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壯哥養成記:小學生何以成為電視益智節目“達人”

壯哥最近挺火。 幾周前的《一站到底》上, 他一連擊敗了“宵夜男神”、醫學博士、智慧奶奶等實力強將, 最終成功走上與機器人“汪仔”對戰的PK台,

雖然惜敗人工智慧, 但也成為了節目中能與“汪仔”對壘的最年輕選手;之後又參加《我是演說家》海選, 以一番“腦洞”的演講, 被局座張召忠大呼“太好了”, 並當場表示給他“開後門”, 願意給他預留出自己搶手的講座名額。

這個不學奧數、不補英語、不上任何輔導班的孩子, 成了電視的“寵兒”。 不過, 對這撲面而來的熱鬧, 葛媽媽很清醒, 在她看來, 電視節目不是洪水猛獸, 在大眾參與度越來越高的電視節目製作環境下, 參與節目錄製也不失為一種好的社會實踐。 但是, 她也為自己的孩子固守著一條原則, 非知識類節目免談。

為“掉坑”來闖關

“歷史上的‘明末三大案’, 指的是紅丸案、梃擊案和……”“移宮案!”

“成語‘奇貨可居’出自戰國時期哪位歷史……”“呂不韋!”

“提出‘罷黜百家, 獨尊……’”“董仲舒!”

《一站到底》上, 很多與歷史相關的問題還沒等主持人問完, 壯哥的答案就已經脫口而出。 因為扎實的歷史知識, 他也被觀眾們冠以了“歷史男孩”的美稱。 其實, 壯哥是葛天宇的小名, 他今年剛滿12歲, 是一名就讀于史家實驗學校的六年級學生。

葛媽媽一直將他能走上與機器人的決戰, 歸因於他的好運氣。 母子倆一致認為, 實力最強的醫學博士發揮失誤, 才把壯哥送上了最後戰台。 “你說運氣有多好, 我們接到導演組電話的時候, 剛好在首都博物館看‘金雞報曉’的生肖藝術展, 裡面在播放與雞相關的各種動畫片, 說實話我都等得有點兒不耐煩了, 他還在那兒看得津津有味。 ”葛媽媽說的是節目中一道與“周扒皮”相關的題目,

很多人驚訝, 一個00後的孩子怎麼會知道這麼一道有年代感題目的答案。

“我確實就是‘狗屎運’!因為我去參加節目就是為了掉坑玩的!”12歲的孩子, 還滿是玩心。 原來, 壯哥之前曾經參加過一檔別的益智答題類節目, 挑戰失敗後“掉坑”的經歷讓他覺得很上癮。 當聽說是《一站到底》節目組打來的電話, 他便滿口答應參加。

謙虛歸謙虛, 節目中的表現還是讓大家看到了這個12歲男孩的知識儲備量。 面對實力最強醫學博士“勝利歸我入懷”的戰前宣言, 他隨口拿朱元璋與陳友諒“鄱陽湖大戰”中以弱勝強的故事類比, 在氣勢上毫不遜色。

讀書達人也愛追星

葛天宇說, 小時候為了保護視力, 收音機是他的娛樂夥伴。

從相聲、評書裡, 他享受到歷史故事帶給他最初的滋養, 也帶來了學習歷史的最初啟蒙。

“四五歲的時候跟著我去銀行辦事兒, 坐在一旁邊看書邊等我, 大家都覺得好玩兒, ‘這麼點兒的小孩兒能看懂嗎’?”天宇媽媽介紹, 到了三四年級, 天宇就已經是擁有幾千冊藏書的小書蟲了。 從歷史到科學、再到大部頭的文學, 隨著年紀的增長, 閱讀範圍一再擴展, 天宇的胃口也越來越大, 白話文已經沒法滿足他的求知欲, 不足十歲的他開始摸索著看古文版的《史記》。 艱澀的文言文, 對他來說, 倒成了好玩的文字遊戲, 現代文中好幾句話才能說明白的事兒, 文言文幾個字可能就表達了一個完整的故事, 這一點讓葛天宇沉迷不已。

這個讀書達人還是位瘋狂的粉絲, 《三體》是目前他最愛的作品之一。 “哎喲, 我們家這位追起星來可是挺瘋狂。 ”儘管話裡不無調侃, 媽媽卻是天宇每次追星時忠實的保鏢加後勤, 網站年度文學頒獎現場、國家圖書館講座、科技館分享……凡是劉慈欣在北京現身的場所, 幾乎都有葛天宇和媽媽的身影。 享受同等待遇的還有《魔戒》插畫師艾倫·李、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等。

除了忙著“追星”, 大多數週末裡, 在小夥伴們泡在各種輔導班、培訓班時, 天宇和媽媽還奔波在前往博物館、畫展、劇院的路上。 為了逃過家裡有著傳統觀念老人們的“碎碎念”, 媽媽和天宇有時候不得不“團夥作案”, “每次出門都說班裡同學過生日, 在我們口中, 全班同學生日都過遍了。我姥姥有時候還念叨,‘班裡同學怎麼老過生日啊’。”葛媽媽說,在很多傳統的觀念裡,週末不上輔導班、補習班,似乎是件很“大逆不道”的事情。“我們尊重孩子的意願,二三年級時,壯壯也曾試聽過英語補習班,但是覺得‘沒意思’。”不上補習班,天宇倒也自有適合自己的學習妙招——利用家裡住在使館區附近的地理優勢,他常常跑到周圍的咖啡廳和餐館裡主動找外國人搭訕,口語水準自然得到不少提高。

上電視也是一種學習

讀的書多了,也便有了更多表達的欲望。葛媽媽說,平時參加活動,天宇便有總是第一個站起來提問的習慣。有一次參加央視主持人郎永淳的新書發佈會,到了提問環節,天宇接過話筒侃侃而談,“我是誰誰誰,來自哪兒,為什麼來參加活動,”交流結束後,前來為郎永淳月臺的李瑞英讚歎不已,“小夥子你好專業呀,好多大人都不會做自我介紹。”

漸漸地,在校內外的大小活動上、電視臺各類閱讀演講比賽上,都開始活躍著天宇的身影。在這裡,除了培養起自信和勇氣,還有隨之膨脹的虛榮心。爸爸媽媽看在眼裡,也不多言,靜靜地等著他在“高人”面前狠狠摔上一跤,接受一場挫折教育。後來錄製益智節目《好好學吧》時,鬼馬精靈的真學霸們讓天宇感受到了差距,天宇深深感覺到“自己知道得真的挺少的”。“學到知識,看到差距。如果他在節目錄製時能感受到這些,接受挫折教育並從中得到成長,我們做家長的目的就達到了。”葛媽媽這樣認識天宇參加節目的意義。

在《一站到底》裡,面對與“智慧奶奶”的對抗,葛天宇說道,“奶奶,從您身上我真的體會到了‘活到老學到老’,今天最後一輪跟您對戰,我感到很榮幸。只可惜比賽場上沒法謙讓,等到了台下咱倆好好交流。”話語流露出的得體周到對應到一個12歲的孩子身上,難免讓人覺得有些“老成”,這也是很多人對天宇的評價。對此,媽媽倒認為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與同齡孩子相比,他活動的圈子更大,看到的東西更多,所以成長的程度也不一樣。不過這是孩子們必經的過程,只是早晚的問題而已。”的確,創業失敗的哥哥姐姐、銀髮蒼蒼還重回大學校園的奶奶……各式各樣的職業和人生選擇,讓天宇見識到,世界上有那麼多條路,有那麼多種選擇和可能。

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雖然提高了天宇各方面的能力,但是葛媽媽直言,如何和學習平衡、如何調整心態,這些對於父母而言是很大的挑戰,也是他們一直在摸索和學習的。“我們的目的,是希望他能夠在保證課業學習和大量閱讀的基礎上,通過參加實踐活動來學會如何謙遜地表達和展現自己、如何學習優秀並努力向優秀靠近、如何在得到幫助和快樂的過程中學會傳遞溫暖與快樂,慢慢成為一個溫暖的、快樂的、能夠幫助別人的人。”

本報記者牛偉坤 文並圖

全班同學生日都過遍了。我姥姥有時候還念叨,‘班裡同學怎麼老過生日啊’。”葛媽媽說,在很多傳統的觀念裡,週末不上輔導班、補習班,似乎是件很“大逆不道”的事情。“我們尊重孩子的意願,二三年級時,壯壯也曾試聽過英語補習班,但是覺得‘沒意思’。”不上補習班,天宇倒也自有適合自己的學習妙招——利用家裡住在使館區附近的地理優勢,他常常跑到周圍的咖啡廳和餐館裡主動找外國人搭訕,口語水準自然得到不少提高。

上電視也是一種學習

讀的書多了,也便有了更多表達的欲望。葛媽媽說,平時參加活動,天宇便有總是第一個站起來提問的習慣。有一次參加央視主持人郎永淳的新書發佈會,到了提問環節,天宇接過話筒侃侃而談,“我是誰誰誰,來自哪兒,為什麼來參加活動,”交流結束後,前來為郎永淳月臺的李瑞英讚歎不已,“小夥子你好專業呀,好多大人都不會做自我介紹。”

漸漸地,在校內外的大小活動上、電視臺各類閱讀演講比賽上,都開始活躍著天宇的身影。在這裡,除了培養起自信和勇氣,還有隨之膨脹的虛榮心。爸爸媽媽看在眼裡,也不多言,靜靜地等著他在“高人”面前狠狠摔上一跤,接受一場挫折教育。後來錄製益智節目《好好學吧》時,鬼馬精靈的真學霸們讓天宇感受到了差距,天宇深深感覺到“自己知道得真的挺少的”。“學到知識,看到差距。如果他在節目錄製時能感受到這些,接受挫折教育並從中得到成長,我們做家長的目的就達到了。”葛媽媽這樣認識天宇參加節目的意義。

在《一站到底》裡,面對與“智慧奶奶”的對抗,葛天宇說道,“奶奶,從您身上我真的體會到了‘活到老學到老’,今天最後一輪跟您對戰,我感到很榮幸。只可惜比賽場上沒法謙讓,等到了台下咱倆好好交流。”話語流露出的得體周到對應到一個12歲的孩子身上,難免讓人覺得有些“老成”,這也是很多人對天宇的評價。對此,媽媽倒認為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與同齡孩子相比,他活動的圈子更大,看到的東西更多,所以成長的程度也不一樣。不過這是孩子們必經的過程,只是早晚的問題而已。”的確,創業失敗的哥哥姐姐、銀髮蒼蒼還重回大學校園的奶奶……各式各樣的職業和人生選擇,讓天宇見識到,世界上有那麼多條路,有那麼多種選擇和可能。

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雖然提高了天宇各方面的能力,但是葛媽媽直言,如何和學習平衡、如何調整心態,這些對於父母而言是很大的挑戰,也是他們一直在摸索和學習的。“我們的目的,是希望他能夠在保證課業學習和大量閱讀的基礎上,通過參加實踐活動來學會如何謙遜地表達和展現自己、如何學習優秀並努力向優秀靠近、如何在得到幫助和快樂的過程中學會傳遞溫暖與快樂,慢慢成為一個溫暖的、快樂的、能夠幫助別人的人。”

本報記者牛偉坤 文並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