挑落二號種子

吳易昺單打首輪的對手是賽會二號種子、27歲的俄羅斯選手東斯科伊, 目前排名第86位的他有著“費德勒殺手”的稱號。 在2017年的迪拜公開賽上, 當時排名僅為116位的東斯科伊爆冷擊敗剛剛在澳網拿下第18個大滿貫頭銜的費德勒, 這也讓他一時聲名大噪。

首輪就遭遇強敵, 讓不少人都感慨吳易昺的簽太硬, 畢竟剛轉入職業賽場沒多久的他目前世界排名僅為336位, 大賽經驗遠遜于對手, 但在賽前接受記者採訪時, 吳易昺並沒有露怯, 而是自信地表示, “我的人生就是這樣的。 ”

吳易昺與東斯科伊的對決是當天中央球場的第三場比賽, 在他上場之前, 持外卡參賽的中國選手柏衍剛剛戰勝了另一位中國選手李原豐晉級男單次輪。

整場比賽, 吳易昺發球狀態非常好, 首盤一發得分率高達92%,

儘管第二盤比賽被2號種子扳回, 但年輕的浙江小夥沒有讓勝利溜走, 他在決勝盤以6比3勝出, 最終收穫了一場寶貴的勝利, 而這也堪稱是本屆昆明網球公開賽開賽以來的最大冷門。

重回安寧很激動

去年3月, ITF15K巡迴賽在安寧溫泉半島國際網球中心舉行,

持外卡出戰的吳易昺在決賽中戰勝頭號種子佩特洛維奇, 奪得了自己成人賽事的第一個冠軍, 同時也打破了中國網壇男子選手成人賽奪冠最年輕紀錄, 當時他只有17歲5個月。 奪冠後, 吳易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掩面而泣。 回憶起當時的場景, 他仍然印象深刻, “我還記得對手發球實在太好了, 我幾乎要繃不住了, 最終能夠奪冠非常激動也非常開心。 ”

其實在來到安寧之前,吳易昺已經是世界頂尖的青少年選手,他在澳網作為男單青少年組頭號種子打入四強,創造了中國大陸男球員在大滿貫的最佳戰績,而成人賽的首個冠軍,則為他注入了很強的信心。半年之後的美網賽場,吳易昺在青少年組單雙打的比賽中先後問鼎,成為中國男子大滿貫第一人。

再次回到安寧福地,吳易昺笑言:“跟去年一樣,這裡風還是那麼大。”他也對這項目前級別最高的ATP挑戰賽表達了期待:“和去年參加的ITF比賽不一樣,畢竟這是高級別的比賽,能和更多高手過招,還是很激動,可以繼續往上攀登。”

對於從小大多是在硬地上練球的中國選手來說,紅土球場向來是相對陌生的場地,而昆明網球公開賽這項中國最高級別的紅土賽事,為中國選手提供了鍛煉的平臺,“這樣的賽事能夠為中國職業球員提供一個跟歐洲選手在紅土場上較量和學習的好機會,能千里迢迢來中國打紅土比賽的歐洲選手肯定都是有一定實力的。”

吳易昺在青少年時期就多次來到安寧參賽,他認為紅土球場對於青少年球員的成長同樣大有裨益,“如果能早早接觸紅土場這種類型,可以培養更全面的擊球能力,戰術和心理層面也會得到不一樣的鍛煉。”

高起點的網球路

和其他中國選手大多形單影隻不同,這次來到安寧,吳易昺的身邊總是跟隨著令人羡慕的出行配置——技術教練、體能教練和體能康復師,這幾乎是可以媲美世界頂尖選手的團隊陣容。

起點很高,這是業內對吳易昺的一致評價。出生于浙江的吳易昺,5歲的時候因為要減肥開始接觸網球,“剛開始就是玩,後來才開始慢慢有了成績。”或許是遺傳了他當過拳擊運動員的父親在運動方面的天賦,吳易昺從小學開始就被浙江省隊看中,開始了半天訓練、半天上課的日常生活,到了中學時期,吳易昺甚至沒有去學校,取而代之的是通過網路授課學習。“同學們都非常羡慕我這種生活,但我為了網球其實付出了很多。”

“我很幸運我有一個很好的母親,她一直灌輸給我的理念就是你可以不做,如果你要做就要把所有精力都花在這個上面。”在那個尚且懵懂的年齡,吳易昺坦言受母親的影響非常大。“在從男孩變成男人的這個階段裡,家長的教育和引導是非常重要的,我需要知道自己到底要幹什麼,不應該幹什麼。如果你想讓孩子走網球這條路,你就要去學習這方面的東西,去輔助他。”

中國男網的未來之星

吳易昺的自信並非盲目。2016年,穩步上升的吳易昺迎來爆發,中國網球大獎賽上,初出茅廬的浙江小夥將先後擔任中國男網“一哥”的吳迪和張擇挑落馬下並奪得冠軍。隨後,在有著“巨星搖籃”之稱的世界青少年橘子碗比賽中,吳易昺獲得18歲以下組亞軍。

為了感受不同的訓練氣氛和參加水準更高的挑戰賽,吳易昺在青少年期間就經常到國外訓練和比賽,“因為國外的青少年比賽水準比較高,在國內的話沒有太大的競爭感覺。”吳易昺坦言,在國外的訓練和征戰有助於提高對網球的理解,“你真正第一次有機會踏入大滿貫賽場,確實是緊張得動都不會動,回想從第一次參賽到去年美網奪冠,還挺值得靜下來好好思考的。”

在美網青少年組的奪冠讓吳易昺受到了全世界範圍內的關注,他被冠以“未來之星”的美譽,他以此為榮但並不驕傲,“如果你沒有成績的話沒人會關注你,這是作為一個運動必須要承受的東西,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性格,但最重要的還是把自己的事業做好。”

去年10月,18歲的吳易昺正式轉入成人賽場。在世界網壇,有不少在青少年時期就開始冒尖的球員,在轉入職業賽場後因為不適應節奏而慢慢淡出網壇,雖然還未參加太多的賽事,但吳易昺坦言已經做好了迎接困難的準備,“在青少年賽場我有能力給自己‘挖坑’,可以通過細緻的調整把比分扳回來;成人比賽就不一樣,即便你在發球局30比0領先,掉一分也會被對手抓住漏洞,所以一定要減少犯錯的餘地。”

而同時,吳易昺也在學著如何管理自己,管理團隊,“團隊就是為你服務的。你就是核心,你應該告訴他們需要為你做什麼,而不是他們逼著你做什麼。”他說,“我必須認識到自己該去做什麼事情,然後再要求身邊的人。”

愛穆雷也愛周傑倫

去年的上海大師賽上,吳易昺曾持外卡參賽,雖然首輪就被淘汰,但他的表現還是得到了瑞士天王費德勒的點名誇讚。去年的ATP年終總決賽上,吳易昺憑藉美網奪冠的表現,成為了費德勒、蒂姆、迪米特洛夫等大牌球星的陪練。

“我覺得他們每個人都很有魅力,不是長得帥,而是很有氣質,場下他們也非常隨和,從日常就可以看出他們為什麼能成為頂尖球員。”吳易昺專門提到了費德勒,“如果我是一個普通人,我會想一個已經這麼偉大的運動員,為什麼還要這樣拼命去繼續從事這項運動,而如果我是一名網球運動員的話,我知道為什麼而熱愛,他的這種精神是特別值得敬佩的。”

熟悉吳易昺的人都知道,他身上有著超乎實際年齡的成熟,在採訪時,只有談到偶像時,這個18歲的小夥才露出了一臉“迷弟相”,他說自己最喜歡的是英國選手穆雷,“我覺得他是對網球理解比較深的一位球員,他會像打仗一樣給你設局,看他比賽有很多可以學習和借鑒的地方。”

賽場之外,吳易昺最大的愛好則是聽歌和籃球,最喜歡的是周傑倫,“特別喜歡周傑倫早期的一些歌曲,《梯田》和《以父之名》,我覺得歌詞特別有意義。”籃球場上他最欣賞的則是杜蘭特,“我平時沒事就會看籃球,因為我比較喜歡團隊作戰的感覺。”

吳易昺坦言,出去參加比賽最羡慕的就是國外選手的團隊作戰,“像日本、韓國通常都會有三四個選手一起參賽,我覺得中國男網想要突破的話,光靠一個人是很難的,大家必須一起努力,無論誰得到突破,都是整個中國男網的突破。”

突破,對於中國男網來說,最現實的目標就是進入世界前100名,吳易昺表示,自己有信心成為第一人,“這不光是我自己有信心,我覺得大家對我都挺有信心的,因為我也意識到自己是可以做成功這件事情的。”

其實在來到安寧之前,吳易昺已經是世界頂尖的青少年選手,他在澳網作為男單青少年組頭號種子打入四強,創造了中國大陸男球員在大滿貫的最佳戰績,而成人賽的首個冠軍,則為他注入了很強的信心。半年之後的美網賽場,吳易昺在青少年組單雙打的比賽中先後問鼎,成為中國男子大滿貫第一人。

再次回到安寧福地,吳易昺笑言:“跟去年一樣,這裡風還是那麼大。”他也對這項目前級別最高的ATP挑戰賽表達了期待:“和去年參加的ITF比賽不一樣,畢竟這是高級別的比賽,能和更多高手過招,還是很激動,可以繼續往上攀登。”

對於從小大多是在硬地上練球的中國選手來說,紅土球場向來是相對陌生的場地,而昆明網球公開賽這項中國最高級別的紅土賽事,為中國選手提供了鍛煉的平臺,“這樣的賽事能夠為中國職業球員提供一個跟歐洲選手在紅土場上較量和學習的好機會,能千里迢迢來中國打紅土比賽的歐洲選手肯定都是有一定實力的。”

吳易昺在青少年時期就多次來到安寧參賽,他認為紅土球場對於青少年球員的成長同樣大有裨益,“如果能早早接觸紅土場這種類型,可以培養更全面的擊球能力,戰術和心理層面也會得到不一樣的鍛煉。”

高起點的網球路

和其他中國選手大多形單影隻不同,這次來到安寧,吳易昺的身邊總是跟隨著令人羡慕的出行配置——技術教練、體能教練和體能康復師,這幾乎是可以媲美世界頂尖選手的團隊陣容。

起點很高,這是業內對吳易昺的一致評價。出生于浙江的吳易昺,5歲的時候因為要減肥開始接觸網球,“剛開始就是玩,後來才開始慢慢有了成績。”或許是遺傳了他當過拳擊運動員的父親在運動方面的天賦,吳易昺從小學開始就被浙江省隊看中,開始了半天訓練、半天上課的日常生活,到了中學時期,吳易昺甚至沒有去學校,取而代之的是通過網路授課學習。“同學們都非常羡慕我這種生活,但我為了網球其實付出了很多。”

“我很幸運我有一個很好的母親,她一直灌輸給我的理念就是你可以不做,如果你要做就要把所有精力都花在這個上面。”在那個尚且懵懂的年齡,吳易昺坦言受母親的影響非常大。“在從男孩變成男人的這個階段裡,家長的教育和引導是非常重要的,我需要知道自己到底要幹什麼,不應該幹什麼。如果你想讓孩子走網球這條路,你就要去學習這方面的東西,去輔助他。”

中國男網的未來之星

吳易昺的自信並非盲目。2016年,穩步上升的吳易昺迎來爆發,中國網球大獎賽上,初出茅廬的浙江小夥將先後擔任中國男網“一哥”的吳迪和張擇挑落馬下並奪得冠軍。隨後,在有著“巨星搖籃”之稱的世界青少年橘子碗比賽中,吳易昺獲得18歲以下組亞軍。

為了感受不同的訓練氣氛和參加水準更高的挑戰賽,吳易昺在青少年期間就經常到國外訓練和比賽,“因為國外的青少年比賽水準比較高,在國內的話沒有太大的競爭感覺。”吳易昺坦言,在國外的訓練和征戰有助於提高對網球的理解,“你真正第一次有機會踏入大滿貫賽場,確實是緊張得動都不會動,回想從第一次參賽到去年美網奪冠,還挺值得靜下來好好思考的。”

在美網青少年組的奪冠讓吳易昺受到了全世界範圍內的關注,他被冠以“未來之星”的美譽,他以此為榮但並不驕傲,“如果你沒有成績的話沒人會關注你,這是作為一個運動必須要承受的東西,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性格,但最重要的還是把自己的事業做好。”

去年10月,18歲的吳易昺正式轉入成人賽場。在世界網壇,有不少在青少年時期就開始冒尖的球員,在轉入職業賽場後因為不適應節奏而慢慢淡出網壇,雖然還未參加太多的賽事,但吳易昺坦言已經做好了迎接困難的準備,“在青少年賽場我有能力給自己‘挖坑’,可以通過細緻的調整把比分扳回來;成人比賽就不一樣,即便你在發球局30比0領先,掉一分也會被對手抓住漏洞,所以一定要減少犯錯的餘地。”

而同時,吳易昺也在學著如何管理自己,管理團隊,“團隊就是為你服務的。你就是核心,你應該告訴他們需要為你做什麼,而不是他們逼著你做什麼。”他說,“我必須認識到自己該去做什麼事情,然後再要求身邊的人。”

愛穆雷也愛周傑倫

去年的上海大師賽上,吳易昺曾持外卡參賽,雖然首輪就被淘汰,但他的表現還是得到了瑞士天王費德勒的點名誇讚。去年的ATP年終總決賽上,吳易昺憑藉美網奪冠的表現,成為了費德勒、蒂姆、迪米特洛夫等大牌球星的陪練。

“我覺得他們每個人都很有魅力,不是長得帥,而是很有氣質,場下他們也非常隨和,從日常就可以看出他們為什麼能成為頂尖球員。”吳易昺專門提到了費德勒,“如果我是一個普通人,我會想一個已經這麼偉大的運動員,為什麼還要這樣拼命去繼續從事這項運動,而如果我是一名網球運動員的話,我知道為什麼而熱愛,他的這種精神是特別值得敬佩的。”

熟悉吳易昺的人都知道,他身上有著超乎實際年齡的成熟,在採訪時,只有談到偶像時,這個18歲的小夥才露出了一臉“迷弟相”,他說自己最喜歡的是英國選手穆雷,“我覺得他是對網球理解比較深的一位球員,他會像打仗一樣給你設局,看他比賽有很多可以學習和借鑒的地方。”

賽場之外,吳易昺最大的愛好則是聽歌和籃球,最喜歡的是周傑倫,“特別喜歡周傑倫早期的一些歌曲,《梯田》和《以父之名》,我覺得歌詞特別有意義。”籃球場上他最欣賞的則是杜蘭特,“我平時沒事就會看籃球,因為我比較喜歡團隊作戰的感覺。”

吳易昺坦言,出去參加比賽最羡慕的就是國外選手的團隊作戰,“像日本、韓國通常都會有三四個選手一起參賽,我覺得中國男網想要突破的話,光靠一個人是很難的,大家必須一起努力,無論誰得到突破,都是整個中國男網的突破。”

突破,對於中國男網來說,最現實的目標就是進入世界前100名,吳易昺表示,自己有信心成為第一人,“這不光是我自己有信心,我覺得大家對我都挺有信心的,因為我也意識到自己是可以做成功這件事情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