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紙短情長 和書傑與東巴紙的不解情緣

雲南省麗江市東巴什羅降威靈儀式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和書傑介紹, 東巴紙原材料來自有3年以上樹齡的“那瓦樹”(納西語)。

新華網 李寧 攝

東巴什羅降威靈儀式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和書傑出生在雲南省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魯甸鄉新主村的一個東巴世家, 由於自身喜愛和家庭的原因, 和書傑13歲時便跟著爺爺學習東巴文化。

和書傑展示東巴紙原材料“那瓦樹”的樹皮。

新華網 潘越 攝

和書傑介紹, 東巴紙是納西族東巴祭司用來記錄東巴經和繪製東巴畫的專用紙。 因東巴經書、東巴舞蹈、東巴畫等都記錄在東巴紙上, 所以東巴紙是“有故事的紙”。

剝樹皮處用樹葉包紮, 再過3年會長出新的樹皮。

新華網 潘越 攝

對和書傑來說, 最慶倖也最自豪的事便是跟隨爺爺學會製作東巴紙, 每當要用的時候, 自己就去山上找原材料造紙。 他說, 東巴紙是一種少數民族手工紙, 它的做工特殊, 原料也比較特別, 作為東巴文化的載體, 其意義非凡。

浸泡7天后開始對樹皮進行蒸煮。

新華網 潘越 攝

製作東巴紙的“那瓦樹”, 意為神靈和祖先賦予納西族的一種福澤, 因為“那瓦樹”有防潮、防蛀等特點, 東巴紙也有了“紙壽千年”的說法。 和書傑所在的新主村用來製作東巴紙的原材料比較稀少, 所以收集原材料是一個最大的難題。

打漿後, 雙手擠捏漂洗。 新華網 李寧 攝

“我會翻遍整座山去找原材料, 有時候跑十幾天都可能找不到。 ”和書傑一邊介紹, 一邊攤開雙手, 手掌上是常年累月積攢下來的水泡和老繭。 和書傑說, 他希望讓更多的人瞭解東巴紙的珍貴性和稀缺性。

在木板上貼紙後,進行吸水壓紙。新華網 李寧 攝

和書傑對東巴紙傳承事業最大的期盼,就是能夠把“那瓦樹”大量培植在村子裡,希望通過大家的努力,讓東巴文化長長久久地流傳下去,能被更多人認識和接受。

晾曬完成後,進行滾筒壓紙。新華網 李寧 攝

用光滑鵝卵石進行磨紙。新華網 李寧 攝

東巴紙製作完成。新華網 李寧 攝

在木板上貼紙後,進行吸水壓紙。新華網 李寧 攝

和書傑對東巴紙傳承事業最大的期盼,就是能夠把“那瓦樹”大量培植在村子裡,希望通過大家的努力,讓東巴文化長長久久地流傳下去,能被更多人認識和接受。

晾曬完成後,進行滾筒壓紙。新華網 李寧 攝

用光滑鵝卵石進行磨紙。新華網 李寧 攝

東巴紙製作完成。新華網 李寧 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