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上游薦書|這本45萬字的《山本》,賈平凹其實“寫”了130多萬字

《山本》。

在當下中國文壇中, 大腕賈平凹絕對算不上高產, 但能數十年如一日堅持用小說聯絡讀者的, 他又絕對算“高頻”的一個。

按照兩年一部長篇的節奏, 今年又到了賈平凹新作和大家見面的時候——本周, 他的第16部長篇小說《山本》正式和讀者見面。

作為賈平凹醞釀多年、聚焦秦嶺的作品, 《山本》表面是寫秦嶺, 但“我更想寫的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那段歷史裡的人, 寫他們對於現實的恐懼和對於生命的無奈。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 賈平凹更坦承, 按自己抄寫修改三遍的習慣, 這部45萬字的作品, 其實經自己手寫出來的字多達130萬字。

“歷史有了我的想法就成了小說”

《山本》的故事依然發生在一個小地方:秦嶺腹地的渦鎮, 時間則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 女主人公陸菊人與渦鎮梟雄井宗秀的命運糾纏構成了它的故事主線。 在賈平凹筆下, 陸菊人嫁到渦鎮時帶來了三分胭脂地的陪嫁。

據風水先生的說法, 這是一塊暗通龍脈的神奇寶地, 可出官人。

各種機緣巧合下, 這塊地竟成為井宗秀父親的墓地, 墓地下面井宗秀還挖出一面銅鏡……全書故事由此連鎖反應、徐徐展開:井宗秀在神秘命運和微妙情感的推動下成為陸菊人遠大抱負的執行者, 他從一個資質平平的寺廟畫師, 通過組建地方武裝, 與活躍在秦嶺中的其他力量相互制衡和爭奪, 逐漸成為盤踞渦鎮的實力霸主, 卻又在他勢力擴張、欲望膨脹的最高峰, 突然斃命。

“我這些寫其實是、梳理、寫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那段歷史, 展示那一段歷史中人性的那種複雜性, 然後再裡面挖掘人和人的關係, 人和萬物的關係, 張揚一種不管在困難中,

在荒唐年月, 人性魅力的東西。 ”賈平凹說, 那段歷史就是軍閥割據。

歷史如何轉化成文學?賈平凹說, 記錄歷史的書其實都是對歷史做一種評判。 “當歷史慢慢變成一種傳說的時候, 這個過程就是文學化的過程……”賈平凹說, 小說之所以不同於歷史, 就是“(它)經過我的(指作家)心理作用以後, 有他自己的想法就成小說。 ”

實際寫的超過130萬字

喜歡賈平凹的讀者應該知道的是, 他至今仍堅持用筆寫作, 這部《山本》也不例外。 所以, 賈平凹說, “寫第一遍初稿的時候, 在很豪華的筆記本上來寫;然後在一般的稿紙上進行抄改, 完成第二遍的寫作;之後, 又從第一個字開始進行第三遍抄改。 ”

賈平凹說, 照此習慣, 如果寫十萬字作品,

經自己手其實起碼已經寫了三十萬字。 “《山本》大概有四十五萬字左右, 算下來我用手寫過去的能有一百三十多萬字。 ”

賈平凹在《山本》首發式現場。

“別人看我是兩年一部, 其實最少三年。 《極花》在發表的時候我寫完將近半年多了, 因為有些東西同時湧到心頭,

就在做下一部的準備。 ”

在採訪中說起自己一直不停寫, 賈平凹還笑著打了個比喻,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 農村家庭一般都是六七個女孩。 因為家裡老想生個男孩。 ”自己之所以能一直寫就和這個相仿, “作為作家來講, 老覺得寫完這個作品以後不滿足, 最好的應該是下一個作品。 ”

賈平凹坦言, 作家寫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容易打滑、寫不動了。 “所以對於生活、社會, 一定有精靈警覺之心, 始終要敏感社會上發生任何事情, 和這個社會不要隔斷。 ”

同時, 賈平凹也承認自己近年寫作上有變化。 “《極花》, 故事比較單一, 突出寫一個人, 是以第一人稱、極花的心理感覺來寫的。 《老生》時間長, 四個階段, 總得有一個結構把它網起來, 裡面才加了《山海經》。 到了《山本》,實際上第三人稱來寫的,這樣全方位來寫有好多東西,秦嶺上的動物、植物、風雪、山水,這些東西都可以擱進去。具體看用的語言也都不一樣。”

當然,這其中也有不變的主線。賈平凹說,“《紅樓夢》教會我自己怎麼寫日常生活,《三國》《水滸》教會我怎麼把它寫的硬朗一些,如果用《紅樓夢》的角度來寫《三國》和《水滸》這樣的一些故事,看怎麼個寫法,這裡面試著寫,後來就有《山本》。”

作者簡介:

賈平凹,1952年生於陝西丹鳳縣棣花村。1972年偶然機遇進入西北大學學習漢語言文學。此後,一直生活在西安,從事文學編輯兼寫作。

已出版:《浮躁》、《廢都》、《秦腔》、《高興》、《古爐》、《帶燈》、《老生》等作品。2008年《秦腔》獲得第七屆茅盾文學獎。2011年《古爐》獲得施耐庵長篇小說獎。2010年和2012年兩度獲得紅樓夢文學獎。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裘晉奕

到了《山本》,實際上第三人稱來寫的,這樣全方位來寫有好多東西,秦嶺上的動物、植物、風雪、山水,這些東西都可以擱進去。具體看用的語言也都不一樣。”

當然,這其中也有不變的主線。賈平凹說,“《紅樓夢》教會我自己怎麼寫日常生活,《三國》《水滸》教會我怎麼把它寫的硬朗一些,如果用《紅樓夢》的角度來寫《三國》和《水滸》這樣的一些故事,看怎麼個寫法,這裡面試著寫,後來就有《山本》。”

作者簡介:

賈平凹,1952年生於陝西丹鳳縣棣花村。1972年偶然機遇進入西北大學學習漢語言文學。此後,一直生活在西安,從事文學編輯兼寫作。

已出版:《浮躁》、《廢都》、《秦腔》、《高興》、《古爐》、《帶燈》、《老生》等作品。2008年《秦腔》獲得第七屆茅盾文學獎。2011年《古爐》獲得施耐庵長篇小說獎。2010年和2012年兩度獲得紅樓夢文學獎。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裘晉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