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年度報告摘要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年度報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報告摘要來自年度報告全文, 為全面瞭解本公司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及未來發展規劃, 投資者應當到證監會指定媒體仔細閱讀年度報告全文。

本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 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 並承擔個別和連帶的法律責任。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審議本報告的董事會會議。

非標準審計意見提示

□ 適用 √ 不適用

董事會審議的報告期普通股利潤分配預案或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

√ 適用 □ 不適用

是否以公積金轉增股本

□ 是 √ 否

公司經本次董事會審議通過的普通股利潤分配預案為:以4,216,015,009為基數, 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50元(含稅), 送紅股0股(含稅), 不以公積金轉增股本。

董事會決議通過的本報告期優先股利潤分配預案

□ 適用 □ 不適用

二、公司基本情況

1、公司簡介

公式

2、報告期主要業務或產品簡介

公司生產經營的主要業務包括飼料生產、畜禽養殖、屠宰及肉製品。

(一)飼料生產

飼料工業是畜牧業的重要基礎, 飼料為畜、禽生長提供能量與營養, 也是畜牧生產成本中比重最大的一部分。 近年來, 國內飼料行業已經進入成熟階段, 增長速度放緩, 全國飼料產量在2013年首次出現同比下降,

2014年同比增長3.8%, 2015年同比增長1.4%, 2016年同比增長4.5%。 相比行業整體產能過去多年的大幅擴張, 下游養殖環節的需求則逐漸趨穩, 甚至在一些區域還由於嚴格的環保政策要求開始限產、停產, 由此造成飼料行業供過於求, 產能利用率偏低, 整合集中的趨勢愈發明顯。 從2013年到2016年, 全國飼料企業的數量從10,000多家下降到7,000多家。 此外, 由於下游養殖業的需求存在明顯的週期波動性, 使得飼料業的銷量和利潤水準在短期中也經常發生上下波動。

儘管行業整體進入成熟階段, 但在一些細分領域, 仍然存在著漸進性創新的機會, 繼續推動著產品技術與生產工藝的升級。 例如在產品上, 以微生物發酵技術為核心的生物環保型飼料的發展,

在水產料方面由沉性顆粒料向浮性膨化料的升級, 以及在各個品類上都存在的根據飼喂階段越來越細分的料種;而在生產上, 由於物流變得更加高效便利, 能夠支撐更大範圍的運輸, 也使得更大產能的單廠越來越多, 通過更集中的規模化生產提升效率, 同時也通過專業化車間或專業化生產線提升品質。

除了在產品上不斷創新、在生產上不斷提升效率, 飼料行業還紛紛謀求商業模式上的轉型升級。 較為典型的轉型方向有兩種, 一是沿著產業鏈的延伸, 包括向上游的原料環節延伸, 更常見的則是向下游的養殖環節、甚至食品深加工環節延伸;另一種則是在提供飼料產品的基礎上, 為農戶提供多種形式的增值服務,

例如技術服務、金融服務、資訊服務等, 以更多方式説明農戶提高效率, 增加收益。 這兩種轉型方向都有著共同的訴求, 即掌控下游的養殖與消費需求, 從而確保上游飼料產能得以充分利用。 而這背後的原因又在於全行業供求關係轉變, 下游養殖環節逐漸規模化, 行業價值的重心正逐步從過去的飼料環節, 轉向下游的養殖環節、食品環節。

公司的飼料業務經過長期發展, 已經在國內飼料行業多年保持市場份額第一的地位, 其中肉禽料、蛋禽料全國第一, 豬料、水產料及反芻料也位列全國三甲。 作為行業領先企業, 公司會首先迎著行業形勢變化的寒風, 依託其領先地位來引領行業擁抱變化。 我們首先是在飼料環節持續打強採購力、產品力、生產力,

推出生物環保型飼料, 淘汰落後產能, 打造大產量標杆工廠。 在此基礎上, 也積極地探索商業模式轉型升級。 一方面, 我們充分利用過去佈局的下游產業鏈基礎, 通過新設投資、或內部業務結構調整, 積極發展飼料-養殖-屠宰一體化項目, 積極投資與收購食品、銷售的相關項目, 穩步推動自身從飼料企業向養殖、食品企業轉型;另一方面, 我們在全行業率先推出了為農戶提供技術服務、資訊服務的福達計畫, 以及面向大型養豬場的託管服務, 在養禽和養豬領域都設立了養殖培訓管理公司或養殖服務公司, 促進與規模化養殖場或養殖戶的直接對接, 同時繼續擴大擔保業務的市場範圍, 積極探索農業互聯網金融業務。

(二)禽養殖

畜、禽養殖是從農牧業到食品全產業鏈中間的關鍵環節。按照養殖過程進一步細分,還可分為育種(種畜禽繁育)環節與商品代養殖環節。育種環節技術複雜度相比商品代養殖環節更高,因此除全部由企業來完成外,同時也存在著專注於育種環節的企業,他們通常從國外供應商處引進曾祖代種禽,在國內進行祖代、父母代育種,產出商品代雞苗、鴨苗。在商品代養殖上有公司一體化自養與“公司+農戶”合作養殖兩種主要模式。一體化自養是指商品代雞、鴨養殖全部由企業自主運營,最終由公司自主屠宰或向其他屠宰廠商出售毛雞、毛鴨的模式;“公司+農戶”合作養殖則是由企業向農戶提供或出售商品代雞苗、鴨苗由農戶進行育成,最終由企業組織回收養成的毛雞、毛鴨並交付屠宰。根據在商品代養殖過程中,雞、鴨的所有權歸屬于企業還是農戶,或者說雞苗、鴨苗是由企業提供還是出售給農戶的情況差異,還可以將“公司+農戶”合作養殖進一步區分為傳統型合同養殖模式與委託代養模式。

禽養殖業具有較明顯的一體化縱向整合特徵。一方面,為了保證上游的種苗供應,規模較大的企業都會不同程度地向上游育種環節延伸,大部分會延伸到父母代養殖,產出商品代雞苗、鴨苗以自用,小部分還會進一步延伸到祖代養殖。另一方面,由於禽養殖,特別是白羽肉禽養殖的單批出欄數量大,因此通常需要與工業化屠宰配套。因此,無論是在商品代養殖環節由公司自養,還是採用“公司+農戶”合作養殖,這些企業都會以“飼料-禽養殖-禽屠宰”的產業鏈或一體化模式出現。

是否親自運營商品代養殖,與這一環節本質上的技術屬性有關。由於禽的生長週期相比豬更短,其養殖技術相比豬養殖的技術難度較低,單場投資門檻也相對較低。所以國內的禽養殖相比豬養殖發展起步更早,也更成熟,規模化程度更高。因此單純在商品代養殖過程中,企業相比養殖戶通常情況下並不存在十分明顯的技術與效率差異。在通常條件下,企業親自運營商品代養殖的意義,更多地在於下游食品產業提出的更高要求,即上游養殖環節全程可控,以確保食品安全。但近年來,越來越嚴格的環保監管又帶來新的變數。一部分商品代養殖企業或農戶由於地處禁養區,或雖處於限養適養區但因環保不達標而限產或停產,甚至退出行業。因此,行業裡的現存參與者或新進入者,首先必須確保的是在限養適養區發展,其次也需要在棚舍、環保等方面投入更多資源。即使是堅持“公司+農戶”合作養殖模式的企業,為了推廣新型的環保技術與棚舍,也需要自建一部分棚舍並採用新型技術然後自養來起到示範作用,再向養殖戶推廣。

近年來,國內的禽養殖總體發展較為平緩,但同時週期性波動較為明顯。2016年上半年開始,白羽肉禽業務出現了一輪行情景氣階段,由此刺激了全行業產能的增加。但從2017年初開始,這種相對過剩的產能,疊加上H7N9流感疫情影響,又很快地讓行情進入多年不遇的低谷,但在2017年夏天的環保嚴管客觀上又促進了產能的削減。因此,從短期看,禽養殖業的重要機遇是抓住環保升級的要求,以環保改造、棚舍升級為抓手,積極掌控符合環保要求的商品代養殖資源。從長期看,則還是需要與下游食品環節形成協同,使在養殖環節的高標準投入,能在食品環節得到更高溢價的回報。

公司在國內的養禽業也覆蓋了種禽養殖與商品代養殖兩個環節。在種禽養殖業務上,公司是國內第一大父母代鴨苗,第二大商品代雞苗、鴨苗供應商。公司的雞苗、鴨苗一部分對外銷售給其他廠商,另一部分用於自己下游的商品代養殖。在商品代養殖上,公司目前以“公司+農戶”合作養殖方式為主,並正從傳統的合同養殖模式逐步向委託代養模式升級,同時也在一些條件適合區域發展了小部分商品代白羽肉雞的一體化自養。公司通過以上各種模式的商品代養殖總量目前已接近8億隻,在白羽肉禽行業位居第一。結合近年來禽養殖行業的發展趨勢,公司對於種禽養殖與商品代養殖採取不同的發展策略。對於種禽養殖,由於當前種禽行業整體供應較為過剩,且近年來利潤上下波動過於劇烈,再加上各家種禽廠商之間在品質效率上沒有十分明顯的差別,公司將適度削減當前的種禽養殖規模,並逐步減少對外銷售,更多轉向內部自供。對於商品代養殖,則抓住當前環保升級帶來的機遇,一方面通過環保改造、棚舍升級,推動更多的“公司+農戶”模式下傳統合同養殖戶向委託代養模式轉型,另一方面公司在條件適合區域進一步加大自養模式的投入,除了可以獲取短期內商品代養殖環節回升的毛利空間,從長遠看則是為下游提供全程可控的安全禽肉,獲取更高的食品環節溢價。

(三)豬養殖

同樣是在是否親自運營商品代育肥的問題上,也與這一環節本質上的技術屬性有關。由於豬的生長週期相比禽更長,其養殖技術相比禽養殖的技術難度也較高,單場投資門檻相對較高,所以國內豬養殖相比禽養殖發展起步更晚,也成熟得更晚,規模化程度更低,因此單純在商品代養殖過程中,企業相比養殖戶仍然存在著一定的技術與效率差異。然而,在育肥環節的效率差異並不像仔豬生產環節的效率差異那樣大,同時由於自育肥的投資需求較大,影響投資回報率。因此,當前國內養豬業裡,完全一體化的自育肥模式仍相對較少。而當近年來眾多企業大舉投資進入養豬行業時,也是優先投資於種豬產能的建設,而非育肥產能的建設。

從2015年開始,國內養豬行業進入最近一輪週期的上行反彈階段,並在2016年中達到最高點而隨後轉入下行調整期。從2015年到2016年的豬價高位運行觸發的新一輪養豬業務的投資發展與過去相比,本輪養豬的新增投資多為大型企業主導,主要目的在於通過規模化程度更高、管理更加精細的高效養殖方式,在行業轉型期搶佔市場份額。

公司在養豬業務上起步相對較晚,目前在國內市場份額也相對較小,但自從進入養豬業務之時起,就堅持高標準的發展規劃。公司在山東夏津投資建設的100萬頭生豬生產專案採用高度的自動化、集約化生產方式和“公司+規模農戶”的經營模式,是目前全國最大的聚落式生豬繁育體系,致力於為國內養豬行業樹立標杆。從2015年底開始,公司以夏津專案為範本,採用“公司+規模農戶”等方式大力發展養豬業務。在種豬生產上,公司現已建立起了PIC、海波爾雙系種豬架構,根據國內南、北方的市場差異,選擇其適合區域市場的豬種。近年來公司的PSY一直保持在26以上,處於行業領先水準。而在商品代養殖上,公司內部由養豬業務單元推動的新好養豬,與飼料業務單元推動的新六養豬,在區域上形成差異化配置,在土地、物流、環境、消費綜合優勢區域積極佈局,同時堅持高標準的建設,在模式上目前都已調整為“內部仔豬高效生產+合作放養為主/部分自養為輔開展育肥”。截至2017年底,已在全國完成了年出欄1,480萬頭產能的投資佈局,全年生豬出欄數繼續保持在全國上市公司的前5位。

(四)屠宰及肉製品

屠宰加工是農牧業價值以肉產品形式體現在消費終端之前的最後一關。作為一種典型的製造加工業,屠宰行業在在國內已有長期發展,市場趨於成熟,且由於下游的肉食消費需求增長放緩,使屠宰產能出現嚴重過剩。政府在農村對養殖戶生產積極性的保護和在城市對消費物價水準的穩定,使屠宰行業在上游收購和下游銷售面臨著隱性的雙重價格限制。偶爾發生的畜、禽疫情,也會引發階段性的肉食消費恐慌,給本行業造成不利影響。此外,作為一種人力密集型的加工業,人力成本的逐漸升高也加劇了本行業利潤空間的擠壓。因此,屠宰行業近年來的新增長機會從內部看是不斷優化流程提高生產效率,逐步引入自動化設備替代人工。從外部看,一方面通過改善產品結構來提升溢價,包括從以生鮮肉為最終產品的屠宰分割向具有更高附加值的肉製品深加工、甚至預製菜生產延伸,在生鮮肉中從凍品銷售更多轉向鮮品銷售;另一方面是改善銷售管道,即從傳統的多層級批發管道,更多轉向連鎖商超、連鎖餐飲、大型食品企業等大客戶直供管道。配合產品優化與管道優化來加強品牌建設,促進無品牌肉轉化成有品牌肉,並在銷售管道中得到更多呈現,使其獲得品牌溢價。此外,近年來國家出於環保與疫病防控的考慮,對非法私屠濫宰、以及對活禽交易的限制與禁止,對屠宰行業的產能利用率提升也有一定的促進,國內冷鏈物流業的逐步發展,也有利於肉品更多以鮮品形態銷售,以及對超市、餐飲等管道的直供。

公司是國內領先的肉食加工企業,在肉禽屠宰業務上以每年接近8億隻的屠宰量排名第一,在肉豬屠宰業務上也處於國內領先梯隊。在過去較長時間裡,公司屠宰加工出來的產品主要依賴批發市場這一傳統貿易模式,儘管在歷史上幫助消化了公司的屠宰產能,但長期看不利於公司肉食樹立品牌形象並獲得更大的價值空間。因此,公司從2014年起在屠宰及肉製品業務上實施了“凍轉鮮、生轉熟、貿易轉終端”的戰略轉型,一方面加大食品深加工業務的比重,加大新產品開發力度,加大近距離銷售力度,推動產品升級;另一方面通過多種新型管道加強與銷售終端的對接,降低對批發市場管道的依賴,推動管道升級。近幾年來,我們在上述產品的升級與管道升級上的努力已逐步迎來收穫,公司在屠宰與肉製品業務上取得了較大的業績增長。

3、主要會計資料和財務指標

(1)近三年主要會計資料和財務指標

公司是否需追溯調整或重述以前年度會計資料

□ 是 √ 否

單位:人民幣元

公式

(2)分季度主要會計資料

單位:人民幣元

公式

上述財務指標或其加總數是否與公司已披露季度報告、半年度報告相關財務指標存在重大差異

□ 是 √ 否

4、股本及股東情況

(1)普通股股東和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股東數量及前10名股東持股情況表

單位:股

公式

(2)公司優先股股東總數及前10名優先股股東持股情況表

□ 適用 √ 不適用

公司報告期無優先股股東持股情況。

(3)以方框圖形式披露公司與實際控制人之間的產權及控制關係

公式

5、公司債券情況

公司是否存在公開發行並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且在年度報告批准報出日未到期或到期未能全額兌付的公司債券

三、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

1、報告期經營情況簡介

公司是否需要遵守特殊行業的披露要求

公司一直堅定地貫徹農牧食品產業一體化的發展戰略,打造世界級農牧食品企業和美好公司。在2017年,進一步提出了“做強飼料、做大養豬、做精肉禽、做優食品、做深海外”的新目標。在飼料業務上,將通過打強區域和協同養殖端優化配置,重塑產品力和高效競爭力,提升盈利能力來確保龍頭地位,在2021年突破2,000萬噸銷量;在養豬業務上,在優勢區域集中發展,在國內保五爭三,在2021年衝擊3,000萬頭生豬出欄,同時打造育種技術、養殖效率行業標杆;在白羽肉禽業務上,保持規模、結構和效率領先,做好一體化,提升盈利水準;在食品業務上,以“健康營養美味便利”為標準,穩量增利,全面發力冷鮮豬肉和肉製品;在海外業務上,聚焦核心區域做深、做透並延伸產業鏈,做中國農牧食品企業國際化的標杆和排頭兵。

2017年是國內農牧業環境形勢複雜的一年,行情、疫情、環保等多方面因素交錯影響,豬價在長期高位運行後轉入下行期,全年生豬均價為近三年最低,給養豬業務帶來了壓力。上半年的H7N9流感給國內禽養殖與禽肉業造成了較大衝擊,毛雞與雞肉價格創十一年新低,父母代種雞創十一年來最長虧損期。進入夏季後,H7N9流感影響剛剛消退,環保嚴管又使公司禽養殖業務最密集的山東區域出現商品代養殖資源緊缺,多個行業頻繁限產、停產。在政策上,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及2017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指出要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品質興農、綠色興農,農業政策從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給國內農牧業帶來了好的發展機遇。

綜上,公司首先依託自身的相關多元化業務組合與產業鏈一體化模式盡力減輕風險,穩定經營,雖然利潤受行情與疫情影響有所下降,但受影響程度優於業務結構單一的單純養殖類企業。同時,公司也把握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政策機遇,繼續推動自身的產能優化和業務結構調整與產能優化,使公司各項業務都實現了規模增長,利潤在上半年出現下滑後,在下半年通過努力扭轉局面而縮小了降幅。在飼料業務上內強能力、外展基地,使銷量重回1,500萬噸以上,既創下了近5年的新高,又實現了毛利的同步增長;在禽養殖業務上化危為機推動轉型,加強商品養殖基地建設鋪墊未來;在豬養殖業務上繼續堅定公司制定的發展戰略進行投資,以高效運營來保障盈利;在屠宰及肉製品業務上實現肉製品銷量大幅增長,管道結構創新優化;在總部能力建設方面強化科技驅動,先後組建了飼料、養豬、食品三大研究院,同時還在籌建養禽、資訊研究院。隨著疫情與環保壓力促使全行業淘汰落後產能,公司在本階段打下的基礎必將幫助公司在下一輪農牧上行週期獲得更大的回報。

報告期內,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6,256,684.86萬元,同比增長168,732.54萬元,增幅為2.77%(其中養殖與食品業務合計實現營業收入3,074,606.60萬元,同比上升591,838.32萬元,占公司匯總營業收入比重達到37.31%,同比提升了2.83個百分點);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28,000.05萬元,同比下降18,906.60萬元,降幅為7.66%(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是H7N9流感影響了禽養殖與禽肉業務的利潤)。

2017年度公司主營業務經營情況:

(一)飼料生產:內強能力外展基地,銷量毛利雙獲增長

飼料的生產經營目前仍是公司業務的主要支柱。為此,公司一直注意內、外部雙輪驅動,對內打強採購力、產品力、服務力;對外積極發展養殖基地,共促飼料業務增長。

1、打強產品力,首推生物環保飼料獲好評。2017年,我們優化了研發體系,在總部層面組建了飼料研究院,在各個涉及飼料業務的二級單元也加強了產品開發能力的配置,先後推出了全國首創的生物環保發酵型母豬料“月子餐”、不喂粗飼料的肉羊料“羊羊得益”、高端膨化魚料“魚漁歡”、水產養殖調水產品“水精靈”等創新型系列產品。這些系列產品的推出,不僅得到了市場的認可與好評,也為公司今後飼料產品的體系化和品牌形象的塑造打下了良好基礎。

2、打強採購力,提升供應鏈管理。公司在2017年上半年對原料採購體系進行了重組優化,通過新的管理平臺,積極開展供應商體系梳理,與中糧、中儲糧、吉林酒業、象嶼、嘉吉、邦基、益海、大成等多家國內外優秀原料供應商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並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供應鏈融資,優化採購成本及相關財務費用;同時還加強採購體系資訊化建設,一條聯通養殖戶飼料需求與供應商原料供貨計畫的供應鏈協同系統已於2017年12月初在部分區域試點上線,並計畫於2018年下年開始在公司全面推廣。

3、打強製造力,精益生產提效率。公司繼續推動飼料工廠佈局與產能的優化調整,淘汰落後產能,改造升級或新建大產能工廠,使得飼料單廠產銷量進一步提升,年銷量在10萬噸以上的工廠數量增加了16%。同時在飼料廠內部繼續加強生產標準化建設,推動精益生產,提高生產效率,在全年由於環保嚴管使得各種能耗物耗成本都上升的大背景下,仍使飼料生產的噸均費用同比下降了7%。

4、打強服務力,發展基地拉內需。在禽料方面,頂住上半年H7N9流感帶來的不利影響,堅定地推動禽旺養殖服務,促進禽料銷售。公司將禽旺養殖服務與原有的“禽福達”資訊管理系統對接並升級為“雲禽旺”系統,該系統到2017年底已覆蓋養殖戶超過1萬戶,覆蓋商品雞、鴨超過5億隻。在豬料方面,公司通過新好、新六育肥豬放養促進豬料銷售,公司將原有的“九方農場”管理系統升級成“雲放養”系統,該系統到2017年底已覆蓋養殖戶1,900餘戶,覆蓋育肥豬190萬頭。在下游養殖基地的帶動下,公司各口徑合計的直供料與內部料銷量同比增長近23%,在總銷量中的占比也從去年同期的25%上升到當前的28%。

報告期內,公司共銷售各類飼料產品1,572.29萬噸,創下近5年的新高,同比增加83.47萬噸,增幅為5.61%:其產品結構也得到進一步優化,其中豬料銷量達419萬噸,同比增長20%;禽料銷量為1,029萬噸,同比增長3%;水產料銷量近86萬噸,同比增長8%。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570,184.41萬元,同比增加482,535.59萬元,增幅為11.80%。豬料與水產料銷量大幅度的提升也促進了飼料整體毛利率水準的改善,實現毛利潤達282,487.49萬元,同比增加38,889.43萬元,增幅為15.96%。

(二)禽養殖:化危為機推動轉型,商品養殖鋪墊未來

禽養殖是公司發展的重要基礎。近年來的禽養殖發展戰略是保持總體規模穩定,並逐步從過去的種禽養殖為主向更多的商品代自養或委託代養轉型。

1、保障安全效率,降低種禽虧損。在種禽養殖上,2017年的H7N9流感衝擊加上週期性供過於求的影響,使得種禽行業出現全面虧損。公司上半年在保證安全前提下通過多種途徑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下半年抓住流感影響減弱與行業回暖時機積極減虧。此外,結合對行業長期方向研斷,在國內逐步削減種禽產能,推動種禽生產內部配套化,同時推動種禽業務團隊赴海外進行二次創業,促進海外飼料業務向產業鏈延伸發展。

2、創新技術模式,推動商品養殖。在商品代養殖方面,隨著近年來環保政策越來越嚴,農村優質商品養殖資源日漸稀缺。公司一方面加大商品代自養的投入力度,于下半年在山東新建了180萬隻白羽肉鴨自養基地;另一方面繼續通過禽旺平臺推動一部分條件好的合作養殖戶轉型為委託代養模式,在遼寧、山東、河北、河南等地又新設了6家禽旺模式養殖服務公司。2017年夏天,因環保嚴管,山東多地出現養殖戶因棚舍設備不達環保標準而停產,其中肉鴨養殖受影響尤為嚴重。公司適時地推出了新型肉鴨多層網養技術,不僅大幅提高了養殖效率,而且還降低了糞汙處理難度,使棚舍能夠達到環保要求。該技術的推出促進了更多養殖戶加入公司合作體系。通過多種措施和努力,公司繼續鞏固商品養殖基地,在從商品養殖環節獲得更多收益的同時,為下游禽肉業務贏得高端客戶訂單也創造了有利條件。

報告期內,公司共銷售雞苗、鴨苗60,601萬隻,同比增加14,742萬隻,增幅32.15%;銷售自養商品雞及委託代養商品雞鴨20,272萬隻,同比增加17,573萬隻,增幅651.09%,實現營業收入576,187.11萬元,同比增加371,240.35萬元,增幅為181.14%;實現毛利潤11,790.12萬元,同比下降31,590.79萬元,降幅為72.82%(毛利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種禽、商品雞鴨價格的大幅下降)。

(三)豬養殖:堅定戰略投資發展,高效運營保障盈利

豬養殖是公司戰略轉型的重大舉措。公司自2016年起開始加大對養豬業務的投入,在2017年面對豬價下行的形勢,仍然堅定不移地按照其戰略規劃進行投資發展,使其在中、長期將養豬業務打造為公司的新的增長。

1、在投資發展上,公司在2017年通過多個項目的簽約及收購楊淩本香資產的並表,新增了580萬頭的生豬產能佈局,自2016年以來新增的生豬產能佈局現合計已達到1,480萬頭。在2017年底,在建產能的95萬頭將於2018年投產。此外,還有超過1000萬頭的產能已完成前期手續辦理將在2018年開工建設,並於2018年底或2019年陸續竣工投產而逐步釋放其產能 。為提高項目建設效率與品質,公司在2017年還與15家設備供應商和設計商建立了豬產業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為了支持後續養豬業務的發展,公司繼續加強人才與資金方面的準備,在2017年深入國內上百家農業類院校招聘了超過2,000名大學畢業生,並結合多種管道的社會招聘,為養豬業務儲備人才。在資金方面,公司與國內外主要金融機構都發展並保持了良好關係,截至2017年底,公司在全球範圍內取得的銀行綜合授信超過400億元,而用信比例只有20%,再加上其他多種形式的融資計畫,為後續養豬業務的大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在生產運營上,面對下行的豬價,公司在各個方面做好精益生產,在總部層面組建養豬研究院以推動技術創新,如推行公、母分飼,實施更細分階段的精准飼喂等,確保整體生產效率繼續穩定在國內的領先水準。在2017年,儘管有新投產和新並表單元拉低其平均水準,但全年的PSY仍然達到了26.5,出欄成活率超過94%。在“自產仔豬+農戶合作育肥”的新好模式養豬中,全年平均銷售成本已降至約11元/kg,並仍存在繼續下降的改善空間。

報告期內,公司共銷售種豬、仔豬、肥豬239.96萬頭,同比增加123.27萬頭,增幅105.64%;實現營業收入306,721.36萬元,同比增加126,810.08萬元,增幅為70.48%;實現毛利潤70,700.6萬元,同比增加5,607.15萬元,增幅為8.61%。

(四)屠宰及肉製品:肉製品銷量大幅增長,管道結構創新優化

屠宰及肉製品業務是公司長期轉型發展的方向。公司近年來重點關注現有業務的持續優化,同時繼續保持穩健的投資節奏,為今後的大發展奠定基礎。

1、繼續優化產品結構,推進“生轉熟”。2017年全年,更高毛利的深加工肉製品銷量同比增長20.18%,該增幅相比上半年同比增幅也進一步提升,使深加工肉製品在各類肉產品總量中的占比進一步提高。公司在去年完成收購的嘉和一品中央廚房業務經營良好,在銷量利潤都穩步提升中獲得了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授予的“2017年度中央廚房模式示範企業”稱號,成為深加工製品業務中的新增長點。公司還在原有美食發現中心的基礎上升級組建了食品研究院,進一步推動深加工製品的研發。例如公司在2017年夏天推出的自熱型小火鍋,在“2018年第二屆全國方便自熱食品產業大會”上就榮獲了“2017年度十大爆款方便自熱食品”稱號。

2、繼續優化管道結構,推進“貿易轉終端”。2017年,公司各類肉產品通過傳統批市管道之外的新型管道銷售的占比約為44%,相比去年同期水準又上升了5個百分點。在這些新型管道中,公司在餐飲管道上新開發了鄉村基、吉野家、小肥羊等客戶,並和百勝中國聯合推出了新型川菜便當產品。在電商管道上,公司在“雙十一”期間取得了京東平臺生鮮禽肉銷售額排名第二的好成績,還對西南地區領先的速凍食品供應平臺“凍品匯”兩次進行增資,不僅加強了對西南地區市場的開發,也積累了對B2B電商管道的合作經驗。此外,公司還於下半年在湖南長沙與當地經銷商合資設立食品供應鏈公司,積極探索區域深耕的新型管道管理模式。

3、繼續推動食品類項目投資與建設。為提升在食品業務上的收益,公司在2017年收購了兩家合資食品子公司的少數股權成為全資下屬公司。公司前期投資的成都新國富食品包材工廠、山東區域的屠宰及肉製品工廠都在2017年順利投產,與法國科普利信集團合資的肉製品工廠項目將於2018年底竣工。上述這些項目都將進一步地加強公司在食品業務上的競爭力。

報告期內,在生肉屠宰業務上,公司銷售禽肉、豬肉等各類生肉產品214.92萬噸,同比增加0.74萬噸,增幅為0.35%;在深加工肉製品業務上,公司共銷售各類肉製品15.87萬噸,同比增加2.66萬噸,增幅為20.14%;實現營業收入2,191,698.13萬元,同比增加93,787.90萬元,增幅為4.47%;實現毛利潤112,569.35萬元,同比增加4,407.39萬元,增幅為4.07%。

2、報告期內主營業務是否存在重大變化

□ 是 √ 否

3、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或主營業務利潤10%以上的產品情況

√ 適用 □ 不適用

單位:元

公式

4、是否存在需要特別關注的經營季節性或週期性特徵

□ 是 √ 否

5、報告期內營業收入、營業成本、歸屬於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總額或者構成較前一報告期發生重大變化的說明

□ 適用 √ 不適用

6、面臨暫停上市和終止上市情況

□ 適用 √ 不適用

7、涉及財務報告的相關事項

(1)與上年度財務報告相比,會計政策、會計估計和核算方法發生變化的情況說明

√ 適用 □ 不適用

1、重要會計政策變更

(1)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2017年修訂)》,對2017年1月1日之後發生的與日常經營活動相關的政府補助計入其他收益;與日常活動無關的政府補助計入營業外收支。本次會計政策變更採用未來適用法處理。

(2)根據《財政部關於修訂印發一般企業財務報表格式的通知》(財會(2017)30號),將原列報於“營業外收入”和“營業外支出”的非流動資產處置利得和損失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利得和損失變更為列報於“資產處置收益”。此項會計政策變更採用追溯調整法,對比較期間(2016年度)利潤表項目的影響列示如下:

公式

2、重要會計估計變更

根據公司 2017年5月24日第七屆董事會第十五次會議以通訊表決的方式審議通過了《關於應收賬款會計估計變更的議案》,將執行信用期銷售業務的應收賬款,從“未執行商業遠期本票業務”歸類到與“執行商業遠期本票及信用期銷售業務”中進行壞賬準備的計提,該會計估計採用未適用法。

(2)報告期內發生重大會計差錯更正需追溯重述的情況說明

□ 適用 √ 不適用

公司報告期無重大會計差錯更正需追溯重述的情況。

(3)與上年度財務報告相比,合併報表範圍發生變化的情況說明

√ 適用 □ 不適用

2、本年度減少合併報表的單位包括:榮成新希望魚粉有限公司、遂寧新希望六和高金食品有限公司、西安新希望產業有限公司、滄州六和惠農飼料有限公司、莒縣六和眾鑫飼料有限公司、永城六和啟正飼料有限公司、濟源市六和金裕飼料有限公司、禹州六和九品飼料有限公司、金堂新希望畜牧有限公司、青島希望啟航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河北新希望六和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吉林新希望六和商貿有限公司、曲沃縣象合飼料有限公司、梁山六和櫻源食品有限公司、費縣六和正壯飼料有限公司、莘縣六和食品有限公司、山東新希望六和集團上海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日照六和飼料有限公司、棗莊六和金牌飼料有限公司、青島和美飼料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和美國有限公司、冠縣六和飼料有限公司、東阿縣新和畜禽養殖有限公司、陽穀和信養殖有限公司24家公司。榮成新希望魚粉有限公司、遂寧新希望六和高金食品有限公司、西安新希望產業有限公司、滄州六和惠農飼料有限公司、莒縣六和眾鑫飼料有限公司、永城六和啟正飼料有限公司、濟源市六和金裕飼料有限公司、禹州六和九品飼料有限公司因公司本年處置了對該公司的股權,故從處置之日起不再合併該公司報表;金堂新希望畜牧有限公司、青島希望啟航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河北新希望六和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吉林新希望六和商貿有限公司、曲沃縣象合飼料有限公司、梁山六和櫻源食品有限公司、費縣六和正壯飼料有限公司、莘縣六和食品有限公司、山東新希望六和集團上海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日照六和飼料有限公司、棗莊六和金牌飼料有限公司、青島和美飼料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和美國有限公司、冠縣六和飼料有限公司、東阿縣新和畜禽養殖有限公司、陽穀和信養殖有限公司16家公司已註銷,從註銷之日起不再納入合併報表範圍。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劉 暢

二○一八年四月二十八日

證券簡稱:新希望 公告編號:2018-09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

積極探索農業互聯網金融業務。

(二)禽養殖

畜、禽養殖是從農牧業到食品全產業鏈中間的關鍵環節。按照養殖過程進一步細分,還可分為育種(種畜禽繁育)環節與商品代養殖環節。育種環節技術複雜度相比商品代養殖環節更高,因此除全部由企業來完成外,同時也存在著專注於育種環節的企業,他們通常從國外供應商處引進曾祖代種禽,在國內進行祖代、父母代育種,產出商品代雞苗、鴨苗。在商品代養殖上有公司一體化自養與“公司+農戶”合作養殖兩種主要模式。一體化自養是指商品代雞、鴨養殖全部由企業自主運營,最終由公司自主屠宰或向其他屠宰廠商出售毛雞、毛鴨的模式;“公司+農戶”合作養殖則是由企業向農戶提供或出售商品代雞苗、鴨苗由農戶進行育成,最終由企業組織回收養成的毛雞、毛鴨並交付屠宰。根據在商品代養殖過程中,雞、鴨的所有權歸屬于企業還是農戶,或者說雞苗、鴨苗是由企業提供還是出售給農戶的情況差異,還可以將“公司+農戶”合作養殖進一步區分為傳統型合同養殖模式與委託代養模式。

禽養殖業具有較明顯的一體化縱向整合特徵。一方面,為了保證上游的種苗供應,規模較大的企業都會不同程度地向上游育種環節延伸,大部分會延伸到父母代養殖,產出商品代雞苗、鴨苗以自用,小部分還會進一步延伸到祖代養殖。另一方面,由於禽養殖,特別是白羽肉禽養殖的單批出欄數量大,因此通常需要與工業化屠宰配套。因此,無論是在商品代養殖環節由公司自養,還是採用“公司+農戶”合作養殖,這些企業都會以“飼料-禽養殖-禽屠宰”的產業鏈或一體化模式出現。

是否親自運營商品代養殖,與這一環節本質上的技術屬性有關。由於禽的生長週期相比豬更短,其養殖技術相比豬養殖的技術難度較低,單場投資門檻也相對較低。所以國內的禽養殖相比豬養殖發展起步更早,也更成熟,規模化程度更高。因此單純在商品代養殖過程中,企業相比養殖戶通常情況下並不存在十分明顯的技術與效率差異。在通常條件下,企業親自運營商品代養殖的意義,更多地在於下游食品產業提出的更高要求,即上游養殖環節全程可控,以確保食品安全。但近年來,越來越嚴格的環保監管又帶來新的變數。一部分商品代養殖企業或農戶由於地處禁養區,或雖處於限養適養區但因環保不達標而限產或停產,甚至退出行業。因此,行業裡的現存參與者或新進入者,首先必須確保的是在限養適養區發展,其次也需要在棚舍、環保等方面投入更多資源。即使是堅持“公司+農戶”合作養殖模式的企業,為了推廣新型的環保技術與棚舍,也需要自建一部分棚舍並採用新型技術然後自養來起到示範作用,再向養殖戶推廣。

近年來,國內的禽養殖總體發展較為平緩,但同時週期性波動較為明顯。2016年上半年開始,白羽肉禽業務出現了一輪行情景氣階段,由此刺激了全行業產能的增加。但從2017年初開始,這種相對過剩的產能,疊加上H7N9流感疫情影響,又很快地讓行情進入多年不遇的低谷,但在2017年夏天的環保嚴管客觀上又促進了產能的削減。因此,從短期看,禽養殖業的重要機遇是抓住環保升級的要求,以環保改造、棚舍升級為抓手,積極掌控符合環保要求的商品代養殖資源。從長期看,則還是需要與下游食品環節形成協同,使在養殖環節的高標準投入,能在食品環節得到更高溢價的回報。

公司在國內的養禽業也覆蓋了種禽養殖與商品代養殖兩個環節。在種禽養殖業務上,公司是國內第一大父母代鴨苗,第二大商品代雞苗、鴨苗供應商。公司的雞苗、鴨苗一部分對外銷售給其他廠商,另一部分用於自己下游的商品代養殖。在商品代養殖上,公司目前以“公司+農戶”合作養殖方式為主,並正從傳統的合同養殖模式逐步向委託代養模式升級,同時也在一些條件適合區域發展了小部分商品代白羽肉雞的一體化自養。公司通過以上各種模式的商品代養殖總量目前已接近8億隻,在白羽肉禽行業位居第一。結合近年來禽養殖行業的發展趨勢,公司對於種禽養殖與商品代養殖採取不同的發展策略。對於種禽養殖,由於當前種禽行業整體供應較為過剩,且近年來利潤上下波動過於劇烈,再加上各家種禽廠商之間在品質效率上沒有十分明顯的差別,公司將適度削減當前的種禽養殖規模,並逐步減少對外銷售,更多轉向內部自供。對於商品代養殖,則抓住當前環保升級帶來的機遇,一方面通過環保改造、棚舍升級,推動更多的“公司+農戶”模式下傳統合同養殖戶向委託代養模式轉型,另一方面公司在條件適合區域進一步加大自養模式的投入,除了可以獲取短期內商品代養殖環節回升的毛利空間,從長遠看則是為下游提供全程可控的安全禽肉,獲取更高的食品環節溢價。

(三)豬養殖

同樣是在是否親自運營商品代育肥的問題上,也與這一環節本質上的技術屬性有關。由於豬的生長週期相比禽更長,其養殖技術相比禽養殖的技術難度也較高,單場投資門檻相對較高,所以國內豬養殖相比禽養殖發展起步更晚,也成熟得更晚,規模化程度更低,因此單純在商品代養殖過程中,企業相比養殖戶仍然存在著一定的技術與效率差異。然而,在育肥環節的效率差異並不像仔豬生產環節的效率差異那樣大,同時由於自育肥的投資需求較大,影響投資回報率。因此,當前國內養豬業裡,完全一體化的自育肥模式仍相對較少。而當近年來眾多企業大舉投資進入養豬行業時,也是優先投資於種豬產能的建設,而非育肥產能的建設。

從2015年開始,國內養豬行業進入最近一輪週期的上行反彈階段,並在2016年中達到最高點而隨後轉入下行調整期。從2015年到2016年的豬價高位運行觸發的新一輪養豬業務的投資發展與過去相比,本輪養豬的新增投資多為大型企業主導,主要目的在於通過規模化程度更高、管理更加精細的高效養殖方式,在行業轉型期搶佔市場份額。

公司在養豬業務上起步相對較晚,目前在國內市場份額也相對較小,但自從進入養豬業務之時起,就堅持高標準的發展規劃。公司在山東夏津投資建設的100萬頭生豬生產專案採用高度的自動化、集約化生產方式和“公司+規模農戶”的經營模式,是目前全國最大的聚落式生豬繁育體系,致力於為國內養豬行業樹立標杆。從2015年底開始,公司以夏津專案為範本,採用“公司+規模農戶”等方式大力發展養豬業務。在種豬生產上,公司現已建立起了PIC、海波爾雙系種豬架構,根據國內南、北方的市場差異,選擇其適合區域市場的豬種。近年來公司的PSY一直保持在26以上,處於行業領先水準。而在商品代養殖上,公司內部由養豬業務單元推動的新好養豬,與飼料業務單元推動的新六養豬,在區域上形成差異化配置,在土地、物流、環境、消費綜合優勢區域積極佈局,同時堅持高標準的建設,在模式上目前都已調整為“內部仔豬高效生產+合作放養為主/部分自養為輔開展育肥”。截至2017年底,已在全國完成了年出欄1,480萬頭產能的投資佈局,全年生豬出欄數繼續保持在全國上市公司的前5位。

(四)屠宰及肉製品

屠宰加工是農牧業價值以肉產品形式體現在消費終端之前的最後一關。作為一種典型的製造加工業,屠宰行業在在國內已有長期發展,市場趨於成熟,且由於下游的肉食消費需求增長放緩,使屠宰產能出現嚴重過剩。政府在農村對養殖戶生產積極性的保護和在城市對消費物價水準的穩定,使屠宰行業在上游收購和下游銷售面臨著隱性的雙重價格限制。偶爾發生的畜、禽疫情,也會引發階段性的肉食消費恐慌,給本行業造成不利影響。此外,作為一種人力密集型的加工業,人力成本的逐漸升高也加劇了本行業利潤空間的擠壓。因此,屠宰行業近年來的新增長機會從內部看是不斷優化流程提高生產效率,逐步引入自動化設備替代人工。從外部看,一方面通過改善產品結構來提升溢價,包括從以生鮮肉為最終產品的屠宰分割向具有更高附加值的肉製品深加工、甚至預製菜生產延伸,在生鮮肉中從凍品銷售更多轉向鮮品銷售;另一方面是改善銷售管道,即從傳統的多層級批發管道,更多轉向連鎖商超、連鎖餐飲、大型食品企業等大客戶直供管道。配合產品優化與管道優化來加強品牌建設,促進無品牌肉轉化成有品牌肉,並在銷售管道中得到更多呈現,使其獲得品牌溢價。此外,近年來國家出於環保與疫病防控的考慮,對非法私屠濫宰、以及對活禽交易的限制與禁止,對屠宰行業的產能利用率提升也有一定的促進,國內冷鏈物流業的逐步發展,也有利於肉品更多以鮮品形態銷售,以及對超市、餐飲等管道的直供。

公司是國內領先的肉食加工企業,在肉禽屠宰業務上以每年接近8億隻的屠宰量排名第一,在肉豬屠宰業務上也處於國內領先梯隊。在過去較長時間裡,公司屠宰加工出來的產品主要依賴批發市場這一傳統貿易模式,儘管在歷史上幫助消化了公司的屠宰產能,但長期看不利於公司肉食樹立品牌形象並獲得更大的價值空間。因此,公司從2014年起在屠宰及肉製品業務上實施了“凍轉鮮、生轉熟、貿易轉終端”的戰略轉型,一方面加大食品深加工業務的比重,加大新產品開發力度,加大近距離銷售力度,推動產品升級;另一方面通過多種新型管道加強與銷售終端的對接,降低對批發市場管道的依賴,推動管道升級。近幾年來,我們在上述產品的升級與管道升級上的努力已逐步迎來收穫,公司在屠宰與肉製品業務上取得了較大的業績增長。

3、主要會計資料和財務指標

(1)近三年主要會計資料和財務指標

公司是否需追溯調整或重述以前年度會計資料

□ 是 √ 否

單位:人民幣元

公式

(2)分季度主要會計資料

單位:人民幣元

公式

上述財務指標或其加總數是否與公司已披露季度報告、半年度報告相關財務指標存在重大差異

□ 是 √ 否

4、股本及股東情況

(1)普通股股東和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股東數量及前10名股東持股情況表

單位:股

公式

(2)公司優先股股東總數及前10名優先股股東持股情況表

□ 適用 √ 不適用

公司報告期無優先股股東持股情況。

(3)以方框圖形式披露公司與實際控制人之間的產權及控制關係

公式

5、公司債券情況

公司是否存在公開發行並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且在年度報告批准報出日未到期或到期未能全額兌付的公司債券

三、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

1、報告期經營情況簡介

公司是否需要遵守特殊行業的披露要求

公司一直堅定地貫徹農牧食品產業一體化的發展戰略,打造世界級農牧食品企業和美好公司。在2017年,進一步提出了“做強飼料、做大養豬、做精肉禽、做優食品、做深海外”的新目標。在飼料業務上,將通過打強區域和協同養殖端優化配置,重塑產品力和高效競爭力,提升盈利能力來確保龍頭地位,在2021年突破2,000萬噸銷量;在養豬業務上,在優勢區域集中發展,在國內保五爭三,在2021年衝擊3,000萬頭生豬出欄,同時打造育種技術、養殖效率行業標杆;在白羽肉禽業務上,保持規模、結構和效率領先,做好一體化,提升盈利水準;在食品業務上,以“健康營養美味便利”為標準,穩量增利,全面發力冷鮮豬肉和肉製品;在海外業務上,聚焦核心區域做深、做透並延伸產業鏈,做中國農牧食品企業國際化的標杆和排頭兵。

2017年是國內農牧業環境形勢複雜的一年,行情、疫情、環保等多方面因素交錯影響,豬價在長期高位運行後轉入下行期,全年生豬均價為近三年最低,給養豬業務帶來了壓力。上半年的H7N9流感給國內禽養殖與禽肉業造成了較大衝擊,毛雞與雞肉價格創十一年新低,父母代種雞創十一年來最長虧損期。進入夏季後,H7N9流感影響剛剛消退,環保嚴管又使公司禽養殖業務最密集的山東區域出現商品代養殖資源緊缺,多個行業頻繁限產、停產。在政策上,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及2017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指出要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品質興農、綠色興農,農業政策從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給國內農牧業帶來了好的發展機遇。

綜上,公司首先依託自身的相關多元化業務組合與產業鏈一體化模式盡力減輕風險,穩定經營,雖然利潤受行情與疫情影響有所下降,但受影響程度優於業務結構單一的單純養殖類企業。同時,公司也把握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政策機遇,繼續推動自身的產能優化和業務結構調整與產能優化,使公司各項業務都實現了規模增長,利潤在上半年出現下滑後,在下半年通過努力扭轉局面而縮小了降幅。在飼料業務上內強能力、外展基地,使銷量重回1,500萬噸以上,既創下了近5年的新高,又實現了毛利的同步增長;在禽養殖業務上化危為機推動轉型,加強商品養殖基地建設鋪墊未來;在豬養殖業務上繼續堅定公司制定的發展戰略進行投資,以高效運營來保障盈利;在屠宰及肉製品業務上實現肉製品銷量大幅增長,管道結構創新優化;在總部能力建設方面強化科技驅動,先後組建了飼料、養豬、食品三大研究院,同時還在籌建養禽、資訊研究院。隨著疫情與環保壓力促使全行業淘汰落後產能,公司在本階段打下的基礎必將幫助公司在下一輪農牧上行週期獲得更大的回報。

報告期內,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6,256,684.86萬元,同比增長168,732.54萬元,增幅為2.77%(其中養殖與食品業務合計實現營業收入3,074,606.60萬元,同比上升591,838.32萬元,占公司匯總營業收入比重達到37.31%,同比提升了2.83個百分點);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28,000.05萬元,同比下降18,906.60萬元,降幅為7.66%(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是H7N9流感影響了禽養殖與禽肉業務的利潤)。

2017年度公司主營業務經營情況:

(一)飼料生產:內強能力外展基地,銷量毛利雙獲增長

飼料的生產經營目前仍是公司業務的主要支柱。為此,公司一直注意內、外部雙輪驅動,對內打強採購力、產品力、服務力;對外積極發展養殖基地,共促飼料業務增長。

1、打強產品力,首推生物環保飼料獲好評。2017年,我們優化了研發體系,在總部層面組建了飼料研究院,在各個涉及飼料業務的二級單元也加強了產品開發能力的配置,先後推出了全國首創的生物環保發酵型母豬料“月子餐”、不喂粗飼料的肉羊料“羊羊得益”、高端膨化魚料“魚漁歡”、水產養殖調水產品“水精靈”等創新型系列產品。這些系列產品的推出,不僅得到了市場的認可與好評,也為公司今後飼料產品的體系化和品牌形象的塑造打下了良好基礎。

2、打強採購力,提升供應鏈管理。公司在2017年上半年對原料採購體系進行了重組優化,通過新的管理平臺,積極開展供應商體系梳理,與中糧、中儲糧、吉林酒業、象嶼、嘉吉、邦基、益海、大成等多家國內外優秀原料供應商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並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供應鏈融資,優化採購成本及相關財務費用;同時還加強採購體系資訊化建設,一條聯通養殖戶飼料需求與供應商原料供貨計畫的供應鏈協同系統已於2017年12月初在部分區域試點上線,並計畫於2018年下年開始在公司全面推廣。

3、打強製造力,精益生產提效率。公司繼續推動飼料工廠佈局與產能的優化調整,淘汰落後產能,改造升級或新建大產能工廠,使得飼料單廠產銷量進一步提升,年銷量在10萬噸以上的工廠數量增加了16%。同時在飼料廠內部繼續加強生產標準化建設,推動精益生產,提高生產效率,在全年由於環保嚴管使得各種能耗物耗成本都上升的大背景下,仍使飼料生產的噸均費用同比下降了7%。

4、打強服務力,發展基地拉內需。在禽料方面,頂住上半年H7N9流感帶來的不利影響,堅定地推動禽旺養殖服務,促進禽料銷售。公司將禽旺養殖服務與原有的“禽福達”資訊管理系統對接並升級為“雲禽旺”系統,該系統到2017年底已覆蓋養殖戶超過1萬戶,覆蓋商品雞、鴨超過5億隻。在豬料方面,公司通過新好、新六育肥豬放養促進豬料銷售,公司將原有的“九方農場”管理系統升級成“雲放養”系統,該系統到2017年底已覆蓋養殖戶1,900餘戶,覆蓋育肥豬190萬頭。在下游養殖基地的帶動下,公司各口徑合計的直供料與內部料銷量同比增長近23%,在總銷量中的占比也從去年同期的25%上升到當前的28%。

報告期內,公司共銷售各類飼料產品1,572.29萬噸,創下近5年的新高,同比增加83.47萬噸,增幅為5.61%:其產品結構也得到進一步優化,其中豬料銷量達419萬噸,同比增長20%;禽料銷量為1,029萬噸,同比增長3%;水產料銷量近86萬噸,同比增長8%。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570,184.41萬元,同比增加482,535.59萬元,增幅為11.80%。豬料與水產料銷量大幅度的提升也促進了飼料整體毛利率水準的改善,實現毛利潤達282,487.49萬元,同比增加38,889.43萬元,增幅為15.96%。

(二)禽養殖:化危為機推動轉型,商品養殖鋪墊未來

禽養殖是公司發展的重要基礎。近年來的禽養殖發展戰略是保持總體規模穩定,並逐步從過去的種禽養殖為主向更多的商品代自養或委託代養轉型。

1、保障安全效率,降低種禽虧損。在種禽養殖上,2017年的H7N9流感衝擊加上週期性供過於求的影響,使得種禽行業出現全面虧損。公司上半年在保證安全前提下通過多種途徑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下半年抓住流感影響減弱與行業回暖時機積極減虧。此外,結合對行業長期方向研斷,在國內逐步削減種禽產能,推動種禽生產內部配套化,同時推動種禽業務團隊赴海外進行二次創業,促進海外飼料業務向產業鏈延伸發展。

2、創新技術模式,推動商品養殖。在商品代養殖方面,隨著近年來環保政策越來越嚴,農村優質商品養殖資源日漸稀缺。公司一方面加大商品代自養的投入力度,于下半年在山東新建了180萬隻白羽肉鴨自養基地;另一方面繼續通過禽旺平臺推動一部分條件好的合作養殖戶轉型為委託代養模式,在遼寧、山東、河北、河南等地又新設了6家禽旺模式養殖服務公司。2017年夏天,因環保嚴管,山東多地出現養殖戶因棚舍設備不達環保標準而停產,其中肉鴨養殖受影響尤為嚴重。公司適時地推出了新型肉鴨多層網養技術,不僅大幅提高了養殖效率,而且還降低了糞汙處理難度,使棚舍能夠達到環保要求。該技術的推出促進了更多養殖戶加入公司合作體系。通過多種措施和努力,公司繼續鞏固商品養殖基地,在從商品養殖環節獲得更多收益的同時,為下游禽肉業務贏得高端客戶訂單也創造了有利條件。

報告期內,公司共銷售雞苗、鴨苗60,601萬隻,同比增加14,742萬隻,增幅32.15%;銷售自養商品雞及委託代養商品雞鴨20,272萬隻,同比增加17,573萬隻,增幅651.09%,實現營業收入576,187.11萬元,同比增加371,240.35萬元,增幅為181.14%;實現毛利潤11,790.12萬元,同比下降31,590.79萬元,降幅為72.82%(毛利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種禽、商品雞鴨價格的大幅下降)。

(三)豬養殖:堅定戰略投資發展,高效運營保障盈利

豬養殖是公司戰略轉型的重大舉措。公司自2016年起開始加大對養豬業務的投入,在2017年面對豬價下行的形勢,仍然堅定不移地按照其戰略規劃進行投資發展,使其在中、長期將養豬業務打造為公司的新的增長。

1、在投資發展上,公司在2017年通過多個項目的簽約及收購楊淩本香資產的並表,新增了580萬頭的生豬產能佈局,自2016年以來新增的生豬產能佈局現合計已達到1,480萬頭。在2017年底,在建產能的95萬頭將於2018年投產。此外,還有超過1000萬頭的產能已完成前期手續辦理將在2018年開工建設,並於2018年底或2019年陸續竣工投產而逐步釋放其產能 。為提高項目建設效率與品質,公司在2017年還與15家設備供應商和設計商建立了豬產業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為了支持後續養豬業務的發展,公司繼續加強人才與資金方面的準備,在2017年深入國內上百家農業類院校招聘了超過2,000名大學畢業生,並結合多種管道的社會招聘,為養豬業務儲備人才。在資金方面,公司與國內外主要金融機構都發展並保持了良好關係,截至2017年底,公司在全球範圍內取得的銀行綜合授信超過400億元,而用信比例只有20%,再加上其他多種形式的融資計畫,為後續養豬業務的大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在生產運營上,面對下行的豬價,公司在各個方面做好精益生產,在總部層面組建養豬研究院以推動技術創新,如推行公、母分飼,實施更細分階段的精准飼喂等,確保整體生產效率繼續穩定在國內的領先水準。在2017年,儘管有新投產和新並表單元拉低其平均水準,但全年的PSY仍然達到了26.5,出欄成活率超過94%。在“自產仔豬+農戶合作育肥”的新好模式養豬中,全年平均銷售成本已降至約11元/kg,並仍存在繼續下降的改善空間。

報告期內,公司共銷售種豬、仔豬、肥豬239.96萬頭,同比增加123.27萬頭,增幅105.64%;實現營業收入306,721.36萬元,同比增加126,810.08萬元,增幅為70.48%;實現毛利潤70,700.6萬元,同比增加5,607.15萬元,增幅為8.61%。

(四)屠宰及肉製品:肉製品銷量大幅增長,管道結構創新優化

屠宰及肉製品業務是公司長期轉型發展的方向。公司近年來重點關注現有業務的持續優化,同時繼續保持穩健的投資節奏,為今後的大發展奠定基礎。

1、繼續優化產品結構,推進“生轉熟”。2017年全年,更高毛利的深加工肉製品銷量同比增長20.18%,該增幅相比上半年同比增幅也進一步提升,使深加工肉製品在各類肉產品總量中的占比進一步提高。公司在去年完成收購的嘉和一品中央廚房業務經營良好,在銷量利潤都穩步提升中獲得了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授予的“2017年度中央廚房模式示範企業”稱號,成為深加工製品業務中的新增長點。公司還在原有美食發現中心的基礎上升級組建了食品研究院,進一步推動深加工製品的研發。例如公司在2017年夏天推出的自熱型小火鍋,在“2018年第二屆全國方便自熱食品產業大會”上就榮獲了“2017年度十大爆款方便自熱食品”稱號。

2、繼續優化管道結構,推進“貿易轉終端”。2017年,公司各類肉產品通過傳統批市管道之外的新型管道銷售的占比約為44%,相比去年同期水準又上升了5個百分點。在這些新型管道中,公司在餐飲管道上新開發了鄉村基、吉野家、小肥羊等客戶,並和百勝中國聯合推出了新型川菜便當產品。在電商管道上,公司在“雙十一”期間取得了京東平臺生鮮禽肉銷售額排名第二的好成績,還對西南地區領先的速凍食品供應平臺“凍品匯”兩次進行增資,不僅加強了對西南地區市場的開發,也積累了對B2B電商管道的合作經驗。此外,公司還於下半年在湖南長沙與當地經銷商合資設立食品供應鏈公司,積極探索區域深耕的新型管道管理模式。

3、繼續推動食品類項目投資與建設。為提升在食品業務上的收益,公司在2017年收購了兩家合資食品子公司的少數股權成為全資下屬公司。公司前期投資的成都新國富食品包材工廠、山東區域的屠宰及肉製品工廠都在2017年順利投產,與法國科普利信集團合資的肉製品工廠項目將於2018年底竣工。上述這些項目都將進一步地加強公司在食品業務上的競爭力。

報告期內,在生肉屠宰業務上,公司銷售禽肉、豬肉等各類生肉產品214.92萬噸,同比增加0.74萬噸,增幅為0.35%;在深加工肉製品業務上,公司共銷售各類肉製品15.87萬噸,同比增加2.66萬噸,增幅為20.14%;實現營業收入2,191,698.13萬元,同比增加93,787.90萬元,增幅為4.47%;實現毛利潤112,569.35萬元,同比增加4,407.39萬元,增幅為4.07%。

2、報告期內主營業務是否存在重大變化

□ 是 √ 否

3、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或主營業務利潤10%以上的產品情況

√ 適用 □ 不適用

單位:元

公式

4、是否存在需要特別關注的經營季節性或週期性特徵

□ 是 √ 否

5、報告期內營業收入、營業成本、歸屬於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總額或者構成較前一報告期發生重大變化的說明

□ 適用 √ 不適用

6、面臨暫停上市和終止上市情況

□ 適用 √ 不適用

7、涉及財務報告的相關事項

(1)與上年度財務報告相比,會計政策、會計估計和核算方法發生變化的情況說明

√ 適用 □ 不適用

1、重要會計政策變更

(1)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2017年修訂)》,對2017年1月1日之後發生的與日常經營活動相關的政府補助計入其他收益;與日常活動無關的政府補助計入營業外收支。本次會計政策變更採用未來適用法處理。

(2)根據《財政部關於修訂印發一般企業財務報表格式的通知》(財會(2017)30號),將原列報於“營業外收入”和“營業外支出”的非流動資產處置利得和損失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利得和損失變更為列報於“資產處置收益”。此項會計政策變更採用追溯調整法,對比較期間(2016年度)利潤表項目的影響列示如下:

公式

2、重要會計估計變更

根據公司 2017年5月24日第七屆董事會第十五次會議以通訊表決的方式審議通過了《關於應收賬款會計估計變更的議案》,將執行信用期銷售業務的應收賬款,從“未執行商業遠期本票業務”歸類到與“執行商業遠期本票及信用期銷售業務”中進行壞賬準備的計提,該會計估計採用未適用法。

(2)報告期內發生重大會計差錯更正需追溯重述的情況說明

□ 適用 √ 不適用

公司報告期無重大會計差錯更正需追溯重述的情況。

(3)與上年度財務報告相比,合併報表範圍發生變化的情況說明

√ 適用 □ 不適用

2、本年度減少合併報表的單位包括:榮成新希望魚粉有限公司、遂寧新希望六和高金食品有限公司、西安新希望產業有限公司、滄州六和惠農飼料有限公司、莒縣六和眾鑫飼料有限公司、永城六和啟正飼料有限公司、濟源市六和金裕飼料有限公司、禹州六和九品飼料有限公司、金堂新希望畜牧有限公司、青島希望啟航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河北新希望六和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吉林新希望六和商貿有限公司、曲沃縣象合飼料有限公司、梁山六和櫻源食品有限公司、費縣六和正壯飼料有限公司、莘縣六和食品有限公司、山東新希望六和集團上海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日照六和飼料有限公司、棗莊六和金牌飼料有限公司、青島和美飼料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和美國有限公司、冠縣六和飼料有限公司、東阿縣新和畜禽養殖有限公司、陽穀和信養殖有限公司24家公司。榮成新希望魚粉有限公司、遂寧新希望六和高金食品有限公司、西安新希望產業有限公司、滄州六和惠農飼料有限公司、莒縣六和眾鑫飼料有限公司、永城六和啟正飼料有限公司、濟源市六和金裕飼料有限公司、禹州六和九品飼料有限公司因公司本年處置了對該公司的股權,故從處置之日起不再合併該公司報表;金堂新希望畜牧有限公司、青島希望啟航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河北新希望六和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吉林新希望六和商貿有限公司、曲沃縣象合飼料有限公司、梁山六和櫻源食品有限公司、費縣六和正壯飼料有限公司、莘縣六和食品有限公司、山東新希望六和集團上海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日照六和飼料有限公司、棗莊六和金牌飼料有限公司、青島和美飼料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和美國有限公司、冠縣六和飼料有限公司、東阿縣新和畜禽養殖有限公司、陽穀和信養殖有限公司16家公司已註銷,從註銷之日起不再納入合併報表範圍。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劉 暢

二○一八年四月二十八日

證券簡稱:新希望 公告編號:2018-09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