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更貼近中國市場 寶馬集團推進ACES戰略落地

2018年是寶馬集團在中國市場的產品大年, 這一點從北京車展的14款首發新車陣容就可以體現出來, 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寶馬集團正在推進公司史上最大產品攻勢, 今年在中國將推出16款新車。 寶馬集團董事諾達先生(負責BMW銷售和品牌, 以及寶馬集團售後業務)表示:“我們非常重視中國市場, 也尊重中國客戶的偏好和需求, 我們的理念格言就是‘在中國, 為中國’。 ”

寶馬集團全新“第一戰略”的成功與否, 中國市場無疑是其中的關鍵。 而這一戰略在中國能否順利進行, 強大的產品攻勢只是其一, 穩步推進A.C.E.S.——即自動化、數位化、電動化、服務化四個方面的發展,

也同樣重要。

關於自動化(Automated)

寶馬集團在自動駕駛方面投入一直很大。 2017年, 寶馬集團與英特爾、Mobileye 建立起行業第一個開放式的自動駕駛研發平臺, 一同致力於行業自動駕駛標準、平臺、以及後端系統的建設。

計畫於2021年上市的BMW iNEXT, 將會滿足第三到第五級自動駕駛的安全技術要求。 截至2017年下半年, 寶馬集團在全球共投入40輛自動駕駛測試車輛, 並在今年增加至80輛。

2018年4月, 寶馬集團位於德國慕尼克下施萊斯海姆(Unterschleißheim)的自動駕駛研發中心正式啟用, 這一舉措將加速公司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研發進程。

該研發中心可提供23,000平方米的辦公空間, 可最多容納500輛汽車, 約1,800名員工在此工作, 涵蓋從軟體發展到道路測試各個領域, 從而為最終實現面向完全自動駕駛提供全方位支援, 能夠在技術上滿足第四級自動駕駛要求的BMW iNext將於2021年投入量產。

2017年11月, 一輛BMW 7系在中國實景展示了第四級自動駕駛, 標誌著寶馬自動駕駛的本土化研發邁向了新的高度。 蕭紳博先生(寶馬集團董事, 負責MINI品牌、勞斯萊斯品牌、摩托車業務, 以及寶馬集團客戶參與及數位化業務創新)表示:“中國是一個非常擁抱自動駕駛技術的國家, 允許自動駕駛車在真實路面上進行測試。 中國很多大城市在進行規劃的時候, 已經將自動駕駛考慮到其中, 我們在中國推動自動駕駛的腳步會非常快。 ”

關於互聯化(Connected)

立足現在, 望眼未來, 為在中國實現業務可持續的發展和成功, 寶馬集團一直致力於打造以客戶為中心的數位化出行體驗。 數位化也是寶馬集團推進全新“第一戰略”,

向移動出行科技公司轉型的基礎, 是寶馬集團實現A.C.E.S.新四化的前提。 目前, 全球超過850萬輛寶馬集團的汽車具有車聯網功能, 其中超過120萬輛在中國。

中國是目前全世界運用數位化行銷和技術最活躍的國家, 寶馬集團很早就意識到這一點。 寶馬集團通過對中國消費者進行調研後發現, 客戶對於車內以及周邊的互聯性的需求快速增長,已經成為客戶在買車時考慮的重要因素,寶馬集團顯然希望能夠在這個方面也保持領先。

BMW 雲端互聯於2016年12月在中國推出,目前已有近100萬註冊用戶。2017年,阿裡雲與寶馬中國宣佈,雙方將聯合開發“家車遠端服務”,該服務適用于寶馬在中國銷售的所有具備雲端互聯的車型,將在2018年上半年上線。“家車遠端服務”基於BMW雲端互聯、阿裡雲Link平臺,屆時寶馬車主可以在家中使用支援阿裡雲Link Voice技術的人工智慧音箱,實現遠端場景下語音詢問車輛資訊等功能。

對此,諾達先生表示:“我們跟阿裡巴巴進行合作,希望能夠無縫接入中國的數字生態當中。我們已經做了很多年針對中國客戶提供數位化服務的工作,比如說在上海,我們有專門設計團隊經常會跟中國消費者進行市場調研和訪談,傾聽客戶的聲音。我們在這方面是很有信心,寶馬集團在中國有數位化研發中心,致力於進一步推動在中國數位化方面的發展。”

關於電動化(Electrified)

電動化是全新“第一戰略”的支柱之一,寶馬集團目前已成功向全球客戶交付了超過20 萬輛電動車,是全球最大的電動車生產商之一。2017年,寶馬集團的電動車銷售輛超過10萬輛,市場份額領先豪華車市場,在中國也是電動車發展的領軍企業之一。

寶馬集團計畫到2019年底之前,實現新能源車累計銷量達到 50萬輛。到2025年,寶馬集團將提供25款新能源車型,其中12款為純電動車型。目前,寶馬已經註冊了從BMW i1 到i9、iX1 到iX9 的車型命名權。

今年的北京車展上,寶馬集團共展示了7款電動車型,其中全新BMW iX3概念車是全球首發,其量產車型將於2020年在中國投入量產。中國正在引領電動出行的發展,寶馬集團對此毫不懷疑,這也是他們選擇在北京首次展示BMW iX3概念車的原因。

在中國,寶馬集團已經構建完整的新能源生態體系,包含研發、電池解決方案、技術創新、品牌產品、充電與基礎設施以及電動出行服務六大方面。蕭紳博先生表示:“寶馬集團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先行者和領導者,而且可持續理念貫穿整個價值鏈。寶馬在中國已經初步建成了完整的電動出行生態系統,我們對此非常自豪,這也是我們發展的主要重點。”

另外,電動化的發展不只是依靠BMW品牌,寶馬集團旗下的另一品牌MINI也將實現純電動車型的本土化生產。2018年2月,寶馬集團與長城汽車簽署了一份“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在中國建立合資公司,生產純電動MINI車型。另外,BMW Motorrad摩托車已經推出了電動踏板車,而勞斯萊斯品牌未來也會推出電動化車型。

關於共用化/服務化(Shared)

此前,寶馬集團在充電服務、汽車分享服務和泊車服務方面,分別設立了“ChargeNow(即時充電)”、“DriveNow”、“ParkNow”三個品牌,並已在全球開展相關業務。在中國,寶馬集團通過“ReachNow(即時出行)”品牌,已於2017年在成都開始了汽車共用業務,100輛純電動BMW i3升級版陸續在成都投入運營。可以說,寶馬集團在移動出行、共用出行方面一直走在前列。

前不久,寶馬集團與戴姆勒集團簽署合約,將整合各自旗下的出行服務的業務模組,攜手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可持續城市出行服務。此後,雙方將會對旗下已存在的共用汽車、網約車服務、停車服務、充電網路、多模式聯運等業務進行合併和擴充。但在各自的核心業務領域中,雙方的競爭關係將保持不變。

這家同等出資比例的合資企業,將對五個領域的服務進行整合:一是通過moovel和“即時出行(ReachNow)”實現多模式和按需出行;二是整合Car2Go和DriveNow共用汽車服務;三是整合mytaxi、Chauffeur Privé、 Clever Taxi以及Beat網約車服務;四是整合ParkNow和Parkmobile泊車服務;五是即時充電(ChargeNow)服務和數位化充電解決方案。

科魯格先生此前曾說過,寶馬集團的目標是出行服務的客戶總數到2025年達到1億。雖然戴姆勒集團是競爭對手,但是對於這次合作,蕭紳博先生表示:“在汽車方面我們跟賓士是競爭關係,但是在出行服務上大家有合作的空間。我們雙方都有出行方面的業務,中間有很好的契合度。如果雙方能夠形成合力,將具有戰略的意義。”

中國早已成為寶馬集團全球最大的市場,而且未來的增長潛力巨大,寶馬集團也一直致力於在中國加大投資力度,並且不斷擴展生產能力。2018年,華晨寶馬將迎來15周年慶典。今年1月,第200萬輛國產車在瀋陽下線。BMW X3的國產,對於寶馬集團而言是一個很大的里程碑。另外,中國的電動車也在快速發展,寶馬集團相信有條件和能力去滿足這方面的市場需求。

客戶對於車內以及周邊的互聯性的需求快速增長,已經成為客戶在買車時考慮的重要因素,寶馬集團顯然希望能夠在這個方面也保持領先。

BMW 雲端互聯於2016年12月在中國推出,目前已有近100萬註冊用戶。2017年,阿裡雲與寶馬中國宣佈,雙方將聯合開發“家車遠端服務”,該服務適用于寶馬在中國銷售的所有具備雲端互聯的車型,將在2018年上半年上線。“家車遠端服務”基於BMW雲端互聯、阿裡雲Link平臺,屆時寶馬車主可以在家中使用支援阿裡雲Link Voice技術的人工智慧音箱,實現遠端場景下語音詢問車輛資訊等功能。

對此,諾達先生表示:“我們跟阿裡巴巴進行合作,希望能夠無縫接入中國的數字生態當中。我們已經做了很多年針對中國客戶提供數位化服務的工作,比如說在上海,我們有專門設計團隊經常會跟中國消費者進行市場調研和訪談,傾聽客戶的聲音。我們在這方面是很有信心,寶馬集團在中國有數位化研發中心,致力於進一步推動在中國數位化方面的發展。”

關於電動化(Electrified)

電動化是全新“第一戰略”的支柱之一,寶馬集團目前已成功向全球客戶交付了超過20 萬輛電動車,是全球最大的電動車生產商之一。2017年,寶馬集團的電動車銷售輛超過10萬輛,市場份額領先豪華車市場,在中國也是電動車發展的領軍企業之一。

寶馬集團計畫到2019年底之前,實現新能源車累計銷量達到 50萬輛。到2025年,寶馬集團將提供25款新能源車型,其中12款為純電動車型。目前,寶馬已經註冊了從BMW i1 到i9、iX1 到iX9 的車型命名權。

今年的北京車展上,寶馬集團共展示了7款電動車型,其中全新BMW iX3概念車是全球首發,其量產車型將於2020年在中國投入量產。中國正在引領電動出行的發展,寶馬集團對此毫不懷疑,這也是他們選擇在北京首次展示BMW iX3概念車的原因。

在中國,寶馬集團已經構建完整的新能源生態體系,包含研發、電池解決方案、技術創新、品牌產品、充電與基礎設施以及電動出行服務六大方面。蕭紳博先生表示:“寶馬集團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先行者和領導者,而且可持續理念貫穿整個價值鏈。寶馬在中國已經初步建成了完整的電動出行生態系統,我們對此非常自豪,這也是我們發展的主要重點。”

另外,電動化的發展不只是依靠BMW品牌,寶馬集團旗下的另一品牌MINI也將實現純電動車型的本土化生產。2018年2月,寶馬集團與長城汽車簽署了一份“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在中國建立合資公司,生產純電動MINI車型。另外,BMW Motorrad摩托車已經推出了電動踏板車,而勞斯萊斯品牌未來也會推出電動化車型。

關於共用化/服務化(Shared)

此前,寶馬集團在充電服務、汽車分享服務和泊車服務方面,分別設立了“ChargeNow(即時充電)”、“DriveNow”、“ParkNow”三個品牌,並已在全球開展相關業務。在中國,寶馬集團通過“ReachNow(即時出行)”品牌,已於2017年在成都開始了汽車共用業務,100輛純電動BMW i3升級版陸續在成都投入運營。可以說,寶馬集團在移動出行、共用出行方面一直走在前列。

前不久,寶馬集團與戴姆勒集團簽署合約,將整合各自旗下的出行服務的業務模組,攜手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可持續城市出行服務。此後,雙方將會對旗下已存在的共用汽車、網約車服務、停車服務、充電網路、多模式聯運等業務進行合併和擴充。但在各自的核心業務領域中,雙方的競爭關係將保持不變。

這家同等出資比例的合資企業,將對五個領域的服務進行整合:一是通過moovel和“即時出行(ReachNow)”實現多模式和按需出行;二是整合Car2Go和DriveNow共用汽車服務;三是整合mytaxi、Chauffeur Privé、 Clever Taxi以及Beat網約車服務;四是整合ParkNow和Parkmobile泊車服務;五是即時充電(ChargeNow)服務和數位化充電解決方案。

科魯格先生此前曾說過,寶馬集團的目標是出行服務的客戶總數到2025年達到1億。雖然戴姆勒集團是競爭對手,但是對於這次合作,蕭紳博先生表示:“在汽車方面我們跟賓士是競爭關係,但是在出行服務上大家有合作的空間。我們雙方都有出行方面的業務,中間有很好的契合度。如果雙方能夠形成合力,將具有戰略的意義。”

中國早已成為寶馬集團全球最大的市場,而且未來的增長潛力巨大,寶馬集團也一直致力於在中國加大投資力度,並且不斷擴展生產能力。2018年,華晨寶馬將迎來15周年慶典。今年1月,第200萬輛國產車在瀋陽下線。BMW X3的國產,對於寶馬集團而言是一個很大的里程碑。另外,中國的電動車也在快速發展,寶馬集團相信有條件和能力去滿足這方面的市場需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