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彝族漆器:流動的盛宴

《21世紀經濟報導》特約記者余婷婷涼山彝族自治州喜德縣報導

我是乘坐綠皮火車到的喜德。 當地環境閉塞, 資源貧瘠, 綠皮火車仍是連通涼山深處的彝族社會和外面世界的主要工具。 吉伍家古老華麗的彝族漆器, 如同山中搖曳著鮮花的小溪, 順著鐵軌, 緩慢而靈動地流淌出來, 打開一扇裝滿諾蘇人記憶的窗戶。

從木料的選擇到紋樣的繪製, 傳統的漆器製作流程共有40道工序, 繁瑣而奢侈。 在吉伍巫且家, 我初次目睹漆器上, 那些用抽樣的線條勾勒、交織而成的, 神秘圖騰般的紋樣時, 覺眼花繚亂,

頗為震撼。 在沒有文物出土的涼山地區, 古老神秘的漆器, 無疑成為彝族的“活著的歷史”。

1

吉伍巫且的侄子家, 正在舉辦一場婚禮。 吉伍家屬于喜德縣的大家支, 幾乎半個縣城的人都來賀禮。 院子裡站滿了盛裝的賓客, 釵裙搖曳, 毛氈相接。 婚禮尚未開始,

主客已三五成群, 席地而坐, 新郎的父親舉起鷹爪杯, 向從丹巴藏寨遠道而來的客人敬酒。 蒼鷹遒勁有力的爪子上, 嵌著精緻髹漆的酒杯, 這種講究的酒具, 從前只有土司能使用, 在涼山彝族人的心中, 象徵尊貴與威嚴。

他們更習慣稱自己諾蘇人, “諾”是黑色, “蘇”意指民族。 諾蘇人喜好飲酒, 酒是待客的香茶, 也是喜慶的佳釀, 所有禮俗活動中, 不可或缺的序曲和尾聲。

婚禮前一天的黃昏, 我和吉伍巫且一起, 坐上從西昌到喜德的綠皮火車, 同行的有巫且的近親吉伍木基, 他爽朗地邀請我去參加吉伍家的婚禮。

由傳統部落社會延伸過來的家支, 在彝族社會仍扮演重要的角色, 類似於漢族的宗族。 一門手藝通常在家支內世代相傳, 銀飾世家勒古家族、 畢摩世家吉克家族……漆器, 屬於吉伍家, 傳到吉伍巫且已經十六代了。 喜德, 彝語是“夕奪達拉”, 意為製造鎧甲的地方。 從前, 在尚武的彝族人擁有一套漆繪的盔甲, 是尤為自豪的事。 在彝族歌謠《萬事萬物的開端》中, 漆器是由狄一夥甫所創,

距今約一千七百年。 傳入吉伍家支以前的歷史, 已不得而知。

火車從西昌出發, 將橫穿涼山州, 途徑十餘座小城鎮, 最終抵達普雄。 西昌和普雄, 是諾蘇人外出的重要城市。 車廂裡人頭攢動, 行李架上擺滿了麻袋, 椅子下塞滿雞鴨。 火車駛離城市, 窗外掠過村寨的嫋嫋炊煙。 天色暗下來, 山谷間亮起零星的燈火。

西昌到喜德, 票價是5元。 車廂裡談笑風生, 吉伍巫且談著彝族的婚俗, 少年學藝的往事。 一千公里外, 高鐵以300公里的時速在中國大地上飛馳, 而層巒起伏的大涼山裡, 因交通閉塞, 資源相對匱乏, 廉價老舊的綠皮火車依然沒有退役, 日夜轟隆。

卻也正是因為閉塞, 涼山深處神秘的諾蘇世界, 得以自然地延續。 吉伍家古老華麗的彝族漆器,

如同山中搖曳著鮮花的小溪, 順著鐵軌, 緩慢而靈動地流淌出來, 打開一扇裝滿諾蘇人記憶的窗戶。

2

彝族漆器為外界所知, 竟是因一個美國人。

1994年11月, 美國人類學者斯蒂文.郝瑞深入喜德縣的洛嘎村進行田野調查。 彼時, 洛嘎村還是阿普行政村中的三個自然村之一。 其他兩個自然村也在附近的山腰上,一個就叫阿普,另一個叫沙洛木,阿普村是吉伍巫且的故鄉。三個村寨中數十戶人家,均屬於吉伍家支。男人無一不製作漆器,他們稱是自己的祖先發明了漆器。郝瑞在洛嘎村目睹了漆器的整個工藝流程,並詳細地記錄下來,成為後人對漆器考究的重要來源。他甚至成了海來家支收認的成員,披著“瓦拉”(毛氈)在貝克萊大學演講。

如今,洛嘎村的村民已經盡數遷走,阿普村尚在,1977年巫且家蓋起的村裡第一棟瓦房已經不再顯眼。去往阿普的道路,卻並沒有比郝瑞當時走的要好多少。班車不會按時發車,若遇到下雨,20公里的路三四個小時不能到,有時候基本只能步行。

吉伍巫且父親、祖父,都在阿普做了一輩子的漆匠。巫且於1953年出生的於此,十多歲的時候在阿普成婚,並繼承了家族的手藝。除了祖父留下的幾隻漆碗,用了三代人,依稀顯示出他畫工精湛,巫且對於他沒有更多的記憶。高山地區的土地貧瘠,除了苦蕎、土豆和玉米之外,農作物很難生長。巫且的童年記憶,就是寒冷和饑餓。為了喂飽家裡的孩子,父親除了做漆器,農閒時也幫人編斗笠、竹筐。

那時候,村寨裡的諾蘇人大多住著瓦板房。牲畜和家禽是一家人最重要的財產,通常是散養在家裡。即便是再貧困的人家裡,也有一兩件漆器的餐具,可能是全家唯一算得上傢俱的東西。有朋自遠方來,諾蘇人必烹羊宰牛,用華麗的餐具呈給客人,這是生活的尊嚴。

製作漆器是吉伍家重要的生計,在奴隸制未廢除前,巫且家還畜養了一個奴隸,這是家境殷實的表現。父親吉伍裡坡不知道讀書有何用,吉伍巫且沒有上過學,8歲的時候,開始在家裡學藝,12歲便是能手了。材料稀缺,他就偷父親的木勺練習繪漆。

原胚取材于生長於海拔三千米以上的紫荊花木和杜鵑花木,匠人需要自己上山伐木。十來歲時,吉伍巫且便跟在叔父身後,走幾個小時的山路去背木料。一棵三四十年的樹木,只取其中直而勻稱的幾段。新鮮的木料很沉,到家時,巫且和同齡的孩子肩膀上都被壓出血痕。

七、八月,父親便帶著他在烈日下作畫。從簡單的山水紋,再到更複雜的神話傳說。他們的腦子裡,有一個彝族的圖庫,無需文字記載,落筆分毫不差。吉伍家的男人,世代如鳥兒愛惜自己的羽毛一般,守護著祖傳的手藝。“小到勺子,大到湯盆,過手的漆器都要力求完美,一道工序都馬虎不得,畫一隻碗的時候,心裡眼裡就只有這只碗。”

1988年,吉伍裡坡去世了,他沒能看到自己的兒子成為喜德民族餐具廠的廠長,成為國家級非遺的代表性傳承人,把深山裡的彝族的漆器,帶到20多個國家。他父親的目光,還沒有看到涼山的邊界。

3

我們在天黑後,抵達深山中的喜德縣城,事實上,也許它根本不能稱之為“城”。喜德總共只有兩三條街,從最南邊走到北邊只需十五分鐘。全縣能稱得上企業的,只有一個火把液酒廠,也是寂靜無聲的,我幾乎要懷疑裡面根本沒有人上班。上世紀八十年代,吉伍巫且離開了阿普村,到縣城定居,在村裡,他算是非常有本事的人。

外光明大道上,有一棟窄仄的五層小樓,那是吉伍巫且的“工廠”,也是他的家。他在不同樓層裡開闢出畫室、陰乾室、調漆室等,自己和妻子住在四樓。“工廠”聘請了十來個吉伍家支的男人,但並沒有任何管理制度,他們有空就來,隨時可以走,巫且按製作的漆器數量支付一定的報酬。

從木料的選擇到紋樣的繪製,傳統的漆器製作流程共有40道工序,繁瑣而奢侈。歷史上的諾蘇人尚武,漆器包括還鎧甲、馬鞍等,如今吉伍巫且所做的主要是餐具。若依照最傳統的做法,從採伐原木到驗收、清潔,整個漆器的製作過程耗時少則13個月,多則3年,一件漆器至少可以保存300年。

匠人對完整有著嚴苛的規定,漆器的原胚是從整塊木材中手工旋挖出來的。樹齡七八年以上的高山紫荊花木、杜鵑花木,主要用來做木勺、碗等小件。湯盆、桌椅等大件,則需三四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樺槁木,一整棵大樹的木料,最理想的狀態也只夠旋挖四個湯盆。木料不能曝曬,上世紀六十年代,吉伍巫且們從山上背下木料,只能放在地窖裡陰乾,如遇下雨,可能需要好幾個月。

原胚制好後便是上漆。漆樹是山上野生的,古法的漆液需要自己上山採割。乳白色的新鮮汁液經過特殊的處理之後,便成了黑色的底漆。彝族所有漆器都以黑色打底,底色要上三層,每上一層都要等上一層顏色徹底風乾。原色的漆調入黃色、紅色礦石顏料後用於繪圖。調漆的配方是祖傳的,不為外人透露。

每年7~9月,是巫且最忙的時候,他要連續70天爭分奪秒地繪製圖案。只有這三個月,溫度和濕度適合漆液融化、上色。排除掉陰雨天,有效製作時間不超過70天。巫且往往天一亮就開始拿筆繪畫,太陽落山之後還要繼續個把鐘頭。紅色與黃色為主基調的圖案,與作為底色的黑漆形成鮮明的對比,整體美觀、勻稱、飽滿,繁而不亂,這是最考驗手藝人的技藝工序。

傳統漆器繪好後,要放到地窖裡陰乾。但現在已經很少有地窖了,吉伍巫且換了一種折中的辦法:在陰乾房裡,將大盆覆蓋於剛漆好的漆器上,隔三差五灑水,保持濕度。要點在於,全程要避免灰塵,且不能見光。

純粹的土漆完全幹透要三年,時間少一天效果都不會好。

工藝固然珍貴,也許更為迷人的,是背後古老神秘的諾蘇文化。漆器只有紅、黃、黑三種顏色,代表著諾蘇人崇拜的事物。人類學者認為,人對他所知道的、最善良最高尚的東西,必然懷有神聖的敬意。彝族人崇尚黑,黑色是土地的深沉,社會階層以 “ 黑彝 ” 為貴 ,“ 白彝 ” 為卑;火帶來光明和溫暖,每年的火把節是涼山州最重要的節日之一。火把的紅色,也理所當然成為漆器的顏色之一;在人類自然崇拜的歷史上,凡人唯有仰望才能看到的太陽,一直是重要的信仰,諾蘇人也不例外,三原色中的黃色,便象徵太陽的光輝。

在吉伍巫且家,我初次目睹漆器上,那些用抽樣的線條勾勒、交織而成的,神秘圖騰般的紋樣時,覺眼花繚亂,頗為震撼。彝族人崇拜山和日月星辰等自然現象,從古代沿襲下來有祭祀山神和祭星等活動,這些風俗被形象地描繪到漆器上。此外,彝族人的日常生活和自然環境也是漆器紋樣設計靈感的主要來源,日、月、花、鳥等元素,通過紋路、色彩的組合形成圖案,出現在漆器上。所有紋樣中,形制最高、寓意最豐的是山水圖,一般只用在固定的漆器上,比如高腳盤、馬鞍、劍鞘和牛皮碗。

4

因為涼山的閉塞,諾蘇社會的變革相對較慢。直到1950年代的民主改革之前,當地仍實行部落社會,並允許蓄奴。社會學者常用“一步跨千年”來描述涼山。上世紀八十年代,經歷了文革時期的癱瘓之後,彝族文化還未復蘇,便倉促地捲入了市場經濟。

吉伍巫且認為,彝族人的觀念並沒有多少變化,他們對於改革開放的理解只是“以後又可以幹迷信(畢摩)了。”在他的眼裡,最為直觀的變化,是漆器的手工作坊,突然要辦成“工廠”。在政府的眼中,漆器不僅僅用作民族文化的展示,而且要獲利賺錢,批量生產成為必然。諾蘇文化就這樣進入市場經濟時代。

80、90年代,在彝族文化學者和地方政府的介入之下,昭覺、喜德先後辦起了民族餐具廠,聘請吉伍家族的匠人作為技術指導,在當地招工。1982年,吉伍巫且從阿普村來到縣城,任副廠長和設計師,這是他第一次把技藝外傳。喜德民族漆器餐具廠開始以阿普傳統生產方式生產漆器。幾個30年代出廠的木車床,一個上漆描畫的技工小組,仍採用手工上漆描畫。然而,因為有許多觀念分歧,吉伍巫且離開了餐具廠。隨後,工廠堅持幾年,還是倒閉了。

彝族漆器又回到了吉伍家支分散的小作坊裡,但流通的管道卻徹底改變了,吉伍巫且們要擁抱一個更廣闊的世界。西昌、攀枝花乃至成都的彝族餐館裡需要用到漆器的餐具,旅遊紀念品商店乃至國外的中國商店裡都有售賣漆器的紀念品。喜德、昭覺、美姑甚至西昌的漢族工廠,都有人開始製作彝族漆器,主要的手藝人仍是吉伍家支成員。突然數十倍增長的訂單,逼迫傳統的匠人作出折衷和改變。

倒閉的喜德餐具廠裡,還住著幾個吉伍家的成員,他們同樣在生產漆器。吉吾巫且帶著我去的時候,幾戶人家都在熱火朝天的忙著。其中一間車間散養著一群雞。地上擺著酒杯、湯盆的原胚,來自於工廠的機器製品。女人參與一些拋光工作,作畫的主要是男人。巫且的侄子正手持湯盆,重複著勾勒花邊,二十分鐘便畫好三個。孩子在旁邊看電視,架子上擺著成都的訂貨。

吉伍巫且告訴我,漆器最先改變的是原胚的製作,機器車削的相當廉價。其次便是漆液,傳統的植物漆和礦石染料成本高,費時費力,化工原料就便宜得多。此外,傳統漆液除了7~9三個月能作畫,其餘季節均不可用,嚴重制約了產量。事實上,他當時離開漆器廠,正是因為他認為漆器的改變已經走得太遠了,化工漆液漆出來過於光亮,而原本莊重的明黃色被鮮豔的檸檬黃取代。

至今,吉伍巫且仍堅持用古法制作漆器,但他也不得不讓步,生產化工漆的產品,但圖案的繪製務求細膩,畢竟不能抱著傳統手藝喝西北風。儘管如此,吉伍巫且依然對那些盲目追求市場,簡化圖案,製作粗陋而毫無質地的漆器濫竽充數的匠人嗤之以鼻。也許是作為國家級傳承人,他仍珍視這門手藝的尊嚴。

中國大漆的歷史悠久,與福州脫胎漆、北京雕漆等相比,單從工藝論,彝族漆器未免相形見絀。吉伍巫且也習慣自稱“土漆”。然而,在沒有文物出土的涼山地區,古老神秘的漆器,無疑成為彝族的“活著的歷史”。

一如西南民族大學彝學院的教授阿庫烏霧所言:“那些世代珍藏也可以隨時變賣的漆器,工匠們的青春和智慧難以估價,而更為寶貴的是,木與人,與周圍的空氣、水土和時光,達成的生命與生命之間神秘而美妙的默契,那可謂價值連城。”

錦繡是《21世紀經濟報導》的一個系列專題和公益專案,致力於成為鄉土中國之美、傳統中國之美、非遺中國之美的傳道者。

其他兩個自然村也在附近的山腰上,一個就叫阿普,另一個叫沙洛木,阿普村是吉伍巫且的故鄉。三個村寨中數十戶人家,均屬於吉伍家支。男人無一不製作漆器,他們稱是自己的祖先發明了漆器。郝瑞在洛嘎村目睹了漆器的整個工藝流程,並詳細地記錄下來,成為後人對漆器考究的重要來源。他甚至成了海來家支收認的成員,披著“瓦拉”(毛氈)在貝克萊大學演講。

如今,洛嘎村的村民已經盡數遷走,阿普村尚在,1977年巫且家蓋起的村裡第一棟瓦房已經不再顯眼。去往阿普的道路,卻並沒有比郝瑞當時走的要好多少。班車不會按時發車,若遇到下雨,20公里的路三四個小時不能到,有時候基本只能步行。

吉伍巫且父親、祖父,都在阿普做了一輩子的漆匠。巫且於1953年出生的於此,十多歲的時候在阿普成婚,並繼承了家族的手藝。除了祖父留下的幾隻漆碗,用了三代人,依稀顯示出他畫工精湛,巫且對於他沒有更多的記憶。高山地區的土地貧瘠,除了苦蕎、土豆和玉米之外,農作物很難生長。巫且的童年記憶,就是寒冷和饑餓。為了喂飽家裡的孩子,父親除了做漆器,農閒時也幫人編斗笠、竹筐。

那時候,村寨裡的諾蘇人大多住著瓦板房。牲畜和家禽是一家人最重要的財產,通常是散養在家裡。即便是再貧困的人家裡,也有一兩件漆器的餐具,可能是全家唯一算得上傢俱的東西。有朋自遠方來,諾蘇人必烹羊宰牛,用華麗的餐具呈給客人,這是生活的尊嚴。

製作漆器是吉伍家重要的生計,在奴隸制未廢除前,巫且家還畜養了一個奴隸,這是家境殷實的表現。父親吉伍裡坡不知道讀書有何用,吉伍巫且沒有上過學,8歲的時候,開始在家裡學藝,12歲便是能手了。材料稀缺,他就偷父親的木勺練習繪漆。

原胚取材于生長於海拔三千米以上的紫荊花木和杜鵑花木,匠人需要自己上山伐木。十來歲時,吉伍巫且便跟在叔父身後,走幾個小時的山路去背木料。一棵三四十年的樹木,只取其中直而勻稱的幾段。新鮮的木料很沉,到家時,巫且和同齡的孩子肩膀上都被壓出血痕。

七、八月,父親便帶著他在烈日下作畫。從簡單的山水紋,再到更複雜的神話傳說。他們的腦子裡,有一個彝族的圖庫,無需文字記載,落筆分毫不差。吉伍家的男人,世代如鳥兒愛惜自己的羽毛一般,守護著祖傳的手藝。“小到勺子,大到湯盆,過手的漆器都要力求完美,一道工序都馬虎不得,畫一隻碗的時候,心裡眼裡就只有這只碗。”

1988年,吉伍裡坡去世了,他沒能看到自己的兒子成為喜德民族餐具廠的廠長,成為國家級非遺的代表性傳承人,把深山裡的彝族的漆器,帶到20多個國家。他父親的目光,還沒有看到涼山的邊界。

3

我們在天黑後,抵達深山中的喜德縣城,事實上,也許它根本不能稱之為“城”。喜德總共只有兩三條街,從最南邊走到北邊只需十五分鐘。全縣能稱得上企業的,只有一個火把液酒廠,也是寂靜無聲的,我幾乎要懷疑裡面根本沒有人上班。上世紀八十年代,吉伍巫且離開了阿普村,到縣城定居,在村裡,他算是非常有本事的人。

外光明大道上,有一棟窄仄的五層小樓,那是吉伍巫且的“工廠”,也是他的家。他在不同樓層裡開闢出畫室、陰乾室、調漆室等,自己和妻子住在四樓。“工廠”聘請了十來個吉伍家支的男人,但並沒有任何管理制度,他們有空就來,隨時可以走,巫且按製作的漆器數量支付一定的報酬。

從木料的選擇到紋樣的繪製,傳統的漆器製作流程共有40道工序,繁瑣而奢侈。歷史上的諾蘇人尚武,漆器包括還鎧甲、馬鞍等,如今吉伍巫且所做的主要是餐具。若依照最傳統的做法,從採伐原木到驗收、清潔,整個漆器的製作過程耗時少則13個月,多則3年,一件漆器至少可以保存300年。

匠人對完整有著嚴苛的規定,漆器的原胚是從整塊木材中手工旋挖出來的。樹齡七八年以上的高山紫荊花木、杜鵑花木,主要用來做木勺、碗等小件。湯盆、桌椅等大件,則需三四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樺槁木,一整棵大樹的木料,最理想的狀態也只夠旋挖四個湯盆。木料不能曝曬,上世紀六十年代,吉伍巫且們從山上背下木料,只能放在地窖裡陰乾,如遇下雨,可能需要好幾個月。

原胚制好後便是上漆。漆樹是山上野生的,古法的漆液需要自己上山採割。乳白色的新鮮汁液經過特殊的處理之後,便成了黑色的底漆。彝族所有漆器都以黑色打底,底色要上三層,每上一層都要等上一層顏色徹底風乾。原色的漆調入黃色、紅色礦石顏料後用於繪圖。調漆的配方是祖傳的,不為外人透露。

每年7~9月,是巫且最忙的時候,他要連續70天爭分奪秒地繪製圖案。只有這三個月,溫度和濕度適合漆液融化、上色。排除掉陰雨天,有效製作時間不超過70天。巫且往往天一亮就開始拿筆繪畫,太陽落山之後還要繼續個把鐘頭。紅色與黃色為主基調的圖案,與作為底色的黑漆形成鮮明的對比,整體美觀、勻稱、飽滿,繁而不亂,這是最考驗手藝人的技藝工序。

傳統漆器繪好後,要放到地窖裡陰乾。但現在已經很少有地窖了,吉伍巫且換了一種折中的辦法:在陰乾房裡,將大盆覆蓋於剛漆好的漆器上,隔三差五灑水,保持濕度。要點在於,全程要避免灰塵,且不能見光。

純粹的土漆完全幹透要三年,時間少一天效果都不會好。

工藝固然珍貴,也許更為迷人的,是背後古老神秘的諾蘇文化。漆器只有紅、黃、黑三種顏色,代表著諾蘇人崇拜的事物。人類學者認為,人對他所知道的、最善良最高尚的東西,必然懷有神聖的敬意。彝族人崇尚黑,黑色是土地的深沉,社會階層以 “ 黑彝 ” 為貴 ,“ 白彝 ” 為卑;火帶來光明和溫暖,每年的火把節是涼山州最重要的節日之一。火把的紅色,也理所當然成為漆器的顏色之一;在人類自然崇拜的歷史上,凡人唯有仰望才能看到的太陽,一直是重要的信仰,諾蘇人也不例外,三原色中的黃色,便象徵太陽的光輝。

在吉伍巫且家,我初次目睹漆器上,那些用抽樣的線條勾勒、交織而成的,神秘圖騰般的紋樣時,覺眼花繚亂,頗為震撼。彝族人崇拜山和日月星辰等自然現象,從古代沿襲下來有祭祀山神和祭星等活動,這些風俗被形象地描繪到漆器上。此外,彝族人的日常生活和自然環境也是漆器紋樣設計靈感的主要來源,日、月、花、鳥等元素,通過紋路、色彩的組合形成圖案,出現在漆器上。所有紋樣中,形制最高、寓意最豐的是山水圖,一般只用在固定的漆器上,比如高腳盤、馬鞍、劍鞘和牛皮碗。

4

因為涼山的閉塞,諾蘇社會的變革相對較慢。直到1950年代的民主改革之前,當地仍實行部落社會,並允許蓄奴。社會學者常用“一步跨千年”來描述涼山。上世紀八十年代,經歷了文革時期的癱瘓之後,彝族文化還未復蘇,便倉促地捲入了市場經濟。

吉伍巫且認為,彝族人的觀念並沒有多少變化,他們對於改革開放的理解只是“以後又可以幹迷信(畢摩)了。”在他的眼裡,最為直觀的變化,是漆器的手工作坊,突然要辦成“工廠”。在政府的眼中,漆器不僅僅用作民族文化的展示,而且要獲利賺錢,批量生產成為必然。諾蘇文化就這樣進入市場經濟時代。

80、90年代,在彝族文化學者和地方政府的介入之下,昭覺、喜德先後辦起了民族餐具廠,聘請吉伍家族的匠人作為技術指導,在當地招工。1982年,吉伍巫且從阿普村來到縣城,任副廠長和設計師,這是他第一次把技藝外傳。喜德民族漆器餐具廠開始以阿普傳統生產方式生產漆器。幾個30年代出廠的木車床,一個上漆描畫的技工小組,仍採用手工上漆描畫。然而,因為有許多觀念分歧,吉伍巫且離開了餐具廠。隨後,工廠堅持幾年,還是倒閉了。

彝族漆器又回到了吉伍家支分散的小作坊裡,但流通的管道卻徹底改變了,吉伍巫且們要擁抱一個更廣闊的世界。西昌、攀枝花乃至成都的彝族餐館裡需要用到漆器的餐具,旅遊紀念品商店乃至國外的中國商店裡都有售賣漆器的紀念品。喜德、昭覺、美姑甚至西昌的漢族工廠,都有人開始製作彝族漆器,主要的手藝人仍是吉伍家支成員。突然數十倍增長的訂單,逼迫傳統的匠人作出折衷和改變。

倒閉的喜德餐具廠裡,還住著幾個吉伍家的成員,他們同樣在生產漆器。吉吾巫且帶著我去的時候,幾戶人家都在熱火朝天的忙著。其中一間車間散養著一群雞。地上擺著酒杯、湯盆的原胚,來自於工廠的機器製品。女人參與一些拋光工作,作畫的主要是男人。巫且的侄子正手持湯盆,重複著勾勒花邊,二十分鐘便畫好三個。孩子在旁邊看電視,架子上擺著成都的訂貨。

吉伍巫且告訴我,漆器最先改變的是原胚的製作,機器車削的相當廉價。其次便是漆液,傳統的植物漆和礦石染料成本高,費時費力,化工原料就便宜得多。此外,傳統漆液除了7~9三個月能作畫,其餘季節均不可用,嚴重制約了產量。事實上,他當時離開漆器廠,正是因為他認為漆器的改變已經走得太遠了,化工漆液漆出來過於光亮,而原本莊重的明黃色被鮮豔的檸檬黃取代。

至今,吉伍巫且仍堅持用古法制作漆器,但他也不得不讓步,生產化工漆的產品,但圖案的繪製務求細膩,畢竟不能抱著傳統手藝喝西北風。儘管如此,吉伍巫且依然對那些盲目追求市場,簡化圖案,製作粗陋而毫無質地的漆器濫竽充數的匠人嗤之以鼻。也許是作為國家級傳承人,他仍珍視這門手藝的尊嚴。

中國大漆的歷史悠久,與福州脫胎漆、北京雕漆等相比,單從工藝論,彝族漆器未免相形見絀。吉伍巫且也習慣自稱“土漆”。然而,在沒有文物出土的涼山地區,古老神秘的漆器,無疑成為彝族的“活著的歷史”。

一如西南民族大學彝學院的教授阿庫烏霧所言:“那些世代珍藏也可以隨時變賣的漆器,工匠們的青春和智慧難以估價,而更為寶貴的是,木與人,與周圍的空氣、水土和時光,達成的生命與生命之間神秘而美妙的默契,那可謂價值連城。”

錦繡是《21世紀經濟報導》的一個系列專題和公益專案,致力於成為鄉土中國之美、傳統中國之美、非遺中國之美的傳道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