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2018綠公司年會首場全會:聚焦影響力投資 資本如何“義利並舉”?

圖為2018綠公司年會首場論壇

津雲新聞訊:在大多數人的觀念裡, 資本逐利與社會公益處於磁場兩極, 做公益不以逐利為目的,

企業則以實現最大利益化為目標。 但是現在, 資本逐利和社會公益可以“毫不違和”的結合起來, 以影響力投資為代表的公益金融不僅是全球資本市場新的投資趨勢, 也為社會公益更好地發揮作用加深了“資金池”。 4月22日, 2018綠公司年會在天津濱海新區於家堡拉開帷幕, 首場全會聚焦影響力投資, 促進商業投資與社會公益的結合, 為企業持續發展提供新的破題視角。

何為影響力投資?

影響力投資對於中國投資市場來說還是個全新的概念。 但其實, 2010年摩根士丹利和洛克菲勒基金會就已經提出了“影響力投資”, 它的概念就是讓資本能夠在投資的過程當中除了產生的回報, 同時要產生社會的效益。

圖為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理事長、原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發表演講

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理事長、原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說:“我們今天所說的影響力投資是公益金融的一個重要內容。 公益金融顧名思義, 具體說就是現代企業的管理辦法, 管理公益組織, 公益慈善這些組織。

用市場的方法分配公益資源, 用金融的手段達到公益的目的, 這可能和過去的傳統金融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

“影響力投資對於中國投資界來說, 也許還比較陌生, 但是它是當今世界正在成為一種主流的價值觀, 正在成為一種投資的潮流。 ”馬蔚華說。

影響力投資的困惑和未來

目前, 美國影響力投資規模已經達到美國資本市場的九分之一。 馬蔚華說:“美國多米尼400指數, 選擇了經濟效益好、社會效益好的400家上市公司作為參考, 過去十年平均收益率22.5%, 跑贏了大市, 也跑贏了標普500。 ”

圖為TPG中國區管理合夥人孫強發言

TPG中國區管理合夥人孫強說:“企業家、慈善家捐了錢以後, 一次性投入, 明年還得再捐。 怎麼把企業家的捐款有持續性地投入到新的公益專案, 讓它產生更大的效益, 為有社會影響力和社會效益的專案服務, 這就是我們要研究的社會影響力持續發展的前提。 ”

前景雖然光明, 但是社會效益如何評估成為了新的困惑。

“影響力投資的概念是要在獲得財務投資收益的同時,

對社會要有效益, 也就是說要財善並收, 這個是很難達到的事情, 因為要財務可以衡量, 但是社會效益的衡量用什麼樣的標準來衡量, 這是大家很多年都困惑的問題。 ”孫強說。

由此孫強認為, 衡量影響力投資可以有三個標準。 第一, 要有嚴謹的評估方法, 比如協力廠商評估機構。 第二, 要有量化的評估方式, 能夠具體算出來。 第三, 能夠吸引全球知名人士參與其中。 “在量化方面, 我們已經制定了影響力回報倍數

圖為中國綠公司年會

圖為2018年綠公司年會首場論壇現場

圖為受邀出席的嘉賓

圖為分論壇討論

圖為中國綠公司年會

圖為2018年綠公司年會首場論壇現場

圖為受邀出席的嘉賓

圖為分論壇討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