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李政道:一位“藝味十足”的科學巨人

“越往前走, 藝術越要科學化, 同時科學也要藝術化。 兩人從山麓分手, 又在山頂會合。 ”法國大作家福樓拜的這句名言, 也正是李政道一生奉行的信念。

作為世界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 李政道的研究領域十分廣闊, 在高能物理、粒子物理、天體物理、統計物理、廣義相對論等方面建樹頗多。 然而, “物理”絕不是他生活的全部, 中國傳統文化及藝術對李政道的薰陶使他在人文藝術領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而更為可貴的是, 他為祖國科學與藝術的融合做了開創性的探索和嘗試, 並成功地為科學和藝術之間搭建了一座溝通與融合的橋樑。

李政道的藝術情結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 李政道在從事物理學研究的同時, 也開始用彩筆抒發對人生、對自然的真情詩意, 創作了幾百幅田園、花木國畫小品。 他的畫筆墨灑脫, 色彩絢麗, 令人賞心悅目。 另外李政道對中國古詩詞也有自己獨到的理解,

曾經多次在公開場合從物理的角度去解讀經典。 可以說李政道已經突破了科學和藝術單一的學科模式, 站到了更高的位置。

李政道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詩詞和繪畫的情有獨鍾和高超的見地, 源於家庭環境的影響以及他父親的教育模式。 1926年11月25日, 李政道出生於上海的一個名門望族。 父親李駿康是金陵大學農化系首屆畢業生, 祖父李仲覃為蘇州聖約翰堂的首任華人主任牧師(教區長)。 優越的家庭環境以及李家對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注重, 對李政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李政道的幼年時代, 讀書成了他的嗜好, 那時他所讀的書和物理幾乎沒有太多的關係, 大部分都是中國古代的經典著作。

每天從早晨起床到晚上休息, 只要他看見書便什麼都拋在腦後, 經常忘記洗臉、刷牙、吃飯, 因而被家人取了個“三糊塗”的綽號。

這樣的家庭環境以及幼年時期的經歷使得李政道對中國傳統文化以及藝術的領悟能力十分突出。 即使在物理領域取得了相當的成就以後, 李政道還是覺得這些成就也有“藝術”的貢獻。 他曾說“藝術美感在科學創造中往往能給人們意想不到的啟迪。 特別當你在科學創造過程中遇到困難, 思路受阻, 百思不得其解時, 某些藝術美感的啟示, 能使你茅塞頓開, 接通已經失掉和忽略的線索, 溝通已知與未知的聯繫, 促使你浮想連翩, 觸發靈感, 使難題迎刃而解。 ”

舉起“融合”的旗幟

李政道的繪畫手稿

1972年, 載譽而歸的李政道以他炎黃赤子的情懷, 開始積極支持幫助祖國科學教育事業的發展, 並為此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 根據李政道的建議, 1986年北京成立了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 1987年5月, 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首次舉辦議題為“用並行機的格點規範理論”的國際探討會。

李政道提出會議應有一幅主題畫, 但是當時他尚未同藝術界建立非常密切的聯繫, 於是就自行設計創作。 他把用於研究格點規範理論的哥倫比亞大學平行電腦的線路圖作為背景, 提筆揮毫書寫了一個行書“格”字。 於是就有了第一幅學術會議主題畫。 因為這幅畫既有中國傳統文化底蘊又飽含現代科學內容, 竟讓人過目不忘, 受到國內外學者的一致好評。 看到科學和藝術融合能夠被大家所認可和接受, 同年6月, 當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舉行“粲物理”國際學術研討會時, 李政道再次提出要為這次會議設計製作主題畫。 他構思了主題畫的創意並形成了草圖, 最後請同事幫忙在電腦上製作完成名為“粲花”的主題畫。 此畫以簡潔的黃色線條勾勒出的牡丹為背景圖,加上深棕色線條繪製的恰似古代八卦圖的六邊形,最終完美構成了這幅北京譜儀示意圖(BES)。畫的整體與會議主題十分貼切,又帶有傳統的中國古代文化底蘊,深受人們喜歡。

這兩幅主題畫的設計問世以及觀者的熱烈反應讓李政道對科學和藝術有了新的看法和認識,他認為,應當堅持為學術會議設計製作主題畫,爭取邀請藝術家參與會議主題畫的設計創作,提高主題畫的藝術品味,並以此為契機推動科學家與藝術家的合作,推進科學與藝術的結合,為這一藝術新天地的開創和發展作出貢獻。

科藝相通

李政道的繪畫手稿

“科藝相通”的概念是李政道在1991年首次提出的。正如李政道所言,“在人類文明的發展中,科學與藝術是同渠分流發展過來的。”科技和藝術相融合是一個全新的創舉,李政道深知一個新的概念想要被人們接受必須探討理論基礎和存在依據。於是他公開發表多篇論文,對科學和藝術關係進行了思考,並用科學家的眼光重新去發掘和審視經典藝術作品。

《天問》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屈原的代表作,被稱為“千古萬古至奇之作”。但在李政道看來這是一首用詩的形式寫就的宇宙學論文。《天問》中有兩段詩句:

九天之際,安放安屬?隅隈多有,誰知其數?

東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順橢,其衍幾何?

李政道解釋說,詩中的“九天”是指天球的九個方向,屈原假定天空的形狀是半球,若地是平的,那麼天地交界處就必定會有許多奇怪的邊邊角角。到底是什麼東西放在那裡呢?它又屬於什麼?因此,屈原得出結論這種東西是不應存在的,地和天是不可能互相交接的,既然天是圓形的,地也應是圓形的,天像蛋殼,地像蛋黃。各自都能獨立轉動。第二段詩說明屈原又進一步推斷:地的形狀也許不是純圓形,它的東西直徑與南北直徑之間哪個更長些呢?這就是說,赤道圓周與極徑圓周哪個更長呢?

屈原在詩中巧妙運用了幾何學和物理學的對稱性原理,他早在2500年前就提出了這樣的科學假設:地球是圓的,而且可能是個東西、南北不一樣長的扁橢圓球體。這是個驚人的科學推測。15世紀哥倫布作環球探險證實了地圓說;16世紀哥白尼才提出日心說;直到近代,科學家才測量出地球赤道半徑為6378公里、極半徑為6357公里,地球果真是東西長、南北短的扁橢圓球體。

李政道感歎,生活在2500年前的中國詩人屈原能相當精確地提出類似的科學假設和疑問,並且用詩的藝術形式來表達。這是多麼難能可貴啊!

在1991年《自然》雜誌上發表的《科學與藝術》一文中,李政道詮釋了一幅埃舍爾的名畫《白馬騎士與黑馬》,以此來說明這樣的作品才是他追求的用藝術來表達科學的典範。埃舍爾在這幅畫裡使用了他慣用的鑲嵌手法,畫中乍一看是自上而下並排向左的三排白馬騎士,仔細觀察黑色的陰影能夠發現它巧妙地構成了向右行進的三排黑馬。當我們設想騎士向左行進時,黑馬必然向右行進,因為兩者互為參照物。這是大部分人從畫中所能看到的。但李政道卻從物理的角度讓我們重新審視了這幅畫,他詮釋說:“如果你想像馬在運動中,它也提示了CPT對稱性(在物理學中,我們用C表示粒子和反粒子的交換,P表示右和左的交換,T表示過去和將來的交換。如果我們同時做上述的交換,所有的物理定律都是對稱的,這稱為CPT對稱)。”

科藝融合的實踐

李政道的繪畫手稿

畫壇大師吳冠中戲稱李政道教授是科學與藝術“聯姻”的“紅娘”。這是因為在李政道深謀遠慮的構畫下,中國高等科學研究中心漸漸發展成科學和藝術相融合的基地,每年舉行的國際會議上都會邀請一些著名的畫家,其中不僅包括李可染、吳作人、黃胄、華君武、常沙娜、袁運甫等繪畫大家,也有一批中青年畫家參與。他們根據會議主題以藝術家的視角創作一批有科學內涵的繪畫作品,以此來探索科學和藝術相融合的途徑。

李政道與藝術家合作時總是認真地向他們介紹自己對科學和藝術關係的看法,解釋主題背景,最終在各自思想的火花碰撞下,一件件堪稱藝術精品的畫作問世。這些飽含科技元素又不失藝術品位元的佳作凝聚著科學家和藝術家共同的智慧。藝術大師李可染先生在聽完李政道關於“人類可以通過重離子對撞探索宇宙的奧秘”的演講後被深深的震撼,從而創作了國畫《核子重如牛,對撞生新態》。我們所熟知的清華科技園名為“核子重如牛,對撞生新態”的主題雕塑,就是由此而來。

李政道在1994年9月於義大利召開的國際物理學大會上,就用幻燈機向大會展示了中國畫家用國畫藝術描繪現代物理科學的多幅作品,並播放了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龔鎮雄和音樂家周廉潔為科學畫卷譜寫的音樂,引起各國物理學家的濃厚興趣和熱烈反響,受到國際科學界和藝術界的廣泛關注和讚揚。此後李政道多次在國內國際不同場合闡述“科學和藝術”這一主題,並展示科學和藝術相融合的作品。

進入新世紀以來,科學與藝術融合的重要地位在我國漸漸明朗。李政道依然孜孜不倦地為科學和藝術的融合貢獻著自己的力量。2000年6月,他參觀蘇州刺繡研究所時,蘇繡和攝影家的合作令他印象深刻,他認為應該在科學與藝術國際作品展中展示蘇繡特有的魅力。於是他把金核對撞實驗照片交給蘇州刺繡研究所,請他們嘗試用蘇繡的藝術手法表現核子對撞後散射粒子的徑跡。在著名蘇繡藝術家張美芳的統籌下,蘇州刺繡史上第一幅表現科學實驗瞬間狀況的巨幅刺繡藝術品誕生了。從2003年開始,由李政道宣導舉辦的上海國際科學藝術展,已經成為國內科學與藝術融合的頂級展覽,世界各地的科學藝術精品被更多的國人所看到。李政道更寄語道:“藝術和科學的共同基礎是人類的創造力,希望展覽能夠提供為社會發展服務的創造能力,實現為民眾造福的應用成果。”

中國國家美術館門口曾經一左一右擺放著兩座雕塑,分別是李政道創意的《物之道》和吳冠中創意的《生之欲》。在中國的最高藝術殿堂門口的兩尊雕像仿佛是藝術和科技的守護神,科技因藝術而變得更加生動,藝術因科技而更有新意。李政道作為積極推進科學和藝術結合的宣導者與實踐者,他在藝術文化創新發展中所取得的成就雖然不像他在物理領域所取得的成績那樣讓世界為之一震,但是他為科學和藝術更高層面的對話開拓了道路,為藝術和科學的融合發展指明了方向。他的這些貢獻必然會讓歷史記住他。(來源|科學家 作者|韓小佗)

此畫以簡潔的黃色線條勾勒出的牡丹為背景圖,加上深棕色線條繪製的恰似古代八卦圖的六邊形,最終完美構成了這幅北京譜儀示意圖(BES)。畫的整體與會議主題十分貼切,又帶有傳統的中國古代文化底蘊,深受人們喜歡。

這兩幅主題畫的設計問世以及觀者的熱烈反應讓李政道對科學和藝術有了新的看法和認識,他認為,應當堅持為學術會議設計製作主題畫,爭取邀請藝術家參與會議主題畫的設計創作,提高主題畫的藝術品味,並以此為契機推動科學家與藝術家的合作,推進科學與藝術的結合,為這一藝術新天地的開創和發展作出貢獻。

科藝相通

李政道的繪畫手稿

“科藝相通”的概念是李政道在1991年首次提出的。正如李政道所言,“在人類文明的發展中,科學與藝術是同渠分流發展過來的。”科技和藝術相融合是一個全新的創舉,李政道深知一個新的概念想要被人們接受必須探討理論基礎和存在依據。於是他公開發表多篇論文,對科學和藝術關係進行了思考,並用科學家的眼光重新去發掘和審視經典藝術作品。

《天問》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屈原的代表作,被稱為“千古萬古至奇之作”。但在李政道看來這是一首用詩的形式寫就的宇宙學論文。《天問》中有兩段詩句:

九天之際,安放安屬?隅隈多有,誰知其數?

東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順橢,其衍幾何?

李政道解釋說,詩中的“九天”是指天球的九個方向,屈原假定天空的形狀是半球,若地是平的,那麼天地交界處就必定會有許多奇怪的邊邊角角。到底是什麼東西放在那裡呢?它又屬於什麼?因此,屈原得出結論這種東西是不應存在的,地和天是不可能互相交接的,既然天是圓形的,地也應是圓形的,天像蛋殼,地像蛋黃。各自都能獨立轉動。第二段詩說明屈原又進一步推斷:地的形狀也許不是純圓形,它的東西直徑與南北直徑之間哪個更長些呢?這就是說,赤道圓周與極徑圓周哪個更長呢?

屈原在詩中巧妙運用了幾何學和物理學的對稱性原理,他早在2500年前就提出了這樣的科學假設:地球是圓的,而且可能是個東西、南北不一樣長的扁橢圓球體。這是個驚人的科學推測。15世紀哥倫布作環球探險證實了地圓說;16世紀哥白尼才提出日心說;直到近代,科學家才測量出地球赤道半徑為6378公里、極半徑為6357公里,地球果真是東西長、南北短的扁橢圓球體。

李政道感歎,生活在2500年前的中國詩人屈原能相當精確地提出類似的科學假設和疑問,並且用詩的藝術形式來表達。這是多麼難能可貴啊!

在1991年《自然》雜誌上發表的《科學與藝術》一文中,李政道詮釋了一幅埃舍爾的名畫《白馬騎士與黑馬》,以此來說明這樣的作品才是他追求的用藝術來表達科學的典範。埃舍爾在這幅畫裡使用了他慣用的鑲嵌手法,畫中乍一看是自上而下並排向左的三排白馬騎士,仔細觀察黑色的陰影能夠發現它巧妙地構成了向右行進的三排黑馬。當我們設想騎士向左行進時,黑馬必然向右行進,因為兩者互為參照物。這是大部分人從畫中所能看到的。但李政道卻從物理的角度讓我們重新審視了這幅畫,他詮釋說:“如果你想像馬在運動中,它也提示了CPT對稱性(在物理學中,我們用C表示粒子和反粒子的交換,P表示右和左的交換,T表示過去和將來的交換。如果我們同時做上述的交換,所有的物理定律都是對稱的,這稱為CPT對稱)。”

科藝融合的實踐

李政道的繪畫手稿

畫壇大師吳冠中戲稱李政道教授是科學與藝術“聯姻”的“紅娘”。這是因為在李政道深謀遠慮的構畫下,中國高等科學研究中心漸漸發展成科學和藝術相融合的基地,每年舉行的國際會議上都會邀請一些著名的畫家,其中不僅包括李可染、吳作人、黃胄、華君武、常沙娜、袁運甫等繪畫大家,也有一批中青年畫家參與。他們根據會議主題以藝術家的視角創作一批有科學內涵的繪畫作品,以此來探索科學和藝術相融合的途徑。

李政道與藝術家合作時總是認真地向他們介紹自己對科學和藝術關係的看法,解釋主題背景,最終在各自思想的火花碰撞下,一件件堪稱藝術精品的畫作問世。這些飽含科技元素又不失藝術品位元的佳作凝聚著科學家和藝術家共同的智慧。藝術大師李可染先生在聽完李政道關於“人類可以通過重離子對撞探索宇宙的奧秘”的演講後被深深的震撼,從而創作了國畫《核子重如牛,對撞生新態》。我們所熟知的清華科技園名為“核子重如牛,對撞生新態”的主題雕塑,就是由此而來。

李政道在1994年9月於義大利召開的國際物理學大會上,就用幻燈機向大會展示了中國畫家用國畫藝術描繪現代物理科學的多幅作品,並播放了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龔鎮雄和音樂家周廉潔為科學畫卷譜寫的音樂,引起各國物理學家的濃厚興趣和熱烈反響,受到國際科學界和藝術界的廣泛關注和讚揚。此後李政道多次在國內國際不同場合闡述“科學和藝術”這一主題,並展示科學和藝術相融合的作品。

進入新世紀以來,科學與藝術融合的重要地位在我國漸漸明朗。李政道依然孜孜不倦地為科學和藝術的融合貢獻著自己的力量。2000年6月,他參觀蘇州刺繡研究所時,蘇繡和攝影家的合作令他印象深刻,他認為應該在科學與藝術國際作品展中展示蘇繡特有的魅力。於是他把金核對撞實驗照片交給蘇州刺繡研究所,請他們嘗試用蘇繡的藝術手法表現核子對撞後散射粒子的徑跡。在著名蘇繡藝術家張美芳的統籌下,蘇州刺繡史上第一幅表現科學實驗瞬間狀況的巨幅刺繡藝術品誕生了。從2003年開始,由李政道宣導舉辦的上海國際科學藝術展,已經成為國內科學與藝術融合的頂級展覽,世界各地的科學藝術精品被更多的國人所看到。李政道更寄語道:“藝術和科學的共同基礎是人類的創造力,希望展覽能夠提供為社會發展服務的創造能力,實現為民眾造福的應用成果。”

中國國家美術館門口曾經一左一右擺放著兩座雕塑,分別是李政道創意的《物之道》和吳冠中創意的《生之欲》。在中國的最高藝術殿堂門口的兩尊雕像仿佛是藝術和科技的守護神,科技因藝術而變得更加生動,藝術因科技而更有新意。李政道作為積極推進科學和藝術結合的宣導者與實踐者,他在藝術文化創新發展中所取得的成就雖然不像他在物理領域所取得的成績那樣讓世界為之一震,但是他為科學和藝術更高層面的對話開拓了道路,為藝術和科學的融合發展指明了方向。他的這些貢獻必然會讓歷史記住他。(來源|科學家 作者|韓小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