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2018年中國環保行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圖」

中國環保行業現狀

1、2017年環保板塊估值中樞下移

2017年, 環保板塊(申萬II級環保工程與服務指數)全年收跌-2.31%。 從全年趨勢來看, 總體跑贏創業板指, 然而僅4-7月雄安事件引領環保板塊性行情時跑贏上證指數。

估值中樞下移至15-20倍:環保行業估值中樞由2017年初的20-30倍, 快速下移至15-20倍, 達到歷史最低水準。 部分標的即使業績實現快速增長, 但股價並沒有顯著變化。

估值中樞下移原因:一方面, 與創業板整體走勢低迷相關, 與市場風格顯著偏好龍頭白馬。 另一方面, 由於PPP監管趨於規範化, 且業務內容與建築工程企業趨同加劇,

行業估值快速向建築工程拉近。

環保板塊2017年整體走勢回顧

2、2017年環保主要子版塊表現回顧

2017年環保各子板塊中, 危廢(+7.41%)、環保PPP(+6.56%)及清潔能源(+0.49%)、煙氣治理(-0.14%)子版塊表現強於環保指數(-2.31%);工業環保、煤改氣、節能子版塊有過明顯漲幅但回落。

環保各個主要子版塊2017年走勢回顧

3、2017年環保個股漲跌幅回顧

剔除次新股後, 2017年漲幅最高的前五名公司分別:金圓股份(+65.00%)、創業環保(+60.82%)、美欣達(+52.71%)、科達潔能(+48.27%)、先河環保(+43.96%)。 但隨著2017年快報發佈, 這一排序發生了顯著變化

2017年漲幅前20名的環保公司

2017年跌幅後20名的環保公司

4、2017年環保公司業績增速統計

由於在17年四季度-18年一季度, 部分高關注度標的, 陸續出現業績不達預期、治理結構、商業模式惡化等因素, 對板塊情緒有所打壓。 但通過對環保公司業績增速區間的統計可以發現, 各個區間中, 除了增速0-15%區間公司顯著增多, -30%-0區間顯著公司顯著減少外,

並無顯著變化。

儘管部分公司出現業績惡化, 但同時其他公司出現業績改善。

業績表現的交替改善與惡化, 打擊了市場對於公司穩健成長的預期, 因此打壓行業估值的, 並非業績增速本身, 而是對於企業穩定成長預期出現動搖。

環保公司2017年業績增速區間統計

5、2017年環保上市公司訂單總額回顧

2017年環保板塊上市公司, 新增訂單2267億元:

按照行業劃分,高景氣度板塊為:

PPP類項目的占比, 與入庫率顯著提升:

2017年環保環保板塊上市公司訂單類型

2017年環保環保板塊上市公司訂單類型占比

2017年環保板塊新增訂單金額前十名分別為

2017年環保環保板塊上市公司訂單總額排序

2017年環保板塊新增訂單/市值,前十名分別為:

2017年環保環保板塊上市公司訂單/市值排序

二、環保行業的碎片化趨勢

1、環保行業碎片化趨勢具有必然性

環保行業本質:環保行業由業務內容相關度較弱的多個子版塊構成,不同板塊之間的協同性較弱,驅動行業不斷成長的邏輯不是技術的反覆運算或需求的升級,而是政策指揮棒下,政府投資或監管重點,在不同子板塊之間的單方向轉移。

環保監管邊界不斷拓寬,子版塊必將層出不窮:由於我國多年工業粗放發展與環保監管不嚴,我國的環保問題解決仍舊任重而道遠,因此,隨著監管邊界不斷拓寬,政策覆蓋範圍逐步全面,未來環保子版塊不斷湧現,將成為行業常態。

2、子行業生命週期由10年縮短至3-5年

A股環保板塊,始於城市汙水處理與垃圾焚燒行業,兩大板塊的10年週期,孕育了大量上市公司,在2015年出現需求飽和信號。隨後儘管環保政策逐年加強,新興子行業不斷湧現,但生命週期普遍在3-5年之間。

由於缺乏市場空間足夠大、產業週期足夠長的新機遇,即使環保企業出現業績高增長,市場對其持續成長預期仍有質疑。且質疑情緒,隨著企業業績擴大而提升,因此大型環保企業往往出現市值天花板。直接表現為2015年後板塊估值中樞不斷下移。

3、並購實現混業經營——多數公司的成長路徑

02與行業的碎片化格局相對應,由於環保單個子版塊的市場空間較小,不足以維持企業長期穩定業績增長,多數環保企業嘗試通過並購,完成向新業務板塊的擴張,並以每1-2年新增一次並購的方式,實現穩步增長。

“雙輪驅動”、“三足鼎立”、“一體兩翼”、“1+N”等名詞成為過去幾年描述環保企業戰略時最常用的詞語。

“並購增厚紅利”性價比降低:目前環保行業普遍並購估值在PE=10水準,而隨著A股環保板塊估值中樞降至15-20倍,並購增厚的“一二級剪刀差”逐步消失,如果並購後無法協同共振,將削弱“並購增厚紅利”的“性價比”。

公司成長驅動模糊不清,市場難以形成穩定成長預期:“無主題”型擴張中,不同板塊協同性較弱,難以培養企業內生動力,通過技術攻關或市場開拓,應對市場風險,尋找新市場機遇的能力逐漸削弱。企業無法建立可清晰識別的核心競爭力,市場難以對公司形成穩定成長預期,並購增厚變為簡單數字遊戲。

警惕“無主題”並購戰略風險

企業通過並購完成快速戰略性擴張,本無可厚非。但由於環保行業碎片化特徵,往往導致並購無協同效應,業績簡單加和後,呈現“無主題”型並購戰略特點,類似發展模式的風險值得關注。

綜上,“無主題”並購戰略,將在未來幾年逐步失去競爭力。市場將更加關注通過慎重戰略佈局、充分發揮內生動力而成長的企業,通過建立穩定的成長預期而被投資者長期持有。簡單的估值倍數比較邏輯將弱化。

來源:中國產業資訊網

2017年環保板塊新增訂單金額前十名分別為

2017年環保環保板塊上市公司訂單總額排序

2017年環保板塊新增訂單/市值,前十名分別為:

2017年環保環保板塊上市公司訂單/市值排序

二、環保行業的碎片化趨勢

1、環保行業碎片化趨勢具有必然性

環保行業本質:環保行業由業務內容相關度較弱的多個子版塊構成,不同板塊之間的協同性較弱,驅動行業不斷成長的邏輯不是技術的反覆運算或需求的升級,而是政策指揮棒下,政府投資或監管重點,在不同子板塊之間的單方向轉移。

環保監管邊界不斷拓寬,子版塊必將層出不窮:由於我國多年工業粗放發展與環保監管不嚴,我國的環保問題解決仍舊任重而道遠,因此,隨著監管邊界不斷拓寬,政策覆蓋範圍逐步全面,未來環保子版塊不斷湧現,將成為行業常態。

2、子行業生命週期由10年縮短至3-5年

A股環保板塊,始於城市汙水處理與垃圾焚燒行業,兩大板塊的10年週期,孕育了大量上市公司,在2015年出現需求飽和信號。隨後儘管環保政策逐年加強,新興子行業不斷湧現,但生命週期普遍在3-5年之間。

由於缺乏市場空間足夠大、產業週期足夠長的新機遇,即使環保企業出現業績高增長,市場對其持續成長預期仍有質疑。且質疑情緒,隨著企業業績擴大而提升,因此大型環保企業往往出現市值天花板。直接表現為2015年後板塊估值中樞不斷下移。

3、並購實現混業經營——多數公司的成長路徑

02與行業的碎片化格局相對應,由於環保單個子版塊的市場空間較小,不足以維持企業長期穩定業績增長,多數環保企業嘗試通過並購,完成向新業務板塊的擴張,並以每1-2年新增一次並購的方式,實現穩步增長。

“雙輪驅動”、“三足鼎立”、“一體兩翼”、“1+N”等名詞成為過去幾年描述環保企業戰略時最常用的詞語。

“並購增厚紅利”性價比降低:目前環保行業普遍並購估值在PE=10水準,而隨著A股環保板塊估值中樞降至15-20倍,並購增厚的“一二級剪刀差”逐步消失,如果並購後無法協同共振,將削弱“並購增厚紅利”的“性價比”。

公司成長驅動模糊不清,市場難以形成穩定成長預期:“無主題”型擴張中,不同板塊協同性較弱,難以培養企業內生動力,通過技術攻關或市場開拓,應對市場風險,尋找新市場機遇的能力逐漸削弱。企業無法建立可清晰識別的核心競爭力,市場難以對公司形成穩定成長預期,並購增厚變為簡單數字遊戲。

警惕“無主題”並購戰略風險

企業通過並購完成快速戰略性擴張,本無可厚非。但由於環保行業碎片化特徵,往往導致並購無協同效應,業績簡單加和後,呈現“無主題”型並購戰略特點,類似發展模式的風險值得關注。

綜上,“無主題”並購戰略,將在未來幾年逐步失去競爭力。市場將更加關注通過慎重戰略佈局、充分發揮內生動力而成長的企業,通過建立穩定的成長預期而被投資者長期持有。簡單的估值倍數比較邏輯將弱化。

來源:中國產業資訊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