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是微調還是轉向?宏觀政策正在起變化

本報記者 張智 北京報導

央行行長易綱在博鼇論壇上談“貨幣收緊”的話音未落, 定向降准就來了。 這個看似矛盾的政策, 讓社科院國際金融研究室副主任肖立晟頗感疑惑。

“目前的政策存在不確定性。 ”肖立晟在日前舉辦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上說, “如果說貨幣政策採用了偏寬鬆的態勢的話, 對整體經濟其實並不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 它對去杠杆會有衝擊, 這是我的一個困惑。 ”

令人困惑的還不止這些, 4月23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多年後再次採用“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提法, “擴大內需”前面的定語也從“適度”改成了“持續”。 這被市場解讀為決策層對於需求端的態度發生了巨大變化。

那麼, 問題來了, 宏觀政策究竟是在微調, 還是在轉向?

提法變了

4月23日, 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 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 會議明確提出, “把加快調整結構與持續擴大內需結合起來”。

中融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寇文紅注意到, 在2017年7月政治局會議上, 相關表述是“適度擴大總需求”;2017年12月的政治局會議上, 則沒有提到“需求”, 這表明中央對內需的態度出現了一些微調。

寇文紅認為微調的原因有二:一是, 在貿易戰尚未明朗的背景下, 提前微調政策, 防止出口受阻帶來的影響;二是一季度經濟結構中的一些問題應引起重視, 主要是企業融資難、融資貴, 社會融資和中長期信貸同比都是負增長。

更值得一提的是, 此次政治局會議並沒有沿用之前的“適度擴大總需求”提法, 而是把“適度”改成了“持續”。

在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看來, 這表明政策層對於需求端的態度發生了巨大變化。

他還發現, 此次政治局會議提出“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從歷史會議來看, “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這一類說法主要是國務院層面的提法, 中央政治局對此的提法少之又少。

這是歷史上第二次把“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上升到中央政治局的高度。 《華夏時報》記者查閱資料獲悉, 2015年12月, 中央政治局會議第一次提出“降低財務成本”。

中信證券研報分析稱, 結合近期國務院、央行解決企業融資難的表態來分析, 此次政治局會議提出“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是為了要穩定經濟中有益的杠杆。 鄧海清則認為, 這無疑是個重磅信號, 市場不應低估其暗含的政策態度巨大變化。

微調, 還是轉向?

在鄧海清看來, 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決不是簡單的“擴大內需”政策微調,

“擴大內需”政策短時間內再度轉變, 而此次貨幣政策轉換也決不是“假寬貨幣”。

方正固收楊為敩也認為, 儘管貨幣政策仍保持中性穩健的官方說法, 但實際已經明顯寬鬆了起來。 貨幣寬鬆往往存在一個信號由弱到強的過程, 而今年所動用了3次準備金工具意味著貨幣寬鬆進入了強信號階段。

過去一段時間, 在貨幣融資緊平衡的背景下, 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利率中樞上移至高位。 企業的融資成本從6%增長到7%, 但是成本大概增長了10%-30%的水準。

“這樣的背景下, 宏觀政策環境或將從過去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的‘緊貨幣’和‘緊信用’的組合, 轉變為‘穩貨幣’和‘緊信用’的組合, 未來宏觀經濟政策的基調或許有所調整。

”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董事長閆衍表示。

寇文紅認為, 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措辭微調, 反映了宏觀政策從中性偏緊向中性偏松的“微調”, 但整體政策取向並沒有改變。

事實上, 剛剛召開的政治局會議也提出, “要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取向不變, 保持貨幣政策穩健中性。 ”此前, 4月17日央行公佈“定向降准”, 之後貨幣市場接連極度緊張, 市場開始掉頭認為“寬貨幣”是“虛晃一槍”, 新一屆財經領導基調仍是緊貨幣論調。

華創宏觀研報稱, 流動性寬鬆利好債市, 但宏觀穩杠杆的政策背景下, 央行主動引導流動性寬鬆和政策面再次刺激都難以兌現, 降准也不應理解為政策轉向, 結合當前的基本面, 二季度商品表現會明顯強於一季度, 債市則將承受來自基本面的調整壓力。

鄧海清並不認同這一論調。他認為,當前的貨幣市場出現的短暫緊縮,僅是政策切換時的結構性摩擦現象,並不代表貨幣政策傾向的態度。

定向發力

“需要強調的是,政策只是微調,不是大水漫灌;另外政策的指向是鼓勵發展新興產業,不是房地產和傳統產業。”寇文紅稱。

此次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要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積極支援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發展。這也是4月20-21日全國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會議上強調的。

4月2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再推出7項減稅措施,定向支援創業創新和小微企業發展,將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虧損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10年。

近日發佈的《國務院印發關於落實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也提出,疏通貨幣政策傳導管道,用好差別化準備金、差異化信貸等政策,引導資金更多投向小微企業、“三農”和貧困地區。

中信證券研報認為,結構調整與擴大內需的結合顯示傳統的地產投資和基建投資或不會成為此輪擴大內需的主力。

一季度資料顯示,我國消費升級的趨勢,網路實物消費和化妝品、金銀首飾高端消費品零售額增長速度較快。投資方面,近期“晶片問題”凸顯我國在核心技術方面的不足。在全國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

“要下定決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動資訊領域核心技術突破。”寇文紅預計,高端製造業投資會有更多利好政策出臺,這既能擴大內需,也能促進我國經濟結構調整。

債市則將承受來自基本面的調整壓力。

鄧海清並不認同這一論調。他認為,當前的貨幣市場出現的短暫緊縮,僅是政策切換時的結構性摩擦現象,並不代表貨幣政策傾向的態度。

定向發力

“需要強調的是,政策只是微調,不是大水漫灌;另外政策的指向是鼓勵發展新興產業,不是房地產和傳統產業。”寇文紅稱。

此次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要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積極支援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發展。這也是4月20-21日全國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會議上強調的。

4月2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再推出7項減稅措施,定向支援創業創新和小微企業發展,將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虧損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10年。

近日發佈的《國務院印發關於落實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也提出,疏通貨幣政策傳導管道,用好差別化準備金、差異化信貸等政策,引導資金更多投向小微企業、“三農”和貧困地區。

中信證券研報認為,結構調整與擴大內需的結合顯示傳統的地產投資和基建投資或不會成為此輪擴大內需的主力。

一季度資料顯示,我國消費升級的趨勢,網路實物消費和化妝品、金銀首飾高端消費品零售額增長速度較快。投資方面,近期“晶片問題”凸顯我國在核心技術方面的不足。在全國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

“要下定決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動資訊領域核心技術突破。”寇文紅預計,高端製造業投資會有更多利好政策出臺,這既能擴大內需,也能促進我國經濟結構調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