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山東實施六大人オ培養計畫 健全重點領域人才培養體系

齊魯網4月27日訊 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今天召開的“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第5場發佈會上瞭解到, 為健全更加實用有效的人才培養開發模式, 山東提出“六大人才培養計畫”。

實施“新工科優先發展計畫”。 對接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領域需求,結合“高水準應用型重點專業(群)”建設,鼓勵高等學校推動現有傳統工科專業改造升級,加強高端化工、高端裝備製造、能源原材料、人工智慧、智慧製造等領域的新興交叉專業建設,支援地方政府、高等學校、科研院所與國內外高水準工科大學、科研機構、領軍企業共建一批新工科特色專業、先進技術研究院等,力爭通過5-10年時間, 全省直接面向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新興工科專業比例達到40%以上。 省財政結合相關資金,對新工料專業課程開發、師資培育、實訓基地建設等給予重點保障。

實施“青年人才國際化培養計畫”。

圍繞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領域,每年資助相關專業100名左右在讀博士研究生出國研修、100名左右在讀博士研究生參加國際學術交流會議。 鼓勵企業與省內外高等學校深入合作,採取委託培養、定向資助等方式,支援在校學生出國研修。 加大省政府公派出國留學資助力度,每年資助500名左右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研究人員)、科技工作者、醫務工作者以及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等到國(境)外進修,鼓勵傑出青年科技人才牽頭承辦國際學術交流會議,根據有關規定適當放寬對會議規模、數量等方面的限制,支持我省青年科學家牽頭組織、參與國際大科學工程,在國際學術組織擔任職務。

實施“企業家發展領航計畫”。

依託企業家隊伍建設“111”工程,加強企業戰略管理、商業模式與市場開拓、資本市場與投融資等方面培訓。 加強青年企業家接力培養,整合領軍企業、知名高等學校和創業成功人士資源,建立山東省企業家培育中心,每年選100名以上優秀青年企業家進入中心培養鍛煉、100名以上優秀青年企業家到世界500強企業總部實線學習。 打造“天下魯商”系列高峰論壇,分領域建立常態化、多形式“政產學研金服用”對話交流機制, 促進企業與各類創新要素深入對接。

實施“企業博士(後)集聚計畫”。 對省內企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新招收的國內重點高等學校或在國際公認的三大世界大學排名體系中排在前200名高校的博士畢業生入站進行博土後研究的,省財政給予每人每年5萬元生活補貼,

最長補貼3年,出站後留魯工作並簽訂5年以上勞動合同的,省財政給予每人15萬元一次性生活補貼。 實施“千名博士進企業”行動,利用5年時間,每年從高等學校、科研機構選200名左右青年博士到企業掛職服務,支援雙方聯合申報省級各類科技專案、聯合轉化科研成果;掛職期間的發明專利應用情況和橫向課題可作為職稱評聘的重要指標。

實施“高技能人才素質提升計畫”。 加快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圍繞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領域,每年選派100名優秀高技能人才赴製造業強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技能研修學習。 提升“金藍領”培訓項目品質,加大企業後備技能人才培養力度,穩步擴大現代學徒制、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范圖。

打通高技能人才與工程技術人才職業發展通道,高技能人才可參加工程系列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審。 鼓勵企業建立高技能人才崗位津貼制度,企業發放高技能人才崗位津貼,按照國家現行稅收政策規定予以稅前扣除。 建立技能大賽研究機構,建設一批高水準的國家級和省級技能大賽集訓基地,推動職業教育、企業生產對接國際標準。

實施“哲學社會科學優秀人才培養計畫”。 落實中央關於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有關要求,支持造就10名左右大家名家、100名左右學科帶頭人、1000名左右中青年學術骨幹,建設學科齊全、梯隊銜接的哲學社會科學人才隊伍。 鼓勵省屬高等學校、社科研究機構加快集聚高層次人才,對引進培養的家“萬人計畫”、長江學者中的哲學社會科學人才,省財政給予每人50萬元經費支持。依託省級人才工程加大支援力度,齊魯文化名家、齊魯文化英オ中哲學社會科學人才比例提升到25%以上。完善實踐鍛煉機制,分期分批推薦高等學校、研究機構的哲學社會科學人才到黨政機關、基層一線掛職。

閃電新聞記者 李楊 王文龍 于國齊

鼓勵省屬高等學校、社科研究機構加快集聚高層次人才,對引進培養的家“萬人計畫”、長江學者中的哲學社會科學人才,省財政給予每人50萬元經費支持。依託省級人才工程加大支援力度,齊魯文化名家、齊魯文化英オ中哲學社會科學人才比例提升到25%以上。完善實踐鍛煉機制,分期分批推薦高等學校、研究機構的哲學社會科學人才到黨政機關、基層一線掛職。

閃電新聞記者 李楊 王文龍 于國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