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與其關注“出軌”,不如把自己的“在軌”生活活出精彩!

神州日知 美子

昨天, 一條明星出軌的消息再次襲來, 掀起狂風巨浪。

尤其視頻中被指的演藝明星白百何與一男子蜜游泰國, 肆無忌憚地在水池邊嬉戲。

女子並觸摸男方隱私部位, 男方即起生理反應亦看的清楚!

隨後, 男主身份即被深扒, 疑為身材高大精幹、名氣不高的男模張愛朋。

“小妞電影”代言人白百何被曝婚內出軌

2011年, 白百何因出演電影《失戀33天》, 迅速走紅, 並於次年取得金馬獎提名, 贏得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

媒體眼中, 白百何是中國以女性為題材的“小妞電影”的代言人, 早就躍身一線巨星行列。

本號昨天已指出, 關於白百何出軌, 根本就不是一條新聞。

2015年, 就由同一人爆過料。

區別是2015年沒有這個這麼多視頻、圖片等, 只是口頭文字爆料, 故引起人質疑。

而且, 關於兩人離婚的傳言, 亦不實。 果然, 白百何發聲明, 兩人過的好好, 謠言立刻被打臉。

回看這次曝料過程, 就是按爆料人自己所說, 也是蓄謀已久的一件事。 和“寶馬事件”有根本區別。

在美子看看, 這純粹就是為了炒作而炒作, 而且, 有些做過頭, 不像“寶馬離婚”, 根本就沒有什麼社會意義和價值。

還是作詩稱:“彈指光陰十二載, 如煙往事付東流”, 引燃網友興奮點。

隨後, 爆料人又通過漫畫形式給出線索:這次要爆的料是一位有家庭有孩子的女明星出軌。

大家說說, 有沒有做過頭?

此消息一經曝光,媒體各路人等包括小編、段子手、公號大號自媒體紛紛發文跟進,擦科打諢者有之,口誅筆伐者有之。

此時,網路的不明真相、道聼塗説的吃瓜群眾更是炸開了鍋,形成圍觀大軍,紛紛留言各大帳號,“群嘲出軌模式”再次開啟。

網上還流傳出段子,描述該出軌新聞被爆後2-3個小時裡,網友們忙活的情景:

再去白百何老公陳羽凡那打卡“哥們你綠了”

又得飄去“羽泉組合”另一半胡海泉那留言提醒“記得安慰你兄弟”

順帶還要問候下前出軌門主角文章

…….....

如此忙綠,網友們仍記得給各大V發私信,詢問:“你怎麼看?”。

出軌新聞,尤其是名人明星出軌新聞一直就是激發社會興奮點的強力興奮劑。

如今,互聯網發達,資訊快速傳播,一條在瞬間就能到達大部分的手機人。

早前,王寶強被曝其妻與經紀人出軌,社交媒體一片譁然,“寶馬離婚”迅速成為當時最熱搜索詞,甚至搶了當時裡約奧運會的風頭。

當然,如果算上全部管道,流覽量至少也達兩百億級數量。

這個數量如果以中國十幾人人口算,平均每人看過類似新聞近10-20個;如果以全球70億人口算,每人平均也達3條多。這是真正的家喻戶曉,毫不誇張。

就此現象,在國際上享譽甚高的英國廣播公司BBC等外媒曾驚呼不可思議。

之所以外國媒體也驚呼,可見,炒作名人明星出軌現象可謂“中國特色”。

當下中國正處於大轉型時期,社會變化太快,不僅娛樂圈,乃至社會各個圈,突發事件頻繁,整個社會變得焦慮而敏感,人們的信仰在困惑中迷失方向。

目前,經濟由快速轉為中速發展,不像經濟快速發展中,受益的是大多數,階級固化的情況愈來愈嚴重。

人人追富創富,卻越來越難富有;

人人追求權利,卻不知如何追求和利用;

人人追求公平,卻面對社會整體不公而無能為力,有蚍蜉撼大樹之感;

人人追求歸屬感,卻越來越感到不安全、不自豪。

富人雖然擁有財富和權力做依靠,由於沒有強有力的保障,卻也面臨財富權力喪失的焦慮和不安,以致道德感喪失。

普通人雖然沒有足夠的財富和權利傍身,卻又面臨生活、工作的種種壓力,在展現道德優越感時,往往不能寬容以待。

雖然身處社會大轉型期,表面上到處紙醉金迷、光怪陸離、堂而皇之,但大部分人的生活卻過得平淡壓抑,甚至無聊,所以,一點明星名人八卦都有可能引發集體吐槽,樂此不疲。

通過對這出軌新聞的冷嘲熱諷、集體圍觀聲討,人們從中獲得極大的心理補償與安慰,從中找到一定歸屬感,甚至對於自己所處的位置,也有了暫時的滿足感與自豪感。

艾本斯坦曾惡狠狠地說:“那些對自身現狀不滿又不肯和自己和解的人,最容易變成勢利眼。”

這裡的“勢利”,用中國人大白話講就是“瞧不起”,各類人互相瞧不起。

艾本斯坦是美國西北大學的文學教授、散文作家、《美國學者》雜誌資深編輯,算得上是個貨真價實的精英。

然而,終其一生,他卻一直為無法進入美國頂級階層而耿耿於懷。

不過,他的這句話不禁讓人有些莞爾。因為,被勢利眼傷害,很像經歷了一場風流韻事:如果甲乙兩造有一方不解風情,事件也就無從談起了。

如果我們不用“出軌”,而是“風流韻事”,兩者其實都是指發生了婚外性行為。

那麼,白百何究竟是什麼嗎?如果我們有一顆寬容的心,或許就是一場風流韻事,但是,在如今社會,好像只有“出軌”了!

進一步而言,如果我們把大把的時間揮霍在社交網站和手機上刷存在感,擠榨掉本來就少得可憐的有益的與文化、歷史、藝術等相遇的時間,關於“出軌”等狗血新聞就越有生命力。

難道我們就沒有更多選擇嗎?其實,與其花那麼多時間、精力關注明星出軌,不如把自己在軌的生活活得精彩,這或許更有意義?你說呢?

關注“日知美”(dirizi002)尚美,尋愛,找情,交友!喜歡,就關注呦!好東西當然要分享呦。

此消息一經曝光,媒體各路人等包括小編、段子手、公號大號自媒體紛紛發文跟進,擦科打諢者有之,口誅筆伐者有之。

此時,網路的不明真相、道聼塗説的吃瓜群眾更是炸開了鍋,形成圍觀大軍,紛紛留言各大帳號,“群嘲出軌模式”再次開啟。

網上還流傳出段子,描述該出軌新聞被爆後2-3個小時裡,網友們忙活的情景:

再去白百何老公陳羽凡那打卡“哥們你綠了”

又得飄去“羽泉組合”另一半胡海泉那留言提醒“記得安慰你兄弟”

順帶還要問候下前出軌門主角文章

…….....

如此忙綠,網友們仍記得給各大V發私信,詢問:“你怎麼看?”。

出軌新聞,尤其是名人明星出軌新聞一直就是激發社會興奮點的強力興奮劑。

如今,互聯網發達,資訊快速傳播,一條在瞬間就能到達大部分的手機人。

早前,王寶強被曝其妻與經紀人出軌,社交媒體一片譁然,“寶馬離婚”迅速成為當時最熱搜索詞,甚至搶了當時裡約奧運會的風頭。

當然,如果算上全部管道,流覽量至少也達兩百億級數量。

這個數量如果以中國十幾人人口算,平均每人看過類似新聞近10-20個;如果以全球70億人口算,每人平均也達3條多。這是真正的家喻戶曉,毫不誇張。

就此現象,在國際上享譽甚高的英國廣播公司BBC等外媒曾驚呼不可思議。

之所以外國媒體也驚呼,可見,炒作名人明星出軌現象可謂“中國特色”。

當下中國正處於大轉型時期,社會變化太快,不僅娛樂圈,乃至社會各個圈,突發事件頻繁,整個社會變得焦慮而敏感,人們的信仰在困惑中迷失方向。

目前,經濟由快速轉為中速發展,不像經濟快速發展中,受益的是大多數,階級固化的情況愈來愈嚴重。

人人追富創富,卻越來越難富有;

人人追求權利,卻不知如何追求和利用;

人人追求公平,卻面對社會整體不公而無能為力,有蚍蜉撼大樹之感;

人人追求歸屬感,卻越來越感到不安全、不自豪。

富人雖然擁有財富和權力做依靠,由於沒有強有力的保障,卻也面臨財富權力喪失的焦慮和不安,以致道德感喪失。

普通人雖然沒有足夠的財富和權利傍身,卻又面臨生活、工作的種種壓力,在展現道德優越感時,往往不能寬容以待。

雖然身處社會大轉型期,表面上到處紙醉金迷、光怪陸離、堂而皇之,但大部分人的生活卻過得平淡壓抑,甚至無聊,所以,一點明星名人八卦都有可能引發集體吐槽,樂此不疲。

通過對這出軌新聞的冷嘲熱諷、集體圍觀聲討,人們從中獲得極大的心理補償與安慰,從中找到一定歸屬感,甚至對於自己所處的位置,也有了暫時的滿足感與自豪感。

艾本斯坦曾惡狠狠地說:“那些對自身現狀不滿又不肯和自己和解的人,最容易變成勢利眼。”

這裡的“勢利”,用中國人大白話講就是“瞧不起”,各類人互相瞧不起。

艾本斯坦是美國西北大學的文學教授、散文作家、《美國學者》雜誌資深編輯,算得上是個貨真價實的精英。

然而,終其一生,他卻一直為無法進入美國頂級階層而耿耿於懷。

不過,他的這句話不禁讓人有些莞爾。因為,被勢利眼傷害,很像經歷了一場風流韻事:如果甲乙兩造有一方不解風情,事件也就無從談起了。

如果我們不用“出軌”,而是“風流韻事”,兩者其實都是指發生了婚外性行為。

那麼,白百何究竟是什麼嗎?如果我們有一顆寬容的心,或許就是一場風流韻事,但是,在如今社會,好像只有“出軌”了!

進一步而言,如果我們把大把的時間揮霍在社交網站和手機上刷存在感,擠榨掉本來就少得可憐的有益的與文化、歷史、藝術等相遇的時間,關於“出軌”等狗血新聞就越有生命力。

難道我們就沒有更多選擇嗎?其實,與其花那麼多時間、精力關注明星出軌,不如把自己在軌的生活活得精彩,這或許更有意義?你說呢?

關注“日知美”(dirizi002)尚美,尋愛,找情,交友!喜歡,就關注呦!好東西當然要分享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