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那些沉迷於虛擬式熱鬧的人,都在找什麼?

1

前段時間, 偶像練習生結束, 幾位“小鮮肉”順利出道。

從不關注綜藝的我為什麼會知道呢?

因為一位大學舍友在朋友圈跟進了全程。 從投票打榜到輿論控評, 樣樣不落, 甚至還成了粉絲團的領軍人物。 誰沒想到她會變成這樣。

這個姑娘大學時可謂風光無限。 大二當部長, 大三當主席, 成績還數一數二, 那叫一個人生得意、意氣風發, 走路似乎都帶風。

可人生不總是一帆風順。

保研失敗, 畢業後工作了幾年, 業績平平, 與同事、領導關係也緊張。 後來決意辭職考研, 連考兩年都失之毫釐。

誰知屋漏偏逢連夜雨,

相戀五年男友的離去, 成為壓死駱駝最後的稻草, 至此便一蹶不振。

從遊戲氪金到瘋狂追星, 她在虛擬的世界裡指點江山、風風火火, 好像找回了當年的榮光, 也逃離了這個不夠光輝的現實生活。

但是, 積蓄總會用完, 父母總會老去, 到那個時候怎麼辦?

為什麼會有人沉溺於“虛擬的熱鬧”, 將精力全部投入虛擬世界?

心理學家認為, 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現實中得不到認可

每個人都希望被他人認可和接受, 受到重視或者讚揚。

因此, 當人們無法在群體中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時, 心理會產生一種不平衡感。 為了恢復平衡, 人們可能會想方設法尋找代替。

我的舍友在現實世界裡無法融入職場生活, 沒有被周圍人接納。 但她仍然渴望能夠向從前一樣接受豔羨與讚譽,

得到大家的認可。

因此, 將目標轉入虛擬世界後, 粉絲群體對她的接納, 極大地彌補了現實生活中的缺憾, 她好像也就此找到了自己的圈子, 樂不思蜀、無法自拔。

可以說, 在虛擬熱鬧的狂歡, 本質上只是因為現實中得不到認可, 因此逃避現實罷了。

滿足感讓人上癮

沉浸在虛擬世界裡, 像吸煙、酗酒一樣, 帶有上癮的性質。

為什麼戒煙很困難?

因為當尼古丁進入大腦, 會讓大腦釋放一種叫多巴胺的的化學物質, 這種物質可以使人產生興奮感, 獲得快樂。 久而久之, 人們會對這種愉悅感產生依賴, 對香煙產生一種強烈的渴求, 不能被滿足就會感到痛苦。

對於在虛擬世界裡尋求安慰的人們來說,

在因為打賞、刷榜、熱評而感到被認同、被羡慕時, 大腦會像對待尼古丁那樣做出相同反應。 此後, 人們會記住這種獲得快感的方式, 並像上癮一樣, 難以停止。

溺愛摧毀了抗壓能力

小叔家的閨女, 是我們這輩最小的孩子, 活潑聰明, 全家上上下下都可勁地疼她, 捧在手裡怕摔了, 含在嘴裡怕化了。

但高考失利, 本可衝擊重點大學的她, 含恨去了本市一所普通學校。 自那以後, 古靈精怪的一個人卻頹喪叛逆起來, 整天抱著手機不撒手, 流行熱點她如數家珍, 學問知識卻半點不通, 叫小叔早早愁白了頭髮。

現在的80後90後, 多為獨生, 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

當溫室的花朵走入社會, 失去庇佑的他們, 若生活不再一帆風順, 他們抗壓能力和意志力很難支撐他們繼續努力。

而網路世界繽紛多彩, 正好成了他們逃避現實的一處絕妙之地。

3

那我們如何才能回歸現實呢?

《頭號玩家》的主角韋德, 住在貧民窟, 父母雙亡, 十分平凡。 他也和所有人一樣, 每天最重要的就是進入VR世界找彩蛋。

可和女主相遇後, 在一起破解謎題的過程中, 韋德逐漸意識到自己是唯一一個能找到彩蛋的人, 因為他最瞭解哈利迪;他也逐漸明白, 最先找到就是他的責任, 他必須為對抗反派而努力。

在他認同他自己的這一刻, 現實世界於他而言有了更深刻的意義, 他感受到了自己的價值和力量。

所以, 想要從虛擬的誘惑中脫身, 最重要的一點, 就是建立自我認同感。 通俗的說, 就是知道,

“我是誰”。

而要建立自我認同感, 我們可以從這三點做起。

相信:努力可以改變

心理學家區分了兩種對於能力的看法:能力增長觀和能力實體觀。 持能力增長觀的人認為, 能力可以增長, 我們能從一次次的嘗試中歷練自己, 變得更加優秀。

而持能力實體觀的人傾向於認為, 能力是天生的, 我做不到一件事情, 那便是不夠聰明, 我以後也一樣做不到。

但其實, 我們的大部分能力都是可以通過不斷地嘗試、總結, 然後提高的。 因此, 改變對能力的看法, 相信努力的作用, 認清自己的長處與不足, 能讓我們更理智地應對挫折。

記住:我們還有責任

韋德意識到自己對拯救世界負有責任時, 他與這個世界的聯繫就更加緊密了。

所以說, 當我們意識到自己在不同的場合需要扮演不同角色,而每個角色都有特定的需要完成的責任時,責任感會驅使我們回歸現實。

善用:評價的“鏡子”

韋德最終覺醒,是因為女主在危急關頭攔住了反派大軍對他說:

“你是世界上最懂他的人,只有你可以做到”!

他人的評價對我們而言是最好的鏡子,能通過別人的評價不斷的修正,對自己有更完整、清晰的認識。

在電影裡,創始人哈利迪,他創造了價值5000億美元的“綠洲”遊戲,但他卻通過找彩蛋的方式,告訴那些玩他遊戲的年輕人:

我後悔錯過了愛的女孩、後悔失去了最好的朋友,我除了虛擬世界裡虛擬的充實感,我一無所有...

只有現實才是真實的。

—THE END—

當我們意識到自己在不同的場合需要扮演不同角色,而每個角色都有特定的需要完成的責任時,責任感會驅使我們回歸現實。

善用:評價的“鏡子”

韋德最終覺醒,是因為女主在危急關頭攔住了反派大軍對他說:

“你是世界上最懂他的人,只有你可以做到”!

他人的評價對我們而言是最好的鏡子,能通過別人的評價不斷的修正,對自己有更完整、清晰的認識。

在電影裡,創始人哈利迪,他創造了價值5000億美元的“綠洲”遊戲,但他卻通過找彩蛋的方式,告訴那些玩他遊戲的年輕人:

我後悔錯過了愛的女孩、後悔失去了最好的朋友,我除了虛擬世界裡虛擬的充實感,我一無所有...

只有現實才是真實的。

—THE END—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