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巧用期權靈活套保 降低豆粕庫存成本

4月16日報導:近年來, 隨著我國大豆對外依存度的不斷提升, 豆粕價格和國際市場價格的聯動性日益增強, 國際市場常用的“基差報價”“期市點價”等定價機制逐漸發展成為國內豆粕市場的主流貿易模式。 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 期現結合能力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 豆粕期權這一新型金融工具的推出, 為企業優化套期保值策略注入了新的力量。

企業邁向期權時代 風險管理轉向精細化

對於國內大型油脂壓榨企業來說, 在國際市場採購大豆後, 通過向下游企業提供豆油、豆粕基差報價,

並在大商所進行套期保值已經成為大豆壓榨行業多年來成熟的操作模式。 對於大豆壓榨企業來說, 基差銷售是一種鎖定遠期利潤的重要方式。 採用期貨套保操作, 在對沖價格風險的同時, 也抵消了潛在盈利的可能。 一些油脂壓榨企業已開始嘗試運用期權來精細化管理風險, 利用其非線性的損益特徵, 以及豐富多樣的組合策略, 達到避險增收的效果。

例如, 如2017年中秋國慶雙節假期前, 豆粕供需兩旺支撐價格小幅走強。 但江西某糧油企業認為, 豆粕基本面不具備支援價格持續走強的條件。 一方面, 隨著美豆價格下跌, 進口大豆到港成本下降, 港口庫存仍舊處於高位, 油廠壓榨量不會減少, 因此豆粕產量處於較高水準;另一方面,

生豬價格低位徘徊, 養殖戶補欄積極性普遍不高, 生豬存欄量仍處低位, 豆粕需求短期也難以回暖。 因此該糧油企業判斷, 豆粕價格將維持振盪偏弱走勢。 但此時如果選擇賣出豆粕期貨套保, 一方面會佔用較多資金, 另一方面還可能面臨節日期間外盤價格劇烈波動帶來的不確定性風險。

為有效規避上述風險, 該糧油企業選擇賣出虛值看漲期權的策略, 一方面企業認為價格上漲超過行權價的概率較低, 可以獲取權利金收入, 降低庫存成本;另一方面, 即使豆粕價格上漲超行權價, 企業被動履約, 相當於在較高的價位賣出現貨, 收入較預期增加, 企業也可以接受。

靈活運用期權避險增利

2017年9月20日, 該糧油企業通過分筆建倉,

賣出行權價為2950元/噸的M1801看漲期權合約500手(即5000噸), 均價為23.69元/噸, 當日標的期貨收盤價為2730元/噸, 現貨價格為2982元/噸。 持倉期間受USDA報告影響, 豆粕期貨價格曾出現兩次較大反彈, 但整體仍以振盪走勢為主。 11月初, 標的期貨價格漲至2797元/噸, 現貨價格漲至3242元/噸。 該糧油企業以均價8.83元/噸將期權平倉, 期權盈利14.86元/噸, 現貨市場盈利260元/噸。 如果同期用期貨工具進行套保, 則期貨市場將虧損67元/噸。

在上述策略模式下, 如果賣出期權後標的價格下跌, 那麼企業可以獲得全部權利金;如果行情出現波動, 那麼可以賺取波動率走弱的收益, 此外, 持倉期間還能獲得期權的時間價值。

但如果市場以趨勢性行情為主, 那麼賣出期權的操作可能無法完全覆蓋價格不利變動的虧損。

此時要想完全對沖風險, 同時保留盈利可能, 就可以選擇買入期權的保值策略。 因此, 選擇哪種衍生工具, 採用何種策略, 企業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靈活切換。

完善風險管理體系 推動貿易模式創新發展

期權具有非線性的損益結構, 這對企業風控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傳統期貨套保下, 企業只需關注點價前後期貨價格走勢, 很容易就可以監測期現盈虧情況。 但期權不同, 在風險監控時, 除了要關注方向性風險外, 企業還需要考慮波動率、時間等多個維度的影響因素。

另外, 場內期權的推出也給傳統基差貿易帶來了很多新模式, 如部分油廠和貿易商開始嘗試含權貿易模式,

即利用場內期權市場公開、透明的報價作為定價基準, 在基差貿易合同中內嵌期權結構, 下游企業可以結合對市場行情的看法, 選擇符合自身利益的個性化訂單選項等。

可以預見, 未來中國衍生品市場會逐步推出更多的期權品種, 隨著交易機制不斷健全, 風控體系日益完善, 市場各方可以靈活使用期權工具豐富風險管理手段, 進一步提升衍生品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

聲明:中國飼料行業資訊網刊登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並不構成投資建議, 據此操作, 風險自擔。 如果轉載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權, 或者轉載出處出現錯誤, 請及時聯繫文章編輯進行修正。 中國飼料行業資訊網原創文章, 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感謝您的支持和理解!

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感謝您的支持和理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