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從一幅藏在美國的中國皇帝臨摹畫,看看我們的絲綢是怎樣練成的?

搗練,

蠶絲製作工藝的一道小小工序,

卻引得大唐畫家張萱揮毫出《搗練圖》,

更引得宋徽宗趙佶欣然臨摹,

這幅臨摹作品現收藏於美國波士頓博物館。

中國是絲綢的國度,

自古以來就有著精緻發達的

然而發展到今天,

我們又知道多少呢?

本期“典籍中的工人”,

跟大家揭秘古代中國的

絲綢製造技藝!

灰練、水練、日曬

首先是養蠶繅絲, 這兩項勞動咱們介紹得多, 可略。 我們從接下來的練絲開始說。 練絲, 《考工記》“㡛氏”章記載了全過程:

㡛(音同荒)氏湅(同練)絲, 以涚(shuì)水漚其絲七日, 去地尺暴之。 晝暴諸日, 夜宿諸井。 七日七夜,

是謂水湅。 湅帛, 以欄(liàn, 即楝, 楝樹)為灰, 渥淳其帛, 實諸澤器, 淫之以蜃, 清其灰而盝(lù去水)之, 而揮之, 而沃之, 而盝之, 而塗之, 而宿之。 明日, 沃而盝之, 晝暴諸日, 夜宿諸井。 七日七夜, 是謂水湅。

《考工記》把從事“練”工的工匠或負責人稱為“㡛氏”。 練, 分為練絲和練帛兩個途徑。

蠶絲由70-75%絲素和20-30%的絲膠組成, 另外還有少量雜質。 絲素就是我們需要的纖維組織, 絲膠則是附著於絲素外的膠體保護膜, 對絲素有保護和膠粘(成繭)之功。 繅絲時, 要保留一部分絲膠, 可使絲素免受損傷。 這樣繅出的絲叫生絲, 用生絲織物精硬, 且不易染色, 故須練, 今稱“精練”。

我們已經說過從麻稈中提取麻纖維以成就麻布, 先須以漚處理之, 亦稱脫膠。 練絲也是要漚, 也是要脫膠。

練絲之漚, 先漚以“涚水”, 就是和了草木灰汁的溫水, 取其含氫氧化鉀, 呈鹼性, 而絲膠正是在鹼性溶液裡易於水解和溶解。 直到現代, 大部分絲的精練還是用鹼性溶劑。

涚水漚七日, 再離地一尺曝曬。 白天曝曬, 夜裡還要將絲懸掛於井水中。 這樣又是七日七夜。 這是在合適的濕度下利用日光紫外線脫膠漂白的工藝。

這樣練出的絲, 就變成了熟絲, 可以織帛了。 這個過程也叫“熟練”。

古代絲綢工坊

熟練, 原來是一項技術, 我們今天用它形容所有技術所達到的令人滿意的水準。

另一種途徑, 另一種“熟練”, 是直接將生絲織成生帛, 再行練帛。 練帛, 燒楝葉為灰, 調成稠汁, 將帛浸入(渥淳其帛), 再放到光滑的容器裡(實諸澤器), 用大量和了蜃灰的水浸泡(淫之以蜃)。 (早晨), 取帛清洗去灰、脫水(清其灰而盝之), 再抖去細灰(而揮之), 再澆一層楝灰, 或蜃灰水(而沃之), 過一夜(而宿之), 第二天再清洗、再脫水或擰乾。 這樣子也要辛辛苦苦地經歷七天。 這個過程或叫灰練。 之後也是七日七夜反反復複地水練:“晝暴諸日,

夜宿諸井”。

練帛的工藝理念也是以堿溶膠。 楝灰水是鉀鹽溶液, 唇灰水是鈣鹽溶液, 均呈鹼性。 前者滲透性強於後者, 故先用較濃堿液(楝灰水)使絲膠充分膨脹、溶解, 再用大量較稀的堿液(蜃灰水)把絲膠洗下來。

可想而知, 帛的精練比絲更難, 更難均勻, 所以要反復浸泡、脫水, 使帛能均勻而充分地和堿液接觸。 《考工記》特別提出要把帛放在光滑的容器裡浸泡, 光滑, 則不會掛擦綢絲。

水練步驟中為何要將絲或帛掛到井水裡?第一是水洗作用。 有利於白天光化分解的產物溶解到井水裡, 均勻練效。 現代仍沿用此法, 將絲帛掛在溶液裡練, 稱“掛練法”。

第二是精練的繼續。 井水中可能滋生能分泌蛋白分解酶的微生物, 也能促使絲膠分解, 於是使“夜宿諸井”就兼有了與灰(堿)練與日脫膠相結合的酶練作用。 井水不像堿灰水那樣激烈, 也緩和了日光曝曬對絲素優點的的壞損作用, 體現了精細、含蓄和呵護, 很“科學”, 很具有工匠精神。

《考工記》成書于戰國, 主要是對周代練絲(帛)技術的總結。 其實在周以前這項技術已經相當有水準了。瑞典紡織史專家西爾凡女士在研究了遠東博物館保存的我國殷代青銅器上絲綢殘片後稱:“毫無疑問,中國人對絲的處理早在殷代就達到了很高的標準了。”

胰酶練

《考工記》中記載的練絲(帛),或可俗稱灰練水練兼日曬結合法,從原理上講主要是堿練結合酶練和日曬脫膠。趙翰生在《中國古代紡織與印染》“古代的絲綢”中將練絲(帛)的工藝分為三類,《考工記》中所載,可歸於第一類。

還有第二類:豬胰煮練法。此法可結合草木灰浸泡同時使用。最早記載見於唐人陳藏器所著《本草拾遺》(已佚),比較簡略。較詳的記述見於明代劉伯溫撰的《多能鄙事》(這書名很有創意)和宋應星的《天工開物》。

《天工開物•乃服•熟練》:

凡帛織就,猶是生絲,煮練方熟。練用稻稿灰入水煮。以豬胰脂陳宿一晚,入湯浣之,寶色燁然……凡早絲為經、晚絲為緯者,練熟之時每十兩輕去三兩。經、緯皆美好早絲,輕化只二兩。練後日干張急,以大蚌殼磨使乖鈍,通身極力刮過,以成寶色。

——用稻稈灰加水一起煮,並用豬胰臟(俗稱豬橫利)浸泡一晚,再放進水中洗濯,這樣絲色就能很鮮豔......用早蠶的蠶絲為經線,晚蠶的蠶絲為緯線,煮過以後,每十兩會減輕三兩。如果經緯線都是用上等的早蠶絲,那麼十兩隻減輕二兩。煮過之後要用熱水洗掉鹼性並立即繃緊晾乾。然後用磨光滑的大蚌殼,用力將絲織品全面地刮過,使它現出光澤來——咦,還要這麼幹!

練過之後經緯變輕,正說明把膠脫去了,好絲僅十去其二,說明含膠量低一些。此間所輕去的斤兩,與我們用現代化驗法得出的蠶絲膠含量是相符的。

趙翰生詳釋此法稱,豬胰臟要摻和碎絲線搗爛作團,懸於陰涼處陰乾、發酵。用時,切片溶於含草木灰的沸水中,將待練的絲投於其中,沸煮。

因為豬胰臟中是含著豬胰脂酶的,所以從原理上講,這就是酶練結合堿練的脫膠工藝。

如上所述,鹼性激烈,堿練快;而酶練使脫膠均勻,又可減弱鹼對絲素的影響,增加絲的“寶色”等。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利用胰酶練絲的國家,西方國家直到1931年才開始利用胰酶練制絲織物,比中國至少晚約一千二三百年。

搗練

第三種練法:搗練法。此法也要結合草木灰浸泡法進行,即先以草木灰汁浸漬生絲,再以木杵捶打。

趙翰生稱,生絲經過灰汁浸泡,再以木杵打擊時,易於使其上絲膠脫落,還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絲束紊亂,而成絲的品質也優於單純的灰水練,能促使其外觀光澤明顯。捶搗原理與現代制絲手工藝中“摜經”(又名“彆〔bie別〕絲光”)相同,因此,也可以說這就是現代“摜經”的前身。

宋以前,是站著搗練的。美國波士頓博物館現存一幅宋徽宗趙佶臨摹的唐人張萱《搗練圖》畫卷。畫卷呈現四道婦功工序:搗練、理線、熨平、縫製。全卷共12人,都是女子。

搗練是首道工序。畫中有四名豐肥的大唐婦人,其中兩個手持幾乎和她們等高的細腰型長木杵,正搗著疊在一個長方形石砧上的帛料,另外兩個以杵拄地正在休息,其中一個著紅上襦的正“擼起袖子”,看來又要接替過來“加油幹”。這是很寫實的搗練圖,看過令我們對於這項古老的勞動有了直觀印象。首先讓我們知道,這活兒重,需要姐妹們集體協作。

看完名畫,再讀詩文。唐代詩人魏璀的《搗練賦》:

細腰杵兮木一枝,女郎砧兮石五彩。聞後響而已續,聽前聲而猶在。夜如何其秋未半,於是拽魯縞,攘皓腕。始於搖揚,終於淩亂。四振五振,驚飛雁之兩行;六舉七舉,遏彩雲而一新。

也描繪出了此項勞動的“美”,特別是突出了搗的聲音。

宋以後,搗練由站著搗改為坐著搗。元代王禎《農書》卷二一《農器圖譜•織紉門》記載:

砧杵,搗練具也。……蓋古之女子對立,各執一杵,上下搗練扵砧,其丁東之聲,互相應答。今易作臥杵,對坐搗之,又便且速易成帛。

為便於雙手握持,杵長亦大大縮短,且一頭細,一頭粗,操作時雙手各握一杵。這樣,既減少了勞動強度,又提高了搗練效率。

搗練法發明於漢,普及於南北朝,盛行于唐。還有專家稱,第二種類的胰酶練是更先進的工藝,唐時雖已有,但還不成熟,故搗練猶是首選。至元代,胰酶練就是主要方式,搗練之聲遂漸不聞。

唐詩中的擣衣聲

“長安一片月,萬戶擣衣聲”,這是李白《子夜吳歌•秋歌》中的著名詩句。原來我總以為此處的“擣衣”是指洗衣服,如同記憶中農婦們用棒棰捶洗衣服的情景。通過最近的學習,恍悟“昨非”:李白所寫的“擣衣”原來是搗練、擣衣料,是絲綢加工的工藝。試想,洗衣服何必要趕在夜間進行呢?許多學者都跟著我錯了呢。如朱大可(不是今人朱大可)校注的《新注唐詩三百首》便曾注“擣衣”為:“便是將洗過的衣服放在砧上舂搗。”

翻翻唐詩,在在皆有描寫擣衣的詩句,可以說擣衣聲聲。除了李白,杜甫也寫過:“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秋興》八首其一),這是在西南長江邊上的小城中搗,與長安城中的“萬戶擣衣聲”遙相呼應。“玉戶簾中卷不去,擣衣砧上拂還來”(張若虛《春江花月夜》),這又是長江下游如練月色中的擣衣砧。

初唐在搗,沈佺期《獨不見》:“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晚唐在搗,女詩人魚玄機《閨怨》:“扃閉朱門人不到,砧聲何事透羅幃。”唐朝都快完了,擣衣聲可一點兒也沒消停,韋莊《搗練》:“臨風縹緲疊秋雪,月下丁冬搗寒玉。”唐朝完了,中經五代,是宋朝的天下了,那夜晚女工勞動的聲音仍持續傳來:

深院靜,小庭空,

斷續寒砧斷續風。

無奈夜長人不寐,

數聲和月到簾櫳。

這是南唐後主李煜被圈禁在汴梁(今開封)時的一天夜晚所聽到的令他很不開心的聲音,他就填寫了上述這首詞,詞牌名《搗練子令》。

得,“搗練”都已經成為詞牌名了!搗練的聲音又要響徹全宋了。

接下來就是一個我一直在想的問題:從所有關於擣衣、搗練的文學作品中可以看出,這項勞動為什麼大都是在秋天、而且是秋天的夜晚進行?

孟暉在《秋風裡的砧聲》(《青年文學》2007年01期)一文中認為,古詩中大量描寫搗練,實際上是繼精練脫膠之後的又一道工序,既把脫膠合格後的絲織物過糊或上漿(通常用小麥粉等),晾得微潤,就疊在砧石上開搗。搗的目的是讓絲織品變得經緯緊密、不易脫絲,質地挺括,有厚重感,穿著暖和。所以擣衣常常是製作寒衣(寄給當兵的丈夫)的前一步驟,自然就常常在秋天進行了。搗後的絲物,首先眼觀是十分光亮的,所以專業地說,此“搗”就是砑光。

為何又常在秋天的夜間搗呢?原因在於,秋夜砧寒,有助於絲織物“縷緊”;這個好理解,砧石發熱的話,自然會把絲織物搗得松泛。

為何又常常在月光下搗呢?這個更簡單,因為點不起燈,而“點月亮”不要錢;不是縫衣,只是擣衣,月光足矣。

搗,是需要力氣的,然而又常是婦女們在從事這項工作,這也是婦功的一部分。我想這力氣也不宜出得太大,否則就會把織物搗破,故也以婦女從事為宜。

最再引中唐詩人王建一首《擣衣曲》:

月明中庭擣衣石,掩帷下堂來搗帛。

婦姑相對神力生,雙揎白腕調杵聲。

高樓敲玉節會成,家家不睡皆起聽。

秋天丁丁複凍凍,玉釵低昂衣帶動。

夜深月落冷如刀,濕著一雙纖手痛。

回編易裂看生熟,鴛鴦紋成水波曲。

重燒熨斗帖兩頭,與郎裁作迎寒裘。

大部分“秋夜擣衣”詩都是將此種勞動意象化,表達的是經過抽象化、裝飾化和文人化了的悲秋、傷獨、閨怨和鄉愁情感,而王建這一首卻是直切寫實的,是一首真正的勞動詩,所以我想為他打賞,100元。

撰文 | 獨孤放牛 (詹船海)

編輯 | 葉燦輝

其實在周以前這項技術已經相當有水準了。瑞典紡織史專家西爾凡女士在研究了遠東博物館保存的我國殷代青銅器上絲綢殘片後稱:“毫無疑問,中國人對絲的處理早在殷代就達到了很高的標準了。”

胰酶練

《考工記》中記載的練絲(帛),或可俗稱灰練水練兼日曬結合法,從原理上講主要是堿練結合酶練和日曬脫膠。趙翰生在《中國古代紡織與印染》“古代的絲綢”中將練絲(帛)的工藝分為三類,《考工記》中所載,可歸於第一類。

還有第二類:豬胰煮練法。此法可結合草木灰浸泡同時使用。最早記載見於唐人陳藏器所著《本草拾遺》(已佚),比較簡略。較詳的記述見於明代劉伯溫撰的《多能鄙事》(這書名很有創意)和宋應星的《天工開物》。

《天工開物•乃服•熟練》:

凡帛織就,猶是生絲,煮練方熟。練用稻稿灰入水煮。以豬胰脂陳宿一晚,入湯浣之,寶色燁然……凡早絲為經、晚絲為緯者,練熟之時每十兩輕去三兩。經、緯皆美好早絲,輕化只二兩。練後日干張急,以大蚌殼磨使乖鈍,通身極力刮過,以成寶色。

——用稻稈灰加水一起煮,並用豬胰臟(俗稱豬橫利)浸泡一晚,再放進水中洗濯,這樣絲色就能很鮮豔......用早蠶的蠶絲為經線,晚蠶的蠶絲為緯線,煮過以後,每十兩會減輕三兩。如果經緯線都是用上等的早蠶絲,那麼十兩隻減輕二兩。煮過之後要用熱水洗掉鹼性並立即繃緊晾乾。然後用磨光滑的大蚌殼,用力將絲織品全面地刮過,使它現出光澤來——咦,還要這麼幹!

練過之後經緯變輕,正說明把膠脫去了,好絲僅十去其二,說明含膠量低一些。此間所輕去的斤兩,與我們用現代化驗法得出的蠶絲膠含量是相符的。

趙翰生詳釋此法稱,豬胰臟要摻和碎絲線搗爛作團,懸於陰涼處陰乾、發酵。用時,切片溶於含草木灰的沸水中,將待練的絲投於其中,沸煮。

因為豬胰臟中是含著豬胰脂酶的,所以從原理上講,這就是酶練結合堿練的脫膠工藝。

如上所述,鹼性激烈,堿練快;而酶練使脫膠均勻,又可減弱鹼對絲素的影響,增加絲的“寶色”等。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利用胰酶練絲的國家,西方國家直到1931年才開始利用胰酶練制絲織物,比中國至少晚約一千二三百年。

搗練

第三種練法:搗練法。此法也要結合草木灰浸泡法進行,即先以草木灰汁浸漬生絲,再以木杵捶打。

趙翰生稱,生絲經過灰汁浸泡,再以木杵打擊時,易於使其上絲膠脫落,還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絲束紊亂,而成絲的品質也優於單純的灰水練,能促使其外觀光澤明顯。捶搗原理與現代制絲手工藝中“摜經”(又名“彆〔bie別〕絲光”)相同,因此,也可以說這就是現代“摜經”的前身。

宋以前,是站著搗練的。美國波士頓博物館現存一幅宋徽宗趙佶臨摹的唐人張萱《搗練圖》畫卷。畫卷呈現四道婦功工序:搗練、理線、熨平、縫製。全卷共12人,都是女子。

搗練是首道工序。畫中有四名豐肥的大唐婦人,其中兩個手持幾乎和她們等高的細腰型長木杵,正搗著疊在一個長方形石砧上的帛料,另外兩個以杵拄地正在休息,其中一個著紅上襦的正“擼起袖子”,看來又要接替過來“加油幹”。這是很寫實的搗練圖,看過令我們對於這項古老的勞動有了直觀印象。首先讓我們知道,這活兒重,需要姐妹們集體協作。

看完名畫,再讀詩文。唐代詩人魏璀的《搗練賦》:

細腰杵兮木一枝,女郎砧兮石五彩。聞後響而已續,聽前聲而猶在。夜如何其秋未半,於是拽魯縞,攘皓腕。始於搖揚,終於淩亂。四振五振,驚飛雁之兩行;六舉七舉,遏彩雲而一新。

也描繪出了此項勞動的“美”,特別是突出了搗的聲音。

宋以後,搗練由站著搗改為坐著搗。元代王禎《農書》卷二一《農器圖譜•織紉門》記載:

砧杵,搗練具也。……蓋古之女子對立,各執一杵,上下搗練扵砧,其丁東之聲,互相應答。今易作臥杵,對坐搗之,又便且速易成帛。

為便於雙手握持,杵長亦大大縮短,且一頭細,一頭粗,操作時雙手各握一杵。這樣,既減少了勞動強度,又提高了搗練效率。

搗練法發明於漢,普及於南北朝,盛行于唐。還有專家稱,第二種類的胰酶練是更先進的工藝,唐時雖已有,但還不成熟,故搗練猶是首選。至元代,胰酶練就是主要方式,搗練之聲遂漸不聞。

唐詩中的擣衣聲

“長安一片月,萬戶擣衣聲”,這是李白《子夜吳歌•秋歌》中的著名詩句。原來我總以為此處的“擣衣”是指洗衣服,如同記憶中農婦們用棒棰捶洗衣服的情景。通過最近的學習,恍悟“昨非”:李白所寫的“擣衣”原來是搗練、擣衣料,是絲綢加工的工藝。試想,洗衣服何必要趕在夜間進行呢?許多學者都跟著我錯了呢。如朱大可(不是今人朱大可)校注的《新注唐詩三百首》便曾注“擣衣”為:“便是將洗過的衣服放在砧上舂搗。”

翻翻唐詩,在在皆有描寫擣衣的詩句,可以說擣衣聲聲。除了李白,杜甫也寫過:“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秋興》八首其一),這是在西南長江邊上的小城中搗,與長安城中的“萬戶擣衣聲”遙相呼應。“玉戶簾中卷不去,擣衣砧上拂還來”(張若虛《春江花月夜》),這又是長江下游如練月色中的擣衣砧。

初唐在搗,沈佺期《獨不見》:“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晚唐在搗,女詩人魚玄機《閨怨》:“扃閉朱門人不到,砧聲何事透羅幃。”唐朝都快完了,擣衣聲可一點兒也沒消停,韋莊《搗練》:“臨風縹緲疊秋雪,月下丁冬搗寒玉。”唐朝完了,中經五代,是宋朝的天下了,那夜晚女工勞動的聲音仍持續傳來:

深院靜,小庭空,

斷續寒砧斷續風。

無奈夜長人不寐,

數聲和月到簾櫳。

這是南唐後主李煜被圈禁在汴梁(今開封)時的一天夜晚所聽到的令他很不開心的聲音,他就填寫了上述這首詞,詞牌名《搗練子令》。

得,“搗練”都已經成為詞牌名了!搗練的聲音又要響徹全宋了。

接下來就是一個我一直在想的問題:從所有關於擣衣、搗練的文學作品中可以看出,這項勞動為什麼大都是在秋天、而且是秋天的夜晚進行?

孟暉在《秋風裡的砧聲》(《青年文學》2007年01期)一文中認為,古詩中大量描寫搗練,實際上是繼精練脫膠之後的又一道工序,既把脫膠合格後的絲織物過糊或上漿(通常用小麥粉等),晾得微潤,就疊在砧石上開搗。搗的目的是讓絲織品變得經緯緊密、不易脫絲,質地挺括,有厚重感,穿著暖和。所以擣衣常常是製作寒衣(寄給當兵的丈夫)的前一步驟,自然就常常在秋天進行了。搗後的絲物,首先眼觀是十分光亮的,所以專業地說,此“搗”就是砑光。

為何又常在秋天的夜間搗呢?原因在於,秋夜砧寒,有助於絲織物“縷緊”;這個好理解,砧石發熱的話,自然會把絲織物搗得松泛。

為何又常常在月光下搗呢?這個更簡單,因為點不起燈,而“點月亮”不要錢;不是縫衣,只是擣衣,月光足矣。

搗,是需要力氣的,然而又常是婦女們在從事這項工作,這也是婦功的一部分。我想這力氣也不宜出得太大,否則就會把織物搗破,故也以婦女從事為宜。

最再引中唐詩人王建一首《擣衣曲》:

月明中庭擣衣石,掩帷下堂來搗帛。

婦姑相對神力生,雙揎白腕調杵聲。

高樓敲玉節會成,家家不睡皆起聽。

秋天丁丁複凍凍,玉釵低昂衣帶動。

夜深月落冷如刀,濕著一雙纖手痛。

回編易裂看生熟,鴛鴦紋成水波曲。

重燒熨斗帖兩頭,與郎裁作迎寒裘。

大部分“秋夜擣衣”詩都是將此種勞動意象化,表達的是經過抽象化、裝飾化和文人化了的悲秋、傷獨、閨怨和鄉愁情感,而王建這一首卻是直切寫實的,是一首真正的勞動詩,所以我想為他打賞,100元。

撰文 | 獨孤放牛 (詹船海)

編輯 | 葉燦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